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约会》——儒家天主教徙王徵对传统乡约的继承与创新
1
作者 丁锐中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
中国传统的乡约制度诞生于北宋时期的《蓝田吕氏乡约制度》(下称《吕氏乡约》)。在《吕氏乡约》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一整套约束乡民的行为规范,并且也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由此,通过乡约形成了一种自治的民间组织。后来,... 中国传统的乡约制度诞生于北宋时期的《蓝田吕氏乡约制度》(下称《吕氏乡约》)。在《吕氏乡约》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一整套约束乡民的行为规范,并且也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由此,通过乡约形成了一种自治的民间组织。后来,著名理学家朱熹在《吕氏乡约》基础上形成《增损吕氏乡约》,《吕氏乡约》影响逐渐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乡约》 天主教 吕氏乡约 行为规范 民间组织 继承与创新 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俗视阈下“五爷”信仰的建构与定型:五爷、龙神与文殊
2
作者 王小蕾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基于敦煌五台山文献及相关史料,对五台山五爷庙供奉的主尊“广济龙王”进行溯源,清乾隆、康熙两帝曾亲临北台顶巡礼,对北台顶灵应寺进行修葺,五爷庙“龙参”匾额御敕的具体年代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印证出“五爷”居所原在五台山北台... 基于敦煌五台山文献及相关史料,对五台山五爷庙供奉的主尊“广济龙王”进行溯源,清乾隆、康熙两帝曾亲临北台顶巡礼,对北台顶灵应寺进行修葺,五爷庙“龙参”匾额御敕的具体年代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印证出“五爷”居所原在五台山北台顶的传说,以及他作为五个台五百群龙之首“娑竭罗龙王”的身份。继而探讨五爷信仰与龙神信仰、文殊菩萨的关系及该信仰是如何建构与定型等内容。“五爷”已然成为当今五台山佛教中最具特色与最受大众崇信的神祇之一,是民间神祇与佛教神祇糅合而成的信仰形态,塑造了五台山“神圣性”与“世俗性”相统一的神山信仰模式,因此当代的五爷庙可视为五台信仰体系中“圣”、“俗”融合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爷 北台 敕封 龙神信仰 文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狱观念的本土化与早期的地狱经变图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文 张方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通过与现存的几处早期地狱经变图像比较,考证雷氏造像碑侧的图案亦为地狱经变图,并认为在地狱观念早期传播过程中地狱经变图杂糅进了很多民间信仰和中土大众对地狱的理解,而形成了具有中土特色的地狱经变图像。
关键词 地狱观念 地狱经变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始天尊说无上内秘真藏经》“法界”思想探微
4
作者 黄崑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3-27,共5页
《元始天尊说无上内秘真藏经》融汇佛教“法界”学说思想成果,构建了大乘道教的“法界观”。“真藏”意味着法界,真实存在于众生自性本具的“道性”之中,所谓“道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真藏法是超越有无二边、“一真一切真”的最究竟... 《元始天尊说无上内秘真藏经》融汇佛教“法界”学说思想成果,构建了大乘道教的“法界观”。“真藏”意味着法界,真实存在于众生自性本具的“道性”之中,所谓“道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真藏法是超越有无二边、“一真一切真”的最究竟境界;一切众生都与天尊本性平等。《真藏经》的“法界”之说并非华严学“一真法界”义理的翻版,实际上是为了回护、彰显符合道教精神特质的“道”身有相学说,为诠释“道”的真常、实有之理论特质,论证“道性”的本体意蕴服务的。他不仅凸显“身”为实体,而且强调“心”亦是实体。在这一点上,《真藏经》又融会贯通了佛教天台宗圆教学说的“法身有相”命题。《真藏经》法界学说的理论特征与中国佛教“性空妙有”的思想特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藏经》 法界 道性论 华严宗 天台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同教”部分之概念“乘”的解析
5
作者 李蓉 《五台山研究》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乘”这一词,本义是运输工具,指车乘,在佛教经典中,用它来比喻能够运送众生到解脱果地的佛陀教法。以“乘”判教的源头在印度,佛典传译到中国之后,这个词又衍化出更为复杂的涵义。《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是法藏的判教论著,也是法藏的... “乘”这一词,本义是运输工具,指车乘,在佛教经典中,用它来比喻能够运送众生到解脱果地的佛陀教法。以“乘”判教的源头在印度,佛典传译到中国之后,这个词又衍化出更为复杂的涵义。《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是法藏的判教论著,也是法藏的佛学概论,其在讲说“同教”时,把佛陀一代说法,进行了分乘。我们把这些关于“乘”的名相,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 同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蓉 《五台山研究》 2000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山西 北京 陕西 西安 社科院 重庆 江苏 化学 西部文化 承办
全文增补中
论以唐僧为主角的西游影片
7
作者 赵国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9-22,共4页
1926年堪称中国西游电影的诞生年。这一年,邵醉翁导演的《孙悟空大战金钱豹》和陈秋风导演的《猪八戒招亲》是其标志性作品。之后,取材于文学名著《西游记》的影视改编剧连续不断,而传统的西游戏曲、木偶戏等也纷纷借助影视技术手段,与... 1926年堪称中国西游电影的诞生年。这一年,邵醉翁导演的《孙悟空大战金钱豹》和陈秋风导演的《猪八戒招亲》是其标志性作品。之后,取材于文学名著《西游记》的影视改编剧连续不断,而传统的西游戏曲、木偶戏等也纷纷借助影视技术手段,与时俱进,自觉融入到西游影视改编的洪流之中。在近90年的西游影视改编过程中,主角定位不仅反映着编剧和导演对于西游原著的认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僧 影视改编 《大话西游》 影视技术 文学名著 西天取经 周星驰 唐三藏 认知理解 变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