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白绒山羊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陇平 吴仪 +5 位作者 王旭辉 杜媛媛 曹萌霜 李托 屈雷 李强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3-61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筛选适宜陕北白绒山羊高效利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试验测定柳枝稷、菊芋秸秆、葵花头、沙打旺、马铃薯秧、花生秧、羊草和玉米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相对饲用价值(RFV)...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筛选适宜陕北白绒山羊高效利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试验测定柳枝稷、菊芋秸秆、葵花头、沙打旺、马铃薯秧、花生秧、羊草和玉米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效能值,结合体外发酵产气试验,测定产气量、甲烷产量、发酵参数和发酵液酶活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1)葵花头和沙打旺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菊芋秸秆和马铃薯秧粗灰分(Ash)和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羊草中性洗涤纤维(NDF)(玉米秸秆除外)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2)菊芋秸秆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葵花头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以及RFV和相对牧草品质(RFQ)最高,羊草DMI(玉米秸秆除外)、TDN含量以及RFV和RFQ极显著低于其他7种饲料(P<0.01)。3)葵花头和沙打旺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增重净能(NEg)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4)各种饲料72 h发酵累积产气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葵花头>菊芋秸秆>沙打旺>柳枝稷>玉米秸秆>羊草>花生秧>马铃薯秧,花生秧和马铃薯秧甲烷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5)菊芋秸秆发酵液pH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菊芋秸秆、马铃薯秧和葵花头发酵液氨态氮(NH 3-N)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5种饲料(P<0.01);花生秧、马铃薯秧和葵花头发酵液微生物蛋白(MCP)含量较高;花生秧、葵花头和菊芋秸秆发酵液乙酸含量较高;柳枝稷发酵液乙酸/丙酸值最低;葵花头发酵液总挥发性性脂肪酸含量最高。6)花生秧发酵液α-淀粉酶、葵花头发酵液胰蛋白酶、沙打旺发酵液纤维素酶以及菊芋秸秆发酵液果胶酶活性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5),柳枝稷、羊草、玉米秸秆和花生秧发酵液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饲料(P<0.01)。综上所述,葵花头、菊芋秸秆和沙打旺在陕北白绒山羊养殖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非常规饲料 营养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体重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2
作者 靳盼豪 田湘钰 +5 位作者 张磊 罗国洋 侯龙飞 万鹏飞 屈雷 董书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体重是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拟分析陕北白绒山羊体重与不同体尺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体重预测数学模型,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便捷方法。选择健康、发育正常且达到体成熟的2~6岁陕北白绒山羊公... 体重是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拟分析陕北白绒山羊体重与不同体尺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体重预测数学模型,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便捷方法。选择健康、发育正常且达到体成熟的2~6岁陕北白绒山羊公羊12只、母羊570只,测定并统计其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十字部高(X_(4))和管围(X_(5))5项体尺指标及年龄(X_(6))与体重(Y),利用Excel 2021和SPSS 27.0软件对体重和各体尺指标及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和筛选最优的体重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母羊的体尺指标中,与体重相关系数最高的均是胸围(分别为0.817和0.857);建立的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体重预测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797X_(3)-22.568(R^(2)=0.667,P<0.01),成年母羊体重预测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665X_(2)+0.674X_(3)+0.078X_(4)-72.850(R^(2)=0.849,P<0.01)。综上,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的胸围与体重密切相关,成年母羊的胸围、体长和十字部高与体重密切相关;建立的体重预测模型可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体尺指标预测体重,为后期陕北白绒山羊的本品种选育提供了便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体重 预测模型 体尺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陇平 李托 +8 位作者 曹培文 朱海鲸 张小玲 张宸 肖普辉 董书伟 冯平 屈雷 毕台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1-3023,共13页
旨在探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40只体重[(13.80±1.60)kg]接近的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随机分为4组,饲喂消化能水平分别为9.16(Ⅰ组)、9.66(Ⅱ组)、10.16(Ⅲ组)和10.66 MJ·... 旨在探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40只体重[(13.80±1.60)kg]接近的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随机分为4组,饲喂消化能水平分别为9.16(Ⅰ组)、9.66(Ⅱ组)、10.16(Ⅲ组)和10.66 MJ·kg^(-1)(Ⅳ组)4种饲粮,所有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8%。饲养试验持续60 d,包括7 d预试期和53 d正试期。