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3油层组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精细表征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皓宇
李茂
+2 位作者
康永梅
吴泽民
王广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188,共12页
镇北油田镇300井区长3油层组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性强,吸水不均井占测试总井数的48%,为了提供建产方向,急需进一步刻画剩余油分布。利用经典的构型分析方法,结合具有沉积单元和渗流单元双重特性的复合砂体韵律特征和渗流规...
镇北油田镇300井区长3油层组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性强,吸水不均井占测试总井数的48%,为了提供建产方向,急需进一步刻画剩余油分布。利用经典的构型分析方法,结合具有沉积单元和渗流单元双重特性的复合砂体韵律特征和渗流规律,总结了研究区长3油层组4种垂向叠置样式、5种平面接触关系并明确测井识别标志。最后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和生产动态结合的方法明确指出2种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注采井网的不完善,是造成孤立式和分离式叠置关系单砂体剩余油的主要因素;切叠式单砂体剩余油主要集中在砂体顶部;间湾接触的单砂体易造成河道侧翼剩余油富集;得益于较好的连通性和较高的水驱效率,替代式和侧切式接触关系砂体不富集剩余油;对接式接触的单砂体连通关系复杂,单一的判别方式易造成注采不对应,进而形成局部剩余油。该研究成果能兼顾储层构型对油藏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和流动单元的渗流特性,可有效指导油藏注采井网部署,为油田后期注水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砂体
储层构型
流动单元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3油层组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精细表征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皓宇
李茂
康永梅
吴泽民
王广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石油
工程学院
陕西省油气井及储层渗流与岩石力学重点实验室·西安石油大学
中国
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18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陆相页岩井周天然裂隙力学活动性评价方法基础研究”(编号:51874239)资助。
文摘
镇北油田镇300井区长3油层组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性强,吸水不均井占测试总井数的48%,为了提供建产方向,急需进一步刻画剩余油分布。利用经典的构型分析方法,结合具有沉积单元和渗流单元双重特性的复合砂体韵律特征和渗流规律,总结了研究区长3油层组4种垂向叠置样式、5种平面接触关系并明确测井识别标志。最后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和生产动态结合的方法明确指出2种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注采井网的不完善,是造成孤立式和分离式叠置关系单砂体剩余油的主要因素;切叠式单砂体剩余油主要集中在砂体顶部;间湾接触的单砂体易造成河道侧翼剩余油富集;得益于较好的连通性和较高的水驱效率,替代式和侧切式接触关系砂体不富集剩余油;对接式接触的单砂体连通关系复杂,单一的判别方式易造成注采不对应,进而形成局部剩余油。该研究成果能兼顾储层构型对油藏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和流动单元的渗流特性,可有效指导油藏注采井网部署,为油田后期注水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单砂体
储层构型
流动单元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模型
Keywords
single sand body
reservoir architecture
flow unit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remaining oil model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3油层组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精细表征
张皓宇
李茂
康永梅
吴泽民
王广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