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向螺栓连接密拼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
1
作者 关虓 程豪杰 +6 位作者 秦卿 师红杰 唐丽云 程亮 任翔 张程华 高志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0,共11页
为解决传统后浇带叠合板工序复杂、模板消耗量大以及底部不出筋密拼叠合板附加钢筋不易固定、拼缝截面处承载力偏低等问题,设计了3块竖向螺栓连接密拼叠合板和1块15G310-1图集做法密拼叠合板试件,开展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竖向螺栓的排列方... 为解决传统后浇带叠合板工序复杂、模板消耗量大以及底部不出筋密拼叠合板附加钢筋不易固定、拼缝截面处承载力偏低等问题,设计了3块竖向螺栓连接密拼叠合板和1块15G310-1图集做法密拼叠合板试件,开展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竖向螺栓的排列方式、数量对密拼叠合板的承载力、变形以及破坏机制等的影响规律,并验证其竖向螺栓密拼连接的有效性,提出竖向螺栓连接密拼叠合板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竖向螺栓连接密拼叠合板的受弯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优于现阶段15G310-1图集底部不出筋密拼叠合板,竖向螺栓连接能更好保证预制层与现浇层的整体性;采用单排竖向螺栓连接时,随着螺栓数量的增加,叠合板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均提高,与单排螺栓连接相比,采用双排竖向螺栓连接的密拼叠合板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亦随之提高;经承载力验算竖向螺栓连接密拼叠合板拼缝位置处仍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丰富了装配式叠合板的连接构造形式以及为计算竖向螺栓连接叠合板承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 拼缝 螺栓连接 受弯性能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膜蒸发内回热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联英 吴裕远 +1 位作者 郑宏飞 张小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一台利用太阳能驱动的横管降膜蒸发内回热型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实际天气条件下的动态测试。系统采用了多效内回热措施,在蒸发及冷凝过程中,大部分水蒸汽的凝结潜热被重复利用于海水的预热及蒸发过程,在相同的天气条件下,该装置的产水... 对一台利用太阳能驱动的横管降膜蒸发内回热型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实际天气条件下的动态测试。系统采用了多效内回热措施,在蒸发及冷凝过程中,大部分水蒸汽的凝结潜热被重复利用于海水的预热及蒸发过程,在相同的天气条件下,该装置的产水率比单级盘式太阳能蒸馏器提高了2~3倍。太阳辐射越强,产水率越大;启动温度越高,产水量越大。对影响淡水产量的其他因素也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回热型 实验研究 横管降膜蒸发 太阳能蒸馏器 天气条件 太阳能驱动 动态测试 冷凝过程 蒸发过程 重复利用 凝结潜热 太阳辐射 分析讨论 产水率 水蒸汽 产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淋滤剂浸出污泥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车轩 程刚 周乃然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913-1915,1919,共4页
化学淋滤剂是影响污泥中重金属高效、快速去除的重要因素。围绕小分子有机酸、大分子螯合剂、盐溶液、表面活性剂和复合淋滤剂的特点,综述了其在污泥重金属去除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化学淋滤剂 污泥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居住区消防与景观的整合设计——以防城港瑞海尚都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程娟 景涛 朱胜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9,共6页
高层住宅是高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其消防安全尤为重要,生硬的消防空间有悖于人性化景观,而消防与景观设计程序的前后割裂也带来景观设计上的诸多问题。以防城港市瑞海尚都景观设计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同步性、安全性、整体性、多... 高层住宅是高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其消防安全尤为重要,生硬的消防空间有悖于人性化景观,而消防与景观设计程序的前后割裂也带来景观设计上的诸多问题。以防城港市瑞海尚都景观设计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同步性、安全性、整体性、多层性的设计原则;对消防和景观整合设计进行整理,总结出消防车道、操作场地、疏散通道、消防水池以及小品的设计方法,为解决消防与景观设计之间的矛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消防 景观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的粉煤灰湿法脱硫条件优化与机理
5
作者 鞠恺 刘颖 +5 位作者 李新 任武昂 鱼郑 唐仁龙 金鹏康 孙丽萍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7-422,共16页