试验结束后采集所有动物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提取瘤胃液总DNA,PCR扩增16S rRNA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氨态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的比值逐渐降低,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微生物菌体蛋白(MCP)、丁酸和戊酸含量逐渐升高;Ⅳ组pH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Ⅰ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Ⅲ组和Ⅳ组(P<0.05),Ⅰ组乙酸/丙酸的比值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2)瘤胃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Shannon和Simpson指数逐渐降低,而Chao1、faith_pd和observed_OTUs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Ⅰ组和Ⅱ组Chao1和observed_OTUs指数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3)对瘤胃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分析发现,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所有试验羊瘤胃优势菌门,且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升高。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是所有试验羊瘤胃优势菌属,且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4)瘤胃微生物的物种差异性方面:门水平上,Ⅳ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Ⅱ组和Ⅲ组TM7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Ⅰ组互氧菌门(Synergist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属水平上,Ⅰ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Ⅰ组和Ⅱ组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Ⅲ组和Ⅳ组(P<0.01),Ⅰ组和Ⅲ组未分类拟杆菌(Unspecified_Bacteroidal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Ⅰ组和Ⅱ组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未分类韦荣氏球菌科(Unspecified_Veillonellaceae)、未分类毛螺菌科(Unspecified_Lachnospiraceae)和未分类梭菌(Unspecified_Clostridial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Ⅱ组和Ⅳ组Unspecified_RF32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Unspecified_F16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影响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瘤胃微生物的丰富度有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显著改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互氧菌门(Synergistet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等细菌的相对丰度(P<0.05),且消化能水平为9.66 MJ·kg^(-1)的饲粮能够有效改善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和细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断奶公羔 能量水平 瘤胃发酵特性 瘤胃菌群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的消化能需求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陇平 张宸 +7 位作者 李托 贺玉胜 柴浩然 殷建成 高娇娇 朱海鲸 史雷 屈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34,共9页
【目的】研究饲粮消化能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饲粮适宜的能量水平。【方法】选取40只体质量(13.80±1.60)kg的3月龄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粗蛋白... 【目的】研究饲粮消化能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饲粮适宜的能量水平。【方法】选取40只体质量(13.80±1.60)kg的3月龄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含量均为118 g/kg、消化能分别为9.16(Ⅰ组)、9.66(Ⅱ组)、10.16(Ⅲ组)和10.66 MJ/kg(Ⅳ组)的4种饲粮,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测算试验羊全期干物质采食量(DMI60)、平均日增重(ADG_(60))、料重比(F/G_(60))及每隔15 d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DMI15)、平均日增重(ADG_(15)),并测定血清生化指标。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4 d。【结果】①饲粮消化能水平对DMI60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ADG_(60)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F/G_(60)影响不显著(P>0.05);各组试验羊DMI60和ADG_(60)从高到低依次均为Ⅱ组>Ⅳ组>Ⅰ组>Ⅲ组,且Ⅱ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②各组试验羊的DMI15均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各组1~15,16~30,31~45和46~60 d的DMI15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组试验羊ADG_(15)均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31~45 d的ADG_(15)最高。③Ⅱ组试验羊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葡萄糖、白蛋白、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最高;随着饲粮消化能水平的提高,试验羊血清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和甘油三酯含量逐渐降低,总胆固醇含量逐渐升高。④Ⅱ组试验羊摄入总能和消化能显著高于Ⅰ组(P<0.05),粪能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Ⅱ、Ⅳ组试验羊总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⑤随着饲粮消化能水平的提高,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以Ⅱ组最高;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结论】陕北白绒山羊公羔断奶后45 d的饲粮最佳消化能水平为9.66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断奶公羔 消化能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体细胞手工核移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鸿浩 闫海龙 +3 位作者 敬晓琪 胡军和 冯平 屈雷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9-823,共5页
