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DE-IGMS模型的陕西省生活用水区间预测
1
作者 赵炳南 粟晓玲 +2 位作者 褚江东 贾玉博 周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4,共8页
针对用水序列预测结果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研究引入KDE-IGMS区间预测模型对陕西省的生活用水进行预测。首先,依据陕西省2002-2022年生活用水数据,基于用水过程线相似距离法对各地市生活用水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高增长型、缓增波动... 针对用水序列预测结果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研究引入KDE-IGMS区间预测模型对陕西省的生活用水进行预测。首先,依据陕西省2002-2022年生活用水数据,基于用水过程线相似距离法对各地市生活用水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高增长型、缓增波动型和不规则波动型3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特点,分别构建改进的系列灰色模型(IGMS)进行用水量预测,并与长短期记忆网络和高斯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其次,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KDE)拟合误差分布并计算置信区间。最后,基于KDE-IGMS模型预测得到2030年陕西省各地市的生活用水区间。结果表明:IGMS模型在指标RMSE、MAP和R^(2)方面均优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和高斯回归模型,且在高增长型用水序列预测方面精度提升尤为显著;此外,区间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区间覆盖率高(PICP=0.95)且区间宽度小(PINAW=0.0403);2030年西安和榆林用水量较2022年增长近60%,宝鸡、咸阳、渭南等城市用水增幅约为10%~20%,而铜川和商洛用水需求增幅较小。以上研究表明,在划分用水序列类型的基础上,改进的IGMS模型在处理短序列、趋势显著的高增长型用水序列时预测优势明显,另外KDE方法可显著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建议未来应重点关注西安、榆林用水快速增长地区,合理加大水资源保障力度,加强用水管理,提高节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核密度估计 用水预测 区间预测 陕西省 生活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跨流域调水系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以陕西省引嘉入汉调水工程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永胜 史娟 潘景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142-148,共7页
针对两个调水区联合调水供给同一受水区的复杂跨流域联合调度,建立了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LSSDC)理论与方法,构建了联合调度最优决策制定模式,并以陕西省汉江与嘉陵江流域内的引汉济渭及引嘉入汉调水工程为例,通... 针对两个调水区联合调水供给同一受水区的复杂跨流域联合调度,建立了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LSSDC)理论与方法,构建了联合调度最优决策制定模式,并以陕西省汉江与嘉陵江流域内的引汉济渭及引嘉入汉调水工程为例,通过1955-2010年55 a长系列优化调度,验证了复杂调水系统内部互补性及其优化调度规则的实用性。结果表明:通过联合优化调度,复杂调水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调水效率,降低调水过程波动,更利于工程实际运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跨流域调水 多目标 联合优化调度 引嘉入汉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分析与协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党云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2,74,共8页
“空间均衡”是新时代治水工作的核心准则和要求,也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措施,对实现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的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我国空间均衡政策背景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陕西省人口分布、城市布局、能源布局... “空间均衡”是新时代治水工作的核心准则和要求,也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措施,对实现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的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我国空间均衡政策背景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陕西省人口分布、城市布局、能源布局、生态布局状况和水资源空间格局匹配情况,分析了陕西省水资源空间均衡应协调治理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要素与系统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贯彻落实“空间均衡”的主要举措:强化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管住用水,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科学调水,构建可靠且通畅的现代水网;协同治水,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均衡 状态分析 协调途径 水资源配置格局 现代水网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世兴 刘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供水水库为现代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水源保障,其效益的发挥直接取决于库容的大小,而泥沙淤积是导致水库库容损失的根本原因。针对陕西省多泥沙河流的水沙特性,通过对多年来水库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近20 a供水水库的开发运... 供水水库为现代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水源保障,其效益的发挥直接取决于库容的大小,而泥沙淤积是导致水库库容损失的根本原因。