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某地石煤钒矿制备五氧化二钒产品工艺研究
1
作者 吴天骄 康敏 +4 位作者 梁效 程倩 李英 宁新霞 张圆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采用硫酸熟化-水浸工艺从石煤钒矿中提钒,考察了熟化条件及浸出条件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熟化工艺条件为:熟化温度130℃、熟化时间8 h、H_(2)SO_(4)用量25%。对熟化料进行水浸,在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20 min、液固比2∶... 采用硫酸熟化-水浸工艺从石煤钒矿中提钒,考察了熟化条件及浸出条件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熟化工艺条件为:熟化温度130℃、熟化时间8 h、H_(2)SO_(4)用量25%。对熟化料进行水浸,在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20 min、液固比2∶1条件下,钒浸出率为90.79%。对含钒浸出液用NaClO_(3)进行氧化,采用D202吸附氧化后液中的钒,再对树脂中钒进行解吸,解吸液经沉钒煅烧后五氧化二钒产品纯度达99.21%,钒总回收率为8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熟化 浸出 离子交换 五氧化二钒 石煤钒矿 提钒 水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浮选铅尾矿硫酸浸出提锌工艺研究
2
作者 郭拴全 郭梅 +3 位作者 康敏 牛芳银 宁新霞 邢相栋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2,共4页
采用硫酸酸浸工艺从某浮选铅尾矿中提锌,考察了物料粒度、硫酸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和浸出液固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浮选铅尾矿在物料粒度-0.074mm粒级占75%、硫酸用量15%、浸出温度60℃、搅拌速度200r/min、浸... 采用硫酸酸浸工艺从某浮选铅尾矿中提锌,考察了物料粒度、硫酸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和浸出液固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浮选铅尾矿在物料粒度-0.074mm粒级占75%、硫酸用量15%、浸出温度60℃、搅拌速度200r/min、浸出液固比3.0mL/g条件下浸出1.5h,锌浸出率达90.71%;浸出液中Zn质量浓度18.94g/L,Cd、Fe、Mn、Ca、Mg等杂质含量较高,后续净化富集作业需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铅尾矿 硫酸浸出 氧化相 氧化锌 铅锌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煤钒矿的钡盐焙烧—酸浸提钒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天骄 康敏 +4 位作者 李和付 顾天宇 郭拴全 郭梅 宁新霞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针对含钒物相以绢云母为主、钒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的石煤钒矿,研究了用重晶石焙烧—酸浸工艺从中提取钒,考察了磨矿细度、重晶石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硫酸用量、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含钒物相以绢云母为主、钒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的石煤钒矿,研究了用重晶石焙烧—酸浸工艺从中提取钒,考察了磨矿细度、重晶石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硫酸用量、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煤钒矿磨矿细度为-200目占比70%、重晶石用量5%、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16 h、液固体积质量比2/1、硫酸用量8%、浸出温度25℃和浸出时间2 h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89%以上,浸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钒矿 焙烧 重晶石 提钒 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01树脂从高碳石煤发电灰渣酸浸液提钒的工艺研究
4
作者 郭拴全 牛芳银 +3 位作者 康敏 郭梅 宁新霞 邢相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某地高碳石煤钒矿发电灰渣经空白焙烧后的酸浸液进行净化与钒富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钒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确定了吸附与解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浸液pH值为2.3,无须中和可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各类树脂对钒的吸附...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某地高碳石煤钒矿发电灰渣经空白焙烧后的酸浸液进行净化与钒富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钒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确定了吸附与解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浸液pH值为2.3,无须中和可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各类树脂对钒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D201>D380>D314>D202,解吸过程以采用NaOH与NaCl的混合解吸剂最佳,二者适宜的质量比为3∶1。