手工核移植是不依赖于显微操作仪的核移植方法,卵母细胞去核以及去核卵母细胞与供体细胞融合是其技术难点。本研究优化了山羊卵母细胞手工去核方法,优化后的卵母细胞复圆率为83.45%±3.2%,去核率为98.61%±1.9%;建立了去核卵母... 手工核移植是不依赖于显微操作仪的核移植方法,卵母细胞去核以及去核卵母细胞与供体细胞融合是其技术难点。本研究优化了山羊卵母细胞手工去核方法,优化后的卵母细胞复圆率为83.45%±3.2%,去核率为98.61%±1.9%;建立了去核卵母细胞与供体细胞化学辅助融合方法,融合率为89.05%±4.33%。利用优化后的去核方法和化学辅助融合法制备了山羊克隆胚,克隆胚卵裂率为83.45%±2.47%,囊胚发育率为23.4%±5.83%。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手工核移植技术的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移植 手工克隆 山羊 去核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帅 孙旺斌 +2 位作者 高晔 曹飞 屈雷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各项指标,为评价陕北白绒山羊产肉性能及明确其适宜屠宰月龄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农户饲养条件下不同月龄(分别为6、8、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进行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的研究... 通过测定不同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各项指标,为评价陕北白绒山羊产肉性能及明确其适宜屠宰月龄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农户饲养条件下不同月龄(分别为6、8、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进行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试验羊10月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最高。除屠宰率、净肉率和内脂率外,其他指标均随月龄的增加而增加。②试验羊10月龄和12月龄瘤胃重均显著大于6月龄和8月龄(P〈0.05),其他胃室重和肠重在各个月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胃室及大小肠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均在6月龄最高。从各胃室占复胃重的比例看,瘤胃比例最大,其次是皱胃,瓣胃比例最小,但在各月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试验羊内脏器官重量均随月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在不同月龄间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P〈0.05)。10月龄和12月龄肾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小于6月龄(P〈0.05),其他指标在各个月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陕北白绒山羊羯羊在10~12月龄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且产肉性能较好,因此,在农户饲养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羯羊在10月龄即可出栏屠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屠宰性能 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KAP6.2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聪亮 张政轩 +5 位作者 白晶晶 付琪 蓝贤勇 陈生会 屈雷 朱海鲸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探讨角蛋白关联蛋白6.2(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 6.2,KAP6.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内蒙古绒山羊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相关性,以期为内蒙古绒山羊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598只雌性内蒙古绒山羊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进... 为探讨角蛋白关联蛋白6.2(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 6.2,KAP6.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内蒙古绒山羊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相关性,以期为内蒙古绒山羊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598只雌性内蒙古绒山羊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检测KAP6.2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突变,分析突变位点与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育成羊中,该突变位点与胸围和十字部显著相关(P<0.05),与体长、胸宽和胸深极显著相关(P<0.01);在成年羊中,该突变位点与胸宽显著相关(P<0.05),与胸围、十字部高和胸深极显著相关(P<0.01);在育成羊和成年羊全部群体中,该突变位点与体长、胸围、十字部高、胸深和胸宽极显著相关(P<0.01),与绒细度显著相关(P<0.05)。上述结果提示,KAP6.2基因外显子区24 bp InDel突变位点与内蒙古绒山羊部分生长性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绒细度显著相关,可作为内蒙古绒山羊部分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选育的遗传标记,为内蒙古绒山羊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6.2基因 绒山羊 INDEL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高羊毛氨酸硒对陕北白绒山羊羯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托 李陇平 屈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为明确不同剂量高羊毛氨酸硒(SeHLan)对陕北白绒山羊羯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发育一致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32只,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硒含量为0.016 mg/kg(CK)、0.300 mg/kg、0.600 mg/kg和1.200 mg/kg的饲料,饲养70 d后,... 为明确不同剂量高羊毛氨酸硒(SeHLan)对陕北白绒山羊羯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发育一致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32只,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硒含量为0.016 mg/kg(CK)、0.300 mg/kg、0.600 mg/kg和1.200 mg/kg的饲料,饲养70 d后,采集羯羊瘤胃液,提取DNA并利用古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古菌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羯羊瘤胃液古菌结构与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SeHLan添加量增加,各处理瘤胃液古菌α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但处理间瘤胃液古菌α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各处理瘤胃液,在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古菌,在科水平上甲烷短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古菌,在属水平上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古菌的相对丰度均接近80%,且随着饲料中SeHLan添加量增加,相对丰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0.600 mg/kg硒含量饲料处理的羯羊瘤胃液在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古菌,在科水平上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古菌,在属水平上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古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SeHLan显著影响陕北白绒山羊羯羊瘤胃液古菌组成及结构,0.600 mg/kg硒含量饲料处理的羯羊瘤胃产甲烷菌丰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毛氨酸硒 陕北白绒山羊羯羊 高通量测序 瘤胃 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山羊MARCH1基因InDel位点与体尺性状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森 王真 +6 位作者 白洋洋 郭凯 李增辉 长孙伟光 屈雷 蓝贤勇 宋晓越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
