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鲜花椒果实冷藏品质及褐变关键酶的影响
1
作者 吴方智 王水苗 +2 位作者 王斯可 于俊平 马艳萍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21-328,共8页
本研究以‘凤椒’鲜花椒果实为材料,探究常温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鲜花椒果实(0.0±0.5)℃贮藏期间品质及褐变关键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有效减轻了鲜花椒果实贮藏42 d内的褐... 本研究以‘凤椒’鲜花椒果实为材料,探究常温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鲜花椒果实(0.0±0.5)℃贮藏期间品质及褐变关键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有效减轻了鲜花椒果实贮藏42 d内的褐变,更好地保持了果实的色泽以及花青素、麻味物质和挥发油含量,尤其对芳樟醇、桧烯和4-萜烯醇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1-MCP处理一定程度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却有效抑制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综上,1-MCP处理有效抑制了鲜花椒果实贮藏期42 d内生物活性物质的降解,通过保持细胞完整性或降低其褐变关键酶POD和PAL活性从而延缓了果实褐变,使其保持较好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椒’鲜花椒果实 1-甲基环丙烯 品质 生物活性物质 苯丙氨酸解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一次性分离杜仲叶中杜仲总苷和杜仲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董娟娥 梁宗锁 +2 位作者 张康健 张利萍 李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4-158,共5页
本文就9种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杜仲总苷和杜仲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分离杜仲总苷(富含绿原酸、桃叶珊瑚苷等活性物质)和杜仲黄酮的适宜的大孔树脂为XDA-1和X-5。适宜的吸附解吸条件分别为:上柱液pH 6,吸附时间应大于10 h;X... 本文就9种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杜仲总苷和杜仲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分离杜仲总苷(富含绿原酸、桃叶珊瑚苷等活性物质)和杜仲黄酮的适宜的大孔树脂为XDA-1和X-5。适宜的吸附解吸条件分别为:上柱液pH 6,吸附时间应大于10 h;XDA-1树脂用40%乙醇洗脱杜仲总苷,用80%的乙醇洗脱黄酮;X-5树脂用30%的乙醇洗脱杜仲总苷,用70%的乙醇洗脱黄酮。两种树脂的分离效果分别为:XDA-1分离杜仲总苷(其中绿原酸含量为14.23%,桃叶珊瑚苷含量为7.69%)粗品得率为8.01%,杜仲总黄酮粗品得率为4.76%,含量为15.82%;X-5分离杜仲总苷(其中绿原酸含量为15.39%,桃叶珊瑚苷含量为9.07%)粗品得率为7.35%,杜仲总黄酮粗品得率为5.11%,含量为1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杜仲 绿原酸 桃叶珊瑚苷 黄酮 杜仲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黄酮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德义 高锦明 +2 位作者 许爱遐 董娟娥 张康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88-1990,共3页
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杜仲黄酮和银杏黄酮进行了标示,并将杜仲黄酮、银杏黄酮和沙棘黄酮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发现杜仲黄酮和银杏黄酮很相近;杜仲黄酮、银杏黄酮和沙棘黄酮三者均富含槲皮素。研究认为,杜仲黄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 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杜仲黄酮和银杏黄酮进行了标示,并将杜仲黄酮、银杏黄酮和沙棘黄酮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发现杜仲黄酮和银杏黄酮很相近;杜仲黄酮、银杏黄酮和沙棘黄酮三者均富含槲皮素。研究认为,杜仲黄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银杏 沙棘 黄酮 HPLC指纹图谱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籽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及其生理功能 被引量:26
4
作者 董娟娥 马柏林 +2 位作者 张康健 王蓝 梁淑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对杜仲籽油中的主要成分、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及其生理功能进行了评述 。
关键词 杜仲籽油 Α-亚麻酸 含量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杜仲叶中绿原酸、总黄酮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希汉 王冬梅 苏印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7-51,共5页
通过对静态吸附容量和洗脱效果的选择 ,从 10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确定出最适于杜仲叶中绿原酸、总黄酮分离的XDA- 5树脂。研究了用该树脂吸附分离杜仲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方法 ,得出以下结论 :1)杜仲叶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最佳分离工艺为 :... 通过对静态吸附容量和洗脱效果的选择 ,从 10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确定出最适于杜仲叶中绿原酸、总黄酮分离的XDA- 5树脂。研究了用该树脂吸附分离杜仲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方法 ,得出以下结论 :1)杜仲叶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最佳分离工艺为 :上柱液pH值为 2~ 3,静态吸附时间 8h ,绿原酸最佳洗脱剂为10 %~ 15 %乙醇溶液 ,黄酮洗脱剂为 5 0 %~ 70 %乙醇溶液 ,流速为每分钟流出液体积相当于吸附剂体积的8% ;2 ) 10 %~ 15 %乙醇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 ,其固形物得率为 4 .85 % ,绿原酸含量为 36 .6 5 % ;3) 5 0 %~ 70 %乙醇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 ,其固形物得率为 4 .98% ,总黄酮含量为 2 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绿原酸 总黄酮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紫仁’核桃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大培 李生萍 +3 位作者 高向倩 赵婷婷 张芳芳 杨桂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206,共5页
