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织物用酶与纺织助剂的配伍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升运 赵文娟 +3 位作者 马齐 许爱国 陈卫锋 任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4,共4页
研究了毛织物防毡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与纺织助剂的配伍性能,通过相对活性法与减量法相结合,对无机助剂、表面活性剂和染料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a+、K+、NH 4+、Mg2+、Ca2+盐低浓度时对酶具有激活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酶... 研究了毛织物防毡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与纺织助剂的配伍性能,通过相对活性法与减量法相结合,对无机助剂、表面活性剂和染料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a+、K+、NH 4+、Mg2+、Ca2+盐低浓度时对酶具有激活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酶具有激活作用;Cu2+、Fe3+、MnO 4-金属盐、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染料对蛋白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K+、NH 4+、Mg2+、Ca2+对中性蛋白酶的激活作用比碱性蛋白酶激活作用更显著,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染料对碱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这一研究对酶在毛纺工业上的应用可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毛织物 纺织助剂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指数法用于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广顺 《印染》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7-51,共5页
氧指数试验方法早先用以测定聚合材料的可燃性能,若用来测定纺织品的可燃性能,其纺织品的组织结构、试样点火方式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本文对此提出了研究,并通过对不同织物及不同阻燃整理纺织产品氧指数的相对比较... 氧指数试验方法早先用以测定聚合材料的可燃性能,若用来测定纺织品的可燃性能,其纺织品的组织结构、试样点火方式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本文对此提出了研究,并通过对不同织物及不同阻燃整理纺织产品氧指数的相对比较,进一步说明氧指数法是测定纺织品燃烧性能的较好方法之一,可以广泛应用于研究工作和生产中对纺织品的燃烧性能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织物 燃烧性能 测试 氧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腈氯纶/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生辉 马建超 任碧孔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5-26,共2页
国产阻燃腈氯纶/棉混纺织物的退浆工艺采用生物酶退浆或碱退浆;染色工艺采用两步法,先用阳离子染料对国产阻燃腈氯纶溢流染色,染中、浅色时加入适量缓染剂,再用活性染料套染棉。
关键词 染整 阳离子染料 活性染料 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酶法改性用生物前处理剂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升运 赵文娟 +3 位作者 阎春娟 许爱国 马齐 陈卫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8,共4页
文章研究了羊毛纤维改性用生物前处理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脂肪酶处理工艺参数,脂肪酶能很好的降解羊毛表面的类脂物,提高羊毛纤维的亲水性能,从而提高染料上染率。通过中性脂肪酶与双氧水、氯化剂的比较,发现脂肪酶对纤维的损伤小,效果... 文章研究了羊毛纤维改性用生物前处理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脂肪酶处理工艺参数,脂肪酶能很好的降解羊毛表面的类脂物,提高羊毛纤维的亲水性能,从而提高染料上染率。通过中性脂肪酶与双氧水、氯化剂的比较,发现脂肪酶对纤维的损伤小,效果好。用生物酶代替化学前处理剂进行鳞片表面类脂物的去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羊毛纤维 前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针织物接触舒适性能的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万振江 仝攀瑞 何碧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57,共4页
通过对12种针织物的穿着对比实验以及物理机械性能与表面性能的测试,分析了影响人们穿着舒适性的各种因素,在统计调查与实践穿着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织物穿着主观感觉与织物客观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了提高针织物服用性能... 通过对12种针织物的穿着对比实验以及物理机械性能与表面性能的测试,分析了影响人们穿着舒适性的各种因素,在统计调查与实践穿着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织物穿着主观感觉与织物客观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了提高针织物服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衣 纬编针织物 服用性能 舒适性 接触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分子氧漂稳定剂AR760稳定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自强 华卫 《印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5-8,共4页
