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结合安脑丸对脑梗死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赖天宝 宋艳玲 +4 位作者 余光 方媛 郭远瑾 梅元武 郑维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farction/reperfusion,tMCAO I/R)模型大鼠中证实电针结合安脑丸治疗对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对脑梗死后神经保护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SD大... 目的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farction/reperfusion,tMCAO I/R)模型大鼠中证实电针结合安脑丸治疗对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对脑梗死后神经保护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脑丸组和电针结合安脑丸组。线栓法制作SD大鼠左侧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NSS评分法对各组大鼠各个时间点进行行为学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大鼠各个时间点Bcl-2mRNA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法观察脑梗死后10d各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blot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梗死后10d各组大鼠梗死区边缘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结果假手术组(正常)mNSS评分为0,未见脑梗死,偶见生理性凋亡细胞。安脑丸组和电针结合安脑丸组在4、7、10dmNSS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其中,电针结合安脑丸组更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结果显示脑梗死后Bcl-2mRNA转录水平升高,安脑丸组和电针结合安脑丸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更明显(均P<0.05),其中,电针结合安脑丸组较安脑丸组更高(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都显示,脑梗死后10d安脑丸组和电针结合安脑丸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数及蛋白表达水平要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其中电针结合安脑丸组较安脑丸组更低(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梗死后10d安脑丸组和电针结合安脑丸组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电针结合安脑丸组较安脑丸组更低(P<0.05)。结论中药安脑丸治疗tMCAO I/R模型大鼠,可减少大鼠脑梗死区边缘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改善神经功能,结合电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针药结合治疗后上调了Bcl-2基因表达,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脑丸 电针 脑梗死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片提取物联合丁苯酞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聂晓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1889-1892,1897,共5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提取物联合丁苯酞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渭南市中心医院首次诊断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盐酸多奈哌齐片+银...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提取物联合丁苯酞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渭南市中心医院首次诊断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盐酸多奈哌齐片+银杏叶片提取物片+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接受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测定血清中代谢产物、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介质等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血清中Hcy、IL-1β、TNF-α、HMGB1、MCP-1、MDA、Tau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UA、VitB12、FA、VEGF、BDNF、GPX3、CAT、SO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IL-1β、TNF-α、HMGB1、MCP-1、MDA、Tau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UA、VitB12、FA、VEGF、BDNF、GPX3、CAT、S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提取物联合丁苯酞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能够显著改善物质代谢并减轻炎症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银杏叶片提取物 丁苯酞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