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PDMS复合材料柔性阵列压力传感器制备与实验 被引量:8
1
作者 阮晓光 柴润宁 +1 位作者 张学锋 蔡安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05-1510,共6页
以碳纳米管(CNTs)作为导电填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材料,采用溶液法制备出CNTs/PDMS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浓度对复合材料的电学特性和压阻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碳纳米管在PDMS中的渗滤阈值。通过复合材料的压力灵敏度优... 以碳纳米管(CNTs)作为导电填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材料,采用溶液法制备出CNTs/PDMS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浓度对复合材料的电学特性和压阻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碳纳米管在PDMS中的渗滤阈值。通过复合材料的压力灵敏度优化碳纳米管浓度。以制备的复合材料为敏感材料,FPCB工艺加工的柔性基板为电极,设计制备了一种结构和工艺简单的柔性阵列压力传感器。用零电势法设计了阵列传感器电阻读出电路与Lab VIEW实现的上位机软件配合,实现信号读取和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柔性阵列压力传感器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大的线性误差,可以实现压力分布与大小的实时监测,该设计可为柔性阵列压力传感器设计与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柔性 压力传感器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陷工程的rGO/MoS_(2-x)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文凯宁 许云华 王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9-45,共7页
锂硫电池(LSBs)的商业应用受到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及其缓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的严重阻碍。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水热法制备了rGO/MoS_(2)复合材料,并且基于缺陷工程策略,在400、500℃下退火3 h将丰富的硫空位引入复合材料,以提高LSB... 锂硫电池(LSBs)的商业应用受到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及其缓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的严重阻碍。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水热法制备了rGO/MoS_(2)复合材料,并且基于缺陷工程策略,在400、500℃下退火3 h将丰富的硫空位引入复合材料,以提高LSBs的性能。结果表明:LiPSs的吸附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可以通过优化硫空位到更高的浓度来调节。此外,复合材料中丰富的硫缺陷空位能够加快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易于降低反应过程活化能垒;同时,有利于LiPSs的吸附和电子传递,促进催化反应的发生。得益于这些原因,基于rGO/MoS_(2-x)-500修饰隔膜的LSBs在1 C时显示出令人满意的1016 mAh/g的放电比容量,并且在900次循环中具有0.0618%的低容量衰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缺陷工程 二硫化钼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阮晓光 蔡东宝 +2 位作者 叶向东 区达铨 戴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9-433,共5页
将互不相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SiO_2溶解在甲苯溶剂中,通过机械搅拌制备PDMS/SiO_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喷涂方法对纸样表面进行处理,检测纸样的湿润性、表面形貌和粗糙度、表面元素以及表面耐磨性。结果表明,PDMS/SiO_2纳米复合材... 将互不相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SiO_2溶解在甲苯溶剂中,通过机械搅拌制备PDMS/SiO_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喷涂方法对纸样表面进行处理,检测纸样的湿润性、表面形貌和粗糙度、表面元素以及表面耐磨性。结果表明,PDMS/SiO_2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以粘附在纸样表面,而且可以改变纸样表面润湿性,不影响其表面透明性,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可应用在纸质照片、档案等方面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SiO2 粘附 耐磨性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复合粒子/有机硅低聚物透明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冀 郭浩彬 +2 位作者 叶向东 郗长青 王权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79,共8页
将Stöber法制备的胶体SiO_(2)粒子溶液与粉体SiO_(2)粒子进行物理共混得到SiO_(2)复合粒子溶液,以三乙氧基甲基硅烷(MTES)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制备的酸性有机硅低聚物为黏结剂,使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KH540)与全氟癸基三... 将Stöber法制备的胶体SiO_(2)粒子溶液与粉体SiO_(2)粒子进行物理共混得到SiO_(2)复合粒子溶液,以三乙氧基甲基硅烷(MTES)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制备的酸性有机硅低聚物为黏结剂,使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KH540)与全氟癸基三甲基氧硅(PFDT)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喷涂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SiO_(2)复合粒子/酸性有机硅低聚物复合透明超疏水涂层。考察了SiO_(2)复合粒子、酸性有机硅低聚物、KH540及PFDT对复合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_(2)复合粒子溶液由粒径为110 nm的胶体SiO_(2)粒子溶液与粒径为50 nm的粉体SiO_(2)粒子(其用量为胶体SiO_(2)粒子溶液质量的1%)组成、SiO_(2)复合粒子溶液与酸性有机硅稀释液质量比为4∶1、KH540与PFDT的添加量(以混合液总质量计,下同)均为1%时,制备的复合涂层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透光率可达88%,静态接触角达155°,在800目砂纸上磨损60 cm后仍能保持超疏水性能,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透明超疏水涂层 有机硅低聚物 制备 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透光纳米SiO_(2)/碱性有机硅低聚物复合自清洁涂层的制备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浩彬 叶向东 +1 位作者 郗长青 李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制备了一种具备高透光性的SiO_(2)/碱性有机硅低聚物超疏水复合自清洁涂层。首先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全氟癸基三甲基氧硅烷(PFDT)为改性剂,通过Stober法得到SiO_(2)改性粒子溶液,然后以TEOS与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制备了一种具备高透光性的SiO_(2)/碱性有机硅低聚物超疏水复合自清洁涂层。