针对陕西省多泥沙河流的水沙特性,通过对多年来水库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近20 a供水水库的开发运行方式总结,提出了供水水库采用蓄水运用、蓄清排浑、引干入支等开发运行方式的判别条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从含沙量、库沙比、水沙特性及库容系数等参数总结的供水水库运行方式判别条件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河流 供水水库 运行方式 判别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苏丹 费良军 杨晓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为背景,以受水区缺水量最少、经济效益最大和污水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陕西省引汉济渭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受水区各主要城市及其各用水部门的分配水量,解决了... 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为背景,以受水区缺水量最少、经济效益最大和污水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陕西省引汉济渭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受水区各主要城市及其各用水部门的分配水量,解决了受水区多目标多水源复杂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通过求解模型可以看出陕西省内各主要城市生活需水基本得以解决;工业需水和生态需水得到很大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多目标优化配水 粒子群优化算法 引汉济渭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载作用下加筋黄土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6
作者 张琬 牟洪坤 +3 位作者 刘奉银 郭怀宁 赵玮 薛一峰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7,共11页
采用加筋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即将一部分湿陷性黄土挖除,以一定间距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筋材,每铺设一层筋材后将挖出的黄土回填并压实。为探究该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改善效果,开展湿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黄土地基模型试验... 采用加筋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即将一部分湿陷性黄土挖除,以一定间距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筋材,每铺设一层筋材后将挖出的黄土回填并压实。为探究该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改善效果,开展湿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黄土地基模型试验,分析填土压实度和筋材刚度、层数、间距对地基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寻最优加筋参数。结果表明:与素土地基相比,加筋显著提高了地基的应力扩散效应,大幅降低了基础下方的土压力和地表沉降,使土压力和地表沉降的整体分布更加均匀,并使地基破坏模式由素土地基的冲剪破坏转变为整体剪切破坏;在湿载作用过程中,加筋区两侧出现由地表向地基内部发展的纵向裂缝,至地基破坏时,裂缝发展深度贯通整个加筋区;加筋黄土地基的内部土压力随填土压实度、筋材刚度和层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筋材间距的增加而增大,增加筋材层数对减小土压力最为有效,相比素土地基的最大减幅可达50%;加筋黄土地基主要依靠距地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筋材的承载能力和应力扩散作用减小湿陷沉降,即存在一个有效加筋深度,改变该深度范围以外筋材的参数,对改善地表不均匀沉降作用不大;加筋黄土地基的有效加筋深度约为基础宽度B的0.5倍,最佳筋材长度和刚度分别为3.0B和500~700 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加筋地基 模型试验 湿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考虑水分迁移下饱和正冻土的各向异性冻胀系数研究
7
作者 葛辉 郭春香 张蕾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63,共9页
正冻土冻胀是寒区工程产生冻害的关键因素,其冻胀过程是水热力相互耦合的动态作用结果,在开放系统中,温度、温度梯度、含水率、水分补给强度等都是影响正冻土冻胀变形的重要因素。冻土冻胀是水分迁移产生的竖直方向分凝冻胀和原位冻胀... 正冻土冻胀是寒区工程产生冻害的关键因素,其冻胀过程是水热力相互耦合的动态作用结果,在开放系统中,温度、温度梯度、含水率、水分补给强度等都是影响正冻土冻胀变形的重要因素。冻土冻胀是水分迁移产生的竖直方向分凝冻胀和原位冻胀的共同作用,其冻胀力学特性属于各向异性。参考规范内土体含冰量随冻结的变化过程,考虑泊松比、地下水位深度、降温速率等因素,得到正冻土的在冻结过程中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冻胀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粉土和粉质黏土的冻胀系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案例中粉土在-0.2~-3.0℃、0.2~1.0 m范围内竖向冻胀系数为-1.37×10^(-3)~-7.67×10^(-3),水平向冻胀系数为-0.81×10^(-3)~-4.85×10^(-3),差值百分比为10.4%~77.7%,说明考虑分凝冻胀产生的各向异性是必要的。研究提出的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冻胀系数计算方法,可以为科研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冻土 水分迁移 温度 地下水位深度 冻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规律的堆石料弹、塑性湿化力学参数研究
8
作者 周雄雄 黄佳铄 +2 位作者 范志东 纪天瑞 迟世春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2-1088,共7页
