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素在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松 王杰 张红兵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5-1008,共4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以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为特性的老年人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甲状腺素及其受体在视网膜中显著表达,游离的甲状腺激素与AM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甲状腺素在AMD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以期...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以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为特性的老年人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甲状腺素及其受体在视网膜中显著表达,游离的甲状腺激素与AM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甲状腺素在AMD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索AMD的发病机制以及更好的防治该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老年性黄斑变性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VISULYZE生成Nomogram辅助SMILE矫正近视散光的短期效果
2
作者 赵艳 曹文佳 +3 位作者 申笛 才俊 马晓欢 韦伟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05-809,共5页
目的评估应用VISULYZE软件生成的Nomogram辅助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近视散光的短期效果。方法非随机对照研究。首先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由同一位手术医生应用原Nomogram辅... 目的评估应用VISULYZE软件生成的Nomogram辅助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近视散光的短期效果。方法非随机对照研究。首先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由同一位手术医生应用原Nomogram辅助SMILE且术后随访满3个月的近视散光患者52例102眼的临床资料,应用VISULYZE软件生成新Nomogram。随后纳入2024年8月至11月在同中心应用新Nomogram辅助SMILE且柱镜度≤2.00 D的近视顺规散光患者40例70眼,其中目标屈光度为0 D者50眼,设为试验组。再从应用原Nomogram辅助SMILE患者的数据库中筛选出散光度数≤2.00 D的近视顺规散光患者42例70眼,其中目标屈光度为0 D者51眼,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及屈光结果,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对散光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术后3个月,在目标屈光度为0 D的术眼中,对照组50眼(98.0%)裸眼视力≥20/20,试验组50眼(100.0%)裸眼视力≥20/2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超过1行者。术后3个月,对照组63眼(90.0%)等效球镜度为-0.50~0.50 D,试验组为66眼(94.3%);试验组术眼柱镜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矢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眼矢量误差、成功指数、误差角度的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有43眼(61.4%)、57眼(81.4%)误差角度为-5°~5°。结论应用VISULYZE软件生成Nomogram可优化SMILE设计,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并能提高SMILE矫正近视散光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VISULYZE NOMOGRAM 近视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普鲁兰多糖Dess-Martin醛基化的温敏水凝胶OPL-HPCS-GP制备与性能评价
3
作者 张群 郭烨阳 +5 位作者 郑宇涛 潘士印 刘睿 黄赛朋 郭鹏琦 薛伟明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3,共11页
采用Dess-Martin氧化法,在保证普鲁兰多糖(PL)糖环结构完整基础上制备了氧化普鲁兰多糖(OPL),结合羟丙基壳聚糖(HPCS)和甘油磷酸钠(GP),制备了一种基于席夫碱键与氢键交联的互穿结构温敏水凝胶OPL-HPCS-GP(OPL质量浓度分别为15、20、25 ... 采用Dess-Martin氧化法,在保证普鲁兰多糖(PL)糖环结构完整基础上制备了氧化普鲁兰多糖(OPL),结合羟丙基壳聚糖(HPCS)和甘油磷酸钠(GP),制备了一种基于席夫碱键与氢键交联的互穿结构温敏水凝胶OPL-HPCS-GP(OPL质量浓度分别为15、20、25 g/L)。采用1HNMR、FTIR、SEM对水凝胶进行了表征,对其力学性能、流变性能、溶胀性能、降解性能、载药与释放性能、血液相容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测试,评价了OPL-HPCS-GP水凝胶作为泪道栓塞对兔干眼模型缓解干眼症的疗效。结果表明,生理温度(37℃)下,OPL_(2)-HPCS-GP溶胶(OPL质量浓度为20 g/L)可快速(37.8 s)形成致密均匀的凝胶结构,OPL_(2)-HPCS-GP水凝胶最大应力为(1.96±0.12)N,压缩模量为(30.22±2.27)kPa,力学性能良好;在模拟泪液中,OPL_(2)-HPCS-GP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为226.46%±3.57%,60 d内降解率为30.85%±1.32%;OPL_(2)-HPCS-GP水凝胶对绵羊红细胞的溶血率为1.95%±0.11%,对L929细胞存活率为112.97%±2.64%,生物相容性良好;与新西兰白兔自体干眼对照相比,注入OPL_(2)-HPCS-GP水凝胶作为泪道栓塞30 d的实验组仍能维持泪河高度325.0μm,可改善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s-Martin氧化 普鲁兰多糖 羟丙基壳聚糖 甘油磷酸钠 温敏水凝胶 泪道栓塞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杆菌B诱导大鼠干眼模型中泪腺Lacritin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伟 程燕 +2 位作者 吴洁 王亮 赵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建立肉毒杆菌B诱导大鼠干眼模型,通过观察泪腺Lacritin蛋白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在干眼症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30只(30眼)健康8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20只为实验组,10只为对照组。实验组右侧泪腺注射肉毒杆菌B 0.1 mL,对照组右侧... 