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变·裂变·新变: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西部电影变迁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阿利 吉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78,共6页
中国西部电影是民族电影的重要代表,其在发展历程中所沿袭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质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潮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与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进程史紧密结合。对改革开放的精神实质与西部电影的主题表达、改革开... 中国西部电影是民族电影的重要代表,其在发展历程中所沿袭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质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潮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与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进程史紧密结合。对改革开放的精神实质与西部电影的主题表达、改革开放的市场环境与西部电影的类型裂变,以及改革开放在步入新世纪后的新时代精神与西部电影的题材新变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研究,以能够为当下探究社会变革之于电影流派的复杂关系提供路径与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西部电影 民族电影 现实主义 类型裂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流大片中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阿利 赵立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7,共6页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对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对于中国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主流大片中建构中国的民族文化形象,这对于主流大片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电影国际形象的确立,对于国家文化形...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对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对于中国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主流大片中建构中国的民族文化形象,这对于主流大片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电影国际形象的确立,对于国家文化形象的有效传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别从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建构、文化氛围的创造与"二次创造"、主流历史的正面表述、故事与人物载体、民族化、多元化、现代化视觉传播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大片 民族文化形象 建构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接力赛
3
作者 施瑀 许小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0-182,共3页
1.外景空中轨道夜字幕:2105年12月10日。一个轮椅停在航空月台上,轮椅上瘫坐着一位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老人。昏暗的天空中,一束亮光从夜空中缓缓滑落,落在了空中轨道旁。一架飞船打开了舱门,舱内一名穿着白色无菌服的人向停在对面的轮椅... 1.外景空中轨道夜字幕:2105年12月10日。一个轮椅停在航空月台上,轮椅上瘫坐着一位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老人。昏暗的天空中,一束亮光从夜空中缓缓滑落,落在了空中轨道旁。一架飞船打开了舱门,舱内一名穿着白色无菌服的人向停在对面的轮椅招了招手。轮椅飞进了飞船。2.内景操作间夜一位身穿白色实验服的年轻女孩:博士,实验者已经进舱,设备也已调试完成。博士眉头紧锁,双眼紧盯前方的虚拟显示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头紧锁 实验者 轮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春
4
作者 张维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2,共3页
1.外景武汉晨冬日的清晨,天还未大亮,空无一人的武汉市被包裹在淡淡的晨雾之中。2.内景武汉市第九医院办公室晨新闻播报的声音夹杂着救护车的警笛声若隐若现。办公桌上堆满了病人的病历及相关病情笔记。小崔从桌上拿起日记本,日记里记... 1.外景武汉晨冬日的清晨,天还未大亮,空无一人的武汉市被包裹在淡淡的晨雾之中。2.内景武汉市第九医院办公室晨新闻播报的声音夹杂着救护车的警笛声若隐若现。办公桌上堆满了病人的病历及相关病情笔记。小崔从桌上拿起日记本,日记里记录着来到武汉的日日夜夜。随着日记的翻页,一幕幕抢救病人的画面浮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播报 救护车 日记本 办公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