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渭南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信行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伟军 刘晓宇 +1 位作者 马钰 曾云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1-715,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预防接种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300名0~2周岁儿童家长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家长...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预防接种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300名0~2周岁儿童家长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回答准确率77.87%,总体知晓率60.00%;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人均得分(20.57±2.10)分,得分率82.95%;预防接种行为评分人均(24.18±1.96)分,得分率86.37%。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越高,预防接种态度及依从性越好;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母亲>父亲>其他人群(χ^2=28.429,P<0.01),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χ^2=39.703,P<0.01);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安全关注度较高。结论特定人群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宣传方式应注重针对性和多样性;疫苗接种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应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 知信行 家长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现状与可持续控制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刘家 席昭雁 张天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掌握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状况,制定结核病可持续控制与发展策略。方法现场调研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拟订和实施结核病控制措施。结果通过政府干预、引进项目、加强管理、实施规划等4年实践,全省以县、区、乡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 目的掌握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状况,制定结核病可持续控制与发展策略。方法现场调研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拟订和实施结核病控制措施。结果通过政府干预、引进项目、加强管理、实施规划等4年实践,全省以县、区、乡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1 122例,其中痰结核菌阳性病人37 475例(其中新涂阳病人25 134例),病人发现率超过70%的目标;免费治疗痰检结核菌阳性肺结核病人37 475例,治疗满2个月痰菌阴转率87.8%,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20 140例被治愈,治愈率85.0%。结论推行行政保证、强化技术管理、引进项目支撑、落实经费保障,是实施结核病控制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预防和控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陕西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史伟 徐艺 +5 位作者 刘杨 关路媛 许晶 张蕾 李慎 余鹏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分析2006-2015年陕西省10年间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本底数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陕西省2006-2015年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特征描述。结果 2006-2... 目的分析2006-2015年陕西省10年间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本底数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陕西省2006-2015年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特征描述。结果 2006-2015年陕西省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207 437例,10年平均年发病率约为52.43/10万,其中男性126 673例,女性80 764例,男女性别比为1.57∶1;0岁~和1~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共计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2.48%;病例构成比前3位的职业分别是散居儿童(74.88%)、农民(10.75%)和学生(5.75%);全省发病率最高的市依次是宝鸡、延安和安康;发病时间分布呈夏、冬季两个高峰,夏季高峰出现在7~8月,冬季高峰出现在11~12月;病原检测率为4.60%。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是陕西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结论陕西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危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秋、冬季的轮状病毒感染;全省的实验室病原检测率较低,传染病监测质量也急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他感染性腹泻 流行病学 疫情监测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一起炭疽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峰 邓勇 +14 位作者 张志成 梁旭东 张恩民 马国柱 周体操 曹磊 柴自超 石一 马琳 齐光明 贺莉 贺江 魏建春 李伟 刘东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0-854,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甘泉县炭疽暴发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甘泉县炭疽暴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暴发地区历史疫情资料,采集病例标本及环境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炭疽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病例三间分布,分析影响暴发... 目的分析陕西省甘泉县炭疽暴发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甘泉县炭疽暴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暴发地区历史疫情资料,采集病例标本及环境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炭疽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病例三间分布,分析影响暴发流行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结果甘泉县炭疽疫情暴发系一次同源感染的多点暴发,共计19例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分子分型为MLVA15-31基因型。结论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扑杀病畜、隔离治疗病人、环境消毒等综合措施是快速扑灭炭疽疫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 病原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史伟 马萍 +6 位作者 张蕾 王舒 朱妮 许晶 余鹏博 张少白 徐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4,156,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陕西省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每周流感监测数据,分析2017-2018年冬季全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ILI)情况、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冬季高发期病... 