首先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全氟癸基三甲基氧硅烷(PFDT)为改性剂,通过Stober法得到SiO_(2)改性粒子溶液,然后以TEOS与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预聚物、PFDT为改性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出改性的机硅低聚物溶液。将改性的SiO_(2)溶液与改性的碱性有机硅低聚物溶液按比例混合,最后将混合溶液喷涂于载玻片上,室温下静置6h得到透明超疏水自清洁涂层。探究了有机硅低聚物中TEOS、KH560以及氨水的量对复合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氨水、TEOS、KH560的量分别为1mL、6mL、0.4g,SiO_(2)改性溶液与碱性有机硅低聚物量的比值为2∶1时,涂层的接触角达到150°,透光率为91%,附着力为1级。涂层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在经过300℃的高温加热后仍保持其疏水性。涂层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低聚物 超疏水 透明 自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辅助溶剂热合成锂离子电池纳米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慧慧 王娟 许云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在一元溶剂的基础上,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水作为共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磷酸铁锂(LiFePO_4),并制得锂离子电池纳米正极材料,并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溶剂PEG的引入具有对材料颗粒细化的作... 在一元溶剂的基础上,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水作为共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磷酸铁锂(LiFePO_4),并制得锂离子电池纳米正极材料,并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溶剂PEG的引入具有对材料颗粒细化的作用,有效的减小锂离子的扩散和迁移途径,在PEG分子量为600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纳米正极材料的颗粒尺寸最小,在0.1C倍率条件下,放电比容量达147.1mAh/g,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2.5%,且电荷转移阻抗最小为125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溶剂热 共溶剂 纳米粒子 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SiC_(p)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磨性研究
7
作者 李龙 余申卫 +5 位作者 王成辉 范玉虎 王惠梅 汪勇 杨蕾 付永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58,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双尺度SiC_(p)增强Al基复合材料,SiC_(p)双粒径50μm:10μm的比例分别为1∶1、2∶1、3∶1、4∶1及5∶1,添加总含量为20vol%。通过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及对比试样HT300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使用SEM...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双尺度SiC_(p)增强Al基复合材料,SiC_(p)双粒径50μm:10μm的比例分别为1∶1、2∶1、3∶1、4∶1及5∶1,添加总含量为20vol%。通过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及对比试样HT300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使用SEM、EDS对复合材料及HT300摩擦磨损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C_(p)与Al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无界面脱粘及孔隙产生。任一碳化硅颗粒粒径配比的SiC_(p)/Al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均优于HT300,其中颗粒粒径配比为3∶1时耐磨性能最优,HT300磨损量约为颗粒粒径配比3∶1时的7~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基复合材料 双尺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熔化成形铝合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高文英 王凯 +6 位作者 张伟强 魏刚 杨蕾 刘洲超 张镜斌 杨艳 陈喜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7-20,共4页
概述了选区熔化成形铝合金的技术特点及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铝合金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介绍了选区熔化成形铝合金后的处理工艺;提出了今后选区熔化铝合金成形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3D打印 铝合金 激光 电子束 选区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ReMn2O5(Re=Gd,Sm,Yb)纳米粉体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建洪 朱刚强 +3 位作者 王娟 刘晓洁 张晓曼 许云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7-1072,共6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KMnO4和Mn(C2H3O2)2为锰源,在250℃反应24h合成了高各向异性的GdMn2O5、SmMn2O5和YbMn2O5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KMnO4和Mn(C2H3O2)2为锰源,在250℃反应24h合成了高各向异性的GdMn2O5、SmMn2O5和YbMn2O5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ReMn2O5(Re=Gd,Sm,Yb)均为正交相结构。反应溶液中碱性矿化剂浓度对产物的形貌和尺寸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体 多铁性 水热合成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西荣 权强强 +3 位作者 田倩炆 刘晓燕 罗雷 王敬忠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96-901,共6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材料基因组计划”的推行促进了数据驱动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因具有自学习、信息存储、联想记忆及高速寻求最优解等能力而广泛应用于材料设计、材料性能预测、工艺条件最优参数确定等材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材料基因组计划”的推行促进了数据驱动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因具有自学习、信息存储、联想记忆及高速寻求最优解等能力而广泛应用于材料设计、材料性能预测、工艺条件最优参数确定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改变了传统上采用“试错法”进行的实验研究。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对其在国内外在材料性能预测、材料设计优化和相变规律预测3个方面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探究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加工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材料加工 性能预测 材料设计 相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线/棒阵列结构制备原理及方法概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黎声 许云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6,27,共4页