目的建立肉毒杆菌B诱导大鼠干眼模型,通过观察泪腺Lacritin蛋白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在干眼症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30只(30眼)健康8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20只为实验组,10只为对照组。实验组右侧泪腺注射肉毒杆菌B 0.1 mL,对照组右侧泪腺注射生理盐水0.1 mL。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3 d、7 d、14 d、28 d、42 d观察基础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染色。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定性、定量分析Lacrit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从术后3 d时出现泪液分泌减少,实验组为(2.56±0.72)mm,对照组为(3.04±0.72)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 d、14d、28 d时分别为(2.03±0.86)mm、(2.01±0.78)mm、(1.04±0.46)mm,对照组分别为(3.01±0.42)mm、(2.78±0.54)mm、(3.00±0.21)m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28 d实验组泪液分泌减少达到最低(1.04±0.46)mm;42 d后泪液分泌恢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角膜荧光染色3 d时出现,持续到42 d,除术前1 d和术后3d外,余时间点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泪腺组织Lacritin蛋白含量检测显示:3 d开始减少,7 d达到最低,28 d时含量仍呈低表达,42 d开始恢复;对照组Lacritin蛋白含量各时间点未出现变化。结论泪腺注射肉毒杆菌B可以成功诱导大鼠炎症干眼模型,Lacritin蛋白的减少与眼表损坏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肉毒杆菌B Lacrit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表菌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安娜(综述) 刘先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4-718,共5页
眼表菌群是由一群定植在眼球表面的黏膜上皮以及覆盖其上的泪膜之中的各种微生物构成的微生物群体。眼表菌群和眼表上皮组织的共生维持了眼表生态系统的稳定,保证了眼表的健康状态。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启动和研究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微生... 眼表菌群是由一群定植在眼球表面的黏膜上皮以及覆盖其上的泪膜之中的各种微生物构成的微生物群体。眼表菌群和眼表上皮组织的共生维持了眼表生态系统的稳定,保证了眼表的健康状态。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启动和研究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微生物菌群和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方法开辟了全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正常人结膜嚢菌群以及角膜炎、结膜炎、眼内炎、泪嚢炎、睑缘炎等感染性眼病和干眼、角膜接触镜配戴等致病因素对眼表菌群的影响,眼表菌群与眼表疾病的联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 菌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联合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高眼压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建萍 赵燕麟 +5 位作者 马勇 朱涛 程燕 车选义 赵桂娥 王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比较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辅助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或高眼压(ocular hypertension,OHT)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使用曲伏前列素单剂药物治疗6周后眼压>18mmHg(1kPa=7.5mm-Hg)的POAG及OH... 目的比较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辅助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或高眼压(ocular hypertension,OHT)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使用曲伏前列素单剂药物治疗6周后眼压>18mmHg(1kPa=7.5mm-Hg)的POAG及OH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40眼)加入10g·L-1布林佐胺滴眼液(每日2次),对照组40例(40眼)加入5g·L-1噻吗洛尔滴眼液(每日2次)。随访2周、8周、14周、20周、26周的眼压、血压、心率,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26周检测与基线对应的相关参量,包括视野、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盘沿面积、泪液功能等。计算26周时眼压≤18mmHg患者百分比。结果两组眼压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降眼压持续平稳,对照组眼压于20周后出现上升趋势。24h眼压描记显示治疗组降眼压稳定,昼夜眼压平稳,对照组夜间眼压控制欠佳。2组对患者血压无影响,治疗组对患者心率无影响,对照组在联合用药20周始出现心率抑制。联合用药后对照组视野光敏感度下降,泪膜稳定性下降,治疗组无明显异常。治疗组常见的副作用是眼部刺激症状、味觉异常、口干等,对照组副作用是眼异物感、干涩等。结论曲伏前列素单剂治疗不足时,添加布林佐胺和噻吗洛尔均能进一步降低眼压,布林佐胺长期及短期眼压波动幅度均比噻吗洛尔小,局部及全身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曲伏前列素 布林佐胺 噻吗洛尔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泪液与生理盐水在泪道梗阻磁共振水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时宏 王玮 +3 位作者 和鸿 高逸飞 杨晓钊 张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对比人工泪液与生理盐水在泪道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MRH)中的优缺点。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33例(健康组)及泪道梗阻志愿者24例(患者组)行MRH检查,于健康组双眼、患者组患侧眼结膜囊先滴入人工泪液(A组),第2... 目的对比人工泪液与生理盐水在泪道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MRH)中的优缺点。