在研究新型氧漂稳定剂时,突破了以往稳定剂均采用镁盐的框架,提出了新的氧漂稳定剂AR760(PHA+Sn^(4+)),并对AR760的稳定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胶团静电吸附模型。
关键词 练漂助剂 氧漂稳定剂 AR760 稳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纱线条干均匀度两种测试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伟 赵帆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72,共3页
为了对比电容法和光电法两种纱线条干均匀度仪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功能性针织短纤纱以及竹黏纤维纯纺纱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容法和光电法对它们的条干均匀度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线性... 为了对比电容法和光电法两种纱线条干均匀度仪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功能性针织短纤纱以及竹黏纤维纯纺纱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容法和光电法对它们的条干均匀度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电容法偏重纱线的质量,对指导纺纱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光电法偏重纱线的外观,与黑板条干符合性较好。虽然两种检测方法测得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但相关性很强,相关系数达到0.91以上,均能有效地反映功能性针织短纤纱条干不匀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短纤纱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相关性 电容法 光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仿棉/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倩倩 张生辉 赵雷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7,共3页
针对超仿棉纤维的特性,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超仿棉/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常压沸染染色、后整理染整工艺。结果表明,织物得色和染色牢度良好,吸湿速干、起毛起球和尺寸稳定性等性能都达到或超过了纯棉织物,服用性能良好。
关键词 混纺交织物 染整 染色牢度 超仿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毛变性及其产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新安 杨新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26,共4页
阐述了山羊毛变性机理,并给出了山羊毛变性工艺流程、变性纤维测试结果,肯定了采用氧化一酶二步法变性山羊毛是有效的,同时对变性山羊毛的损伤和上染情况进行了讨论,最后简述了变性山羊毛产品的研制情况、说明该项技术具有很好的应... 阐述了山羊毛变性机理,并给出了山羊毛变性工艺流程、变性纤维测试结果,肯定了采用氧化一酶二步法变性山羊毛是有效的,同时对变性山羊毛的损伤和上染情况进行了讨论,最后简述了变性山羊毛产品的研制情况、说明该项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毛 羊毛纤维 二步法 产品研究 上染 平均细度 分梳 纺织科学研究 白绒山羊 纺织工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企业人员培训方式探讨
10
作者 孙晓华 马国忠 +1 位作者 陈琳 张体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0-62,共3页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面向21世纪,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企业要想抓住机遇,提升竞争力,员工的培训工作是一项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工作,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文中阐述了纺织行业人才匮乏的原因,员工培训的意义及方法,...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面向21世纪,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企业要想抓住机遇,提升竞争力,员工的培训工作是一项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工作,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文中阐述了纺织行业人才匮乏的原因,员工培训的意义及方法,纺织企业培训模式的选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企业 培训模式 员工培训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腈氯纶/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11
作者 赵雷 任碧孔 马建超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28,共2页
