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苯二胺缩对苯二甲醛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倩 马雪冬 +1 位作者 王伟 张存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71-2280,共10页
以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缩合制备出对苯二胺缩对苯二甲醛席夫碱聚合物(PT),研究了采用不同物质的量之比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利用席夫碱聚合物中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不同金属离子配位形成席夫碱配位聚合物(PT-M),... 以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缩合制备出对苯二胺缩对苯二甲醛席夫碱聚合物(PT),研究了采用不同物质的量之比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利用席夫碱聚合物中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不同金属离子配位形成席夫碱配位聚合物(PT-M),并对所形成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IR)、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PT-M的XRD峰强度相比于PT明显降低,表明金属离子配位进入分子链骨架中引起的空间位阻减少了分子链排列的有序性。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评价了所制备的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聚席夫碱铝配合物(PT-Al)表现出较优的电化学性能,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其电容值为649.6 F·g^-1,并且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8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仍有80.9%的电容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聚合物 配位聚合物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茂铁的席夫碱导电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辉 舒荣禄 +4 位作者 王伟 马宇坤 郭颖敏 张存社 王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5-360,共6页
以邻联甲苯胺和均苯三甲醛为反应单体,通过一种简单的席夫碱反应一步合成了席夫碱导电聚合物(TBOT),同时在席夫碱导电聚合物合成过程中掺杂不同摩尔比的二茂铁,制备了席夫碱-二茂铁复合电极材料(TBOT-Fc),采用循环伏安法(CV)、恒流充放... 以邻联甲苯胺和均苯三甲醛为反应单体,通过一种简单的席夫碱反应一步合成了席夫碱导电聚合物(TBOT),同时在席夫碱导电聚合物合成过程中掺杂不同摩尔比的二茂铁,制备了席夫碱-二茂铁复合电极材料(TBOT-Fc),采用循环伏安法(CV)、恒流充放电法(GCD)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测试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BOT-Fc_(0.5)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TBOT,特别是在0.5 A/g电流密度时,比电容达到153.1 mAh/g,此外所构建的非对称超级电池设备TBOFc_(0.5)//AC,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功率密度为334.8 W/kg,能量密度达到了优异的46.5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池 席夫碱 导电聚合物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脱硫剂脱除H_2S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吴素芳 沈寒晰 +3 位作者 张金峰 卢美旭 张丽娜 蓝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3-594,598,共3页
配制一种络合铁脱硫液,考察温度、p H值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评测其脱硫性能。结果表明,配方溶液4在温度50℃、p H 9~9.5时,脱硫效率最高,穿透时间达170 min,硫容为0.845 g/L。脱硫效果优于市售脱硫剂。
关键词 脱硫剂 脱硫性能 H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共价有机框架的聚席夫碱化合物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颖敏 李倩 +3 位作者 魏续占 马雪冬 王伟 张存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0-344,348,共6页
以邻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室温下一步反应合成聚席夫碱化合物(COF),同时在聚席夫碱合成过程中掺杂不同金属硝酸盐,制备了聚席夫碱配合物M-COF,采用循环伏安法(CV)、恒流充放电法(GCD)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对所制备的电极材料进行... 以邻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室温下一步反应合成聚席夫碱化合物(COF),同时在聚席夫碱合成过程中掺杂不同金属硝酸盐,制备了聚席夫碱配合物M-COF,采用循环伏安法(CV)、恒流充放电法(GCD)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对所制备的电极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测定。Zn-COF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COF,特别是当电流密度为0.5 A/g时,Zn-COF的电容达到184 F/g。