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33例(健康组)及泪道梗阻志愿者24例(患者组)行MRH检查,于健康组双眼、患者组患侧眼结膜囊先滴入人工泪液(A组),第2天换用生理盐水(B组),而后均运用MRH技术行泪道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对受检者应用两种滴眼液所得MRH图像质量及泪道长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志愿者的泪囊、鼻泪管在滴用两种滴眼液后均有不同程度的MRH显像。图像质量方面,除部分受试者应用两种对比剂所得的图像质量近似外,其余健康组17例34侧、患者组16例18侧的A组泪道图像质量均优于B组;所有志愿者MRH图像中A组的泪道长度均不同程度长于B组,配对t检验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0例志愿者使用生理盐水后主诉有一般不适,所有志愿者使用氉人工泪液时均未诉有不适感。结论应用人工泪液的泪道MRH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可执行、舒适度较高的泪道检查技术,其图像质量、舒适度优于以往的生理盐水成像,可为泪道疾患的诊治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解剖及功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水成像 人工泪液 生理盐水 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同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圆锥角膜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亚妮 张长宁 +5 位作者 金天博 张学辉 韦伟 林栋 崔岩 朱秀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0-1113,共4页
背景圆锥角膜是双侧、非炎性、角膜中央进行性变薄的疾病。研究圆锥角膜的相关致病基因对于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建立基因早期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视觉同源基因(VSXl)多态性与散发性圆锥角膜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 背景圆锥角膜是双侧、非炎性、角膜中央进行性变薄的疾病。研究圆锥角膜的相关致病基因对于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建立基因早期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视觉同源基因(VSXl)多态性与散发性圆锥角膜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散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01例和健康志愿者80人,受试者均为汉族,所有患者经裂隙灯(Vogt条纹、Fleischer环、Munson症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确诊。运用MassARRAY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对VSXl基因SNP进行检测,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每个研究对象详细的人口学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暴露资料,用x。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圆锥角膜组和正常对照组问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圆锥角膜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中国汉族人群中仅发现rs743018(C.843+140C〉T)和rs6138482(R217HC〉T)两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其余位点未见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圆锥角膜组中2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各SNP位点与圆锥角膜患病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隐性模型下:rs743018(C〉T)校正P=0.35,OR=0.72,95%CI:0.37~1.43;rs6138482(C〉T)校正P=0.48,OR=0.76,95%C1:0.35~1.64]。结论本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VSX1基因有2个SNP位点,但其多态性可能与圆锥角膜的患病无关。由于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着种族差异性,VSX1基因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视觉同源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腾(综述) 陈晓冬(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9-463,共5页
近年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植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移植细胞根据来源和类型分为自体RPE细胞、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异体胎儿RPE细胞、异体成人RPE细胞、胚胎干细胞衍生的RPE细胞、诱导多能干细... 近年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植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移植细胞根据来源和类型分为自体RPE细胞、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异体胎儿RPE细胞、异体成人RPE细胞、胚胎干细胞衍生的RPE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RPE细胞;根据移植方式分为RPE细胞悬液移植和RPE细胞片移植。自体RPE细胞和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因其取材受限等缺点,相关研究已减少。胎儿RPE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并能产生大量供体RPE细胞,是理想的移植细胞来源;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RPE细胞具有致畸性和基因不稳定性的风险。未来可能建立移植细胞的综合评价体系,以筛选出相对合适的供体细胞。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来RPE细胞移植相关的实验研究、临床移植的效果及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干细胞 移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饥饿素对高糖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李蓉 张敏 燕洁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996,共6页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饿素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生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Fe^(2+)浓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RMEC中铁死亡关键分子谷胱甘肽过氧化合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分别为(100.62±3.40)%、(63.74±4.25)%和(88.19±4.65)%,ROS荧光强度分别为15512.20±1347.53、46457.00±1072.65和22220.87±1669.20,GSH浓度分别为(68.52±7.61)、(21.45±1.57)和(55.68±5.15)μmol/L,MDA浓度分别为(0.79±0.10)、(2.47±0.27)和(1.08±0.15)μmol/L,SOD活性分别为(111.67±10.32)、(37.75±5.92)和(97.45±9.12)U/ml,Fe^(2+)浓度分别为(3.02±0.30)、(9.45±0.71)和(4.63±0.32)mmol/mgprot。