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陕西省山阳县王家坪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薛玉山
王瑞廷
+6 位作者
汪超
门文辉
刘新伟
胡西顺
宁江超
谷玉明
宋曙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91-404,共14页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的基础上,梳理了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中的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梳理出该矿床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向4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断裂,具有导矿和储矿的作用,是印支期造山过程的产物;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构造,叠加于东西向构造之上,与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活动有关,虽然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但有利于隐伏矿体次生氧化富集;高品位的主矿体正位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西等构造组成的“井”字型构造中部;Ⅱ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向西侧伏特征,计算侧伏角约36°。F2断裂及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如F2-1断裂)、Ⅲ号矿体深部和Ⅱ号矿体侧伏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是进一步找矿的首要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解析
构造类型
构造组合样式
找矿方向
王家坪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商南湘河晶质石墨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
16
2
作者
蔡文春
曾忠诚
+3 位作者
宋曙光
李景晨
吴昊
陈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32,共13页
新发现的商南湘河晶质石墨矿位于秦岭大别新元古—中生代造山带,赋存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湘河片麻岩中,目前圈定晶质石墨矿体33条,初步估算晶质石墨矿物量达超大型规模。笔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矿...
新发现的商南湘河晶质石墨矿位于秦岭大别新元古—中生代造山带,赋存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湘河片麻岩中,目前圈定晶质石墨矿体33条,初步估算晶质石墨矿物量达超大型规模。笔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研究表明:含矿岩性主要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富含碳质的细碎屑岩,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主要为生物有机碳,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后期热液变质及构造改造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石墨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商南湘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距离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布置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杰
孙建平
+5 位作者
何义峰
张一铭
庞海波
武浩昊
张建辰
彭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共12页
为探究上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的应力影响及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以唐山沟煤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综合多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上煤层遗留煤柱与铰接岩块的协同承载结构模型和底板应力传递计算模型,对上煤层遗留...
为探究上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的应力影响及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以唐山沟煤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综合多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上煤层遗留煤柱与铰接岩块的协同承载结构模型和底板应力传递计算模型,对上煤层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的应力影响以垂直应力为主,影响程度随底板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增高区呈椭球形,对底板应力增高区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得到了不同因素对应力增高区范围影响的量化关系,其中煤柱峰值应力对底板应力增高区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根据底板应力分布特征并结合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唐山沟煤矿8煤遗留煤柱与11^(-1)煤回采巷道合理错距值应为20~25 m。该研究揭示了上煤层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传递机理,明确了底板应力增高区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得到了巷道-煤柱合理错距值的确定方法,可为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遗留煤柱
底板应力
巷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省山阳县王家坪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薛玉山
王瑞廷
汪超
门文辉
刘新伟
胡西顺
宁江超
谷玉明
宋曙光
机构
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
矿产资源
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
矿产资源
调查
评审
指导
中心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91-404,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DD2016005221,DD2019057009)
陕西省地勘基金项目(61201707317)。
文摘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的基础上,梳理了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中的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梳理出该矿床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向4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断裂,具有导矿和储矿的作用,是印支期造山过程的产物;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构造,叠加于东西向构造之上,与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活动有关,虽然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但有利于隐伏矿体次生氧化富集;高品位的主矿体正位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西等构造组成的“井”字型构造中部;Ⅱ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向西侧伏特征,计算侧伏角约36°。F2断裂及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如F2-1断裂)、Ⅲ号矿体深部和Ⅱ号矿体侧伏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是进一步找矿的首要地段。
关键词
控矿构造解析
构造类型
构造组合样式
找矿方向
王家坪金矿
Keywords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analysis
structural types
tectonic combined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direction
Wangjiaping gold deposit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商南湘河晶质石墨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
16
2
作者
蔡文春
曾忠诚
宋曙光
李景晨
吴昊
陈艳
机构
陕西省
矿产
地质
调查
中心
陕西省
地质
调查
院
陕西省
矿产资源
调查
评审
指导
中心
陕西省
地质
调查
规划研究
中心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32,共13页
基金
陕西省公益性地质项目“陕西省商南赵川湘河一带晶质石墨矿调查评价”(20170103)。
文摘
新发现的商南湘河晶质石墨矿位于秦岭大别新元古—中生代造山带,赋存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湘河片麻岩中,目前圈定晶质石墨矿体33条,初步估算晶质石墨矿物量达超大型规模。笔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研究表明:含矿岩性主要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富含碳质的细碎屑岩,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主要为生物有机碳,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后期热液变质及构造改造特征明显。
关键词
晶质石墨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商南湘河
Keywords
crystalline graphite deposit
geological feature
ore genesis
Xianghe in Shangnan County
分类号
P61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9.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距离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布置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杰
孙建平
何义峰
张一铭
庞海波
武浩昊
张建辰
彭冰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陕西省
分公司
陕西省矿产资源调查评审中心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4229,52004200)。
文摘
为探究上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的应力影响及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以唐山沟煤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综合多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上煤层遗留煤柱与铰接岩块的协同承载结构模型和底板应力传递计算模型,对上煤层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的应力影响以垂直应力为主,影响程度随底板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增高区呈椭球形,对底板应力增高区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得到了不同因素对应力增高区范围影响的量化关系,其中煤柱峰值应力对底板应力增高区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根据底板应力分布特征并结合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唐山沟煤矿8煤遗留煤柱与11^(-1)煤回采巷道合理错距值应为20~25 m。该研究揭示了上煤层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传递机理,明确了底板应力增高区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得到了巷道-煤柱合理错距值的确定方法,可为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遗留煤柱
底板应力
巷道布置
Keywords
contiguous coal seam
remaining coal pillar
floor stress
roadway layout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陕西省山阳县王家坪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薛玉山
王瑞廷
汪超
门文辉
刘新伟
胡西顺
宁江超
谷玉明
宋曙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西商南湘河晶质石墨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蔡文春
曾忠诚
宋曙光
李景晨
吴昊
陈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距离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布置研究
张杰
孙建平
何义峰
张一铭
庞海波
武浩昊
张建辰
彭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