湿化变形是土石坝的主要后期变形之一,对坝体的应力变形性状及初次蓄水坝体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前期湿化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湿化变形模型,在进一步全面分析大量湿化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并完善了湿化应变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 湿化变形是土石坝的主要后期变形之一,对坝体的应力变形性状及初次蓄水坝体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前期湿化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湿化变形模型,在进一步全面分析大量湿化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并完善了湿化应变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推导了代表此特性的弹性和塑性力学参数。在非线性弹性理论框架下,提出了新的湿化泊松比计算公式,确立了湿化泊松比、平均有效应力p和广义剪应力q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塑性理论框架下,提出了精确的湿化剪胀方程。通过多组试验数据论证,发现提出的湿化泊松比与剪胀比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因此,提出的湿化泊松比和湿化剪胀比的计算方法是普遍适用且精确可靠的,研究成果可为堆石料湿化变形特性和堆石坝湿化变形弹塑性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湿化变形 湿化泊松比 剪胀方程 湿化剪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裂隙边坡滑动失稳的试验分析及机理研究
9
作者 卢功臣 虞子楠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深入分析降雨作用下裂隙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边坡中广泛存在的竖向、内部等裂隙形态进行缩尺模型降雨实验,并结合数值计算及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进行稳定性分析及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深入分析降雨作用下裂隙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边坡中广泛存在的竖向、内部等裂隙形态进行缩尺模型降雨实验,并结合数值计算及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进行稳定性分析及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缘竖向裂隙的存在加速了雨水入渗及地下水位抬升,坡内裂隙会使雨水聚集,进而水分顺裂隙迁移并加速了裂隙上缘块体的滑落,含裂隙边坡失稳时间较无裂隙边坡提前了18%~40%;当上缘裂隙和内部裂隙均考虑时,边坡稳定性系数骤降,在计算稳定性系数小于1后短时间内滑坡迅速发生;PIV结果显示带裂隙边坡失稳时粒子运动速度更快、诱发滑动区域更广、破坏性更强.相关结果可作为降雨条件下边坡安全判定及滑坡预警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裂隙 模型试验 稳定性系数 粒子图像测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河谷应力场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宪民 尹健民 +1 位作者 李永松 周春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4,共4页
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地处东秦岭地区的河谷地段,复杂地质结构和复杂地形地貌决定了工程区地应力分布的复杂性。为了研究其地应力分布情况,采用水压致裂法在左右坝肩边坡和河床部位3个钻孔进行现场地应力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河床部位测孔... 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地处东秦岭地区的河谷地段,复杂地质结构和复杂地形地貌决定了工程区地应力分布的复杂性。为了研究其地应力分布情况,采用水压致裂法在左右坝肩边坡和河床部位3个钻孔进行现场地应力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河床部位测孔埋深0~50 m及两岸边坡测孔500~530 m高程岩体应力量值较大,可划为应力增高区;而河床测孔埋深50 m以下和边坡测孔500 m高程以下,可归为原岩应力区;河床浅部岩体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与河流走向基本垂直,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向区域构造方位靠近;边坡浅层岩体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河流在该段走向呈小角度相交,随着竖直埋深的增加,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逐渐向NE向过渡,而接近区域构造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 地应力 区域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口水利枢纽调流调压阀仿真计算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旭荣 刘积慧 刘璟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132,共19页
三河口水利枢纽供水阀采用DN2000-16活塞式调流调压阀。为保证流量符合设计要求、阀门不发生气蚀振动破坏,确保工程安全,针对水头高、流量变幅大、工作条件复杂的问题,进行了调流调压阀的流场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研究。首先建立三维仿真... 三河口水利枢纽供水阀采用DN2000-16活塞式调流调压阀。为保证流量符合设计要求、阀门不发生气蚀振动破坏,确保工程安全,针对水头高、流量变幅大、工作条件复杂的问题,进行了调流调压阀的流场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研究。首先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选择合适的计算软件,根据设计流量率定流阻系数后,选择前半段开小孔、后半段开大孔的活塞开孔型式,进行流态仿真计算,包括流场分析、气蚀和振动分析计算。其次,按线性缩尺1∶5设计1台DN400模型机,分析论证模型机与真机的相似性。最后,按照计算参数设计加工一台DN400的模型机,通过试验验证其关键参数和流量特性与计算值的符合性,测量模型机上下游压力、流量等参数,测算其流阻系数、流量系数和流量-压力-开度曲线。结果显示:压力-开度-流量关系符合设计要求,流量/开度比呈直线分布,压力值相等情况下流量比与模型比呈平方关系;DN400模型机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DN2000调流调压阀计算结果比较,流阻系数、流量系数比误差基本≤5%,基本达到相似性要求;与DN400模型机CFD计算结果对比后误差≤5%,试验和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气蚀判定后没有气蚀发生,噪音小于95分贝。