各组间细胞增生率、ROS荧光强度、GSH浓度、MDA浓度、SOD活性及Fe^(2+)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2、414.59、61.28、67.24、61.64,146.1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均明显降低,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明显升高,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内线粒体铁死亡现象明显;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线粒体状态明显改善。各组间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94、182.8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2种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胃饥饿素可促进高糖下的HRMEC增生,抑制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饥饿素 铁死亡 氧化应激 高糖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奈吉明滴眼液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咪 程燕 +2 位作者 程钰 王竞 吴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塞奈吉明滴眼液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K)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21年6—1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确诊为中度及重度NK的患者22例26眼,给予塞奈吉明滴眼液点眼治疗,患眼角膜上皮愈合后结束治疗。患者在治... 目的探讨应用塞奈吉明滴眼液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K)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21年6—1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确诊为中度及重度NK的患者22例26眼,给予塞奈吉明滴眼液点眼治疗,患眼角膜上皮愈合后结束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眼部检查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其中主要指标包括经Cochet-Bonnet角膜知觉计测得的角膜知觉纤维长度、通过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神经进行的形态学检查及定量检查指标(如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和神经分叉点数量)以及使用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测得的泪河高度,次要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接受塞奈吉明滴眼液的平均治疗时间为(4.42±1.86)周,中重度患者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治疗后角膜上皮缺损区及缺损区上方角膜知觉纤维长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5、-3.22,均P<0.05)。缺损区下方、鼻侧、颞侧角膜知觉纤维长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9、-0.31、-1.86,均P>0.05)。治疗后患眼平均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神经纤维分叉点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5、-3.48,均P<0.01)。治疗后泪河高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P=0.11)。治疗后患眼BCVA(LogMAR)为0.22(0.10,0.40),较治疗前的0.52(0.30,0.70)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P<0.01)。在接受塞奈吉明滴眼液治疗期间,3眼用药后出现短暂性疼痛,1眼眼压升高,给予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塞奈吉明滴眼液点眼治疗可修复NK患者角膜神经的形态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神经生长因子 塞奈吉明 神经纤维 角膜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去除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小胶质细胞方法的比较
12
作者 陈红艳 雷震 +4 位作者 王春婷 文欣茹 蔺雪梅 纪玉强 吴松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71,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对3种去除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中小胶质细胞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纯化方法的特点,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SD乳鼠大脑皮质细胞解离并铺板,根据纯化方法的不同分组为:未... 目的:本研究拟对3种去除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中小胶质细胞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纯化方法的特点,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SD乳鼠大脑皮质细胞解离并铺板,根据纯化方法的不同分组为:未纯化组(Control组)、传统振荡纯化组(TO组)、阿糖胞苷(AraC)+TO组和AraC+L-亮氨酸甲酯(LME)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传代后细胞形态,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比例。AlamarBlue HS检测各组细胞传代后细胞活力。细胞计数统计不同纯化处理后获得的细胞产量。结果:相较于Control组,TO组细胞传代后的细胞纯度(P<0.0001)和细胞活力(P<0.0001)显著增加,纯化后获得的细胞总量显著下降(P<0.001),这些趋势在AraC+TO和AraC+LME组更加明显,AraC+TO和AraC+LME组细胞传代后的细胞纯度(P<0.0001或P<0.0001)和细胞活力(P<0.01或P<0.001)均显著高于TO组,而获得的细胞总量相较于TO组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1),AraC+TO和AraC+LME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TO方法获得富含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物(纯度>90%),并且细胞产量高,可以应用于常规细胞研究,而AraC+TO和AraC+LME方法获得高度富集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纯度>99%),可以应用于神经炎症背景下星形胶质细胞精确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阿糖胞苷 L-亮氨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交联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兆芹 宋金鑫 +4 位作者 吴洁 潘士印 刘先宁 程燕 肖湘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2-806,共5页