为深入了解‘紫仁’核桃响应干旱胁迫的综合能力,选取安康地区培育的‘紫仁’核桃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响应试验。对‘紫仁1’和‘紫仁2’分别进行PEG6000处理0、3、6、9、15 d后测定电导率、丙二醛(MDA)、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等... 为深入了解‘紫仁’核桃响应干旱胁迫的综合能力,选取安康地区培育的‘紫仁’核桃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响应试验。对‘紫仁1’和‘紫仁2’分别进行PEG6000处理0、3、6、9、15 d后测定电导率、丙二醛(MDA)、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分析‘紫仁’核桃干旱响应生理。结果表明:‘紫仁1’和‘紫仁2’在干旱胁迫后二者生理响应趋势相似,即相对电导率变大、MDA含量增多、SOD和POD活性增强、脯氨酸含量增加;‘紫仁1’在胁迫后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显著高于‘紫仁2’,而‘紫仁1’的SOD和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却又低于‘紫仁2’,说明在相同PEG处理下,‘紫仁1’的综合抗旱能力低于‘紫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响应 干旱胁迫 生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的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 被引量:22
7
作者 董娟娥 马希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建立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的方法。所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乙酸(体积比为24∶75∶1),检测波长为240nm。在该色谱条件... 建立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的方法。所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乙酸(体积比为24∶75∶1),检测波长为240nm。在该色谱条件下,京尼平苷酸的含量在0.025-0.400g/L、绿原酸的含量在0.075-1.20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100.5%。该法适用于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这2种成分的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京尼平苷酸 绿原酸 杜仲 雄花 雄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与物候期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惠玲 韩学文 +2 位作者 董娟娥 张博勇 张鞍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528-1532,共5页
通过对南温带和北亚热带生长的杜仲不同月份次生代谢物含量与物候期关系的研究,发现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第一次高峰期出现在 芽开绽期 后的70d左右;第二次高峰期出现在 落叶盛期 .当掌握了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高峰期 最佳采收期... 通过对南温带和北亚热带生长的杜仲不同月份次生代谢物含量与物候期关系的研究,发现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第一次高峰期出现在 芽开绽期 后的70d左右;第二次高峰期出现在 落叶盛期 .当掌握了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高峰期 最佳采收期 的物候期时,无论南方、北方,也无论高山、平原地区,就可根据这一物候期,大致估算出该地区杜仲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次生代谢物 合成积累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优系有效成分性状稳定性与增长率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翟金兰 董娟娥 +2 位作者 张博勇 王邈 张康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74-279,共6页
采用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方法选择种源区和优良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优树,繁殖无性系,建立无性系测定林,并采用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和生长量(产量)指标的一、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初选出14个优良无性系,1997年春季布设汉中、杨陵、咸阳3... 采用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方法选择种源区和优良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优树,繁殖无性系,建立无性系测定林,并采用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和生长量(产量)指标的一、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初选出14个优良无性系,1997年春季布设汉中、杨陵、咸阳3个区域试验点进行区域栽培试验。2001年6月中旬收集材料,对各区试点优良无性系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模糊综合评判;提出了有效成分性状增长率的概念;分析和计算了优良无性系有效成分的性状稳定性和增长率,筛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的优良无性系G_2、X_(11)、L_(45)、L_0、L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无性系 有效成分 稳定性 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杜仲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印泉 彭金年 +3 位作者 马希汉 中泽庆久 潘晓 仝小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180-2183,共4页