为考察粉煤灰作为脱硫剂的脱硫效果与机理,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参数粉煤灰浆液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气体流量进行分析,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索粉煤灰湿法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 为考察粉煤灰作为脱硫剂的脱硫效果与机理,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参数粉煤灰浆液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气体流量进行分析,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索粉煤灰湿法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固液质量比可以通过升高pH的方式来提升穿透时间、SO_(2)总吸附量与单位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但当固液质量比超过1∶1后会出现穿透时间与SO_(2)吸附量下降的现象。随着SO_(2)体积分数增加,粉煤灰浆液对SO_(2)的吸附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_(2)体积分数为750×10^(-6)时取得最大吸附量64.35 mg,高SO_(2)体积分数能显著降低穿透时间。提升气体流量,穿透时间、SO_(2)总吸附量与单位质量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均有所降低。以A、B、C分别表示因素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和气体流量,AB、AC、BC分别表示其是交互项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穿透时间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B、A、BC、AC、AB;影响SO_(2)总吸附量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A、C、AB、BC、AC;影响单位质量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B、C、AB、AC、BC。最佳脱硫工艺条件为固液质量比为0.87、SO_(2)体积分数为472×10^(-6)、气体流量为1500 mL/min。对脱硫前后粉煤灰的XRF和SEM分析显示:脱硫后粉煤灰硫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多,原表面板状Ca(OH)_(2)生成了块状和针棒状物的CaSO_(4)·2H_(2)O和CaO·Al_(2)O_(3)·3CaSO_(4)·32H_(2)O。可能的脱硫机理为:粉煤灰在水中溶出大量Ca^(2+)和OH^(-)。SiO_(2)和Al2O_(3)在强碱条件下与Ca(OH)_(2)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胶凝物质(C-S-H和C-A-H凝胶)。当含硫烟气通入粉煤灰浆液中,SO_(2)转移至液相,形成H^(+),HSO_(3)^(-)和SO_(2)^(2-),H^(+)与粉煤灰浆液反应,使粉煤灰中含有的Ca^(2+)、Fe^(3+)等元素浸出并催化氧化溶解于粉煤灰浆液中的SO_(2)气体,生成H2SO4与CaSO_(4),CaSO_(4)与浆液中水分子结合后以CaSO_(4)·2H_(2)O形式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湿法脱硫 固液质量比 响应面分析 脱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膜污染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雅妮 仝攀瑞 +3 位作者 同帜 李海红 于翔 魏志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5-58,63,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水解酸化+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试系统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均匀设计法设置了10组试验,计算各运行条件下的膜过滤阻力,建立了曝气量(G)、混合液污泥浓度(X)和膜通量(J)对膜面污泥沉积速率(K)的影响模型:K=3.645×1... 利用自行研制的水解酸化+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试系统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均匀设计法设置了10组试验,计算各运行条件下的膜过滤阻力,建立了曝气量(G)、混合液污泥浓度(X)和膜通量(J)对膜面污泥沉积速率(K)的影响模型:K=3.645×107.X0.312.J0.13.G-3.46。通过该模型,可以对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膜污染发展情况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实际运行的测试数据与模型预测值符合性很好,可利用建立的模型预测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膜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SMBR 膜污染 数学模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流域水质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同帜 贾红建 +1 位作者 李海红 夏禹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5期80-83,共4页
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标的分析,针对钱塘江流域近十年水质监测的调查,分析了钱塘江的水质现状;预测了流域水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主干流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但不同河段的水质变化较大。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下游水质好于上游、... 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标的分析,针对钱塘江流域近十年水质监测的调查,分析了钱塘江的水质现状;预测了流域水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主干流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但不同河段的水质变化较大。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下游水质好于上游、远离城市河段好于市区河段。工业污染源与城市生活污染源得到治理,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控制相对较难,进展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析 水质预测 钱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聚乙烯醇降解菌系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雅妮 周明 崔双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8,共5页