目的分析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陕西省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每周流感监测数据,分析2017-2018年冬季全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ILI)情况、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冬季高发期病原谱及暴发疫情情况,并与往年流感流行季进行比较。结果2017-2018年冬季ILI就诊比例平均水平为4.78%(43709/915450),较往年同期水平偏高。门诊ILI病例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35.19%,其中乙型Yamagata系占15.39%、甲型H1N1亚型占14.23%、甲型H3N2亚型占4.92%、乙型Victoria系仅占0.52%。2017-2018年冬季流感暴发疫情以小学暴发为主,占45%。2017-2018年流感各年龄组病例阳性率均高于往年水平,6~14岁年龄组发病较高,但与往年发病情况类似。结论陕西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流行主要由乙型Yamagata系和甲型H1N1亚型交替流行导致。针对流行特点,需要提高监测敏感性和流感疫苗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H1N1 H3N2 VICTORIA 暴发疫情 流行特征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7年陕西省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史伟 张蕾 +6 位作者 李慎 许晶 马萍 徐艺 董建华 董丽芳 余鹏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2-956,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为陕西省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防控、预测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选取城乡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户)、家禽屠宰加工厂等不同类型监测场所,采用PCR法对外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目的了解陕西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为陕西省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防控、预测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选取城乡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户)、家禽屠宰加工厂等不同类型监测场所,采用PCR法对外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多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采集外环境标本6 426份,检出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7.61%。其中H9亚型阳性占74.23%,H5亚型阳性占15.34%,H7亚型阳性占3.89%,A型未分型及混合型阳性占5.73%。发现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为主;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擦拭标本和清洗禽类污水的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结论陕西省禽类相关环境中存在禽流感病毒,以H9亚型为主,城乡活禽市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受病毒污染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外环境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2005-2017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史伟 闫涛涛 +7 位作者 关路媛 张蕾 李慎 张少白 曹宁家 刘锦峰 余鹏博 徐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9-814,共6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2005-2017年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陕西省2005-2017年水痘报告病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陕西省2005-2... 目的分析陕西省2005-2017年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陕西省2005-2017年水痘报告病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陕西省2005-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01 370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77/10万;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6月和12月出现两个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及以下人群,占总发病数的78.63%,2015年14岁及以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08.37/10万;同期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8起,主要集中在小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进化枝2是陕西优势基因型。结论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学校的监测处理措施及民众疫苗接种意识,进而降低水痘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病学 疾病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时空分布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东立 邱琳 +3 位作者 石一 马琳 张铮 曹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变化特征,为制定肠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17年陕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三间分布分析,利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季节流行特征,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展现菌痢在陕西省地... 目的研究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变化特征,为制定肠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17年陕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三间分布分析,利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季节流行特征,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展现菌痢在陕西省地理分布特征,利用SaTscan9.05进行时空扫描,探测时空发病聚集簇,利用OpenGeoDa1.2.0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测疫情聚集重点区域。结果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平均发病率为32.64/10万,最高为2004年(86.47/10万),最低为2017年(11.31/10万);集中度M值为0.4700,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圆形分布分析高峰日为7月31日,高峰期5月19日-10月12日;时空扫描探测到5个聚集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域位于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市,并向陕南地区转移,低-低聚类区域多位于陕南地区;人群性别比为1.29,以农民28.63%、散居儿童20.90%、学生20.13%为主。