结果表明:流场分析计算所用软件是可靠的,DN2000调流调压阀具有良好的抗气蚀性能。通过试验和研究后,研究制定了“模型试验内容及验收标准”和“DN2000-1.6 MPa调流调压阀验收标准”,为我国《调流调压阀设计导则》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流调压阀 流场仿真分析计算 模型试验 验收标准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4 位作者 王平 崔毅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分析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信息,根据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模糊关系的取值区间特点提出了相对联系数,用相对联系数的平均集对势估计各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的权重,进而可得各指标重要性的专家综合排序值,据此筛选初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SM-RCN)。SM-RCN在陕西省的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指标体系汇聚了各专家对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综合评判;SM-RCN可克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缺乏定量分析依据的不足,可识别不同专家、同一专家对不同评价方面的指标排序合理性的程度。该筛选方法在区域水利现代化、水资源空间均衡、水资源承载力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系统结构 集对分析 相对联系数 平均集对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结构的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结构解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金菊良 王平 +4 位作者 周亮广 吴成国 崔毅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62,共7页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三要素组成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结果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既是水利系统优化的发展理念,也是实现系统治水的发展措施;将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解析为水旱灾害防御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水生态保护安全和水环境保护安全保障以及高质量水利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内化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之中,其中水资源禀赋和绿色发展是前提基础和约束条件,开放是其外在环境条件和内在体现,水利科技创新、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利系统现代化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安全系统功能协调是发展的重要优化途径,高质量水安全保障与满足人民需求的高质量水利共享是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问题视角深入剖析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系统结构及其内在关系,可进一步深化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认识,为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综合定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概念分析 系统结构 关系结构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口水利枢纽泄洪消能工体型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181-186,共6页
通过水力学模型对三河口水利枢纽泄洪消能工体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底孔出口采用矩形不对称宽尾墩形成的窄缝体型,三表孔采用左、右表孔差动式齿坎与中表孔舌型鼻坎组合的优化方案具有表孔、底孔出口水舌上下分层、前后拉开、... 通过水力学模型对三河口水利枢纽泄洪消能工体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底孔出口采用矩形不对称宽尾墩形成的窄缝体型,三表孔采用左、右表孔差动式齿坎与中表孔舌型鼻坎组合的优化方案具有表孔、底孔出口水舌上下分层、前后拉开、横向扩散的特点,从而改善了水垫塘内的水流流态,提高了消能效率,水垫塘底板所受动水冲击压力及脉动压力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孔 表孔 差动式齿坎 消能工 水垫塘底板 冲击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平 周亮广 +5 位作者 金菊良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刘凌 崔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基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作用形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结构和相对联系数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构建了由59个评价指标、11个发展方面、3个发展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 基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作用形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结构和相对联系数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构建了由59个评价指标、11个发展方面、3个发展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集对分析计算指标、方面、子系统和样本4个层次与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集对间的联系数,应用减法集对势判断4个层次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SPA-HDEM),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2020年10个地市的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中。