采用D201树脂最优的动态吸附条件为:氯酸钠用量为0.05倍V_(2)O_(5)质量,每小时进料量为2倍树脂体积。当c/c_(0)=0.5时V_(2)O_(5)吸附容量为186 mg/g,当c/c_(0)=0.8时V_(2)O_(5)吸附容量为283 mg/g,当树脂被穿透时吸附率为98.53%。以6%NaOH+2%NaCl溶液作为解吸剂对负载D201树脂进行解吸,当V_(解吸剂)/V_(湿树脂)=4.36时,解吸液V_(2)O_(5)含量达到峰值75.46 g/L;当V_(解吸剂)/V_(湿树脂)=7.44时,钒的解吸率达到99.31%。解吸后的D201树脂经HCl再生后对钒的吸附能力与新D201树脂相当。解吸所得富钒液经除杂、中和、沉钒、煅烧可制得纯度98.98%的V_(2)O_(5)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01树脂 发电灰渣 酸浸液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处理结合氧化铜矿石提取铜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祥 牛芳银 +3 位作者 康敏 王勇海 万宏民 郭彩莲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7-502,共6页
研究了采用焙烧—酸浸工艺从难处理结合铜氧化铜矿中提取铜,考察了焙烧与浸出条件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200目占比70%、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1 h、煤添加量8%、液固体积质量比2/1、H_(2)SO_(4)浓度15%、浸出温度60... 研究了采用焙烧—酸浸工艺从难处理结合铜氧化铜矿中提取铜,考察了焙烧与浸出条件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200目占比70%、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1 h、煤添加量8%、液固体积质量比2/1、H_(2)SO_(4)浓度15%、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3 h的最佳焙烧—浸出工艺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91.03%。该工艺能从难处理结合铜氧化铜矿中经济高效提取铜,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氧化铜矿石 焙烧 浸出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204从浮选铅尾矿硫酸浸出净化液中萃取锌及制备ZnSO_(4)·7H_(2)O的工艺研究
6
作者 郭拴全 康敏 +1 位作者 郭梅 宁新霞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研究了采用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从浮选铅尾矿硫酸浸出净化液中萃取锌,优化了萃取和反萃取工艺条件,并通过富锌液蒸发结晶制备了ZnSO_(4)·7H_(2)O。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50%P204+50%磺化煤油、P204皂化度65%、萃原液pH=3.... 研究了采用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从浮选铅尾矿硫酸浸出净化液中萃取锌,优化了萃取和反萃取工艺条件,并通过富锌液蒸发结晶制备了ZnSO_(4)·7H_(2)O。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50%P204+50%磺化煤油、P204皂化度65%、萃原液pH=3.5、相比V_(A)/V_(O)=1/1、萃取时间10 min和萃取级数为二级条件下,锌萃取率可达99.11%;萃取所得饱和有机相在反萃剂(H_(2)SO_(4))浓度7%、反萃相比V_(O)/V_(A)=2/1、反萃取时间10 min和反萃取级数为三级条件下,锌反萃率可达99.32%。制备的ZnSO_(4)·7H_(2)O满足HG/T 2326—2015要求,其微观形貌以颗粒状和层状结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铅尾矿 萃取 P204 七水硫酸锌 硫酸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盐焙烧-低酸浸出法从石煤钒矿中提取钒的研究
7
作者 王勇 梁效 +1 位作者 王旭 宁新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4,共7页
本文以石煤钒矿为原料,将经过抛尾富集后的精矿采用钡盐焙烧-低酸浸出的工艺提取钒,研究精矿焙烧与浸出条件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煤钒精矿细度为-74μm粒级占比70%、焙烧温度为925℃、焙烧时间为6 h、硫酸钡用量为4%精矿质... 本文以石煤钒矿为原料,将经过抛尾富集后的精矿采用钡盐焙烧-低酸浸出的工艺提取钒,研究精矿焙烧与浸出条件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煤钒精矿细度为-74μm粒级占比70%、焙烧温度为925℃、焙烧时间为6 h、硫酸钡用量为4%精矿质量、浸出过程液固比为2∶1、硫酸用量为5%焙砂质量、浸出温度为50℃和浸出时间为1 h的最优条件下,平均钒浸出率可达87.93%。该工艺具有钒浸出率高、酸用量低、提取成本低和可简化后续提钒工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钒矿 提钒 钡盐焙烧 低酸浸出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商南三官庙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C-H-O-S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汪超 王瑞廷 +3 位作者 刘云华 薛玉山 胡西顺 牛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1564,共14页