对杜仲不同品种叶中有效成分及杜仲胶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品种2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京尼平甙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在1%显著水平上,品种2绿原酸含量与品种3、4、5有显著差异,1、... 对杜仲不同品种叶中有效成分及杜仲胶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品种2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京尼平甙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在1%显著水平上,品种2绿原酸含量与品种3、4、5有显著差异,1、3、4、5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京尼平甙酸和总黄酮含量与品种1、3、4、5间有显著差异,桃叶珊瑚甙含量在品种1、2、3、4、5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品种1和品种2的含胶量较高,在1%显著水平上,品种1含胶量与品种3、4、5间差异极显著,品种2与品种3、4、5间差异极显著,这两个结论为药用和胶用型优良品种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品种 有效成分 含胶量 杜仲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云果 高智辉 +1 位作者 张星利 豆岁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182,共9页
采用调查与文献记载的方法,确定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主要有5目、48科、237种;其中鳞翅目最多,有22科170种,其次是鞘翅目14科47种,直翅目最少,有3科3种;种类分布八渡林场最多... 采用调查与文献记载的方法,确定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主要有5目、48科、237种;其中鳞翅目最多,有22科170种,其次是鞘翅目14科47种,直翅目最少,有3科3种;种类分布八渡林场最多,磨沟林场次之,沙河滩林场最少,害虫种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2 350m。同时提出了该区森林害虫有效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害虫调查 有效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JrNPR1基因的克隆与抗病响应潜力
12
作者 马凯恒 何佳凝 +3 位作者 谢牧洪 任斌 黄倩雪 杨桂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6,共8页
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PR1(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 1)基因,在植物抗病过程中起核心调控作用。核桃(Juglans regia)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油料树种,其生长和产量严重受病虫害制约。为探索核桃抗病生理机制,筛选... 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PR1(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 1)基因,在植物抗病过程中起核心调控作用。核桃(Juglans regia)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油料树种,其生长和产量严重受病虫害制约。为探索核桃抗病生理机制,筛选抗病基因,以‘香玲’核桃为试材,克隆获得JrNPR1基因,对其基本生物信息和病害响应进行分析,预测JrNPR1响应病害的功能。结果显示:JrNPR1基因开放读码框(ORF)长1782 bp,包含59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40;与杨梅(Morella rubra)、蓖麻(Ricinus communis)等同源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均有NPR1-like-C保守结构域,且JrNPR1与杨梅和欧洲栓皮栎(Quercus suber)等的同源蛋白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其上游1233 bp启动子中含有多种与植物抗病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WRKY71OS。在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矩圆黑盘孢菌(Melanconium oblongum)、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等病原处理下,JrNPR1被显著诱导,且其表达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存在下高出单一病原处理的1.31~178.89倍。表明JrNPR1基因可能是抵抗核桃炭疽病、枝枯病、细菌性黑斑病的重要基因,且涉及SA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NPR1基因 基因表达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调查
13
作者 高智辉 王云果 张星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0-213,共4页
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73种森林病害为害34种寄主,杜鹃褐斑病等16种病害为莲花山新纪录。针对保护区内的森林病害提出了有效防控对策。
关键词 甘肃省 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病害调查 新纪录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元宝枫种仁油脂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魏伊楚 樊金拴 +2 位作者 李娟娟 张世杰 成冉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9-73,共5页
元宝枫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种仁油脂含量丰富。为了探明元宝枫种仁油脂及脂肪酸含量在不同生长环境间的变化,促进元宝枫油用资源的开发,实验采用了索氏提取法及GC-MS分析法测定了9个产地天然元宝枫的种仁含油量、脂肪酸组分及含量... 元宝枫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种仁油脂含量丰富。为了探明元宝枫种仁油脂及脂肪酸含量在不同生长环境间的变化,促进元宝枫油用资源的开发,实验采用了索氏提取法及GC-MS分析法测定了9个产地天然元宝枫的种仁含油量、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并分析成分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9个产地元宝枫种仁平均含油量达到了43.30%,含量范围为18.87%~52. 23%。种仁油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组分,其中亚油酸含量为最高,达到32. 28%,其次为油酸,平均含量为25. 36%,功能性成分神经酸的平均含量为5.25%,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在87.05%~90. 