探究膜相关RING-CH型蛋白1(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 Protein 1,MARCH1)基因多态能否显著影响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生长性状。通过现代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46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MARCH1基因启动子区7-bp位点InDel(insertion/deletion)多态... 探究膜相关RING-CH型蛋白1(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 Protein 1,MARCH1)基因多态能否显著影响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生长性状。通过现代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46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MARCH1基因启动子区7-bp位点InDel(insertion/deletion)多态性,并利用SPSS 23.0分析软件探究它们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育成羊MARCH1基因启动子7-bp(NC_030813:g.1858696insTAATACG)突变位点DD基因型个体体高均值显著大于ID和II基因型个体(P=0.010),ID基因型个体体长均值显著大于II基因型个体(P=0.036);成年羊该突变位点ID基因型个体管围均值显著大于II基因型个体(P=0.040)。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内蒙古白绒山羊体高、体长和管围与体重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MARCH1基因启动子区7-bp位点可作为内蒙古白绒山羊体尺性状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MARCH1基因 插入/缺失(InDel) 体尺性状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绒山羊源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0
作者 郭志伟 王欣 +7 位作者 郝建新 吴瑞瑞 罗逸青 刘万华 陈占莉 屈雷 窦永喜 翟军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为了解榆林市绒山羊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集榆林地区羔羊、育成羊、经产母羊与种公羊粪便样品各72份,通过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表型,PCR扩增检测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试验共分离到288株大肠埃希氏菌,... 为了解榆林市绒山羊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集榆林地区羔羊、育成羊、经产母羊与种公羊粪便样品各72份,通过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表型,PCR扩增检测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试验共分离到288株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榆林市羊源大肠埃希氏菌对检测的16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较高的为林可霉素100%(288/288)、青霉素97.57%(281/288)、克林霉素96.88%(279/288)、红霉素93.06%(268/288),其中96.88%(276/288)为多重耐药,以3~4重耐药为主。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的为gyrA、TEM、gyrB、CTX-M 9、TEM-1,分别占99.31%(286/288)、97.57%(281/288)、94.44%(272/288)、88.19%(254/288)、81.60%(235/288)。经统计学分析,耐药基因检出数在羔羊、育成羊、经产母羊与种公羊之间无显著差异。分离的288株大肠埃希氏菌抗菌药物耐药普遍,耐药基因分布广泛。试验结果为榆林市绒山羊抗菌药物的科学使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榆林市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绒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对陕北白绒山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如如 李永涛 +2 位作者 王凤红 张磊 孙旺斌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4期15-19,35,共6页
为明确陕北白绒山羊的最佳屠宰月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潜在的种质资源特性,本研究选择6、10和12月龄共40只(试验用18只)陕北白绒山羊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1)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净肉... 为明确陕北白绒山羊的最佳屠宰月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潜在的种质资源特性,本研究选择6、10和12月龄共40只(试验用18只)陕北白绒山羊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1)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净肉重及骨重极显著高于6月龄羊(P<0.01);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屠宰率极显著高于6月龄羊(P<0.01);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屠宰性能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肉的熟肉率和红度(a*)值极显著高于6月龄羊(P<0.01);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肉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6月龄羊(P<0.05);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肉的亮度(L^(*))值极显著低于6月龄羊(P<0.01);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肌肉理化性质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6月龄羊(P<0.01);6和10月龄陕北白绒山羊肌肉中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12月龄羊(P<0.01);不同月龄间陕北白绒山羊肌肉中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10和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6月龄羊(P<0.01),肌纤维密度极显著低于6月龄羊(P<0.01)。