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权力和唐代书法文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武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7-101,129,共6页
权力和唐代书法文化武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书法文化在唐代得到了蓬勃发展,被誉为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鼎盛时期。古人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①“书学莫盛于唐”②,“字学至唐最盛”今人的看法与此完全一致。那么,...
权力和唐代书法文化武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书法文化在唐代得到了蓬勃发展,被誉为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鼎盛时期。古人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①“书学莫盛于唐”②,“字学至唐最盛”今人的看法与此完全一致。那么,为什么书法文化在唐代能够出现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书法
书法文化
李世民
书法创作
欧阳询
李隆基
楷书
虞世南
佩文斋书画谱
书法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境界”:美的形式与审美效应
2
作者
杨立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审美特性是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中国文学理论中明确表示文学审美特性的最高、最核心范畴就是“境界”这一概念。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它体现了中国文学(主要是抒情言志的诗词)创作的内在规律——情感的审美形式化;另...
审美特性是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中国文学理论中明确表示文学审美特性的最高、最核心范畴就是“境界”这一概念。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它体现了中国文学(主要是抒情言志的诗词)创作的内在规律——情感的审美形式化;另一方面,又是把创作——作品——接受三者联结起来的一种审美效应。 本世纪西方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理论家艾略特(T·S·Eliot)曾为新批评理论建立了一个著名观点,即所谓的“客观的相互关系者”(objectiv correlative)。意思是指表达内心情意的艺术的唯一公式,就在於找到“objective correlative”,它是一组物象、一个情境,或一连串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
情感的审美形式化
审美效应
美的形式
“境”
“兴”
创作主体
起情
情感审美
审美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比较诗学艺术典型观摭谈
3
作者
杨立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中西比较诗学艺术典型观摭谈杨立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无论华夏诗学还是西方诗学都曾建构了各自的艺术典型观。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但又因各自不同的历史及文化传统,而有很大不同。如何在两者的根本迥异处着眼,探析其所以然的...
中西比较诗学艺术典型观摭谈杨立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无论华夏诗学还是西方诗学都曾建构了各自的艺术典型观。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但又因各自不同的历史及文化传统,而有很大不同。如何在两者的根本迥异处着眼,探析其所以然的成因,从而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概括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典型
西方诗学
中国诗学
中西比较诗学
普遍性
人物性格
审美效应
亚里士多德
《红楼梦》
个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光——浅谈金海陵王诗词的特色
4
作者
武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在中国诗歌史上,宋诗宋词是一高峰,在其熠熠光彩的辉映下,金朝诗词的地位显得十分黯淡,长期以来,它成了被研究者忽视的一隅。固然金朝诗词以成就和影响论,绝难同宋代诗词相提并论,但它却具有它自己独特的面貌,理应进入研究者的视域。在...
在中国诗歌史上,宋诗宋词是一高峰,在其熠熠光彩的辉映下,金朝诗词的地位显得十分黯淡,长期以来,它成了被研究者忽视的一隅。固然金朝诗词以成就和影响论,绝难同宋代诗词相提并论,但它却具有它自己独特的面貌,理应进入研究者的视域。在金朝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首推金海陵王。人们在论及金源诗词时,必然把目光投向这位女真族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陵王
金朝
民族文化心理
女真族
折光
金源
苏轼
汉文化
作品
岳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杜甫“似司马迁”──兼谈史迁良史“识”“德”修养里的诗家情质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友怀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谈杜甫“似司马迁”──兼谈史迁良史“识”“德”修养里的诗家情质王友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东坡志林》有云;“昨日见毕仲游,问杜甫似何人?仲游曰;‘似司马迁’。……”毕仲游只说到这里,没有言及杜甫何以似之。清代刘...