结论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高发地区由关中地区逐渐转移至陕南地区,季节性逐渐趋于不明显,时空聚集也在减少,发病以男性儿童、学生及农民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圆形分布法 时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董丽芳 王敬军 +5 位作者 常文辉 任强 邢爱华 李翔 胡婷 贾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描述陕西省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使用寿命表描述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Cox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415例HIV血清学阳性患者经确证检测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61年。越早... 目的描述陕西省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使用寿命表描述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Cox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415例HIV血清学阳性患者经确证检测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61年。越早开始治疗(RR=8.08×10-11),治疗持续时间越长(RR=6.35×10-11),患者死亡危险越低。未治疗患者,确证检测年龄延迟(RR=1.04),死亡危险增加;及时检测CD4水平(RR=0.20),死亡危险降低。疾病状态进展为AIDS、文化程度低、母婴传播都是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时检测和尽早治疗是HIV/AIDS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保护因素,三级预防策略适用于艾滋病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生存时间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艺蓓 岳田利 +3 位作者 乔海鸥 蒋旭鹏 贾如 李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5-203,共9页
【目的】对陕西省市售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进行检测,为保证当地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陕西西安、宝鸡、安康、延安、咸阳、渭南、商洛、铜川、汉中和榆林共10个地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16种120份鱼样品,将样品匀浆后... 【目的】对陕西省市售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进行检测,为保证当地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陕西西安、宝鸡、安康、延安、咸阳、渭南、商洛、铜川、汉中和榆林共10个地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16种120份鱼样品,将样品匀浆后在酸性条件下用2-硝基苯甲醛避光振荡衍生16h,Oasis HLB固相萃取柱提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统计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噁唑烷基酮(AOZ)、呋喃它酮代谢物5-甲基-吗啉-3-氨基-2-噁唑烷基酮(AMOZ)、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2-内酰脲(AHD)和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的检测结果,分析样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情况。【结果】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总检出率为6.5%,呋喃唑酮代谢物检出率最高,为8.3%;16种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样品检出率为15.0%;16种鱼品种的检出率为37.5%,其中武昌鱼、罗非鱼、草鱼、鲶鱼、鲤鱼和鲫鱼检出率依次为100.0%,100.0%,20.6%,15.4%,15.2%和6.3%,其余鱼样未检出;草鱼中4种代谢物的平均含量远高于其他鱼种;咸阳、商洛、延安、渭南、宝鸡和西安的检出率分别为22.9%,20.8%,8.3%,8.3%,2.1%和2.1%;咸阳的草鱼、商洛的鲤鱼、渭南的草鱼和鲤鱼在养殖或运输过程中有使用多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情况。【结论】陕西省部分地区、部分鱼种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水平超标,草鱼、鲤鱼、鲶鱼和鲫鱼等当地养殖的鱼类安全性较低,应引起有关食药监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硝基呋喃代谢物 残留检测 陕西省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8年陕西省渭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 被引量:9
11
作者 苗美荣 潘坤 +5 位作者 曹磊 刘刚 樊苏红 卢卫疆 刘玮 雷东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分析近几年渭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及时空分布特征,为HFR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渭南市HFRS疫情和180个乡镇人口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空间流行病学方法结合SaTScan9.4和ArGis10.2等软件,对渭南市... 目的分析近几年渭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及时空分布特征,为HFR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渭南市HFRS疫情和180个乡镇人口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空间流行病学方法结合SaTScan9.4和ArGis10.2等软件,对渭南市HFRS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8年渭南市共报告HFRS病例2211例,年均发病率为6.37/10万,死亡率为0.02/10万,病死率为0.32%;2012年以后HFRS发病率明显下降,但2013年至2018年发病率呈现隔年上升波浪性发病趋势。HFRS病例以40-69岁组的男性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HFRS发病呈明显季节性,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为发病大高峰,5-7月为小高峰,其余月份有散在病例发生。HFRS病例主要分布于在渭南西南部的临渭区、华州区、华阴市。HFRS一类聚集区,均以临渭区为聚集中心,2012年至2015年覆盖临渭区与华州区,2016年覆盖临渭区、华州区与华阴市,2017年-2018年覆盖临渭区、华州区、华阴市和蒲城县。结论渭南市HFRS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及人群聚集性,病例聚集于渭河流域和秦岭山脉附近,近年来渭南市HFRS聚集区域逐渐扩大,应采取“监测、健教、灭鼠、免疫”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特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部分地区蔬菜与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1
12