总体来说,10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具有良好的屠宰性能,肉质鲜嫩多汁,肉品加工性能较好,且饲养时长适中,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月龄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山羊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托 李陇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5-17,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应用,目前已有诸多研究从影响绒山羊产羔率、繁殖力、产绒性状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方面着手,对相关基因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对绒山羊繁殖性能、生长性状、产绒性状尤其是毛囊发育等主要经济性状相...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应用,目前已有诸多研究从影响绒山羊产羔率、繁殖力、产绒性状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方面着手,对相关基因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对绒山羊繁殖性能、生长性状、产绒性状尤其是毛囊发育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开展绒山羊育种工作,建立高品质羊群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繁殖性能 生长性状 毛囊发育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作者 李托 杜媛媛 +1 位作者 屈雷 李陇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00-2808,共9页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噬菌体生物防治方法。【方法】利用双层琼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便和废水中分离鉴定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对其效价、超微形态结构和最佳感染复数进行研究,绘制噬菌...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噬菌体生物防治方法。【方法】利用双层琼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便和废水中分离鉴定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对其效价、超微形态结构和最佳感染复数进行研究,绘制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并对其热稳定性、pH稳定性、紫外线敏感性及裂菌谱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分离1株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命名为PhageSau2703。噬菌体PhageSau2703效价高达4.62×10^(15) PFU/mL。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PhageSau2703具有正多面体头部(直径71 nm)和不可收缩尾巴(长106 nm,直径11 nm),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噬菌体PhageSau2703热稳定性较好,90℃处理90 min仍具有较低的活性;在pH 3.0~8.0范围内活性稳定,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高于碱性环境;紫外线对噬菌体PhageSau2703活性影响较小。噬菌体PhageSau2703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50 min,爆发量为112 PFU/cell。噬菌体PhageSau2703对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裂解率为48.5%,裂菌谱较广。【结论】噬菌体PhageSau2703效价高、裂菌谱广,对温度、pH和紫外线耐受能力强,具有研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生物制剂用于奶牛乳房炎防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饲料添加剂预防羔羊腹泻临床试验研究
14
作者 王际中 魏赛 +5 位作者 张洺溪 韩鑫 李陇平 毕台飞 屈雷 董书伟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33-41,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哺乳期羔羊腹泻的预防作用。选取56只7日龄、体质量约5 kg的健康湖羊哺乳期羔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羔羊开口料中添加0、1%、2%和4%比例的复方中药添加剂(由干姜... 本试验旨在探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哺乳期羔羊腹泻的预防作用。选取56只7日龄、体质量约5 kg的健康湖羊哺乳期羔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羔羊开口料中添加0、1%、2%和4%比例的复方中药添加剂(由干姜、柴葛根和木香等组成),进行为期45 d的饲喂试验,每日观察并记录羔羊的腹泻发病情况,计算腹泻率;每隔15 d测定羔羊体质量、采食量,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采集血样并分离血浆,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BCA法、比色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羔羊血浆生化指标(TP、ALB、ALT和CRE);采用ELISA法测定免疫指标(IgG、IFN-γ、IL-1β、IL-6、IL-10和TNF-α)和抗氧化指标(GSH-Px、T-AOC、SOD和MDA)。结果显示,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羔羊腹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羔羊体质量、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Ⅱ组各项指标表现较优。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ALB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5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血浆中抗氧化指标开始出现显著性变化;在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GSH-Px、SOD、T-AOC和MDA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Ⅱ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第15天、第30天和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IgG和IFN-γ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羔羊血浆中IL-10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Ⅱ组羔羊血浆中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因此,在羔羊开口料中添加该中药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强羔羊抗氧化功能和调节免疫功能,从而降低腹泻率,且不影响日粮的适口性和采食量,推荐2%为日粮中的最佳添加剂量。本研究为研发预防羔羊腹泻的中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饲料添加剂 羔羊 腹泻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陕北白绒山羊产肉性能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鹏亮 李新春 +1 位作者 刘万青 贺渊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10期72-73,共2页
