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枣肉红枣粉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媛萍 徐怀德 +2 位作者 李翠平 王倩 史乐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4-199,共6页
以红枣浆流变学特性的黏性指数为指标优化枣浆酶解参数,喷雾干燥法制备红枣粉,检测了主要成分的变化。得到枣浆最佳酶解条件为:去皮去核干枣与枣浆质量比为0.20,酶解温度43℃,时间4h,酶用量0.27mL/g。红枣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去皮去... 以红枣浆流变学特性的黏性指数为指标优化枣浆酶解参数,喷雾干燥法制备红枣粉,检测了主要成分的变化。得到枣浆最佳酶解条件为:去皮去核干枣与枣浆质量比为0.20,酶解温度43℃,时间4h,酶用量0.27mL/g。红枣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去皮去核干枣与枣浆质量比为0.20,麦芽糊精加量与枣浆中干枣质量相等,料液进口温度为120℃,蠕动泵进料量为600mL/h。红枣总黄酮的含量随着红枣酶解、均质和喷雾干燥逐渐降低,总多酚酶解后升高而均质和喷雾干燥后下降,而总糖含量则随着酶解、均质而逐渐上升。HPLC法测定红枣中含有原儿茶酸、儿茶素、咖啡酸、表儿茶素、芦丁、肉桂酸和槲皮素,咖啡酸的含量在酶解后升高均质及喷雾干燥后降低,槲皮素的含量先升高喷雾干燥后降低,其余5种组份的含量均随着酶解、均质、喷雾干燥后降低。得到红枣原粉含量达50%的色泽微黄、枣香浓郁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粉 加工 干燥 成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特性及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8
2
作者 刘小丹 张淑娟 +1 位作者 贺虎兰 徐怀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0-286,F0003,共8页
为了提高红枣干制品的品质,在分段热风干燥和微波间歇干燥的基础上,采用微波+高温热风+低温热风的联合干燥方式干燥红枣,研究不同干燥方式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品质。结果表明:联合干燥方式的干燥时间比分段热风干燥缩短11%以上;分段热风... 为了提高红枣干制品的品质,在分段热风干燥和微波间歇干燥的基础上,采用微波+高温热风+低温热风的联合干燥方式干燥红枣,研究不同干燥方式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品质。结果表明:联合干燥方式的干燥时间比分段热风干燥缩短11%以上;分段热风干燥的红枣内部温度高于表面温度,微波间歇干燥的红枣温度升高幅度大,干燥速率高。300g红枣在119W下微波干燥12min,间歇4min,重复7次(转换点干基含水率≤99%),然后55℃热风干燥9h(转换点干基含水率≤66%),最终50℃热风干燥12h(干燥方式Ⅳ)的条件下干燥的红枣总维生素C含量最高,褐变系数相对较低,复水效果最好,能耗较低,是较优的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组合。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是适合红枣干燥的较好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 品质调控 微波 红枣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小丹 徐怀德 +2 位作者 孙田奎 张淑娟 黄小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102,共5页
目的:为提高红枣干制品品质。方法:采用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3种方式干燥红枣,并对产品品质进行比较;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结果:利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 目的:为提高红枣干制品品质。方法:采用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3种方式干燥红枣,并对产品品质进行比较;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结果:利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对红枣进行干燥,总VC含量比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干燥产品增加了99.53%、30.99%;褐变系数A420明显低于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干燥产品,3种干燥方式的总黄酮含量接近。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红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投料量305g、119W微波干燥12min、间歇4min、间歇次数7次、然后55℃热风干燥9h、50℃热风干燥12h,红枣总VC含量达36.22mg/100g,总黄酮含量为35.53mg/100g、A420为0.3079,干燥时间为分段热风干燥时间的80%。结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是适合红枣的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干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微波 热风 联合干燥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汁酒精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9
4
作者 化志秀 鲁周民 +1 位作者 芦艳 李新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为研究红枣汁酒精发酵规律,以清涧木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红枣汁酒精发酵中的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汁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酒精度的影响极显著(P&l... 为研究红枣汁酒精发酵规律,以清涧木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红枣汁酒精发酵中的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汁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酒精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接种量影响不显著(P>0.05);各因素对酒精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接种量。优化出枣醋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发酵温度31℃、酵母菌接种量0.8%、发酵时间43h,此条件下酒精度为9.6%以上。通过验证实验可知,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酒精发酵 酒精度 工艺参数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度和干燥方法对红枣汁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其晔 鲁周民 +1 位作者 化志秀 芦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34-23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红枣原料对加工红枣汁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脆熟期、完熟期、自然阴干和人工热风干制红枣4种原料加工的红枣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别从4种红枣汁中分离鉴定出挥发... 目的:研究不同红枣原料对加工红枣汁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脆熟期、完熟期、自然阴干和人工热风干制红枣4种原料加工的红枣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别从4种红枣汁中分离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34、37、42种和44种,均含有醛类、酮类、羧酸类、酯类、醇类、烷烃类及少量其他化合物,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异。干枣特别是人工热风干制红枣加工的红枣汁中香气成分种类多、相对质量分数高,具有典型的红枣香味。结论:人工热风干制红枣更适合作为加工红枣汁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汁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