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某羊场羊感染泰勒虫种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1
作者 何玉洁 王成隆 +4 位作者 廖伟荣 房凯敏 王占宏 任尊 宋军科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97,共6页
泰勒虫(Theileria spp.)作为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原虫,主要寄生于羊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中,可引起羊的泰勒虫病,导致病羊精神不振、贫血、高热、营养不良和体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为了解析陕西某羊场具有典型症状的羊只感染... 泰勒虫(Theileria spp.)作为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原虫,主要寄生于羊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中,可引起羊的泰勒虫病,导致病羊精神不振、贫血、高热、营养不良和体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为了解析陕西某羊场具有典型症状的羊只感染泰勒虫的种类及其遗传进化关系,通过形态学方法对采集该羊场的6份羊血液样品进行涂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并进一步基于泰勒虫SSU rRNA基因位点以提取的血液样品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测序、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通过形态学方法初步鉴定,样品中红细胞存在泰勒虫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约770 bp处出现了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条带,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获得长度为773 bp的靶基因序列。该研究中的羊泰勒虫分离株与GenBank中来自海南省山羊源分离株吕氏泰勒虫(T.luwenshuni)(参考序列:MK680191)序列一致性达100%,且同属一个分支,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综上所述,羊泰勒虫在陕西省羊中分布广泛且具有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羊泰勒虫病的有效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虫 种类鉴定 遗传进化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奶牛源微小隐孢子虫的基因亚型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2
作者 张迎锐 王占宏 +4 位作者 丰嘉怡 赵永攀 陈超 李韬 张智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6,共5页
隐孢子虫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消化道的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可通过污染食物、水源等感染宿主,常引起宿主水样腹泻,甚至死亡。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隐孢子虫属中致病力较高的种类之一,有研究表明,C.parvum的致病... 隐孢子虫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消化道的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可通过污染食物、水源等感染宿主,常引起宿主水样腹泻,甚至死亡。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隐孢子虫属中致病力较高的种类之一,有研究表明,C.parvum的致病力与其gp60基因亚型有强相关性。因此,本研究基于gp60基因位点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陕西奶牛源微小隐孢子虫进行基因亚型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中奶牛源C.parvum分离株(SX-1)属于Ⅱd亚型家族,基因亚型为ⅡdA19G1,与GenBank中MH049734、MN304768、MT156342和AY738194等参考分离株同归于一个大支,均属于Ⅱd亚型家族。该研究所获得的结果表明C.parvum在陕西省奶牛中分布广泛且具有遗传多样性,对做好犊牛腹泻疾病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陕西奶牛源C.parvum有效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基因亚型 遗传进化分析 奶牛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肉羊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占宏 何玉洁 +4 位作者 王成隆 张智鹏 钟红梅 李安鹏 李艳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3-56,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肉羊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0只肉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0mg/kg桑叶黄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预饲期15d,正试期120d。... 文章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肉羊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0只肉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0mg/kg桑叶黄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预饲期15d,正试期120d。结果表明,试验组肉羊终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羊具有相同的生长趋势。试验组肉羊屠宰率、GR值、眼肌面积、羊肉红度及血清HDL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肉剪切力、蒸煮损失率、失水率、黄度、亮度及血清GLU、TG、TC、LDL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能显著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强机体脂质代谢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黄酮 肉羊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朱鹮生态区肉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模式
4
作者 王成隆 钟红梅 +2 位作者 王占宏 李玉柱 陈琳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为了做好世界珍禽、国宝朱鹮主要的野生种群栖息地之一陕西省洋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解决好朱鹮生态区的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稳步增收的矛盾。[方法]总结洋县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措施,提出进一步综合利... [目的]为了做好世界珍禽、国宝朱鹮主要的野生种群栖息地之一陕西省洋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解决好朱鹮生态区的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稳步增收的矛盾。[方法]总结洋县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措施,提出进一步综合利用秸秆的建议。[结果]截至2022年底,洋县培育建成肉牛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镇8个、示范村22个、示范场(户)56个,建设饲草青贮处理设施128处,配备青贮处理机械197台(套),年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14.3万t,全县肉牛产业年产值达9.8亿元,做到了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杜绝了焚烧作物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国宝朱鹮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结论]实现了朱鹮生态区环境保护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肉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和谐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生态区 肉牛 秸秆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