三官庙金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为断裂构造控矿的热液型矿床。热液成矿期划分为成矿早阶段(S1)、主阶段(S2)和晚阶段(S3)。成矿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为150~420℃,盐度为2.1%~24.1%;成矿晚阶段T_... 三官庙金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为断裂构造控矿的热液型矿床。热液成矿期划分为成矿早阶段(S1)、主阶段(S2)和晚阶段(S3)。成矿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为150~420℃,盐度为2.1%~24.1%;成矿晚阶段T_(h)为81~190℃,盐度为5.6%~22.2%。包裹体研究显示,在成矿主阶段温度>250℃时,以流体混合作用为主而导致矿物沉淀;在成矿主阶段温度<250℃及成矿晚阶段,以流体沸腾作用为主而导致矿物沉淀。成矿主阶段成矿流体的δD_(V-SMOW)为-84.4‰~-77.0‰,δ^(18)O_(H_(2)O)为5.0‰~5.7‰,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为主,同时混入了外来流体。成矿流体的δ^(13)C_(ΣC)为-13.5‰~-5.2‰,反映碳为岩浆来源并受到低温蚀变的影响。黄铁矿单矿物δ^(34)S_(CDT)为-2.73‰~-1.31‰;毒砂单矿物δ^(34)S_(CDT)为-3.36‰~0.03‰,反映成矿物质硫为典型的单一岩浆来源。综上分析,认为三官庙金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其成矿机制为:印支期末,在钠长(角砾)岩形成过程中,含金热液流体沿断裂构造运移,在距离钠长(角砾)岩较远地段的层间破碎带内,成矿流体发生混合及沸腾作用,促使成矿物质发生沉淀,最终形成三官庙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C-H-O-S稳定同位素 矿床成因 三官庙金矿床 陕西商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略阳县徐家沟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8
9
作者 代军治 陈荔湘 +3 位作者 王瑞廷 郑崔勇 李褔让 李永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99-109,共11页
徐家沟铜矿床位于“勉-略-宁”矿集区内铜厂铜矿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碧口岩群郭家沟组中岩段片理化细碧岩中,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片理化细碧岩产状一致,或斜切交代细碧岩产出,呈现出明显的构造-热液改造特征。对微量元... 徐家沟铜矿床位于“勉-略-宁”矿集区内铜厂铜矿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碧口岩群郭家沟组中岩段片理化细碧岩中,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片理化细碧岩产状一致,或斜切交代细碧岩产出,呈现出明显的构造-热液改造特征。对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分析,表明徐家沟铜矿床中Cu、Ni、Co等成矿元素主要来自细碧岩,而S主要来自岩浆。流体包裹体研究也指出,成矿流体属中-高温为主(166-412℃)、中-低盐度(2.6%-10.9%NaCleq)的NaCl-H_2O体系流体,为混合的岩浆水、变质水或建造水,但以岩浆水为主。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和测年结果,徐家沟铜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属于火山沉积-构造-岩浆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细碧岩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山阳县王家坪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玉山 王瑞廷 +6 位作者 汪超 门文辉 刘新伟 胡西顺 宁江超 谷玉明 宋曙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91-404,共14页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的基础上,梳理了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中的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梳理出该矿床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向4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断裂,具有导矿和储矿的作用,是印支期造山过程的产物;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构造,叠加于东西向构造之上,与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活动有关,虽然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但有利于隐伏矿体次生氧化富集;高品位的主矿体正位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西等构造组成的“井”字型构造中部;Ⅱ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向西侧伏特征,计算侧伏角约36°。F2断裂及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如F2-1断裂)、Ⅲ号矿体深部和Ⅱ号矿体侧伏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是进一步找矿的首要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解析 构造类型 构造组合样式 找矿方向 王家坪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35从高碳石煤脱碳渣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拴全 牛芳银 +3 位作者 郭梅 康敏 邢相栋 宁新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以某地高碳石煤脱碳渣经空白焙烧-酸浸后的浸出液为原料,采用萃取剂N235和反萃剂Na_(2)CO_(3)对钒萃取工艺和反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原液pH值2.3、有机相组成为15%N235+5%仲辛醇+80%磺化煤油、相比(O/A)1... 