16%。油脂和脂肪酸相关性分析显示,油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显著性正相关,与油脂含量极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 82,神经酸分别与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含量弱正相关,亚油酸与油脂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关系。实验为元宝枫种仁油营养价值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为元宝枫种子食用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种仁 油脂含量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WD40转录因子JrATG18a基因的克隆及逆境响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淑雯 郝茜珣 +3 位作者 贾彩霞 赵爱国 李大培 杨桂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9-986,共8页
WD40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获得核桃的一条WD40家族的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related protein)18a基因(JrATG18a),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技术,分析不同非生物及植物激素处理下JrATG18a基因的表达规律,预... WD40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获得核桃的一条WD40家族的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related protein)18a基因(JrATG18a),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技术,分析不同非生物及植物激素处理下JrATG18a基因的表达规律,预测JrATG18a的基本生物功能。结果显示,JrATG18a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371 bp,编码蛋白含45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0.746 k D,理论等电点为5.97。与草莓、苹果、碧桃等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其启动子含有热激响应(HSE)、低温胁迫(LTR)、水杨酸(SA)响应等相关元件。表达分析发现JrATG18a基因在热、寒、旱、SA、茉莉酸甲酯(Me JA)、脱落酸(ABA)处理下能被不同程度的诱导,且体现出根和叶的表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JrATG18a基因能响应逆境参与核桃适应不良环境,可作为核桃抗逆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WD40转录因子 自噬蛋白 基因表达 非生物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抗逆基因JrGSTU23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向倩 李忆林 +3 位作者 贾彩霞 李大培 杨玉婷 杨桂燕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9-595,共7页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核桃Juglans regia是重要的经济林木,其生长和产量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探索核桃抗逆生理机制,筛选抗逆基因,以品种‘香玲’‘Xiangling’为试材,克隆获得核桃JrGSTU23基因,并进行...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核桃Juglans regia是重要的经济林木,其生长和产量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探索核桃抗逆生理机制,筛选抗逆基因,以品种‘香玲’‘Xiangling’为试材,克隆获得核桃JrGSTU23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预测JrGSTU23的基本生物功能。结果显示:JrGSTU2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684 bp,编码多肽为25.89 kDa,包含氨基酸227,理论等电点为5.20。与碧桃Prunus persica,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等同源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均有GST-Tau保守结构域,且与香蕉Musa acuminata和毛果杨等的Tau家族GST蛋白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其上游2 000 bp启动子中含有多种与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发现,JrGSTU23在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茉莉酸(MeJA),水杨酸(SA)和非生物胁迫氯化钠,聚乙二醇(PEG 6000),6℃等胁迫下能不同程度地被诱导表达,且在根和叶中的表达趋势不同。表明JrGSTU23受不同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诱导,且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推测其在核桃逆境响应中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核桃 GST基因 基因表达 胁迫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多糖酶解提取及结构初步解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伍毅 张雪 +1 位作者 彭湃 张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5-188,257,共5页
多糖是大枣中重要的活性成分,酶解提取法与结构解析是大枣多糖研究的热点。采用酶解法提取大枣多糖,研究了酶的种类与比例、料液比、pH、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等因素对大枣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利用离子色谱、凝胶色谱、红外色谱初步解析了... 多糖是大枣中重要的活性成分,酶解提取法与结构解析是大枣多糖研究的热点。采用酶解法提取大枣多糖,研究了酶的种类与比例、料液比、pH、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等因素对大枣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利用离子色谱、凝胶色谱、红外色谱初步解析了酶解提取的大枣多糖的结构。结果表明,果胶酶在供试5种生物酶中酶解提取大枣多糖得率最高,果胶酶和酸性蛋白酶以7∶3(w∶w)组成的复合酶协同作用较高;在料液比1∶7、pH 5、酶解时间1.5h、复合酶添加量5mg·g^(-1)枣的条件下,大枣多糖得率较高,达4.56g·100g^(-1)枣。酶解提取的大枣多糖含有多种聚糖,为中性多糖,重均分子量14 600g·mol^(-1),数均分子量4 050g·mol^(-1),主要的单糖有阿拉伯糖59.30%(摩尔比)、半乳糖21.67%、葡萄糖8.93%、鼠李糖8.06%。红外光谱显示该多糖含有聚鼠李半乳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果胶酶 红外光谱 阿拉伯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TT1类转录因子的筛选及干旱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艺 张尚昆 +4 位作者 赵翔 刘玉梅 赵焕元 杨桂燕 马凯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3,共8页