Zn-COF和Co-COF在经过长时间循环后,比电容可以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席夫碱化合物 共价有机框架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咯啉铜配位席夫碱基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颖敏 赵辉 +3 位作者 马雪冬 王伟 马宇坤 张存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以邻联甲苯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制备席夫碱OTTP,并在席夫碱中掺杂不同比例的菲咯啉铜配合物,合成了菲咯啉铜配位席夫碱基导电聚合物[Cu(Phen)Cl2]X-OTTP(X为席夫碱与菲咯啉铜配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1、0.8、0.6、0.4、0.2)。通过扫描... 以邻联甲苯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制备席夫碱OTTP,并在席夫碱中掺杂不同比例的菲咯啉铜配合物,合成了菲咯啉铜配位席夫碱基导电聚合物[Cu(Phen)Cl2]X-OTTP(X为席夫碱与菲咯啉铜配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1、0.8、0.6、0.4、0.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对产物的形貌结构等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Cu(Phen)Cl_(2)]_(X)-OTTP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席夫碱聚合物被不同比例的菲咯啉铜配合物掺杂后,形貌产生变化,片状的席夫碱表面产生很多孔隙,片状结构被破坏,基本单元结构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受影响,为电荷储存与电子交换提供丰富电活性位点。在6 mol·L^(-1) KOH电解质的三电极系统下,[Cu(Phen)Cl2]0.4-OTTP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具有278 mAh·g^(-1)的高比容量。混合装置超级电容电池[Cu(Phen)Cl_(2)]_(0.4)-OTTP//AC(AC为活性炭)在能量密度为26.16 Wh·kg^(-1)时的功率密度为276.99 W·kg^(-1)。尤其是在10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混合装置经过10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留原始的9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基聚合物 超级电容电池 电极材料 Π-Π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集输管道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俊莉 路建萍 +3 位作者 张颖 刘学文 沈燕宾 李丛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1-2236,共6页
针对油气集输管道存在的腐蚀问题,分析了油气集输管道材质、管外腐蚀和管内腐蚀等因素。总结了管道腐蚀的化学腐蚀机理与电化学腐蚀机理,化学腐蚀的同时往往伴有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较为常见,危害也较严重。系统地介绍了管道选材、涂... 针对油气集输管道存在的腐蚀问题,分析了油气集输管道材质、管外腐蚀和管内腐蚀等因素。总结了管道腐蚀的化学腐蚀机理与电化学腐蚀机理,化学腐蚀的同时往往伴有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较为常见,危害也较严重。系统地介绍了管道选材、涂层防护、阴极保护和缓蚀剂防护多种防护措施,指出将多种防腐蚀技术组合形成联合防护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 管道腐蚀 防护 涂层 缓蚀剂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废弃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路建萍 沈燕宾 +4 位作者 王佳 李俊莉 张颖 李丛妮 许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15-2220,共6页
在研究分析钻井废弃液组分和环境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钻井废弃液处理方面的技术方法,分类介绍了钻井废弃液简单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在源头控制、产品升级、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固控系统... 在研究分析钻井废弃液组分和环境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钻井废弃液处理方面的技术方法,分类介绍了钻井废弃液简单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在源头控制、产品升级、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固控系统优化及撬装设备工程化等方面对钻井废弃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钻井废弃液无害化、减量化、绿色化处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弃液 处理技术 油田应用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用植物源防腐剂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屈文婷 成西涛 +3 位作者 杨淑玮 白燕 刘彦婷 王卫信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4-1738,1748,共6页
对植物源防腐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及在化妆品应用时的复合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阶段而言,化妆品行业仍以化学防腐剂为主、植物提取物为辅的防腐方式,但从长久来看,植物源防腐剂的安全性高、对人体温和的独有... 对植物源防腐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及在化妆品应用时的复合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阶段而言,化妆品行业仍以化学防腐剂为主、植物提取物为辅的防腐方式,但从长久来看,植物源防腐剂的安全性高、对人体温和的独有优势及复合美白、防晒、抗衰老等功能必将受到众多化妆品公司和消费者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防腐剂 化妆品 开发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稠化剂的分子结构及应用性能