针对在前期研究中已筛选到的一种聚乙烯醇(PVA)降解混合菌系,考察了种龄、菌悬液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培养温度、初始pH、渗透压及光照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其PVA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龄对混合菌系降解PVA的能力影响较小,实际运用... 针对在前期研究中已筛选到的一种聚乙烯醇(PVA)降解混合菌系,考察了种龄、菌悬液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培养温度、初始pH、渗透压及光照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其PVA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龄对混合菌系降解PVA的能力影响较小,实际运用中保持种龄为24~48h较佳;菌悬液接种量过多时,会影响其正常生长,最佳的接种量为4~6mL;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会影响混合菌系的混合程度,从而影响其PVA降解能力,最佳的装液量为100mL;培养温度和初始pH对混合菌系的生长及其PVA降解能力均有较大影响,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最佳初始pH为7.0;混合菌系具有一定的耐渗透压能力,但当渗透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对PVA的降解率持续降低;混合菌系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仍然能很好地降解PVA,但使用外加光源在夜间增加光照后,其PVA降解率与生物量反而降低了,可能是由于外来光照产生的热量、或是释放的一些光线杀死了部分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混合菌系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法活性污泥系统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莉荣 崔双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9,22,共3页
介绍了以活性污泥 1号模型 (ASM1 )和固体通量沉淀模型为基础 ,结合反应器原理 ,用VB6 .0计算机语言建立A/O法活性污泥模拟器的方法 ,探讨了A/O法活性污泥系统的模拟工艺流程、各组分的物料平衡关系和欧拉法数值积分的步长选取等问题。... 介绍了以活性污泥 1号模型 (ASM1 )和固体通量沉淀模型为基础 ,结合反应器原理 ,用VB6 .0计算机语言建立A/O法活性污泥模拟器的方法 ,探讨了A/O法活性污泥系统的模拟工艺流程、各组分的物料平衡关系和欧拉法数值积分的步长选取等问题。模拟器的校准结果表明 ,该模拟器建立的思路和方法完全正确 ,可以用于A/O法活性污泥系统的模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法 计算机模拟 ASM1 VB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滩生态产业园区的产业链研究
10
作者 成西娟 孟晓杰 +1 位作者 舒俭民 王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381-383,共3页
一个园区的规划是否合理,可以通过对其拟建的产业代谢情况进行研究来反映出来。文章通过产业代谢的理念,对草滩园区内的产业代谢状况进行研究,来反映草滩园区内的产业规划是否合理可行。通过对草滩园区的现状产业链和规划之后产业链... 一个园区的规划是否合理,可以通过对其拟建的产业代谢情况进行研究来反映出来。文章通过产业代谢的理念,对草滩园区内的产业代谢状况进行研究,来反映草滩园区内的产业规划是否合理可行。通过对草滩园区的现状产业链和规划之后产业链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对产业链的研究来反映草滩园区的代谢情况,研究规划后的草滩园区是否能更加合理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规划后的草滩园区所构建的产业链更为系统和完整,其代谢过程也更为健康.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滩 生态产业园 产业链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污泥稳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乃然 温超 程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7-549,560,共4页
基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综述了污泥稳定化的作用机理与国内外当前污泥稳定化技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污泥消化技术、污泥堆肥化技术、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污泥湿式氧化技术、污泥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氯氧化... 基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综述了污泥稳定化的作用机理与国内外当前污泥稳定化技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污泥消化技术、污泥堆肥化技术、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污泥湿式氧化技术、污泥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氯氧化技术。并对污泥稳定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促进污泥稳定化技术发展与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稳定化 消化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风井形式对隧道通风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云 赵蕾 邢利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62-64,共3页
针对于地铁风井,以西安地铁2号线某车站为几何模型,采用软件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活塞风井形式对隧道的通风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风井形式对列车减速进站过程中的活塞风风量、轨底和轨顶机械排风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列车在进站过程中... 针对于地铁风井,以西安地铁2号线某车站为几何模型,采用软件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活塞风井形式对隧道的通风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风井形式对列车减速进站过程中的活塞风风量、轨底和轨顶机械排风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列车在进站过程中,列车速度和列车与风井排风口的相对位置对活塞风井排风量影响显著,在风井倾斜角度变化后,对各类机械排风风量比例的变化影响不显著,并表明斜风井虽然能够解决某些特殊条件下的通风问题,但其在通风效果上与直风井相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活塞风 机械排风 通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滤多孔煤矸石基陶瓷膜支撑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苗雨 郭雅妮 +1 位作者 同帜 吴魁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8-336,共9页
