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甘宁边区的廉政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雷云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8-99,共2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红军改编,边区改制,1937年4月6日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要把边区建设成为抗日的及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域,特别强调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其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红军改编,边区改制,1937年4月6日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要把边区建设成为抗日的及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域,特别强调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其干部无私忘我的工作和廉洁勤俭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边区政府成立之后,政坛气象为之一新。贪污腐化、损公利己、阳奉阴违、官僚主义、消极怠工之风为之一扫;政府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克己奉公、艰苦奋斗、言行一致的作风人人奉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边区政府 毛泽东 有期徒刑 红军改编 为政清廉 高等法院 无私忘我 中共中央 死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倡廉防腐历史经验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民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延安时期倡廉防腐历史经验探析胡民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史所廉洁与腐败是伴随着私有制产生以来长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统治者不断更换,其中也不乏励精图治的皇帝和清正廉洁的官吏,但由于其阶级... 延安时期倡廉防腐历史经验探析胡民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史所廉洁与腐败是伴随着私有制产生以来长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统治者不断更换,其中也不乏励精图治的皇帝和清正廉洁的官吏,但由于其阶级本质的局限,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延安时期 历史经验 毛泽东 中共中央 资本主义 参议会 党员干部 共产党员 边区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整风运动中的西北局高干会 被引量:7
3
作者 阎树声 胡民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6-72,共7页
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创举。延安整风期间,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召开的中共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下称西北局高干会),是整风和实际相结合的试点,为整风运动在全党的深入开展,创造和积累了经... 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创举。延安整风期间,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召开的中共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下称西北局高干会),是整风和实际相结合的试点,为整风运动在全党的深入开展,创造和积累了经验,起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一) 从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两个演说起,我们党开始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整风运动 党政军民 毛泽东 领导作风 党的领导 主观主义 闹独立性 谢子长 党的历史 高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宏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2-98,共7页
《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中国现代史学会‘七七’抗战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关于中国抗战有无战略反攻阶段问题说:“一些同志认为,中国军队战略反攻阶段是在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后开始的,在苏、美等国军事力量援助下急速取得胜利,... 《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中国现代史学会‘七七’抗战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关于中国抗战有无战略反攻阶段问题说:“一些同志认为,中国军队战略反攻阶段是在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后开始的,在苏、美等国军事力量援助下急速取得胜利,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战本身没有能形成一个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阶段。”这个结论是以国民党战场为尺度而作出的。这样,共产党战场便被一笔抹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反攻阶段 战役 八路军 正规军 海防线 抗日战争 国民党战场 国民党军 中国抗战 游击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宏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6-82,共7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线各国是互相支持的。中国抗战得到了各国,特别是苏联和美国的支持。同样中国抗战也支持了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和美国。 一、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地位 1940年9月,德、意、日签订了《三国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线各国是互相支持的。中国抗战得到了各国,特别是苏联和美国的支持。同样中国抗战也支持了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和美国。 一、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地位 1940年9月,德、意、日签订了《三国军事同盟条约》,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膨涨起来:德国妄图独霸欧洲;意大利妄想夺取非洲;日本则图谋霸占亚洲。其各自的目的一旦实现,第二步是:德、意两国出北非、红海进入印度洋,与日本相呼应;日本则南进太平洋,出印度洋策应德、意。继而三国夹击澳洲,会师澳大利亚,形成逼临美洲之势,最后与美国决战,从而实现他们瓜分世界的野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战 日本 苏联 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战场 华北 国际地位 北非 太平洋战争 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仲实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忠全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2-,89,共2页
