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油菜种质资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爱遐 黄继英 +2 位作者 金平安 王绥璋 马长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89-92,共4页
经对陕西省境内的油菜种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鉴定、评价,明确了陕西省油菜地方种质资源包括芸薹属的3 大类型及芝麻菜属的芸( 臭) 芥( Eruca. sativa) ;陕西省油菜按生育期可分为陕南秦巴山区及汉江谷地的早熟生... 经对陕西省境内的油菜种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鉴定、评价,明确了陕西省油菜地方种质资源包括芸薹属的3 大类型及芝麻菜属的芸( 臭) 芥( Eruca. sativa) ;陕西省油菜按生育期可分为陕南秦巴山区及汉江谷地的早熟生态型、关中灌区及渭北旱塬的北方白菜型油菜及南部灌区的甘蓝型油菜和陕北高原的极早熟春播油菜3 个生态型;甘蓝型油菜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其它类型,但其它类型在其分布地区各具某些明显的生态优势;陕北高原是高含油生态区,分布于该区的黄芥不但含油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质资源 鉴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鉴定及相关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胡胜武 于澄宇 +2 位作者 王绥璋 李红兵 黄继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1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7个抗寒性状及其与越冬抗寒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间越冬存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洛川181、甘白油菜、161、84-16等品种的越冬抗寒性强。各性状间简单相关关系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 1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7个抗寒性状及其与越冬抗寒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间越冬存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洛川181、甘白油菜、161、84-16等品种的越冬抗寒性强。各性状间简单相关关系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含水量与束/自、总含水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越冬存活率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偏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含水量对越冬存活率的偏回归系数极显著,其它性状对越冬存活率的偏回归系数都不显著,说明叶片总含水量可考虑作为油菜抗寒性鉴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抗寒性鉴定 相关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爱遐 黄继英 +1 位作者 金平安 王绥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02-407,共6页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杂交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结实力与杂交组合方式以及参与杂交的亲本材料有关,以芥菜型油菜作母本的杂交结实力高于以甘蓝型作母本的组合:芥×甘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数/花为 2.64 粒,而甘×芥杂交组...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杂交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结实力与杂交组合方式以及参与杂交的亲本材料有关,以芥菜型油菜作母本的杂交结实力高于以甘蓝型作母本的组合:芥×甘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数/花为 2.64 粒,而甘×芥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数/花为 0.10 粒。芥甘杂种一代形态特征和生育期介于双亲之间,甘芥杂种一代不表现整齐的中间类型,株间差异明显;总体来看,芥甘杂种一代与双亲回交的结实力(0.40,0.21)低于甘芥杂种一代与双亲回交的结实力(3.30,1.74),无论是芥甘杂种一代还是甘芥杂种一代,用甘蓝型油菜作父本回交的结实力高于用芥菜型油菜作父本回交的结实力,但也有个别回交组合出现例外,不表现上述规律。 B C1 代种子当年播种出苗率低(18.5% ),群体株间性状差异明显,生育期极不一致。芥甘杂种一代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第二次回交,其平均结实数/花较回交一代提高 1.08 粒, B C2 代种子当年播种出苗率仍较低,但较对应的 B C1 代稍有提高,群体中出现趋回交父本性状但雄性育性彻底退化的植株。芥甘杂种一代自由授粉所得 F2 群体是一个变异极为丰富的遗传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芥菜型 种间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菜化学杀雄剂EN的杀雄效果与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绚霞 董振生 +2 位作者 刘创社 董军刚 乔玉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0-62,共3页
用新型化学杀雄剂EN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杀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3μng/mlEN单核期处理效果最好,不育株率接近100%。杀雄后油菜花药皱缩、色淡、花丝缩短,花药无花粉,或为空秕、畸形的败育花粉,自交不结实,异交正常结实。该杀... 用新型化学杀雄剂EN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杀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3μng/mlEN单核期处理效果最好,不育株率接近100%。杀雄后油菜花药皱缩、色淡、花丝缩短,花药无花粉,或为空秕、畸形的败育花粉,自交不结实,异交正常结实。该杀雄剂效果好、成本低,是较为理想的新型油菜化学杀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杀雄剂 甘蓝型油菜 杀雄效果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材料Shaan-GMS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胜武 于澄宇 +1 位作者 赵会贤 柯桂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3-67,共5页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可育为显性。本研究还就其在轮回选择、杂交、回交、复交育种中利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 甘蓝型油菜 新型不育材料 Shaan-GMS 遗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CMS)优质恢复系的改良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创社 董振生 +1 位作者 景军胜 冉隆贵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4种不同方法,对甘蓝型油菜(CMS)恢复系进行品质和性状改良。结果表明,杂种一代×品种间改良的恢复系生长势强、配合力高;利用多亲本复合杂交,子代的选择广泛,选育优质恢复系容易;而恢复系×恢复系、恢复系×... 采用4种不同方法,对甘蓝型油菜(CMS)恢复系进行品质和性状改良。结果表明,杂种一代×品种间改良的恢复系生长势强、配合力高;利用多亲本复合杂交,子代的选择广泛,选育优质恢复系容易;而恢复系×恢复系、恢复系×品种只改良了恢复系的单一性状,配合力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改良方法 油料作物 油菜 三系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 L.)双显性核不育896AB的三系利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董振生 刘创社 +2 位作者 景军胜 冉隆贵 张修森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5-38,共4页