陶瓷膜具有过滤精度高、耐强酸强碱、理化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气体分离等领域。支撑体作为陶瓷膜重要组成部分,可为陶瓷膜提供孔隙结构、抗折强度等。以煤矸石、黄土为主要原料,碳粉为造孔剂、羧甲基纤维... 陶瓷膜具有过滤精度高、耐强酸强碱、理化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气体分离等领域。支撑体作为陶瓷膜重要组成部分,可为陶瓷膜提供孔隙结构、抗折强度等。以煤矸石、黄土为主要原料,碳粉为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采用挤压成型法制备出煤矸石陶瓷膜支撑体,探究烧结温度及造孔剂含量对支撑体抗折强度、纯水通量、晶相演变,微观结构等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支撑体的抗折强度和纯水通量逐渐上升。当烧结温度为1125℃、碳粉添加量为10 wt.%时支撑体性能最佳。此时,可制备出纯水通量为40294.69 L·m^(-2)·h^(-1)·MPa^(-1),抗折强度为23.57 MPa,显气孔率为29.63%,平均孔径大小为2504.7 nm,酸/碱腐蚀率为1.63%/1.02%,孔隙率为49.9%的低成本、高性能的无机陶瓷膜支撑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陶瓷膜支撑体 烧结温度 造孔剂含量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Hz逆变电源抗直流偏磁的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博 曹钟 +1 位作者 赵军锋 王琳 《陕西电力》 2010年第5期40-44,共5页
研究了单相桥式正弦波逆变电源产生直流偏磁的原因,对输出变压器产生偏磁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地考虑了控制电路、主电路开关管特性不一致、驱动电路、调理电路以及负载扰动对变压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方法。通过... 研究了单相桥式正弦波逆变电源产生直流偏磁的原因,对输出变压器产生偏磁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地考虑了控制电路、主电路开关管特性不一致、驱动电路、调理电路以及负载扰动对变压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方法。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案能够抑制直流偏磁,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电源 直流偏磁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动态衰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振方 靳德武 +6 位作者 虎维岳 董阳 曹海东 赵春虎 彭江军 赵宝峰 董兴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87-2594,共8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选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典型工作面推采顶板涌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指数动力衰减模型拟合,利用麦克劳林公式等方法确定了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的近似解...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选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典型工作面推采顶板涌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指数动力衰减模型拟合,利用麦克劳林公式等方法确定了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的近似解,以及工作面推采过程采空区峰值水量及发生位置,动态平衡水量及发生位置,探讨了主要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指示:以动、静两种形态涌入采空区的水量共同作用,控制采空区涌水变化特征,但动态补给量是主控因素;在顶板含水层特征类似,构造影响可忽略条件下,推采速度决定了峰值水量和动态平衡水量发生位置,峰值水量和动态平衡水量受采厚、顶板岩性特征、含水层特征等条件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为形成趋势合理、精度较高的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指数衰减模型 工作面采空区 涌水规律 峰值水量 动态平衡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场机制协同资源共享的CSCW模型研究
16
作者 魏佼佼 刘惠民 +1 位作者 史建知 耿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2期176-178,181,共4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Internet环境下的协作活动必须考虑经济因素 .协作的建立以及对协作资源经济合理地配置一直是一个难题 .本文从市场经济和协作资源共享 ( CSS)的角度出发 ,提出一种基于市场的CSCW结构模型 ,并依据该结构建立了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Internet环境下的协作活动必须考虑经济因素 .协作的建立以及对协作资源经济合理地配置一直是一个难题 .本文从市场经济和协作资源共享 ( CSS)的角度出发 ,提出一种基于市场的CSCW结构模型 ,并依据该结构建立了一个基于市场的 CSCD的系统原型 ,实现了 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的协同资源管理和调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资源共享 CSC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O_(2)溶胶涂覆粉煤灰/黄土支撑体制备陶瓷膜的研究
17