以某地高碳石煤脱碳渣经空白焙烧-酸浸后的浸出液为原料,采用萃取剂N235和反萃剂Na_(2)CO_(3)对钒萃取工艺和反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原液pH值2.3、有机相组成为15%N235+5%仲辛醇+80%磺化煤油、相比(O/A)1∶4、萃取时间4 min、氧化剂氯酸钠用量为萃原液V_(2)O_(5)质量的0.05倍、萃取级数五级,钒萃取率达99%;最佳反萃工艺参数为:反萃剂Na_(2)CO_(3)溶液浓度8%、反萃相比(O/A)4∶1、反萃时间10 min、反萃级数三级,钒反萃取率可达99.50%。在最佳萃取和反萃取工艺条件下,钒浓度由4.25 g/L富集到68.50 g/L,且pH值为8.5,无需中和处理。对富钒液进一步沉钒、煅烧得到的最终产品V_(2)O_(5)品位为98.95%,且杂质含量低,满足行业标准YB/T 5304—2017中98级V_(2)O_(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石煤 脱碳渣 N235 萃取 反萃 V_(2)O_(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钒矿发电灰渣空白焙烧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拴全 牛芳银 +3 位作者 康敏 郭梅 宁新霞 邢相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以磷钒矿发电灰渣为原料,对其空白焙烧工艺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渣中钒主要以钒云母形式存在,而且主要呈V^(3+)价态;灰渣空白焙烧适宜的工艺参数为:焙烧前将灰渣磨矿至细度为-0.074 mm占90%,在880~900℃温度下焙烧16 h, V_(2... 以磷钒矿发电灰渣为原料,对其空白焙烧工艺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渣中钒主要以钒云母形式存在,而且主要呈V^(3+)价态;灰渣空白焙烧适宜的工艺参数为:焙烧前将灰渣磨矿至细度为-0.074 mm占90%,在880~900℃温度下焙烧16 h, V_(2)O_5浸出率可达71%左右;灰渣空白焙烧反应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表观反应活化能为89.75 kJ/mol,动力学方程为1-(1-x)^(1/3 )=114.47exp[-89 750/(R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钒矿 发电灰渣 空白焙烧 钒浸出 表观反应活化能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选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芳银 郭彩莲 +2 位作者 宁新霞 王重阳 翟旭东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3,共5页
对某难选金矿石进行了详细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提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粒度细且分散分布于载金矿物中。采用强化浮选工艺回收该难选金矿石,浮选时添加调整剂XPT511能有效提高金的浮选指标,闭路浮选试验获得了... 对某难选金矿石进行了详细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提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粒度细且分散分布于载金矿物中。采用强化浮选工艺回收该难选金矿石,浮选时添加调整剂XPT511能有效提高金的浮选指标,闭路浮选试验获得了金品位22.91 g/t、回收率62.85%的金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金矿石 赋存状态 微粒金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略阳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4 位作者 钱壮志 栾燕 张天运 冯延清 李永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6-333,共8页
为探讨勉-略-阳矿集区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以矿床中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方法,开展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讨勉-略-阳矿集区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以矿床中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方法,开展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大陆上部地壳微量元素丰度相比,黄铁矿中Cu、Pb、Zn、Ag、Au等成矿元素富集,可能反映了成矿流体中富集成矿元素;黄铁矿的Y/Ho=5.5-42.0,与石英角斑岩的Y/Ho值基本一致,指示岩浆流体参与成矿;黄铁矿的Co含量为54.8×10^-6-165.02×10^-6,Co/Ni值为1.29-5.95,显示该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其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成矿和后期热液成矿作用;硫化物的δ34S值为4.88‰-8.90‰,硫源由卤水硫酸盐与海水硫酸盐混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黄铁矿 勉-略-阳矿集区 陈家坝矿床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三官庙—韭菜沟地区钠长岩与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9
15
作者 汪超 谷玉明 +5 位作者 胡西顺 门文辉 杨海涛 吴涛 王瑜亮 赵彦峰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35-45,共11页