背景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炎症性疾病,严重者需行角膜移植术或眼球摘除术.角膜交联术(CXL)是近年来治疗一些角膜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其用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面少有研究.目的 观察CXL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和... 背景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炎症性疾病,严重者需行角膜移植术或眼球摘除术.角膜交联术(CXL)是近年来治疗一些角膜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其用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面少有研究.目的 观察CXL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8周龄健康新西兰白兔15只,其中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取10只兔刮除右侧角膜上皮行角膜划痕,涂抹镰刀菌液,然后行异种脱细胞角膜片覆盖,制备真菌性角膜溃疡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兔随机分为非治疗组和CXL治疗组,每日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测量角膜病灶的直径,并观察角膜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于CXL治疗后第3、7、14、21、28天分别对非治疗组和CXL治疗组兔眼行眼前节照相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治疗后4周,收集15只实验兔角膜组织,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检测正常对照组、非治疗组和CXL治疗组角膜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兔右眼造模后3d即可见角膜病灶区灰白色溃疡灶,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浅基质层局部见豆荚样菌丝.造模后l周角膜溃疡灶加深,范围扩大,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浅基质层见大量真菌孢子和短棒样菌丝,可见角膜内皮细胞层有炎性细胞及前房内渗出.CXL治疗后3、7、14、21 d,CXL治疗组兔角膜上皮缺失范围均小于非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正常对照组、非治疗组和CXL治疗组兔角膜胶原纤维束平均直径分别为(24.6±1.8)、(24.9±1.9)和(43.0±7.4)nm,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5,P=0.00),其中CXL治疗组胶原纤维直径较非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增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30、5.40,P<0.05),胶原纤维间见较多成纤维细胞;而非治疗组兔角膜胶原纤维直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05),正常对照组胶原纤维间少见成纤维细胞.结论 CXL治疗镰刀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好.CXL可使角膜胶原增粗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真菌生长和炎症反应,加速角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交联 真菌 角膜溃疡 治疗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胶原纤维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绷带镜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治疗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郝兆芹 马强 +1 位作者 王小东 高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00-2904,共5页
目的观察角膜绷带镜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并使用生物工程角膜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角膜上皮愈合后... 目的观察角膜绷带镜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并使用生物工程角膜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角膜上皮愈合后给予戴角膜绷带镜联合滴眼液点眼治疗,2周更换1次,术后3个月拆线后停用。B组患者不戴角膜绷带镜,药物治疗同A组。观察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上皮化时间,比较术后第1、2、3、4周两组角膜植片水肿程度,比较术后第1、2、3个月两组角膜植片上皮完整性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比较两组角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和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植片存活率。结果术后3~5 d角膜植片上皮化,2~4周植片水肿消退。A组患者术后第2~3周角膜植片水肿消退,B组患者第3~4周角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长于A组(P <0.001),术后第2~3周A组角膜植片水肿程度明显轻于B组(第2周P=0.002,第3周P <0.001)。术后第1、2、3个月时A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B组(均P <0.001),BUT时长高于B组(P=0.009、0.002、0.33)。