作者 王琳涵 同帜 +3 位作者 吴魁 姚远 李苗雨 龚亮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28-7132,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_(2)O_(3)、TiO_(2)两种溶胶,分别涂覆在粉煤灰/黄土支撑体表面制备陶瓷膜,并利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膜材料的热稳定性、晶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孔隙率、膜通量、膜通量恢复率进行测试...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_(2)O_(3)、TiO_(2)两种溶胶,分别涂覆在粉煤灰/黄土支撑体表面制备陶瓷膜,并利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膜材料的热稳定性、晶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孔隙率、膜通量、膜通量恢复率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及干燥条件能有效控制陶瓷膜晶相变化及膜层完整性,Al_(2)O_(3)、TiO_(2)膜材料分别在50,25℃时干燥,600℃时烧结,制得的Al_(2)O_(3)膜材料为γ-Al_(2)O_(3),TiO_(2)膜材料为金红石相TiO_(2);Al_(2)O_(3)、TiO_(2)陶瓷膜的孔隙率分别为28.56%、34.12%,膜通量分别为1092.67和2983.33 L/(m^(2)·h),膜通量恢复率分别为97%、89%。与未覆膜的支撑体相比,Al_(2)O_(3)、TiO_(2)陶瓷膜的渗透性能降低,但表面更为光滑平整,抗污染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溶胶-凝胶法 Al_(2)O_(3)溶胶 TiO_(2)溶胶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镀Cu催化内电解法处理再生纸废水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媛君 代瑶 朱建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609-1613,共5页
以COD去除率和脱色率为指标,用Fe、Cu催化内电解法处理再生纸造纸废水。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Fe、Cu质量比2∶1,溶液初始pH=6,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30℃,稀释倍数2倍。用此反应条件处理再生纸废水,COD去除率和色度却除率分别为51.6%... 以COD去除率和脱色率为指标,用Fe、Cu催化内电解法处理再生纸造纸废水。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Fe、Cu质量比2∶1,溶液初始pH=6,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30℃,稀释倍数2倍。用此反应条件处理再生纸废水,COD去除率和色度却除率分别为51.6%和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纸废水 催化内电解 FE Cu质量比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柱端约束下外方内圆双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抗侧向冲击动力性能研究
19
作者 范定坚 任曼妮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为研究不同柱端约束作用下方形空心钢管混凝土柱受冲击后的动力性能,对已有试验的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模拟,验证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的可靠性。基于有限元模拟,完成了16个钢管混凝土柱的水平横向冲击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柱端约束条件和柱端轴力... 为研究不同柱端约束作用下方形空心钢管混凝土柱受冲击后的动力性能,对已有试验的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模拟,验证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的可靠性。基于有限元模拟,完成了16个钢管混凝土柱的水平横向冲击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柱端约束条件和柱端轴力大小对钢管混凝土侧向冲击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方形空心钢管混凝土柱受到冲击作用后,冲击侧发生局部鼓曲,冲击部位主要表现为剪切变形,而另一侧主要表现为弯曲变形;柱端未施加轴力条件下,加强柱端约束均有利于提高柱抗侧向冲击动力性能,减少冲击部位和柱整体的变形;柱端约束相同的条件下,柱端施加轴力会对试件抗侧向冲击性能产生不利作用;在固端约束条件下,轴力为柱轴压承载力0.01倍时,冲击力峰值达到最小值,随后冲击力峰值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升,此时轴压力对空心钢管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施加轴力后的悬臂柱由于悬臂端受到轴压力的限制,间接增大了悬臂柱的约束,导致试件柱比预计吸收更多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空心钢管混凝土柱 动力性能 柱端约束 轴力 冲击力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槽孔稳定性分析及护壁预防措施研究
20
作者 王霁旭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6期169-170,174,共3页
指出了地下连续墙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槽壁发生坍塌的现象,尤其是在砂性较重或者粘聚力较差的地层中,槽孔的安全稳定成为了影响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地下连续墙槽孔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槽孔开挖过程中的预... 指出了地下连续墙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槽壁发生坍塌的现象,尤其是在砂性较重或者粘聚力较差的地层中,槽孔的安全稳定成为了影响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地下连续墙槽孔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槽孔开挖过程中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槽孔 稳定性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