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杂木屑栽培灵芝添加辅料试验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林娟
周选围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
出处
《食用菌》
1998年第6期14-14,共1页
-
文摘
灵芝是一种药用真菌,自1969年我国实现室内灵芝栽培以来,灵芝的人工栽培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发原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笔者选用木屑为主料,麸皮、玉米粉、米糠、稻草粉为辅料进行栽培实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川引1号,引自四川农科院菌种厂。 1.2 试验配方 A.杂木屑95%。B.辅料麦麸:B_1杂木屑85%,麸皮10%;B_2杂木屑80%,麸皮15%;B_3杂木屑75%,麸皮20%。C.辅料玉米粉:C_1杂木屑85%,玉米粉10%;C_2杂木屑80%,玉米粉15%;C_3杂木屑75%,玉米粉20%。D.辅料米糠:D_1杂木屑85%,米糠10%;D_2杂木屑80%,米糠15%;D_3杂木屑75%,米糠20%。E辅料稻草粉:E_1杂木屑85%,稻草粉10%;E_2杂木屑80%,稻草粉15%;E_3杂木屑75%,稻草粉20%。以上配方均另加石膏粉、碳酸钙各2%,蔗糖1%,按常规法制种和栽培。 1.3 观察和统计 接种后每天定时观察菌丝的长势,当菌丝在栽培袋中长至2/3时,定时观察现原基情况,
-
关键词
灵芝
栽培
杂木屑
辅料
培养料
-
分类号
S567.310.4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秦巴山区黑木耳香菇生产中常见杂菌及防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树森
钱学聪
许家珠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陕西省汉中农校
陕西省留坝县食用菌站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92年第3期25-26,共2页
-
文摘
秦岭巴山地区,为左北界到东洋界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至温带的过渡气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是黑木耳、香菇生长的良好基地。自八十年代初推广人工段木栽培及代料栽培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该地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是杂菌的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为害也越来越重。为了有效防治,从1988年到90年。
-
关键词
黑木耳
香菇
栽培
杂菌
防治
-
分类号
S436.4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秦巴山区的黑木耳红虫
- 3
-
-
作者
李树森
钱学聪
许家珠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汉中农业学校
汉中地区植物所
-
出处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9-40,共2页
-
文摘
在秦岭和巴山地区黑木耳生产中,“红虫”危害十分严重,重者达90%以上,轻者在40%~50%。耳农们称“红线虫”。1988~1990年,我们对其生物学、危害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发现它是一种果蝇(Drosophila sp.)的幼虫。这种果蝇的成虫、卵、幼虫及蛹与国内常见危害食用菌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ster)有所不同。现将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治报道如下:
-
关键词
黑木耳
红虫
危害
防治
秦巴山区
-
分类号
S436.4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