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个体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秋萍 张蕴 +4 位作者 牛刚 强永乾 闫锐 李自成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观察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在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吻合度。方法三个不同工作经历的临床影像科诊断医师作为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9例孤立性肺肿块的CT图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肺肿块的边缘、轮廓、分叶、棘状突起、毛刺、... 目的观察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在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吻合度。方法三个不同工作经历的临床影像科诊断医师作为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9例孤立性肺肿块的CT图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肺肿块的边缘、轮廓、分叶、棘状突起、毛刺、密度、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洞、钙化、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病变的良恶性共13项观察指标。观察者一致性用Kappa值(K值)判定。结果病灶的良恶性判定在任何两位观察者之间存在适中~较高的一致性(其中观察者1与观察者2对肿块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79.59%(39/49,K=0.435,P=0.001);观察者2与观察者3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5.71%(42/49,K=0.644,P=0.000);观察者1与观察者3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1.63%(40/49,K=0.422,P=0.002)。其余12项CT征象中,肿块的轮廓识别一致性中等;棘状突起、毛刺、密度、支气管充气征、周围血管集束征识别一致性差;轮廓、分叶、空泡征、空洞、钙化、胸膜凹陷征的识别一致性在个体之间不同。结论不同资历的影像科医师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征象的识别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肿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APP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能力的统计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秋萍 牛刚 +4 位作者 张蕴 强永乾 闫锐 李自成 郭佑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6-72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的CT诊断差异,探讨提高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的方法及途径。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用双盲法对孤立性肺肿块CT图像进行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其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的CT诊断差异,探讨提高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的方法及途径。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用双盲法对孤立性肺肿块CT图像进行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其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及与病理诊断之间的Kappa值、ROC曲线下面积。根据其诊断结果,进行诊断试验的统计评价。结果:3位医师对同一组孤立性肺肿块CT图像进行6次判断,其总敏感度为83.76%(196/234),特异度为53.33%(32/60),准确度为77.55%(228/294),阳性预测值87.50%(196/224),阴性预测值45.71%(32/70),Youden指数为0.371,与病理结果比较的Kappa值为0.349(标准误:0.64,P=0.000)。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者之间CT诊断结果稳定性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CT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肺结节的良恶性病理学特点。随访和专题培训是提高影像医师诊断水平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