9
作者 李俊莉 沈燕宾 +3 位作者 曹晨茜 王鹏程 张颖 路建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4-1227,共4页
综述了四类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稠化剂:阴离子聚合物、阳离子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和非离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应用性能,并对耐高温酸液稠化剂的开发提出建议,可望为我国深层高温、低渗透特低渗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稠化剂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分子结构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MS的超临界CO_(2)增黏剂分子设计
10
作者 张颖 徐杰 +3 位作者 李俊莉 沈燕宾 路建萍 张玉娟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42-2946,共5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增黏剂以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氨基硅油、醋酸乙烯酯为原料,基于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构建超临界二氧化碳增黏剂体系模型,对体系黏度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2%增黏剂可使CO_(2)体系增黏40.67~47.0... 超临界二氧化碳增黏剂以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氨基硅油、醋酸乙烯酯为原料,基于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构建超临界二氧化碳增黏剂体系模型,对体系黏度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2%增黏剂可使CO_(2)体系增黏40.67~47.00倍,加入助剂甲苯后增黏倍数可提高至67.33倍。MS分子模拟的结果与验证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可指导超临界二氧化碳增黏剂的结构设计,模拟结果对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ials Studio 分子模拟 超临界CO_(2) 驱油 增黏剂 C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球技术在油田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路建萍 沈燕宾 +2 位作者 王佳 李俊华 谢元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772,共5页
综述了纳米微球的几种合成方法,介绍了纳米微球技术在油田领域中废弃钻井液处理、原油降凝剂和深部调驱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纳米微球技术在陆地油田和海上油田的矿场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纳米微球技术在油田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纳米微球 合成方法 油田 矿场应用 研究进展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醚基双咪唑啉缓蚀剂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丛妮 李俊莉 +2 位作者 李霁阳 黄瑾 张颖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2-308,共7页
目的模拟CO2强采工艺,研究醇醚基双咪唑啉缓蚀剂DIM-OE的缓蚀性能及机理,解决CO2对整个注采及地面集输系统的低碳钢设备的腐蚀问题。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醇醚基双咪唑啉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采用动态挂片法评价了DIM-OE在不同CO2... 目的模拟CO2强采工艺,研究醇醚基双咪唑啉缓蚀剂DIM-OE的缓蚀性能及机理,解决CO2对整个注采及地面集输系统的低碳钢设备的腐蚀问题。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醇醚基双咪唑啉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采用动态挂片法评价了DIM-OE在不同CO2分压、不同温度、不同质量浓度下对N80的缓蚀性能,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DIM-OE的电化学机理,采用扫描电镜和EDS分析了N80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元素含量。结果随CO2分压的增加,N80的腐蚀速率显著增大。N80的腐蚀速率随腐蚀介质温度的升高先是增大,后又明显下降。随着DIM-OE质量浓度的增加,腐蚀速率逐渐减小,缓蚀率逐渐增大,最终均趋于稳定,腐蚀速率最小为0.063 mm/a,缓蚀率均达到90%以上。DIM-OE为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其分子在N80表面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未加DIM-OE的N80表面腐蚀产物中的C、O元素质量分数较高,Fe元素的质量分数较低,腐蚀严重;加有200 mg/L DIM-OE的N80表面腐蚀产物中的C、O元素质量分数较低,Fe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腐蚀较轻。结论在CO2强采工艺条件下,DIM-OE缓蚀剂分子在N80表面可形成稳定的吸附层,有效地抑制CO2对N80钢片的腐蚀,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醇醚羧酸 双咪唑啉 极化曲线 缓蚀性能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海晶 程雯 +4 位作者 王晓晖 李俊华 张颖 李俊莉 李移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3-615,共3页