概述了ZnO纳米线/棒阵列结构的用途、制备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气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中的几种典型制备ZnO阵列结构方法。展望了ZnO纳米线/棒阵列结构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阵列 制备原理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印工艺的聚合物包覆高含量纳米粒子微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12
作者 蔡安江 周嘉玮 叶向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20-2726,共7页
目前将纳米粒子引入到聚合物的方法中,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组分较少。为了制备具有高含量纳米粒子的聚合物基微纳复合结构薄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印工艺的新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聚合物材料,将Si O2纳米粒子填充到硅模板... 目前将纳米粒子引入到聚合物的方法中,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组分较少。为了制备具有高含量纳米粒子的聚合物基微纳复合结构薄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印工艺的新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聚合物材料,将Si O2纳米粒子填充到硅模板的腔体中,通过压印力做功使PDMS完全渗入到硅模板腔体内,从而将Si O2纳米粒子用PDMS包覆起来,形成了一种具有高含量纳米粒子的微纳复合结构薄膜。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对压印后所制备薄膜的形貌和接触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占空比的模板有利于聚合物向模板腔体内的填充,适当的聚合物膜厚有利于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内的均匀分布,纳米粒子的分散性随着聚合物黏度的降低而显著提高。所制备的薄膜具有超疏水特性,薄膜与水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聚合物 高含量 压印 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分散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学进 王通平 +3 位作者 魏刚 张镜斌 文凯宁 王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8-76,共9页
在纳米填料中,碳纳米管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机械稳定性及导电性等特性,在增强有机涂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较弱,难以分散在聚合物中。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的分散方法,包... 在纳米填料中,碳纳米管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机械稳定性及导电性等特性,在增强有机涂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较弱,难以分散在聚合物中。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的分散方法,包括机械分散、共价功能化和非共价功能化处理,并概述了不同分散方法的优缺点,相继评述了碳纳米管在有机防腐涂料中的防腐机理及研究进展,包括溶剂型、水性及粉末防腐涂料,最后对碳纳米管防腐涂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分散 功能化 防腐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前驱体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强强 崔雅茹 +3 位作者 李倩 王娟 段丽珍 郝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38,145,共6页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类球形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前驱体,研究了反应温度、溶液pH值、溶剂组成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添加量对前驱体镍锰碳酸盐形貌、粒径及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pH=9.0,反应温度80℃...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类球形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前驱体,研究了反应温度、溶液pH值、溶剂组成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添加量对前驱体镍锰碳酸盐形貌、粒径及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pH=9.0,反应温度80℃,乙醇与水体积比1∶3,表面活性剂CTAB添加量为1.5倍临界胶束浓度(CMC)。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前驱体镍锰碳酸盐具有层片状堆垛的类球形结构;煅烧后得到的镍锰酸锂材料为无序型的尖晶石结构,属于Fd⁃3m空间群,结晶度高,粒径约150 nm。对镍锰酸锂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LiNi0.5 Mn1.5 O4在0.5C下的最大放电比容量为124.8 mAh/g,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62.3%,在大倍率下放电后再次回到0.5C,放电比容量为73.8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锰酸锂 正极材料 前驱体 共沉淀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炭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浩男 于婷 +2 位作者 周亚丽 雷西萍 关晓琳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25,共13页
综述了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对电化学储能性能的影响,归纳了生物质活性炭的管状、片层状、蜂窝状、网络状等常见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并从植物基、动物基、微生物基3类来分析不同生物质成分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最后简单介绍... 综述了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对电化学储能性能的影响,归纳了生物质活性炭的管状、片层状、蜂窝状、网络状等常见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并从植物基、动物基、微生物基3类来分析不同生物质成分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最后简单介绍了制备活性炭的传统方法和近些年新的制备方法和思路,并指出了目前生物质活性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对于指导生物质活性炭前驱体的选择以及采用何种制备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活性炭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掺杂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阳 王娟 +1 位作者 王亮亮 许云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6,61,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稀土Ce的LiFe_(1-x)Ce_xPO_4/C(x=0,0.01,0.03,0.05)正极材料,并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测试对所制备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XRD图谱表明,掺杂稀土1%~5%Ce(摩尔分数)未改变LiFePO_4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但扩大了晶胞体积...