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应急监测及预案探讨
1
作者 邓秋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8期23-24,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片面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发生破坏。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进行实时和有效的监测,是目前城市管理部门研究的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片面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发生破坏。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进行实时和有效的监测,是目前城市管理部门研究的重点问题。城市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可以有效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并且为环境治理和改善提供相应的预案。本文主要对城市环境应急监测的问题和预案进行研究,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环境污染 应急监测 防治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根层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最佳测量深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艳玲 欧阳竹 +3 位作者 郭建青 李元盈 陈博 刘恩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104,共3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2001-2007年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和方差检验。结果表明,深度30 cm处土壤水分含量与0~50 cm土壤水分含量平均值高度相关,并且两者之间构成一定的转换模型。最后,利用2008年0~50 cm... 利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2001-2007年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和方差检验。结果表明,深度30 cm处土壤水分含量与0~50 cm土壤水分含量平均值高度相关,并且两者之间构成一定的转换模型。最后,利用2008年0~50 cm土壤水分实际测量值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的预测值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拟合效果较好。因此,30 cm可以作为作物根层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最佳土层深度。该结论适用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的农田土壤水分含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含水量 根层土壤水分 相关性 转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木屑、花生壳和稻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彦民 王娅丽 +2 位作者 刘鹤蒙 宋凤敏 李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1-315,共5页
研究了醋酸改性枫香木木屑、花生壳和稻壳对溶液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过程。探讨了pH、吸附剂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性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影响不同。在各自最优条件下,改性木屑... 研究了醋酸改性枫香木木屑、花生壳和稻壳对溶液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过程。探讨了pH、吸附剂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性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影响不同。在各自最优条件下,改性木屑、花生壳和稻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分别为99.02%、97.70%和97.95%。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8.54 mg/g、49.51 mg/g和40.17 mg/g。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由大到小为改性花生壳≈改性稻壳>改性木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醋酸改性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赵赟鑫 张欢 +1 位作者 邓百万 谢海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89-392,共4页
以红豆杉内生真菌发酵的紫杉醇产量为指标,利用HPLC法进行检测,筛选确定了发酵产紫杉醇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硝酸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培养基最佳组合为A1B2C1,即葡萄糖50.0 g/L、硝... 以红豆杉内生真菌发酵的紫杉醇产量为指标,利用HPLC法进行检测,筛选确定了发酵产紫杉醇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硝酸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培养基最佳组合为A1B2C1,即葡萄糖50.0 g/L、硝酸铵6.0 g/L、无水硫酸镁0.3 g/L,从而获得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50.0 g/L、NH4NO36.0 g/L、KH2PO40.5 g/L、无水Mg SO40.3 g/L、维生素B10.05 g/L,其紫杉醇平均含量达到938.6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紫杉醇 内生真菌 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欢 赵赟鑫 +2 位作者 李昭莹 田露 邓百万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306-309,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方法,对内生真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LB-10发酵产紫杉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过程中的最佳组合:A2B2C3,即温度27℃,p H值7. 0,接种量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方法,对内生真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LB-10发酵产紫杉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过程中的最佳组合:A2B2C3,即温度27℃,p H值7. 0,接种量5%,其紫杉醇平均含量达到949. 6μg/L。同时,制作了菌体生长曲线和代谢产紫杉醇含量变化曲线,选取发酵时间为14 d并在第10 d处于对数生长末期加入调节物质为最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紫杉醇 内生真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调节剂对红豆杉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赟鑫 张欢 +3 位作者 张颜青 吴永波 刘婷 陈旺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20-123,共4页
根据紫杉醇的结构特点和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合成机制,选取4种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红豆杉内生真菌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的第10天,补加下列任一生长调节剂,使发酵液中初始浓度分别达到水杨酸20.0 mg/L,茉莉酸甲酯100.0μmo... 根据紫杉醇的结构特点和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合成机制,选取4种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红豆杉内生真菌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的第10天,补加下列任一生长调节剂,使发酵液中初始浓度分别达到水杨酸20.0 mg/L,茉莉酸甲酯100.0μmol/L,赤霉素2.0 mg/L,矮壮素2.0 mg/L,均能提高紫杉醇产量。同时,在发酵过程的第10天补加蔗糖,在含量不高于15 g/L时,对紫杉醇的积累和菌丝体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高于此浓度时,菌丝体生长受抑制,紫杉醇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紫杉醇 内生真菌 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和单位指标负荷标准差的COD总量分配模型及应用
7
作者 刘杰 李鹏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2-55,共4页
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出发,基于公平有效的原则,选取并量化与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相关的各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单位指标负荷污染物比重标准差的最小加权和的规划模型,并以汉江水源地汉中地区水... 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出发,基于公平有效的原则,选取并量化与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相关的各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单位指标负荷污染物比重标准差的最小加权和的规划模型,并以汉江水源地汉中地区水中COD总量分配为例设计了分配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既克服了等比例分配的不公平性,又考虑了各区域的实际差异,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分配方法,为实现水中COD总量公平分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 总量分配 变异系数 标准差 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的改性及其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帆 李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339-19340,共2页
详细介绍了淀粉的改性及其在印染废水和造纸废水中的应用,并对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淀粉 改性 印染废水 造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汉中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探析
9
作者 刘杰 王淑新 李鹏飞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5年第9期75-82,共8页
以汉江汉中段2022年1—12月期间20个采样断面的7种重金属及4种常规检测指标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揭示汉江汉中段水体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最后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 以汉江汉中段2022年1—12月期间20个采样断面的7种重金属及4种常规检测指标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揭示汉江汉中段水体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最后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该流域段水体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段水体7种重金属年均值浓度依次为Zn>Cr>Cu>Pb>As>Cd>Hg,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Ⅱ类标准限值内;高浓度断面主要分布在采矿和金属冶炼企业周边。从时间维度上看,该流域段丰水期的重金属污染指数略高于枯水期;以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为参照,整体上该流域段处于尚清洁水平,主要污染因子为Cu和Cr。汉江汉中段水体重金属的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Pb、Zn、As、Cd和Hg,与水污染物氨氮(NH_(3)-N)同源,主要受工业源、交通运输、生活排污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Cr、Hg和Cu,主要受周边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汉江汉中段水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时空分布规律 污染特征 污染源 汉江汉中段 水污染治理 水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