陕北白绒山羊是在杂交改良的基础上选育形成的一个绒肉兼用山羊新品种,其改良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父本是辽宁绒山羊,采用的方法是级进杂交。陕北白绒山羊与之改良前的当地陕北黑山羊相比较,被毛由黑色或者杂色变为白色、绒色由紫绒变为白绒... 陕北白绒山羊是在杂交改良的基础上选育形成的一个绒肉兼用山羊新品种,其改良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父本是辽宁绒山羊,采用的方法是级进杂交。陕北白绒山羊与之改良前的当地陕北黑山羊相比较,被毛由黑色或者杂色变为白色、绒色由紫绒变为白绒,产绒量提高了5倍左右,体重提高近1倍,同时该品种还具有绒纤维品质良好、繁殖潜能高、群体中存在多绒型变异等突出特点,因此跻身于全国优秀绒山羊之列。目前陕北白绒山羊已成为榆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产肉性能 技术 杂交改良 辽宁绒山羊 级进杂交 纤维品质 黑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肉质特性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旺斌 张骞 +3 位作者 屈雷 毕台飞 左京 董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57-361,共5页
选取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为实验动物,测定不同部位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同时对肌肉组织学特性和品质进行评定,旨在揭示陕北白绒山羊肉用性能。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水分及灰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54%、3.... 选取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为实验动物,测定不同部位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同时对肌肉组织学特性和品质进行评定,旨在揭示陕北白绒山羊肉用性能。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水分及灰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54%、3.45%、72.77%、1.38%,背部、前腿、后腿肌肉中各主要成分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肉色评分3.70,大理石纹评分2.60,pH1值6.22,pH24值6.05,剪切力4.01kg,失水率16.04%,熟肉率55.10%;肌纤维直径31.9μm,肌纤维密度683.41n/mm2。研究认为,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具有肌内脂肪含量适中,灰分含量较高,肉质细嫩、多汁,加工特性好等特点,体现了良好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羯羊 常规营养成分 组织学特性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消化能水平对25~35 kg陕北白绒山羊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陇平 李托 +8 位作者 朱海鲸 史雷 李宇超 高海松 陈倩 屈先先 伊禹萱 李紫玉 屈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77-628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消化能水平对25~35 kg陕北白绒山羊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26.27±1.49)kg的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公羔32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8只羊。...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消化能水平对25~35 kg陕北白绒山羊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26.27±1.49)kg的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公羔32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8只羊。各组试验羊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1.06%,消化能水平分别为9.28(Ⅰ组)、9.77(Ⅱ组)、10.27(Ⅲ组)和10.77 MJ/kg(Ⅳ组)的饲粮,饲养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当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35 kg时,每组选择3只羊进行为期13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1)Ⅱ组试验羊平均干物质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羊增重收益和经济效益以Ⅱ组最高,Ⅰ组次之,Ⅳ组最低,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Ⅱ组摄入总能、消化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均最高,摄入总能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消化能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粪能最高,Ⅱ组次之,Ⅲ组最低,Ⅰ组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4)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均以Ⅱ组最高,且呈现出随着消化能水平的提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显著高于Ⅳ组(P<0.05),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显著高于Ⅰ组(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粗脂肪表观消化率Ⅱ组最低,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且表现出随着消化能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升高的趋势。5)饲粮不同消化能水平对试验羊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羊血清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和甘油三酯含量均随着饲粮消化能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其中,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Ⅰ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和Ⅱ组血清β-羟基丁酸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试验羊血清葡萄糖、白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随着饲粮消化能水平提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Ⅱ组葡萄糖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试验羊血清尿素氮含量Ⅰ组最高,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及养殖效益,25~35 kg陕北白绒山羊公羔最佳饲粮消化能水平为9.77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公羔 消化能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 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水平对生长期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帅 朱海鲸 +5 位作者 史雷 毕台飞 高晔 鲁院院 陈少东 屈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31-393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期饲粮适宜的能量水平。