A组患者中1例未按时复诊戴角膜绷带镜近5周,继发细菌感染,退出研究,术后3个月A组植片存活率93.3%(14/15);B组患者有2例1个月后出现角膜上皮无菌性缺损,另有1例术后2个月出现角膜溶解,3例均退出研究,术后3个月B组植片存活率80.0%(12/15),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结论生物工程角膜上皮化后戴角膜绷带镜可加速角膜植片水肿消退,保护角膜上皮完整性,维持眼表泪液稳定,有利于维护眼表微环境健康,对生物工程角膜术后角膜植片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角膜 板层角膜移植 角膜绷带镜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植片上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属的PCR鉴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安娜 王亚妮 +3 位作者 刘先宁 朱娟莉 朱秀萍 吴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核糖体18S rRNA基因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的PCR鉴定,建立快速、准确地鉴定真菌性角膜炎致病真菌种属的方法。方法采用眼科常见5种致病菌标准菌株;镜检确诊真菌阳性的角膜炎临床标本29例,其... 目的通过对核糖体18S rRNA基因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的PCR鉴定,建立快速、准确地鉴定真菌性角膜炎致病真菌种属的方法。方法采用眼科常见5种致病菌标准菌株;镜检确诊真菌阳性的角膜炎临床标本29例,其中真菌培养阳性15例,真菌培养阴性14例。所有标本均采用液氮研磨结合小玻璃珠振荡法破碎真菌细胞壁,提取真菌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其18S rRNA基因ITS保守区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后在基因库中查询致病菌的种属,与镜检结果比对。结果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烟曲霉、白色念珠菌等5种标准菌株培养物和29例临床真菌样本(包括15例真菌阳性培养物和14例真菌培养阴性的角膜病变组织样本),各5mg样品中提取的DNA样品的浓度在1.7~22.5mg·mL-1。PCR扩增后5种标准菌株均有目的条带,15例真菌阳性培养物也均有目的条带,14例真菌培养阴性的角膜病变组织样本有2例有目的条带,其余12例没有目的条带。标准菌株的PCR鉴定阳性率100%,镜检确诊真菌阳性的临床样本PCR阳性率58.6%,高于真菌培养法鉴定的阳性率51.7%。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后在基因库中查出了致病菌的种属,检索结果与镜检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通过核糖体18S rRNA基因ITS序列PCR鉴定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较传统的培养加镜检法更高。若能改进从角膜病变组织中提取真菌基因组DNA的方法,其灵敏度还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PCR 内部转录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房水中IL-2、IL-6、MCP-1的表达 被引量:12
16
作者 闫春妮 黄磊 +1 位作者 宋晓瑾 程丽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24例(继发青光眼组)及眼压正常行硅油取出术患者50例(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房水中IL-2、IL-6、MCP-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对术后继发青光眼的预测价值。结果继发青光眼组患者房水中IL-2、IL-6和MCP-1水平分别为(0.28±0.04)μg·L-1、(18.21±2.17)ng·L-1、(3.96±0.46)μg·L-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19±0.03)μg·L-1、(10.49±2.32)ng·L-1、(3.07±0.44)μg·L-1](均为P<0.05);继发青光眼组患者房水中IL-2与IL-6呈正相关(r=0.616,P=0.000);IL-2与MCP-1呈正相关(r=0.594,P=0.000);IL-6与MCP-1呈正相关(r=0.608,P=0.000)。房水中IL-2预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5,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0.0%;房水中IL-6预测术后继发青光眼AUC为0.896,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95.9%;房水中MCP-1预测术后继发青光眼AUC为0.872,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0.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78,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96.0%。结论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房水中IL-2、IL-6、MCP-1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继发青光眼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对术后筛查青光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 继发性青光眼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眼部其他生物测量参数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丹 王晓睿 +2 位作者 韦伟 裴澄 米生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分析近视患者Corvis ST测得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眼部其他生物测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9年3月至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192例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选择右眼进行研究;年龄18~51岁,Cor... 目的分析近视患者Corvis ST测得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眼部其他生物测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9年3月至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192例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选择右眼进行研究;年龄18~51岁,Corvis ST测得的眼压为13~17 mmHg(1 kPa=7.5 mmHg),等效球镜度(SE)为-1.50~-11.62 D。研究纳入Corvis ST测量的角膜变形基础参数包括第一次压平速率(A1V)、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一次压平时间(A1T)、第二次压平速率(A2V)、第二次压平长度(A2L)、第二次压平时间(A2T)、最大压陷时间(HCT)、最大压陷曲率半径(HCR)、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离(PD);整合参数包括2 mm处变形幅度的比值(DA 2 ratio)、综合半径(IR)、最薄点厚度/厚度变化率(ARTh)、第一次压平时角膜硬度参数(SP-A1)、Corvis生物力学指数(CBI)和生物力学/断层扫描地形图指数(TBI)。眼部其他生物测量参数包括中央角膜厚度(CCT)、SE、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前表面曲率(Km)、角膜水平直径(CD)。