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应可明 陈峥 +1 位作者 孙民昌 燕归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129-132,135,共5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病理特点、诊断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汉中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例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国家制定的放射性甲状... 目的 探讨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病理特点、诊断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汉中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例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国家制定的放射性甲状腺癌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3例患者术后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根据最新诊断标准,2例诊断为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1例仅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不能诊断为放射性甲状腺癌.结论 放射性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病理类型;从事放射介入工作时间3年8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发生放射性甲状腺癌;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可以转变为放射性甲状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甲状腺癌 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任爱红 田洁 +1 位作者 李兰兰 郝爱琳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7期891-892,共2页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3周。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17%~27%。由于皮肤黏膜分离伤口就在造口周围,易被排泄物污染而合并感染。作者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3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通过采...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3周。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17%~27%。由于皮肤黏膜分离伤口就在造口周围,易被排泄物污染而合并感染。作者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3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通过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伤口处理方法,预防后期造口并发症,对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分离 肠造口 患者 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伤口处理方法 造口并发症 合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粘附因子等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阚炳华 彭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9期1427-1428,共2页
高胰岛素血症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发生,T2DM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等参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相互... 高胰岛素血症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发生,T2DM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等参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2],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及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但上述血清学指标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尚未完全明确[3]。作者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就诊于本院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测了相关指标,为明确相关因子在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糖尿病 相关性分析 血清学指标 胃癌发生 粘附因子 患者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外基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