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于贝类毒素检测的微/纳分子和细胞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1
作者
申思齐
李宥儒
+5 位作者
张博
刘若冰
王利苹
杨羽彤
景达
田玉兰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9-1349,共11页
贝类毒素在海鲜产业、食品安全和水生环境安全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因此,亟需开发高效、高灵敏、低成本且便于现场快速检测的贝毒日常监测方法。概述了检测贝类毒素的微/纳分子和细胞生物传感器的最新研究,分别...
贝类毒素在海鲜产业、食品安全和水生环境安全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因此,亟需开发高效、高灵敏、低成本且便于现场快速检测的贝毒日常监测方法。概述了检测贝类毒素的微/纳分子和细胞生物传感器的最新研究,分别介绍了基于适配体、免疫、酶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在传感器构建、毒素种类、生物敏感元件、微纳材料、传感方法、现场检测性能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材料、微纳技术与智能检测技术的集成发展,这些微/纳分子和细胞生物传感器将在贝类毒素的日常监测中扮演关键角色,对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毒素检测
适配体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酶传感器
细胞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贝类毒素检测的微/纳分子和细胞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1
作者
申思齐
李宥儒
张博
刘若冰
王利苹
杨羽彤
景达
田玉兰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军事
生物
医学工程学系
陕西省生物电磁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特殊作业环境危害评估与防治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9-134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2301567)
陕西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240120)
军队科研项目(2023KXKT094)。
文摘
贝类毒素在海鲜产业、食品安全和水生环境安全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因此,亟需开发高效、高灵敏、低成本且便于现场快速检测的贝毒日常监测方法。概述了检测贝类毒素的微/纳分子和细胞生物传感器的最新研究,分别介绍了基于适配体、免疫、酶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在传感器构建、毒素种类、生物敏感元件、微纳材料、传感方法、现场检测性能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材料、微纳技术与智能检测技术的集成发展,这些微/纳分子和细胞生物传感器将在贝类毒素的日常监测中扮演关键角色,对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贝类毒素检测
适配体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酶传感器
细胞传感器
Keywords
shellfish toxin detection
aptasensor
immunosensor
enzyme biosensor
cell-based biosensor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于贝类毒素检测的微/纳分子和细胞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申思齐
李宥儒
张博
刘若冰
王利苹
杨羽彤
景达
田玉兰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