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东昆仑洪水川地区科科鄂阿龙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
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战庆
陈有炘
刘成军
高景民
魏方辉
|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5
|
|
|
2
|
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岩浆混合作用:以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闪长岩体为例 |
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战庆
陈有炘
刘成军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1
|
|
|
3
|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南缘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岩体时代、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战庆
陈有炘
刘成军
高景民
魏方辉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5
|
|
|
4
|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 |
邵龙义
董大啸
李明培
王海生
王东东
鲁静
郑明泉
程爱国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2
|
|
|
5
|
温度对煤吸附甲烷的影响实验 |
蔺亚兵
马东民
刘钰辉
马薇
贾雪梅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6
|
|
|
6
|
贵州罗甸晚二叠世辉绿岩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韩伟
罗金海
樊俊雷
曹远志
张静艺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3
|
|
|
7
|
陕北地区中侏罗世延安期古地理特征 |
王东东
邵龙义
李智学
李兆彬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
8
|
不同化学预处理对神府煤粉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
贾雪梅
周安宁
刘博
蔺亚兵
常丽娜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
9
|
基于界址点的地籍时态数据模型 |
郭岚
赵亚宁
杨永崇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