以关中油菜自交系S3-18为母本,加拿大白菜型春性油菜品种Tobin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在自交2代中发现不育材料37AB。经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育成双显性核不育系896AB及相应的双隐性临保系125ab等。用... 以关中油菜自交系S3-18为母本,加拿大白菜型春性油菜品种Tobin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在自交2代中发现不育材料37AB。经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育成双显性核不育系896AB及相应的双隐性临保系125ab等。用双隐性临保系对双显性核不育系保持,可获得全不育系。同时通过测交筛选,育成1948C等10多个恢复系,实现双显性核不育三系配套。培育的杂交种比秦油4号增产1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 油菜 三系配套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光合面积与籽粒形成关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志海 董振生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14-16,共3页
通过3a对白菜型油菜的干物质积累,光合生产率、籽粒产量的系统研究表明:油菜的叶面积、光合生产率都以终花期达最高峰;籽粒形成中所需干物质,60%来自绿色角果皮,18.5%来自茎、枝,17.9%~18.8%来自功能叶片。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光合生长率 籽粒发育 栽培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源的发现及其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胡胜武 于澄宇 赵会贤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90-94,共5页
1994年油菜花期 ,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了 1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相比 ,不育株开花较晚 ,花蕾较小 ,花序基部的花蕾有黄化脱落现象 ,雄蕊退化 ,不育非常彻底 ,花药无花粉 ,而雌蕊正常。遗传研究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 1994年油菜花期 ,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了 1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相比 ,不育株开花较晚 ,花蕾较小 ,花序基部的花蕾有黄化脱落现象 ,雄蕊退化 ,不育非常彻底 ,花药无花粉 ,而雌蕊正常。遗传研究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可育为显性。讨论了其在轮回选择、杂交、回交、复交育种中的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新型不育源 显性核不育 雄性不育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向日葵育种研究初报
10
作者 肖恩时 樊好连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随着油葵种植面积的扩大,对油葵种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培育出适合我省自然条件的杂交种也越迫切。经过4a的努力,笔者在油葵品种资源征集、三系选育、杂交组合选配、抗病材料选育以及高自花结实率自交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 随着油葵种植面积的扩大,对油葵种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培育出适合我省自然条件的杂交种也越迫切。经过4a的努力,笔者在油葵品种资源征集、三系选育、杂交组合选配、抗病材料选育以及高自花结实率自交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品种资源征集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育种 品种资源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定油菜花粉的生活力 被引量:38
11
作者 刘绚霞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定油菜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呈深红色的花粉粒是有生活力的,淡红色的部分失去了生活力,无色空瘪或畸形的是死的和不育的花粉粒。此法快速、可靠。
关键词 油菜 花粉生活力测定 染色法 洋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晚播冬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景军胜 董振生 +2 位作者 张修森 董军刚 刘创社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6-8,共3页
试验表明,油菜地膜覆盖有着明显的增温和保墒作用。盖膜比露地5cm日平均土温提高3.07℃,耕层20cm日平均土温提高1.90℃;0~10cm的土层含水量提高3.96%,10~20cm土层含水量提高2.41%;研究还表... 试验表明,油菜地膜覆盖有着明显的增温和保墒作用。盖膜比露地5cm日平均土温提高3.07℃,耕层20cm日平均土温提高1.90℃;0~10cm的土层含水量提高3.96%,10~20cm土层含水量提高2.41%;研究还表明地膜油菜较对照成熟早7d左右,而且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产量性状中的角粒数、千粒重、单株角数变化较大,分别增加3.77粒、0.67g、51.6个。地膜油菜公顷产3550.20kg,比对照增产5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晚播 冬油菜 地膜覆盖 生长发育 油菜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冬小麦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修森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5期58-59,共2页