三官庙—韭菜沟地区处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钠长岩(脉)广泛发育,已发现多处金矿床(体),以三官庙金矿床和韭菜沟金矿床为典型代表。区内钠长岩包括脉型和岩株型,分别集中分布于区内东、西段;岩石类型有石英钠长岩、... 三官庙—韭菜沟地区处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钠长岩(脉)广泛发育,已发现多处金矿床(体),以三官庙金矿床和韭菜沟金矿床为典型代表。区内钠长岩包括脉型和岩株型,分别集中分布于区内东、西段;岩石类型有石英钠长岩、钠长角砾岩和交代钠长岩3种。论述了区内钠长岩及金矿床(体)地质特征,对钠长岩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钠长岩形成过程中,形成以交代钠长岩为赋矿岩石的"韭菜沟式"金矿床,在钠长岩围岩地层的断裂系统中形成"三官庙式"金矿床,二者均是与钠长岩有关的同一成矿系列中的不同金矿类型。对矿区找矿方向进行了论述,提出矿区内叠加"中、大比例尺化探异常—含矿(特殊)地质体—控矿因素"等综合信息的找矿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长岩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三官庙-韭菜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三官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原生晕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汪超 门文辉 +3 位作者 吴涛 张骁富 李英 胡西顺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6期39-48,共10页
三官庙金矿床处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金矿床产于镇安—板岩镇主断裂及其南分支断裂夹持的构造透镜体中,构造控矿明显,赋矿地层为青白口系耀岭河组。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金矿体特征、赋矿地层及岩性、构造... 三官庙金矿床处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金矿床产于镇安—板岩镇主断裂及其南分支断裂夹持的构造透镜体中,构造控矿明显,赋矿地层为青白口系耀岭河组。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金矿体特征、赋矿地层及岩性、构造与成矿、岩浆活动与成矿、矿石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6个方面对金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金矿物分布于非金属矿物与毒砂粒间,以单粒金居多,形态主要为片状、粒状、麦粒状和树枝状。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As、Sb、Hg等头晕指示元素大多位于金矿体中上部,具较高异常浓集中心,说明矿体整体剥蚀程度较浅;Bi、Mo、Co、Ni等尾晕指示元素异常较弱,说明已有工程未控制到矿体尾晕;Au1号矿体部分地段和Au3号矿体在16线附近由浅至深头晕元素异常强度具增高趋势,说明矿体向深部仍有一定延伸。综合研究认为三官庙金矿床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矿床深部及外围具较大找矿潜力,深部Ⅰ、Ⅱ号找矿靶区及外围北矿化蚀变带东延地段及南矿化蚀变带为下一步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原生晕分带 找矿方向 三官庙金矿床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商南三官庙金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超 王瑞廷 +3 位作者 刘云华 薛玉山 胡西顺 牛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1-508,共18页
文章在野外地质勘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三官庙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通过系统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将三官庙金矿床热液期成矿阶段划分为成矿早阶段(S1)、主阶段(S2)和晚阶段(S3),主阶段形成大量硫化物及方解石石英脉(团块)... 文章在野外地质勘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三官庙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通过系统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将三官庙金矿床热液期成矿阶段划分为成矿早阶段(S1)、主阶段(S2)和晚阶段(S3),主阶段形成大量硫化物及方解石石英脉(团块),并形成金矿化;载金硫化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均为同一世代,形成环境条件稳定,总体与金同时生成。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载金硫化物进行分析,结合元素面扫描成像,认为三官庙金矿石中"不可见金"普遍分布于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中,在黄铁矿中主要以超显微包裹的纳米金形式存在,在毒砂中以固溶体金形式存在。三官庙金矿床热液黄铁矿电子探针(EPMA)分析具有较高的Co/Ni比值,在As-Co-Ni微量元素图解中位于岩浆热液区,这些特征指示黄铁矿为岩浆热液成因;依据金矿石、围岩、钠长角砾岩全岩稀土元素数据,认为三官庙金矿床矿石显示了对钠长角砾岩稀土元素特征的继承演化,说明二者之间具有成因联系;Au/Ag比值、热液硫化物共生组合、毒砂标型特征等表明三官庙金矿床成矿主阶段流体性质为碱性,氧逸度logf(O_(2))<-28.5、硫逸度logf(S_(2))平均-8.4,毒砂温度计计算成矿温度约350℃。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三官庙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与钠长岩相关的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电子探针分析 金的赋存状态 矿床成因 三官庙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复配对铁尾矿沉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梁效 王勇海 +1 位作者 吴天骄 赵笑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陕西某铁矿选矿厂尾矿难沉降、尾水质量差,尾水长期未回用,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加快尾矿沉降、改善尾水质量,对尾水进行回用,选用不同种类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对尾矿浆进行沉降试验研究,并考察了FeCl3和新型AL902... 