阻燃腈氯纶与棉混纺织物前处理,主要采取退煮一浴法和漂白工艺,然后再进行增白。增白工艺先用活性增白剂VBL对棉增白,再用阳离子增白剂CH对阻燃腈氯纶增白,加工中注意控制温度和p H值,避免织物泛黄。实践结果表明,经过前处理的阻燃腈氯... 阻燃腈氯纶与棉混纺织物前处理,主要采取退煮一浴法和漂白工艺,然后再进行增白。增白工艺先用活性增白剂VBL对棉增白,再用阳离子增白剂CH对阻燃腈氯纶增白,加工中注意控制温度和p H值,避免织物泛黄。实践结果表明,经过前处理的阻燃腈氯纶/棉混纺织物白度均匀、质量稳定,符合用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练漂 增白 混纺织物 阻燃腈氯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涤混纺纱电磁波定捻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灵鹏 柴云云 王利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3,共3页
探讨利用电磁波定捻装置对毛/涤混纺纱进行定捻的工艺技术。分析了传统热湿定捻方法存在的缺点,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毛/涤混纺纱电磁波定捻的较优工艺,并测试了定捻前后纱线的相关性能指标,即毛/涤混纺纱电磁波定捻较优工艺为功率4档、时间... 探讨利用电磁波定捻装置对毛/涤混纺纱进行定捻的工艺技术。分析了传统热湿定捻方法存在的缺点,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毛/涤混纺纱电磁波定捻的较优工艺,并测试了定捻前后纱线的相关性能指标,即毛/涤混纺纱电磁波定捻较优工艺为功率4档、时间4 min、纱线回潮率控制在9.7%左右。结果表明:采用较优的电磁波定捻工艺后,纱线断裂强度增加了15.1%左右,断裂伸长率增加了1.9%左右,定捻率达到了83%以上,满足了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涤纶 混纺纱 电磁波 断裂强度 定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
13
作者 张建伟 刘传勇 孙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27-1330,1334,共5页
稀土一维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阐述了稀土掺杂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模板制备法、液相制备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稀土 一维纳米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钢结构熔透对接焊缝瑕疵对焊缝剪切和拉剪强度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杨晓东 杨明潇 王杨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40,147,共8页
应用测试原位焊缝剪切和拉剪强度的实验装置,研究建筑钢结构熔透对接焊缝瑕疵特征值(ε)对焊缝剪切强度(τ)和拉剪强度(R)的影响.研究受剪力作用的焊缝发现:焊缝存在瑕疵,其剪切强度低于母材的剪切强度.当焊接瑕疵位于焊缝核心区域(c类)... 应用测试原位焊缝剪切和拉剪强度的实验装置,研究建筑钢结构熔透对接焊缝瑕疵特征值(ε)对焊缝剪切强度(τ)和拉剪强度(R)的影响.研究受剪力作用的焊缝发现:焊缝存在瑕疵,其剪切强度低于母材的剪切强度.当焊接瑕疵位于焊缝核心区域(c类)时,对承受拉剪复合力的焊缝研究表明:ε小于0.150,随ε增加,焊缝拉剪强度几乎不变;ε在0.150~0.201间,ε增加,焊缝拉剪强度降低幅值较大;ε在0.201~0.453间,ε增加,焊缝拉剪强度降低幅值较小.当焊接瑕疵位于距焊缝受力方向较远的接近表面区域(r类)时,对承受拉剪复合力的焊缝研究表明:ε不大于0.005时,ε增加,焊缝拉剪强度降低幅值较小;ε大于0.005,ε增加,焊缝拉剪强度下降幅值巨大.H型对接构件受力形变研究发现:对接焊缝存在的瑕疵,不影响焊缝拉剪设计强度时,焊缝拉剪破坏,构件挠度大于设计允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瑕疵焊缝 剪切 拉剪 强度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含氟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庆 肖倩倩 +1 位作者 樊增禄 缑菲菲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14,共6页
以丙烯酸六氟丁酯(FA-01)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含氟织物防水整理剂乳液。结果表明,取聚合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 h,BA∶MMA为5∶2,丙烯酸六氟丁酯35%,乳化剂1.8%,引发剂0.6%(以上均为... 以丙烯酸六氟丁酯(FA-01)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含氟织物防水整理剂乳液。结果表明,取聚合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 h,BA∶MMA为5∶2,丙烯酸六氟丁酯35%,乳化剂1.8%,引发剂0.6%(以上均为占总单体质量分数)时,可以得到外观透亮、细腻、稳定的聚合物乳液。优化的防水整理工艺为:二浸二轧(防水整理剂60 g/L,浸置时间25 min,轧余率75%)→预烘(100℃,3 min)→焙烘(180℃,3 min)。经该防水整理剂整理后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整理 整理剂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洗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方式与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费云山 梅卓然 +1 位作者 王荣生 陈东辉 《印染》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9,共5页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酶洗前后棉、麻织物纤维的结构变化进行多方面扫描。根据得到的一系列电镜图,依据酶学工作者对纤维素酶组分与性能的研究,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先决条件是,酶与纤维素(底物)相互接触形成复合物而后酶水解;根据棉、麻...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酶洗前后棉、麻织物纤维的结构变化进行多方面扫描。根据得到的一系列电镜图,依据酶学工作者对纤维素酶组分与性能的研究,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先决条件是,酶与纤维素(底物)相互接触形成复合物而后酶水解;根据棉、麻纤维的结构、组成不同,探讨酶洗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方式与途径,并以此简释酶洗给棉、麻织物带来高附加价值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纤维素 棉织物 麻织物 酶洗 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接枝改性多胺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庆 肖倩倩 樊增禄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5-10,共6页