张仲实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李忠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史所为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出版家张仲实诞辰90周年,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省社科联、省老年理论工作者协会、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省翻译工... 张仲实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李忠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史所为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出版家张仲实诞辰90周年,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省社科联、省老年理论工作者协会、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发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研讨会综述 马列主义 经典著作 毛泽东 资产阶级法权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翻译工作 无产阶级革命家 社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事变前夕毛泽东致书杨虎城
7
作者 雷云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4-105,共2页
从1935年12月5日至1936年12月5日西安事变前夕,毛泽东在争取东北军与十七路军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过程中,3次致书杨虎城将军。特别是1936年12月5日,西安事变爆发前夕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最后一次致书杨虎城,敦促杨虎城旗帜鲜明地... 从1935年12月5日至1936年12月5日西安事变前夕,毛泽东在争取东北军与十七路军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过程中,3次致书杨虎城将军。特别是1936年12月5日,西安事变爆发前夕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最后一次致书杨虎城,敦促杨虎城旗帜鲜明地站在中华民族联合抗日战线上。这封信内容丰富,态度恳切,对促进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西安事变的爆发,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就当时毛泽东致书杨虎城的形势、内容及意义,作简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虎城 西安事变爆发 毛泽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央红军 联合抗日 东北军 将军 张学良 红二方面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加强党的建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
8
作者 张宪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7-29,21,共4页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我们党成立之后一直重视自身的建设,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原则、方针与方法。这是我们党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在今天新的...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我们党成立之后一直重视自身的建设,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原则、方针与方法。这是我们党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建党 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成立 无产阶级思想 党的思想建设 党员 红军 小资产阶级 党内矛盾 毛泽东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搞活经济的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西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5-17,7,共4页
毛泽东经济思想曾在延安时期得到了多方面创造性的发展。以往人们对毛泽东经济思想中自力更生的一面研究颇多,而对其搞活经济的思想,则涉猎较少。本文拟就这一方面作一浅探,以求教于方家。 一 毛泽东搞活经济的思想及其开放性是在中国... 毛泽东经济思想曾在延安时期得到了多方面创造性的发展。以往人们对毛泽东经济思想中自力更生的一面研究颇多,而对其搞活经济的思想,则涉猎较少。本文拟就这一方面作一浅探,以求教于方家。 一 毛泽东搞活经济的思想及其开放性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联系、世界各国经济活动日趋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际社会出现了世界性的矛盾,导致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反法西斯战争是互相联系的,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清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是毛泽东提出开放性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经济思想 搞活经济 延安时期 合作社 陕甘宁边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外援 自力 资合 公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型关大捷与日本的十月方略之受挫
10
作者 张宏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3-86,123,共5页
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起进攻后,18日,军令部总长、参谋总长晋谒日本天皇。天皇问:战局不断扩大,有无办法在集中兵力重点给中国以大的打击下,以和平方式迅速收拾时局。两位总长回答说:在陆海军两统帅部充分研究后奉答。经陆、海军... 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起进攻后,18日,军令部总长、参谋总长晋谒日本天皇。天皇问:战局不断扩大,有无办法在集中兵力重点给中国以大的打击下,以和平方式迅速收拾时局。两位总长回答说:在陆海军两统帅部充分研究后奉答。经陆、海军统帅部反复讨论,三天后,两位总长复谒天皇,对天皇18日垂问作出如下奉答:确保平、津地区安定,同时对位于河北省中部的中国军队以痛击;确保上海,使中国丧失经济中心,同时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以威胁中国军队的生存;以上决策力争10月完成,估计那时可能使中国屈服而获得结束战争的机会。据此,天皇于8月31日下达敕令:三个月灭亡中国。这就是日本的“十月方略”。 为贯彻这一方略,1937年9月2日,日本陆、海军中央部及外交事务当局作出《处理中国事变纲要》:10月举行华北会战,歼灭位于河北省中部的中国军队33个师;与此同时打下上海;然后与中国谈判和平(和平条件略)。 9月4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到达北平就职。辖兵力20余万人,部署华北会战。与此同时,国民党华北方面第1、第2、第5战区战斗序列亦已组成:第1战区(平汉路方面),司令长官刘峙,所辖25个步兵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型 河北平原 恒山 战区 灵丘 右翼 步兵 八路军 阎锡山 老爷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