选取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5月龄陕北白绒山羊32只(公母各占1/2),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各组试验羊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1.16%,消化能水平分别为9.33(Ⅰ组)、10.49(... 本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期饲粮适宜的能量水平。选取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5月龄陕北白绒山羊32只(公母各占1/2),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各组试验羊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1.16%,消化能水平分别为9.33(Ⅰ组)、10.49(Ⅱ组)、11.66(Ⅲ组)和12.61 M J/kg(Ⅳ组)的饲粮,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和为期14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母羊Ⅲ组的实际摄入消化能水平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羊Ⅲ组的实际摄入消化能和母羊Ⅲ组的实际摄入粗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公羊Ⅲ组的实际摄入粗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Ⅳ组(P〈0.05)。2)试验羊Ⅲ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最高;饲粮能量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3)试验羊增重收益以Ⅲ组最高;毛收益Ⅰ组最高,Ⅲ组次之。4)母羊Ⅳ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公羊Ⅲ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Ⅳ组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5)试验羊Ⅲ组的摄入总能和消化能均最高,而Ⅳ组粪能均最低;公羊能量消化率Ⅲ、Ⅳ组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而母羊能量消化率各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6)试验羊血液游离脂肪酸和β-羟丁酸的含量以Ⅳ组最低;试验羊Ⅲ组血液葡萄糖和总蛋白含量均最高,而尿素氮含量最低。综上,5~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饲粮能量水平以不低于11.63 MJ/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能量水平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代谢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形态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史雷 屈雷 +3 位作者 刘锦旺 朱海鲸 李陇平 黄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14-2822,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及皮肤毛囊性状在绒山羊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制作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切片,用显微照相系统观察皮肤毛囊形态特征,... 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及皮肤毛囊性状在绒山羊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制作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切片,用显微照相系统观察皮肤毛囊形态特征,统计分析皮肤和毛囊的特征参数,并用SPSS 17.0软件分析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毛囊成群分布且以三元型毛囊群为主,占总毛囊群的85.80%;产绒量与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次级毛囊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长度与产绒量、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S/P值、次级毛囊直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细度与S/P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S/P值影响绒细度,而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囊密度(绒密度)显著影响产绒量(P<0.05)。综合分析认为,S/P值可以作为陕北白绒山羊选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性状指标,在育种工作中选择高S/P值个体,不仅能够提高产绒量,而且能够提高绒长度、降低绒细度,解决产绒量和绒品质同时提高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皮肤毛囊 S/P值 产绒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的体细胞克隆 被引量:13
20
作者 屈雷 雷安民 +9 位作者 闫海龙 于鸿浩 袁超 王磊 白丁平 陈生会 冯平 马晓玲 高晔 陈玉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34,40,共7页
【目的】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陕北白绒山羊优秀种公羊个体。【方法】以特别优秀成年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的陕北白绒山羊卵母细胞作为受体,利用显微操作方法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 【目的】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陕北白绒山羊优秀种公羊个体。【方法】以特别优秀成年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的陕北白绒山羊卵母细胞作为受体,利用显微操作方法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然后将供体细胞注射到其卵周隙内,经电融合将其导入去核卵母细胞内形成核移植重组胚。利用钙离子载体Ionomycine联合蛋白酶抑制剂6-甲基氨基嘌呤(6-DMAP)对核移植重组胚进行激活处理,挑选激活后完整的胚胎继续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在2~16细胞期时将克隆胚胎移植到相应的同期发情受体母羊体内,利用PCR-RFLP技术鉴定克隆羊。【结果】构建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253枚,重组胚胎的融合率为71.54%(181/253),体外培养后的卵裂率为68.33%(123/180),囊胚发育率为25.20%(31/123);在此基础上,构建了537枚克隆胚,将其中卵裂的359枚分别移植到32只代孕母羊体内,移植60d后,有2只受体母羊确认妊娠,最终1只受体母羊妊娠第4月流产出2只死羔;另1只受体母羊维持到期并顺产体细胞克隆羊1只。经遗传学鉴定,2只流产羊羔与1只存活个体均为体细胞核移植后代。【结论】获得陕北白绒山羊克隆个体,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陕北白绒山羊克隆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核移植 陕北白绒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