陕西某铁矿选矿厂尾矿难沉降、尾水质量差,尾水长期未回用,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加快尾矿沉降、改善尾水质量,对尾水进行回用,选用不同种类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对尾矿浆进行沉降试验研究,并考察了FeCl3和新型AL9020有机絮凝剂复配对尾矿絮凝沉降的作用。结果表明,该铁尾矿粒度细,自然沉降效率低,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时尾矿沉降速度较慢,但澄清层浊度低;单独使用有机絮凝剂时尾矿沉降速度快,但澄清层浊度高;将FeCl3和AL9020絮凝剂配合使用既能提高尾矿的沉降速度,又能降低澄清层的浊度,增强了尾矿的沉降效用。在最佳药剂制度下:先添加200 g/m^3的FeCl3,再加入15 g/m^3的AL9020絮凝剂,铁尾矿的沉降速度为301.68 m/d,澄清层浊度为23NTU,沉降速度的加快和澄清层浊度的降低为尾水回用提供了质量保障。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复配后产生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尾矿的沉降效果,为尾矿尤其是细粒尾矿的沉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细粒 絮凝剂复配 沉降速度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凤太铅锌矿集区成矿特征、找矿预测及勘查方法技术组合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瑞廷 秦西社 +3 位作者 李青锋 成欢 任朝辉 冀月飞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7,共13页
基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铅锌矿床矿体的产出受背斜构造、地层、特定岩性层位控制,主要铅锌矿床随控矿背斜构造的倾伏,铅锌矿成矿特征从出露到完全隐伏的认识,依据区内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研究,把铅锌找矿有利地段分为已知矿体的延... 基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铅锌矿床矿体的产出受背斜构造、地层、特定岩性层位控制,主要铅锌矿床随控矿背斜构造的倾伏,铅锌矿成矿特征从出露到完全隐伏的认识,依据区内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研究,把铅锌找矿有利地段分为已知矿体的延深部位、已知矿体深部(或周边)的未知矿体、暂无已知矿床的新区共3类。通过工作,预测提出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深部、白杨沟−洞沟铅锌矿带、银洞梁−手搬崖铅锌矿床深部和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深部等4个找矿靶区,找矿靶位的预测聚焦于4个找矿靶区内已知铅锌矿床走向延伸与倾向延深部位、矿床两翼深部对赋矿有利的褶曲部位。近年来的找矿实践证明,地质综合研究、构造叠加晕找矿法、以广域电磁法为主的大探测深度物探方法以及深部探矿工程验证是该矿集区深部铅锌找矿的有效勘查方法技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太铅锌矿集区 成矿特征 找矿靶区 勘查方法技术组合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柞水-山阳金铜银多金属矿集区典型矿床模型和找矿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瑞廷 刘凯 +4 位作者 冀月飞 成欢 武春林 张启 李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5-908,共14页
柞水-山阳金铜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区内可划分出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金、铜、银、铁、铅、锌、锑成矿亚系列,与晚三叠世中酸性岩浆活动相关的钼、钨成矿亚系列,与泥盆纪热水喷流沉积作用... 柞水-山阳金铜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区内可划分出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金、铜、银、铁、铅、锌、锑成矿亚系列,与晚三叠世中酸性岩浆活动相关的钼、钨成矿亚系列,与泥盆纪热水喷流沉积作用相关的碳酸盐岩容矿的铜、铁、铅、锌、银成矿亚系列等5个。归纳总结了矿集区金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分别建立了夏家店金矿床、池沟铜钼矿床、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龙头沟金矿床、王家坪金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型。通过区内综合找矿方法、找矿模型的具体运用,进行找矿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找矿进展。在圈定的夏家店和风沟-西田家沟2个找矿靶区预测金资源量42 t、银资源量450 t、铅资源量4×10^(4)t。提出了研究区金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查选区、普查评价和详查勘探3个阶段不同的找矿方法技术组合,为研究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模型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水-山阳矿集区 金铜银多金属 地球化学 成矿模式 找矿模型 找矿预测 矿产勘查工程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