谈杜甫“似司马迁”──兼谈史迁良史“识”“德”修养里的诗家情质王友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东坡志林》有云;“昨日见毕仲游,问杜甫似何人?仲游曰;‘似司马迁’。……”毕仲游只说到这里,没有言及杜甫何以似之。清代刘熙载解道:“杜甫五七古叙事,节次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杜甫
《史记》
“识”
“德”
章学诚
“似”
良史
诗家
毕仲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持=发展=突破
6
作者
林平
《人文杂志》
1986年第5期37-103,共2页
在讨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这一问题中,我感到一些提法是不很确切的,至少是可以继续商讨的。例如: “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相当流行的提法,也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坚持与发展是两回事。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
在讨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这一问题中,我感到一些提法是不很确切的,至少是可以继续商讨的。例如: “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相当流行的提法,也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坚持与发展是两回事。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了“一”,丢了“二”;恰恰相反,他讲“坚持”,就内含了“发展”,甚至可说即是发展。他经常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马克思主义
向前进
坚持与发展
指导原理
毛泽东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马列
继承与创新
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权力和唐代书法文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武原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7-101,129,共6页
文摘
权力和唐代书法文化武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书法文化在唐代得到了蓬勃发展,被誉为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鼎盛时期。古人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①“书学莫盛于唐”②,“字学至唐最盛”今人的看法与此完全一致。那么,为什么书法文化在唐代能够出现大繁荣...
关键词
唐代书法
书法文化
李世民
书法创作
欧阳询
李隆基
楷书
虞世南
佩文斋书画谱
书法家
分类号
J292.2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境界”:美的形式与审美效应
2
作者
杨立民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9-121,共3页
文摘
审美特性是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中国文学理论中明确表示文学审美特性的最高、最核心范畴就是“境界”这一概念。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它体现了中国文学(主要是抒情言志的诗词)创作的内在规律——情感的审美形式化;另一方面,又是把创作——作品——接受三者联结起来的一种审美效应。 本世纪西方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理论家艾略特(T·S·Eliot)曾为新批评理论建立了一个著名观点,即所谓的“客观的相互关系者”(objectiv correlative)。意思是指表达内心情意的艺术的唯一公式,就在於找到“objective correlative”,它是一组物象、一个情境,或一连串的事件。
关键词
“境界”
情感的审美形式化
审美效应
美的形式
“境”
“兴”
创作主体
起情
情感审美
审美意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比较诗学艺术典型观摭谈
3
作者
杨立民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9-125,共7页
文摘
中西比较诗学艺术典型观摭谈杨立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无论华夏诗学还是西方诗学都曾建构了各自的艺术典型观。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但又因各自不同的历史及文化传统,而有很大不同。如何在两者的根本迥异处着眼,探析其所以然的成因,从而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概括融...
关键词
艺术典型
西方诗学
中国诗学
中西比较诗学
普遍性
人物性格
审美效应
亚里士多德
《红楼梦》
个性特征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光——浅谈金海陵王诗词的特色
4
作者
武原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6-128,共3页
文摘
在中国诗歌史上,宋诗宋词是一高峰,在其熠熠光彩的辉映下,金朝诗词的地位显得十分黯淡,长期以来,它成了被研究者忽视的一隅。固然金朝诗词以成就和影响论,绝难同宋代诗词相提并论,但它却具有它自己独特的面貌,理应进入研究者的视域。在金朝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首推金海陵王。人们在论及金源诗词时,必然把目光投向这位女真族强人。
关键词
海陵王
金朝
民族文化心理
女真族
折光
金源
苏轼
汉文化
作品
岳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杜甫“似司马迁”──兼谈史迁良史“识”“德”修养里的诗家情质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友怀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文摘
谈杜甫“似司马迁”──兼谈史迁良史“识”“德”修养里的诗家情质王友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东坡志林》有云;“昨日见毕仲游,问杜甫似何人?仲游曰;‘似司马迁’。……”毕仲游只说到这里,没有言及杜甫何以似之。清代刘熙载解道:“杜甫五七古叙事,节次波...
关键词
司马迁
杜甫
《史记》
“识”
“德”
章学诚
“似”
良史
诗家
毕仲游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持=发展=突破
6
作者
林平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1986年第5期37-103,共2页
文摘
在讨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这一问题中,我感到一些提法是不很确切的,至少是可以继续商讨的。例如: “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相当流行的提法,也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坚持与发展是两回事。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了“一”,丢了“二”;恰恰相反,他讲“坚持”,就内含了“发展”,甚至可说即是发展。他经常强调。
关键词
发展马克思主义
向前进
坚持与发展
指导原理
毛泽东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马列
继承与创新
提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权力和唐代书法文化
武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境界”:美的形式与审美效应
杨立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西比较诗学艺术典型观摭谈
杨立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光——浅谈金海陵王诗词的特色
武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谈杜甫“似司马迁”──兼谈史迁良史“识”“德”修养里的诗家情质
王友怀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坚持=发展=突破
林平
《人文杂志》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