由溴代烷、二溴代烷、3-氨基-1-丙磺酸等合成了N,N′-乙基-N,N′-丁磺基-N,N′-烷基-烷基二胺钠盐,采用表界面张力仪测试其在三次采油中应用的能力。结果表明,该系列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超低油水界面张力,其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2)... 由溴代烷、二溴代烷、3-氨基-1-丙磺酸等合成了N,N′-乙基-N,N′-丁磺基-N,N′-烷基-烷基二胺钠盐,采用表界面张力仪测试其在三次采油中应用的能力。结果表明,该系列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超低油水界面张力,其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2)~10^(-3)mN/m,并具有优秀的耐盐及抗温性能,能作为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合成 应用性能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弱伤害瓜胶清洁压裂液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佳 朱杰 +2 位作者 李丛妮 李俊华 张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8-950,954,共4页
常规的瓜胶压裂液体系对油藏伤害的主要因素是残渣大、伤害率高以及由体系配伍性不好造成的伤害。采用低用量瓜胶多核交联剂、多功能阻垢剂、选择性高分子断裂催化剂三种技术集成了微弱伤害瓜胶清洁压裂液体系,对其耐温耐剪切性能、破... 常规的瓜胶压裂液体系对油藏伤害的主要因素是残渣大、伤害率高以及由体系配伍性不好造成的伤害。采用低用量瓜胶多核交联剂、多功能阻垢剂、选择性高分子断裂催化剂三种技术集成了微弱伤害瓜胶清洁压裂液体系,对其耐温耐剪切性能、破胶性能、岩心伤害及配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耐温耐剪切性能良好,破胶残渣为72 mg/L,对岩心的伤害率<10%,破胶液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并在陕北地区进行了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交联剂 破胶剂 低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佳 李俊华 +4 位作者 雷珂 张旭 卢鹏飞 强龙 尉少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4-1416,1423,共4页
针对压裂施工井次不断增多和施工规模逐渐增大的现状,概述了我国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各油气田应根据现场实施条件,对比外排、回注、回用等处置方式的技术难度,优选最合适的处理工艺进行渠道化... 针对压裂施工井次不断增多和施工规模逐渐增大的现状,概述了我国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各油气田应根据现场实施条件,对比外排、回注、回用等处置方式的技术难度,优选最合适的处理工艺进行渠道化处理。有回注条件的优先选择回注处理工艺,其处理成本最低;有回用需求的选择回用工艺,保留返排液中有用成分重新配制新的压裂液;最后的选择是外排处理,其要求指标多,处理成本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回用 回注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安油田注水管线结垢原因分析及新型高效阻垢剂的研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俊莉 张颖 +2 位作者 刘彦锋 陈强 白玉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7,共6页
目的 解决靖安油田三号联合站注水管线内结垢问题。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注水管线内垢样进行分析,采用油气田水分析方法对各站区油水混合物的离子浓度进行分析。选取自制马来酸酐-丙烯酸羟丙酯-亚磷酸钠(MASP)、聚环氧琥... 目的 解决靖安油田三号联合站注水管线内结垢问题。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注水管线内垢样进行分析,采用油气田水分析方法对各站区油水混合物的离子浓度进行分析。选取自制马来酸酐-丙烯酸羟丙酯-亚磷酸钠(MASP)、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钠(EDTMPS)三种药剂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高效阻垢剂Inhi-MPE。参照油田用防垢剂性能评定方法,评价了Inhi-MPE与常用阻垢剂PESA、AA/MA、PBTCA的阻垢性能。结果 注水管线垢样主要为Ca SO4结垢和少量的Ba(Sr)SO4垢。靖安油田三号联合站注水管线结垢主要是由两种不相容的水混合,并在注水管线中生成Ca SO4、Ca CO3和Ba(Sr)SO4垢。Inhi-MPE的最优水平组合为:MASP 10 g,PESA 7 g,EDTMPS 7 g。随着Inhi-MPE含量的增加,Inhi-MPE的阻垢性能增加。当Inhi-MPE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对靖安油田三号联合站混合水样的阻垢率达93.7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Inhi-MPE对靖安油田三号联合站混合水样的阻垢效果最优,AA/MA和PESA次之,PBTCA效果最差,表明Inhi-MPE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结论 在靖安油田三号联合站注水中连续投加Inhi-MPE,平均注水量可控制在608~628 m^3之间变动,注水压力在8.15~8.27 MPa之间变动,两者变动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Inhi-MPE可有效地减缓Ca SO4的结垢速度,保证了注水量的稳定和注入压力的平稳,注水管线结垢的问题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管线 垢样 硫酸钙 阻垢剂 正交试验 阻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金属酞菁的制备及其在降解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皇甫慧君 任蕊 +2 位作者 李丛妮 曹晨茜 李芬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11-3114,共4页