在渭北旱塬条件下 ,地膜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较露地冬小麦表现优良 ,其中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叶面积较露地小麦分别增加 2 6 %、12 .1%、6 .9%、11.8% ,为地膜小麦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 覆膜 农艺性状 地膜覆盖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黄土高原烤烟钾素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惠安堂 《陕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3期41-42,共2页
西北黄土高原烟区烟叶中钾含量明显偏低,钾素营养不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钾含量(特别是有效钾含量)不足、有机肥及钾肥施用量减少、NPK配比不合理、钾肥利用率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改进施肥方法。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烤烟 钾素营养 烟草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舒志明 赵崇耀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19-20,共2页
对影响胡麻单株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增加分枝数和单株蒴果数,适当降低株高和工艺长度,千粒重和蒴果大小适中,对提高胡麻单株产量有正向效应。研究还表明,各因素对胡麻单株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必须从综合因素去考虑,才可达... 对影响胡麻单株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增加分枝数和单株蒴果数,适当降低株高和工艺长度,千粒重和蒴果大小适中,对提高胡麻单株产量有正向效应。研究还表明,各因素对胡麻单株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必须从综合因素去考虑,才可达到较好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单株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惠琴 金学谦 文安才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8,共2页
1993~1994年对国内产销的5种防治农作物病毒病药剂在烟草上进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原野化工厂生产的5%菌毒清和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化工厂生产的5%菌必净对控制烟草花叶病(CMV、TMV)和烟草蚀纹病(TE... 1993~1994年对国内产销的5种防治农作物病毒病药剂在烟草上进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原野化工厂生产的5%菌毒清和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化工厂生产的5%菌必净对控制烟草花叶病(CMV、TMV)和烟草蚀纹病(TEV)有较明显的防病保产作用,防效达70.1%和67.3%,同时摸索出该类药剂在烟草上的施用时期和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毒病 药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甘杂1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振生 景军胜 +4 位作者 刘创社 冉隆贵 张修森 刘绚侠 董军刚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15-17,共3页
利用陕2A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成耐寒、抗旱、适应渭北高海拔生态型的低芥酸雄性不育系。以甘白油菜为母本,秦油3号为父本杂交及多代自交选育恢复系,并配置一代杂交种。通过组合鉴定,预备试验及三年省级区域试验,选育的甘杂1号... 利用陕2A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成耐寒、抗旱、适应渭北高海拔生态型的低芥酸雄性不育系。以甘白油菜为母本,秦油3号为父本杂交及多代自交选育恢复系,并配置一代杂交种。通过组合鉴定,预备试验及三年省级区域试验,选育的甘杂1号表现抗病毒病、耐菌核病,耐寒、抗旱,在1994~1996年三年省级区试中,平均公顷产162810kg,单杂1号(CK)公顷产14694kg,甘杂1号比对照增产108%,1997年参加省级生产示范,平均公顷产26025kg,单杂1号公顷产236295kg,甘杂1号比对照增产1014%,1997年8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甘杂1号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和温度对陕2ACMS育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胜武 黄继英 +1 位作者 王绥璋 于澄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5-38,共4页
以7个同质(陕2A胞质)异核不育系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及开花前5~16d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对CMS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7个不育系间MSI存在显著差异,不育系209A的MSI值仅有0.250... 以7个同质(陕2A胞质)异核不育系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及开花前5~16d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对CMS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7个不育系间MSI存在显著差异,不育系209A的MSI值仅有0.250,而不育系182A则达1.350,其它5个不育系的MSI值介于二者之间;开花前气温对不同不育系MSI影响程度不同,除不育系195A外,其它6个不育系MSI都与开花前气温有关,且气温对不同不育系雄蕊发育的影响时期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基因型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君塬区烤烟膜下移栽期与施氮量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哲清 吴麟荣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26,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随插栽期提前和施氮量增加,大田生育期延长;株高、叶数、茎围、最大叶长宽和产量随插栽期提前和施氨量增加而增加;产值和上等烟比率随施氨量增加而下降;量适播期和移栽期分别为3月2日和4月16日,以在公顷施氨5... 试验结果表明,随插栽期提前和施氮量增加,大田生育期延长;株高、叶数、茎围、最大叶长宽和产量随插栽期提前和施氨量增加而增加;产值和上等烟比率随施氨量增加而下降;量适播期和移栽期分别为3月2日和4月16日,以在公顷施氨52.5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移栽期 施氮量 烟草 地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草中的还原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绚霞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0,共3页
碱性介质中微机化分光光度计420.5nm处测其吸光度,还原糖线性范围0~50μg/mL。本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尤其适合批量样品分析。
关键词 烟草 还原糖 分光光度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