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农艺性状及灌浆期冠层温度分异现象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东旗
高小丽
+5 位作者
梁鸡保
张盼盼
杨璞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36-39,共4页
密度是影响糜子分蘖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糜子高产个体和群体特性,以榆糜2号为材料,设置3种种植密度(M1:基本苗15万株·hm-2、M2:45万株·hm-2、M3:75万株·hm-2),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
密度是影响糜子分蘖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糜子高产个体和群体特性,以榆糜2号为材料,设置3种种植密度(M1:基本苗15万株·hm-2、M2:45万株·hm-2、M3:75万株·hm-2),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冠层温度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灌浆期群体冠层温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同一生育时期总体表现为M1>M2>M3。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单株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也存在较大差异,低密度(M1)下,糜子单株生长势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单株穗重及单株粒重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分蘖成穗率降低,单株穗重及单株粒重较小,但高密度(M3)下群体产量较高。因此生产上应根据品种特性通过单位面积株数、穗数及粒重的协调发展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种植密度
冠层温度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农艺性状及灌浆期冠层温度分异现象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东旗
高小丽
梁鸡保
张盼盼
杨璞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陕西省神木县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36-39,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07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529)
+1 种基金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CARS-07-12.5-A9)资助
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2011FU125X07)
文摘
密度是影响糜子分蘖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糜子高产个体和群体特性,以榆糜2号为材料,设置3种种植密度(M1:基本苗15万株·hm-2、M2:45万株·hm-2、M3:75万株·hm-2),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冠层温度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灌浆期群体冠层温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同一生育时期总体表现为M1>M2>M3。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单株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也存在较大差异,低密度(M1)下,糜子单株生长势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单株穗重及单株粒重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分蘖成穗率降低,单株穗重及单株粒重较小,但高密度(M3)下群体产量较高。因此生产上应根据品种特性通过单位面积株数、穗数及粒重的协调发展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
关键词
糜子
种植密度
冠层温度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Keywords
proso millet
planting densities
canopy temperature
agronomic traits
yield characters
分类号
S51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种植密度下糜子农艺性状及灌浆期冠层温度分异现象研究
张东旗
高小丽
梁鸡保
张盼盼
杨璞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