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秦岭南麓华山松和油松气候变化响应与多情景模拟
- 1
-
-
作者
刘昶
蔡志同
鲁艺
田利军
邹林波
顾丽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武乡林场
-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335-8348,共14页
-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2024SF-ZDCYL-05-07,2024SF-YBXM-54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YFF1306505)。
-
文摘
结合树木年轮学和Vaganov-Shashkin过程模型,系统解析秦岭南麓华山松(Pinus armandii)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径向生长在年、月、日尺度上的气候响应机制,并耦合CMIP6四种排放情景(SSP126,SSP245,SSP370,SSP585)预测其未来适应性,为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气温持续增加(P<0.05),火地塘林区华山松在1971-2023年呈现显著上升的生长趋势(Slope=0.003,P<0.05),而武乡林区油松通过响应气温突变减缓衰退。(2)两树种响应呈现空间-种间分异:油松在武乡林区与前一年10月及当年3、9月气温正响应(P<0.05),但受前年与当年9月降水抑制;火地塘油松则对当年4-8月气温正响应,而对前一年8、10月降水负响应。华山松响应模式差异更显著:武乡林区华山松受前一年6月气温与当年2、9月降水负调控,而火地塘华山松对当年9月降水显著正响应(P<0.05)。(3)Vaganov-Shashkin模型表明:在5-9月生长季期间,华山松和油松的生长持续受到降水的限制。气温上升导致二者的生长季延长,武乡林区华山松则通过高效排水抵消水分胁迫显著延长生长季(0.33天/年,P<0.05)。(4)未来情景下,华山松树轮指数至2064年预计增长4%(P<0.05),其低水分需求阈值(W_(1)=0.0079%)优于油松(W_(1)=0.0397%)表现着对暖干化更好的适应性。研究为秦岭人工林应对暖干化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基于生理过程的决策工具,可为类似气候区树种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长分异
径向生长
Vaganov-Shashkin模型
秦岭
-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growth divergence
radial growth
Vaganov-Shashkin model
Qinling Mountains
-
分类号
S791.24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