采用聚醚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预聚体,封闭部分异氰酸酯基团(—NCO),对自制的多胺固色剂进行接枝改性,制得水性聚氨酯接枝改性多胺固色剂,并对该固色剂的合成工艺和固色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的固色剂合成工艺为:n(PPG-800... 采用聚醚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预聚体,封闭部分异氰酸酯基团(—NCO),对自制的多胺固色剂进行接枝改性,制得水性聚氨酯接枝改性多胺固色剂,并对该固色剂的合成工艺和固色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的固色剂合成工艺为:n(PPG-800)/n(PEG-1000)=1∶2,多胺固色剂用量为4.3%(占预聚体总质量),n(NaHSO3)/n(—NCO)=0.5,R=2.0,pH=6.5;优化固色整理工艺为:染色棉织物→两浸两轧(固色剂40 g/L,轧余率80%)→预烘(70℃,4 min)→焙烘(140℃,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固色剂 水性聚氨酯 改性 染色牢度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秸秆提取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工艺及其纤维形态结构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龙 赵领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7,共5页
通过对棉秸秆皮外观观察以及定量测定各段棉秆皮成分含量,确定分3段对棉秸秆脱胶提取纤维素纤维。采用一煮法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以提取纤维的线密度、拉伸断裂强度、残胶率、纤维可挠度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正交法综合评价不同段棉秸秆... 通过对棉秸秆皮外观观察以及定量测定各段棉秆皮成分含量,确定分3段对棉秸秆脱胶提取纤维素纤维。采用一煮法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以提取纤维的线密度、拉伸断裂强度、残胶率、纤维可挠度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正交法综合评价不同段棉秸秆提取天然纤维素工艺,得到棉秆脱胶一煮法优化工艺参数。第1段为:NaOH浓度0.875 mol/L,温度100℃,时间2.5 h,双氧水浓度0.106 0 mol/L;第2段为:NaOH浓度0.75 mol/L,温度100℃,时间2.0 h,双氧水浓度0.106 0 mol/L;第3段为:NaOH浓度0.75 mol/L,温度90℃,时间2.5 h,双氧水浓度0.084 8 mol/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段提取纤维素纤维的外观形态,认为所提取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属工艺纤维,纤维表面不光滑,且纤维表观粗细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秸秆 脱胶 纤维素纤维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聚硅氧烷消泡剂HK-013的制备及在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凡 成西涛 +2 位作者 张兆军 白燕 吴素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8期1263-1265,共3页
以聚醚聚硅氧烷主组分,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和活性物组分对消泡剂的影响。实验表明,以聚醚聚硅氧烷、疏水白炭黑及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活性组分,配以4.5%的Span-60、Tween-60、Span-80与Tween-80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制备的HK-013消泡剂的稳定性... 以聚醚聚硅氧烷主组分,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和活性物组分对消泡剂的影响。实验表明,以聚醚聚硅氧烷、疏水白炭黑及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活性组分,配以4.5%的Span-60、Tween-60、Span-80与Tween-80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制备的HK-013消泡剂的稳定性及消泡性能和抑泡性能较好。在溢流染色生产中进行了应用,证明其可取代目前使用的进口消泡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聚硅氧烷 消泡剂 消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纤维素酶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爱国 阎春娟 +1 位作者 徐升运 赵文娟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1-12,共2页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棉织物中性纤维素酶整理工艺,即酶用量4%(owf)、pH值6.5、时间45 m in、温度45℃、浴比20∶1。与酸性纤维素酶整理的棉织物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中性纤维素酶整理的棉织物效果较好,对织物损伤小,防沾色效果优良。
关键词 整理 纤维素酶 中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