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评估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眼部其他生物测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CT与除HCT之外的其他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均相关(均为P<0.05);SE与A2L、A2V、PD、HCR、DA 2 ratio、IR均相关(均为P<0.05);AL与A2T、HCT呈负相关,与A2V、PD呈正相关(均为P<0.05);Km与PD、HCR、A2L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CD仅与A1V、ARTh、CBI存在弱的相关性(均为P<0.05);CBI仅与CCT、CD相关(均为P<0.05);TBI仅与CCT相关(P<0.001)。结论近视患者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眼部其他生物测量参数存在相关性,在临床应用这些数据时需要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Corvis ST 角膜水平直径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序列法对30例泪囊炎致病细菌的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安娜 刘先宁 +1 位作者 兰雅娴 陶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7-869,共3页
背景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泪囊炎致病菌检测的金标准为培养法,在培养法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可以更精确地鉴定出致病菌的种属,但目前眼科领域类似的研究资料比较缺乏。目的采用PCR法扩增细菌核糖体16SrRNA基... 背景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泪囊炎致病菌检测的金标准为培养法,在培养法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可以更精确地鉴定出致病菌的种属,但目前眼科领域类似的研究资料比较缺乏。目的采用PCR法扩增细菌核糖体16SrRNA基因序列鉴定泪囊炎病原细菌的种属。方法取10例质控标准菌样本,利用PCR的加热过程使细菌核酸释放,扩增出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测序后与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鉴定出细菌的种属信息,与生化鉴定法结果进行对比,确定16SrRNA基因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取30例泪囊炎患者泪囊分泌物培养出的细菌,利用上述方法进行病原菌鉴定。结果10例质控标准菌样本经PCR扩增后其产物序列的鉴定结果与生化鉴定法结果完全一致。30例泪囊炎病原细菌标本中,16SrRNA基因序列法鉴定结果为表皮葡萄球菌13例,沃氏葡萄球菌2例,人葡萄球菌1例,麦氏棒杆菌5例,肺炎链球菌3例,蜡状芽孢杆菌2例,藤黄微球菌1例;卡他莫拉菌1例,奥斯陆莫拉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结论通过PCR扩增细菌核糖体16SrRNA基因序列鉴定泪囊炎病原细菌种属的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多聚酶链反应 16S RRNA 基因测序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华 肖湘华 +1 位作者 潘士印 朱秀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氉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12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41例(41眼),同期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患者104例(104眼),从治疗费用、手术时...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氉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12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41例(41眼),同期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患者104例(104眼),从治疗费用、手术时间、术后疗效等方面对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治愈率92.7%,住院时间(12.0±1.2)d,手术时间平均120.0min,手术及住院费用(2862.5±53.1)元;泪道逆行置管术组治愈率89.4%,无需住院,手术时间平均8.0min,手术费用(854.0±23.6)元,二种术式在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费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和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疗效果一致,但泪道逆行置管术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逆行置管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角膜塑形镜偏中心定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韦伟 王晓睿 +2 位作者 孙西宇 申笛 张长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究影响角膜塑形镜偏中心定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配戴角膜塑形镜近视患者76例142眼;戴镜前患者年龄为8~16岁,等效球镜度为-0.25^-6.00 D。142眼患者中Ⅰ级偏位者(中心定位)51眼、Ⅱ级偏位者48眼、Ⅲ级偏位者30眼、... 目的探究影响角膜塑形镜偏中心定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配戴角膜塑形镜近视患者76例142眼;戴镜前患者年龄为8~16岁,等效球镜度为-0.25^-6.00 D。142眼患者中Ⅰ级偏位者(中心定位)51眼、Ⅱ级偏位者48眼、Ⅲ级偏位者30眼、Ⅳ级偏位者13眼。不同偏位分级组间的差异性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分组、不同等效球镜度数分组、不同角膜散光度分组中角膜塑形镜偏位情况分布的差异性。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等效球镜度、角膜散光度、角膜离散系数、角膜曲率、年龄和偏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年龄为(10.78±2.12)岁,等效球镜度为(-3.78±1.45)D,角膜曲率为(43.39±1.21)D,角膜离散系数为0.51±0.13。单因素方差分析示,不同偏位分级组间戴镜前等效球镜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98,P<0.001)。相关分析显示,戴镜前等效球镜度和角膜塑形镜偏位程度呈负相关(r=-0.311,P<0.001),其余因素,如角膜散光度、角膜离散系数、角膜曲率、年龄和角膜塑形镜偏位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戴镜前等效球镜可能是影响角膜塑形镜治疗后出现偏中心定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中心定位 角膜塑形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