作者 白艳红 周玲 +1 位作者 王江 王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 了解目前陕西省部分地区蔬菜与水果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整体水平,寻求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与定点抽样的方法采集我省部分地区蔬菜与水果140份食品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 蔬菜与水... 目的 了解目前陕西省部分地区蔬菜与水果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整体水平,寻求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与定点抽样的方法采集我省部分地区蔬菜与水果140份食品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 蔬菜与水果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检出率分别为20%和1.7%,其中蔬菜样品中对硫磷和水果样品中乐果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6.22μg/kg和3.02μg/kg,大大超过国家的限量标准。结论 陕西省存在着有机磷农药使用的不科学性,应加强管理,开展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常规监测,将农药残留量高的食品杜绝在进入销售市场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水果 有机磷农药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分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安翠红 陈宝宝 +3 位作者 吕文 聂守民 范锁平 孙养信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分离自陕西省鼠疫疫区获得的48株鼠疫菌应用23个DFR(差异区段)和PMT1(质粒验证)PCR扩增,进行鼠疫菌DFR基因组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相同年份,不同染疫动物、媒介... 目的分析陕西省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分离自陕西省鼠疫疫区获得的48株鼠疫菌应用23个DFR(差异区段)和PMT1(质粒验证)PCR扩增,进行鼠疫菌DFR基因组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相同年份,不同染疫动物、媒介蚤分离的鼠疫菌基因组型基本一致。陕西鼠疫耶尔森菌DFR基因组型有Genomovar11、17、20共3种。1987-1988年份、2000-2001年份DFR基因组型以Genomovar17为主,2006年份以Genomovar20为主。结论不同年份疫情主导的基因组型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鼠疫菌DFR基因组型从Genomovar17基因缺失微进化到Genomovar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鼠疫菌 DFR分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彩霞 刘宇 +2 位作者 郭蓉 袁文婷 程国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4-291,共8页
为了解陕西省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评价其污染程度,根据2013年陕西省污染物监测计划对235份食用菌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污染程度,评估陕西居民经食用菌类所致的重金属暴露量。食用菌中镉、汞、铅和... 为了解陕西省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评价其污染程度,根据2013年陕西省污染物监测计划对235份食用菌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污染程度,评估陕西居民经食用菌类所致的重金属暴露量。食用菌中镉、汞、铅和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633、0.0189、0.0571和0.0692 mg·kg-1。以平均含量进行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的分别是鲜蘑菇中汞0.23、干蘑菇中镉0.36和砷0.35,此三者均属于轻度污染水平,其余均为正常背景水平;以高值P90(表示90%的样品含量低于该值)进行评价,干蘑菇中镉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12,表明部分干蘑菇存在镉污染,且其综合污染指数亦>0.7,为警戒线水平;结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各重金属耐受量,计算得出食用菌中重金属的安全消费量,此值较高,食用安全性良好。整体而言,陕西省食用菌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较轻,居民通过食用菌类所致重金属的暴露量在安全范围内,少数食用菌样品重金属含量较高,主要可能与其种植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食用菌 安全性评估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艺 史伟 +4 位作者 许晶 马萍 关路媛 郑媛 余鹏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手足口病(HFMD)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71型(EV-A71)基因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陕西省HFMD监测数据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选择重症和死亡病例的EV-A71分离株用RT-PCR方法扩增VP... 目的了解陕西省手足口病(HFMD)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71型(EV-A71)基因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陕西省HFMD监测数据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选择重症和死亡病例的EV-A71分离株用RT-PCR方法扩增VP1基因片段,MEGA5.0软件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010-2015年陕西省共报告HFMD重症病例5 054例,死亡病例118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052 09/10万,重症病死率2.32%。5-7月为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病高峰,西安、渭南、咸阳为高发地区。病例集中于3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重症和死亡病例总数的90.84%和93.22%,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67∶1。病原学监测重症病例中EV-A71、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66.39%、6.26%和27.35%,不同年份的各病原构成有统计学差异(χ~2=307.827,P<0.001)。不同年龄组的EV-A71检出率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88 18,P<0.001)。死亡病例中EV-A71检出率达96.83%。29株EV-A71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2%~99.7%和98.0%~100%,与我国C4亚型代表株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属于EV-A71病毒的C4基因亚型C4a进化分支。结论应做好重点地区、高发季节和≤3岁儿童的HFMD防控工作,密切关注EV-A71病原流行变化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 死亡病例 流行特征 肠道病毒7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不同产地茶叶中16种稀土元素的区域分布及组成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宇 程国霞 +3 位作者 赵迪 袁文婷 王彩霞 聂晓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8-1032,共5页
随机采集陕西省不同产地的绿茶、红茶、青茶、茯砖茶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其中16种稀土元素(REE)进行测定,以了解陕西省陕南茶区(商洛、安康和汉中)和咸阳茶区茶叶中16种REE含量的区域分布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 随机采集陕西省不同产地的绿茶、红茶、青茶、茯砖茶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其中16种稀土元素(REE)进行测定,以了解陕西省陕南茶区(商洛、安康和汉中)和咸阳茶区茶叶中16种REE含量的区域分布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茶叶样品中16种REE均有检出,总轻稀土元素(LREE)质量分数(∑w_(LREE))占总REE质量分数(∑w_(REE))的72.2%,其中铈、镧、钕合量占∑w_(REE)的比例为63.8%,∑w_(LREE)与总重稀土元素(HREE)质量分数(∑w_(HREE))的比值为2.59,表现为LREE分馏富集,HREE分馏贫化;咸阳的茯砖茶中∑w_(REE)高于陕南茶区的,陕南茶区中商洛的∑w_(REE)高于安康市面上的和汉中市的,陕南茶区不同产地∑w_(REE)略有差别,各产地茶叶中铈、钕、钆、镝、铒、镱含量显著高于两侧元素含量(按原子序数排列),可作为茶叶的特征REE;茯砖茶的∑w_(REE)较高,其次是红茶、绿茶、青茶;HREE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优于LREE之间的、LREE和HREE之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稀土元素 区域分布 组成特征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5年陕西省克雅氏病监测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建华 王丽 +6 位作者 史伟 李慎 魏菁 郑媛 余鹏博 梦遥 徐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CJD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2011-2015年陕西省7家医院报告的49例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收集了患者的血液及脑脊液样本... 