TT1基因(transparent testa1)在植物逆境响应中有重要作用。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其产量和质量均受环境影响。为进一步探索核桃(Juglans regia)抗逆机制,以‘香玲’核桃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核桃JrTT1基因,并进行基因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 TT1基因(transparent testa1)在植物逆境响应中有重要作用。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其产量和质量均受环境影响。为进一步探索核桃(Juglans regia)抗逆机制,以‘香玲’核桃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核桃JrTT1基因,并进行基因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基因的基本生物功能。结果表明,JrTT1-1、JrTT1-2、JrTT1-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FR)分别为1014、1023、1029 bp,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7763.51、38492.94、38136.36 u,含有氨基酸数分别为337、340、342,理论等电点分别为7.88、7.19、8.89。与其他物种的同源TT1蛋白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且其上游1200 bp启动子中含有多种与干旱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发现,JrTT1-1、JrTT1-2、JrTT1-3基因在PEG 6000胁迫下能不同程度地被诱导表达,且在叶和根中的表达趋势不同。表明JrTT1基因可以响应干旱胁迫诱导,并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推测其在核桃逆境响应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TT1基因 基因表达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漆酚铈聚合物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婉 操倩文 +1 位作者 武海棠 黄晓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以稀土化合物氯化铈和漆酚为原料,在无引发剂的条件下利用紫外光(UV)辐照法制备漆酚铈聚合物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测试方法对涂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 以稀土化合物氯化铈和漆酚为原料,在无引发剂的条件下利用紫外光(UV)辐照法制备漆酚铈聚合物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测试方法对涂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氯化铈用量对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漆酚铈涂层进行电化学阻抗测试(EIS),结果表明:在UV辐照条件下,漆酚羟基与铈离子发生配位作用,同时侧链不饱和键发生交联聚合反应从而固化;掺杂氯化铈可显著改善天然生漆(RL)固化膜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随着氯化铈掺杂量的增加,涂层的附着力、硬度、耐腐蚀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氯化铈用量为18%的漆酚铈聚合物复合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分别达到6H和1级,且其耐腐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酚 氯化铈 紫外光固化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JrGRAS2基因响应热胁迫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粟莉圆 李孝哲 +3 位作者 陈淑雯 张芳芳 赵婷婷 杨桂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31,共7页
GRAS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逆境中起重要作用。为更好的了解核桃(Juglans regia)在逆境胁迫下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从‘香玲’核桃转录组中克隆获得一条GRAS基因(命名为Jr GRAS2),对其在不同高温胁迫下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将该基因插入酵母表达... GRAS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逆境中起重要作用。为更好的了解核桃(Juglans regia)在逆境胁迫下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从‘香玲’核桃转录组中克隆获得一条GRAS基因(命名为Jr GRAS2),对其在不同高温胁迫下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将该基因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 YES2中构建重组载体p YES2-Jr GRAS2,将p YES2-Jr GRAS2转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INVSCI,同时以转化p YES2的重组酵母作为阴性对照,在酵母表达系统中研究该基因的抗热胁迫功能。结果显示,该基因开放读码框(ORF)全长1 296 bp,拟推导的蛋白分子量为47 405.83 Da,含有氨基酸数为431,理论等电点为5.66。在热胁迫下,Jr GRAS2基因被显著诱导,特别是在36℃胁迫0.5 h的茎内,其表达相对于对照被上调了335.5倍。对两种酵母进行热胁迫,发现转Jr GRAS2基因酵母表现出较对照更高的生存活性。表明Jr GRAS2基因具有响应热胁迫的能力,且能提高酵母的抗性,Jr GRAS2基因可作为核桃逆境应答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热胁迫 GRAS转录因子 表达分析 酵母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