通过原位水热技术将双核金属酞菁负载在磺酸化的石墨烯材料上,得到复合光催化剂Co2Pc2/Pss-Gr。采用UV-Vis光谱、FTIR光谱、SEM电镜、XRD和XPS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罗丹明B为目标染料降解物,H2O2为氧化剂评价了Co2Pc2/Pss-Gr催化剂的... 通过原位水热技术将双核金属酞菁负载在磺酸化的石墨烯材料上,得到复合光催化剂Co2Pc2/Pss-Gr。采用UV-Vis光谱、FTIR光谱、SEM电镜、XRD和XPS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罗丹明B为目标染料降解物,H2O2为氧化剂评价了Co2Pc2/Pss-Gr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2Pc2/Pss-Gr在催化降解染料时具有选择性,能优先降解罗丹明B,可见光照射2 h后,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93%;π-π堆积作用有利于光生电子分离和转移,有效提高了石墨烯催化降解化工废水中染料的效率,为化工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酞菁 氧化石墨烯 光催化 废水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谢元 李俊华 +2 位作者 王佳 沈燕宾 路建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2,共5页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减少及环保政策的加强,传统能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新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锂离子作为新能源领域中的一种,具有电池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等优点,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减少及环保政策的加强,传统能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新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锂离子作为新能源领域中的一种,具有电池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等优点,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目前,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是正极材料,因此对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讨论了三元正极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及改性包覆方法,并对三元正极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材料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3,3-三氟丙基)甲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构筑的超疏水织物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前进 张存社 +1 位作者 成西涛 习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以KOH为催化剂,实现了1,3,5-三甲基-1,3,5-三(3,3,3-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F3)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AEDMS)的本体聚合,得到了侧链含(3,3,3-三氟丙基)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FASO),并以其为低能物质... 以KOH为催化剂,实现了1,3,5-三甲基-1,3,5-三(3,3,3-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F3)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AEDMS)的本体聚合,得到了侧链含(3,3,3-三氟丙基)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FASO),并以其为低能物质,结合凝胶-溶胶法将普通棉织物构筑为接触角为156°的超疏水织物。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 H-NMR)分析表明FASO具有预期的化学结构,处理前后织物表面SEM和疏水性分析表明:织物自身具有的微米尺度二维粗糙度和FASO修饰所形成的低能表面是织物变疏水的主要原因,纳米SiO2在纤维束表面构建的纳米尺度粗糙度,可将水在纤维-水接触面间所占分率由34.7%降低到10%,接触角由134.5°提高到156°。最后,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超疏水织物的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织物 氟丙基 氨基硅 硅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长明 李俊华 王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2-1794,共3页
延长油田应用的泥浆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具有粘度高、有机物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等特点,加入研制的聚丙烯酰胺降解剂HK618、破乳剂HK201和催化剂HK458,可以使其2 h内快速降解水化成小分子,实现固相、水、油的完全... 延长油田应用的泥浆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具有粘度高、有机物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等特点,加入研制的聚丙烯酰胺降解剂HK618、破乳剂HK201和催化剂HK458,可以使其2 h内快速降解水化成小分子,实现固相、水、油的完全分离。采用新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化学处理中钻井液废弃物粘稠物质的稳定性问题,对未来生态恢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降解剂 催化剂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