目的了解陕西省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CJD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2011-2015年陕西省7家医院报告的49例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收集了患者的血液及脑脊液样本。对脑脊液样本,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14-3-3蛋白。对血液样本,提取核酸,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朊蛋白基因;利用测序技术,测定其突变情况,同时对129位和219位氨基酸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确定散发型CJD临床诊断病例16例,散发型CJD疑似诊断病例4例,遗传型CJD 1例。病例的地理分布和职业无明显聚集性;散发型CJD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2岁,男女比例1.29∶1;快速进行性痴呆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全部诊断病例的47.62%。结论陕西监测到的CJD病例主要为散发型CJD,收集到的病例的年龄、性别比例、职业情况及住址分布等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氏病 监测 14-3-3蛋白 朊病毒 朊病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原虫SSU rRNA基因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铮 李欣妍 +3 位作者 刘东立 王凤萍 王安礼 王天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韩城市黑热病区利什曼原虫种类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对来自韩城市的利什曼原虫阳性标本,进行SSU rR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其它不同种类、不同地区利什曼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突变位点规律,... 目的了解陕西省韩城市黑热病区利什曼原虫种类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对来自韩城市的利什曼原虫阳性标本,进行SSU rR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其它不同种类、不同地区利什曼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突变位点规律,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有3份标本SSU rR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成功,其基因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夏科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的SSU rRNA序列同源性较高,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在UQ-II突变区有一个位点的变异,并与新疆荒漠虫株、甘肃省利什曼虫株聚为一类。结论结合流行病学与SSU rRNA序列分析结果,陕西省韩城市黑热病病原体应为婴儿利什曼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SSU RRNA 系统发育 分子鉴定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陕西省鼠形动物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宝宝 孙养信 +4 位作者 范锁平 吕文 聂守民 李胜振 安翠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5-329,339,共6页
目的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弥补形态学鉴定缺陷。方法结合鼠疫监测工作,使用样方法、5 m夹笼法、夹夜法采集鼠形动物标本,所有标本形态学初步鉴定后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基因(COI基因)进行分子鉴... 目的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弥补形态学鉴定缺陷。方法结合鼠疫监测工作,使用样方法、5 m夹笼法、夹夜法采集鼠形动物标本,所有标本形态学初步鉴定后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基因(COI基因)进行分子鉴定,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获得709只鼠形动物的COI基因序列,隶属于3目10科24属38种。COI基因序列显示种内遗传距离在3.6%以内,平均为1.4%,种间遗传距离大于5.6%,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属间、科间遗传距离界限不明显,对多只鼠形动物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了纠正。系统发育树显示同种个体聚为高支持度的单一分支,发现索氏仓鼠和中国仓鼠2个隐存种。结论DNA条形码技术可对鼠形动物进行有效的鉴定,但因数据库的不完善,仍需将传统的分类学鉴定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结合,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鼠形动物 CO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调查及其血清群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胡伟军 王锐泽 +1 位作者 王月祺 张少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带菌状况,为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选取西安市、宝鸡市、安康市和延安市,按年龄分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通过细菌培养与... 目的了解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带菌状况,为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选取西安市、宝鸡市、安康市和延安市,按年龄分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通过细菌培养与Real-time PCR检测Nm阳性率,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Nm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539例,分离到Nm46株,阳性率为2.99%,Nm中不可分群占63.04%,B群占23.91%,C群占10.87%,A群占2.17%;Real-time PCR检测Nm阳性110例,阳性率为7.15%,高于细菌培养结果,鉴定Nm中不可分群者占67.27%,B群占17.27%,C群占14.55%,A群占0.91%;不同地区研究对象Nm核酸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P<0.01),安康市Nm阳性率最高(10.71%);不同年龄组Nm核酸阳性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8,P<0.01),其中15~24岁组Nm核酸阳性率最高(16.36%),0~2岁组Nm核酸阳性率最低(4.03%)。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m带菌情况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15~24岁)、性别和所在地区(安康市和延安市)。结论陕西省流脑健康人群带菌率相对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人Nm带菌状况的监测,并根据Nm分布特征及菌群变迁趋势及时调整流脑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带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