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稀土Ce的LiFe_(1-x)Ce_xPO_4/C(x=0,0.01,0.03,0.05)正极材料,并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测试对所制备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XRD图谱表明,掺杂稀土1%~5%Ce(摩尔分数)未改变LiFePO_4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但扩大了晶胞体积,有利于Li^+的脱嵌。SEM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稀土Ce的掺杂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可有效缩短Li^+的扩散和迁移途径。在2.0~4.0V电位范围内,随着稀土Ce掺杂量的增加,0.1C倍率下的LiFe_(1-x)Ce_xPO_4/C初始放电比容量先升高后下降,在x=0.03时达到最高,放电比容量为144.1mA·h/g,比未掺杂Ce的提高17.4%,且其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5.0%。EIS和CV测试结果表明,LiFe_(1-x)Ce_xPO_4/C(x=0.03)具有最低的电荷迁移电阻,且样品在0.1C倍率下循环50次后氧化还原峰明显,说明样品结构稳定,可逆反应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CE 稀土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海洋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学进 王娟 +2 位作者 魏刚 张镜斌 文凯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1-244,249,共5页
在苛刻的海洋环境中,腐蚀是影响海洋工程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综述了海洋腐蚀问题和主要防护措施,介绍了传统海洋防腐涂料的特点和分类,以及碳纳米管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碳纳米管防腐涂料在未来海洋腐蚀领域中... 在苛刻的海洋环境中,腐蚀是影响海洋工程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综述了海洋腐蚀问题和主要防护措施,介绍了传统海洋防腐涂料的特点和分类,以及碳纳米管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碳纳米管防腐涂料在未来海洋腐蚀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海洋防护 电化学腐蚀 防腐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扩散反应制备TiC致密陶瓷层增强灰铸铁基表面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少忠 钟黎声 付永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23-126,131,共5页
利用钛板复合与原位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在灰口铸铁表面制备了TiC致密陶瓷层增强灰口铸铁表面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分布及扩散过程、扩散动力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口铸铁表面TiC致密陶瓷层的形成主... 利用钛板复合与原位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在灰口铸铁表面制备了TiC致密陶瓷层增强灰口铸铁表面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分布及扩散过程、扩散动力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口铸铁表面TiC致密陶瓷层的形成主要依靠钛板中的Ti原子和石墨片中溶解析出的C原子的扩散与原位反应。TiC陶瓷层的厚度与保温时间之间满足抛物线关系,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陶瓷层的生长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TiC致密陶瓷层 动力学 固相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掺杂稀土La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印习 王娟 +1 位作者 王亮亮 许云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以LiNO_3、Ni(NO_3)_2·6 H_2O、Co(CH_3COO)_2·4 H_2O和Mn(CH_3COO)_2·4 H_2O为原料,用燃烧法制备了富锂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和不同La掺杂量的正极材料Li[Li_(0.2)Mn_(0.5... 以LiNO_3、Ni(NO_3)_2·6 H_2O、Co(CH_3COO)_2·4 H_2O和Mn(CH_3COO)_2·4 H_2O为原料,用燃烧法制备了富锂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和不同La掺杂量的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x)Ni_(0.13)Co_(0.13)La_x]O_2(x=0,0.01,0.03,0.05)。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XRD、S EM、EDS、电池充放电循环、EIS等表征和测试,进一步分析了掺La量对该富锂正极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前后的四种材料都具有典型的层状α-Na FeO_2结构,说明掺杂后并未改变材料的层状结构;在2.0~4.7 V充放电,当电流为0.1 C(1 C=200 mA/g)时,制备的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x)Ni_(0.13)Co_(0.13)La_x]O_2(x=0.03)具有最高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50.51和179.45 mAh/g,其首次库仑效率从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63.5%提高到71.6%,以0.5 C循环50次,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36.05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A掺杂 Li[Li0.2Mn0.54Ni0.13Co0.13]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阳阳 王娟 +1 位作者 王亮亮 任鸿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讨论了稀土Gd^(3+)、La^(3+)掺杂对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单斜晶型Li_3V_2(P0_4)_3/C的影响。通过XRD、SEM、EDS、恒流充放电、CV和EIS等技术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2种稀土元素不同掺杂量对材料结构... 讨论了稀土Gd^(3+)、La^(3+)掺杂对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单斜晶型Li_3V_2(P0_4)_3/C的影响。通过XRD、SEM、EDS、恒流充放电、CV和EIS等技术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2种稀土元素不同掺杂量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纯相Li_3V_2(PO_4)_3/C,适量的稀土离子掺杂能减小晶粒,提高电化学性能,并且掺杂的稀土Gd^(3+)在x=0.03时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室温条件,在3~4.3V充放电平台下,以0.1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26.7mAh/g,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仍有103.6mAh/g,容量保持率为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C 稀土 溶胶-凝胶法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