结果表明:西安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处于中等偏较高等级,咸阳、汉中、渭南、安康、宝鸡、榆林均处于中等等级,延安、商洛、铜川均处于较低偏中等等级;非陕南的7个地市的发展条件均不佳,10个地市的发展途径均相对较低;各地市处于反势的指标中,西安有“人均水资源量”等11个、铜川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32个、宝鸡有“水利投资占GDP比重”等16个、咸阳有“人均生活用水量”等14个、渭南有“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19个、延安有“供水模数”等21个、榆林有“供水模数”等22个、汉中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15个、安康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21个、商洛有“人均工资”等25个,重点调控这些反势指标是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任务。SPA-HDEM适用性强,在已知评价等级标准的实际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问题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盆水利枢纽工程溢洪洞水力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宗仁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溢洪洞是水利枢纽工程中重要的泄洪建筑物之一,而且其泄洪流速一般都很高,很容易产生混凝土的空蚀破坏,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选择合适的体型是溢洪洞防止空蚀破坏的首要环节,而防空蚀破坏的关键是溢洪洞高流速段洞内过流面压力分... 溢洪洞是水利枢纽工程中重要的泄洪建筑物之一,而且其泄洪流速一般都很高,很容易产生混凝土的空蚀破坏,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选择合适的体型是溢洪洞防止空蚀破坏的首要环节,而防空蚀破坏的关键是溢洪洞高流速段洞内过流面压力分布不能产生超过混凝土允许的负压力。就金盆水利枢纽工程溢洪洞水力设计及所采取防空蚀破坏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枢纽 溢洪洞 水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涧峪水库坝后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小芳 潘惠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阐述了景观水库工程规划理念,分析了涧峪水库坝后景观现状。提出将涧峪水库坝后景观设计分为生态景观区、休闲休憩区、科技展示区:生态景观区包括花卉展示区、景石碑林区;休闲休憩区包括休闲度假区、嬉水休闲区,以及园、亭、台、榭等小... 阐述了景观水库工程规划理念,分析了涧峪水库坝后景观现状。提出将涧峪水库坝后景观设计分为生态景观区、休闲休憩区、科技展示区:生态景观区包括花卉展示区、景石碑林区;休闲休憩区包括休闲度假区、嬉水休闲区,以及园、亭、台、榭等小品设施;科技展示区包括农业科技示范区、文化科教区、饮水思源纪念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生态环境 水源工程 涧峪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红济石隧洞钻爆段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红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年第5期92-96,共5页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为陕西省南水北调重点建设工程,其输水隧洞为该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运用新奥法基本原理,利用隧洞开挖揭示地质条件,对前期地质条件揭示不充分条件下设计的一次支护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永久衬砌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通过系统...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为陕西省南水北调重点建设工程,其输水隧洞为该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运用新奥法基本原理,利用隧洞开挖揭示地质条件,对前期地质条件揭示不充分条件下设计的一次支护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永久衬砌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通过系统的计算与分析,调整了原一次支护结构,确保了该隧洞钻爆段施工期围岩稳定与支护结构安全,确保该洞段顺利施工,并对钢筋混凝土永久衬砌的配筋量优化,大大降低钢筋量,节约了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优化设计 一次支护 衬砌结构 新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溃决机理的堰塞湖溃决快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琳 苑鹏飞 +3 位作者 钟启明 胡亮 单熠博 薛一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2,共12页
堰塞湖发生后极易形成溃决灾害链,亟需构建基于有限数据包的溃决快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快速获取堰塞湖影响区域的三维地理信息,构建溃决-致灾的快速定量评估模型。基于堰塞湖坝体颗粒级配组成,实现精细化、简单化的稳定性快速评价... 堰塞湖发生后极易形成溃决灾害链,亟需构建基于有限数据包的溃决快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快速获取堰塞湖影响区域的三维地理信息,构建溃决-致灾的快速定量评估模型。基于堰塞湖坝体颗粒级配组成,实现精细化、简单化的稳定性快速评价;基于冲蚀特性和崩塌过程溃决机理,实现溃口流量变化过程分析与洪水演进过程模拟(1 h内);基于极限学习机网络模型建立风险人口与生命损失的函数,实现了生命损失评估预警,明晰了溃决-致灾的灾害链效应。将其应用于唐家山堰塞湖实例发现: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预警溃决灾害链;开挖引流槽可降低堰塞湖的溃口峰值流量、最大流速、溃口宽度和溃决库容,但无法防止溃决发生;若不开挖引流槽,溃决库容将达到3.14×10^(8) m^(3),溃口峰值流量达到9343.35 m^(3)/s,溃口顶宽增大到151.6 m,开挖引流槽可使溃口峰值流量减少12.6%,溃决库容减少36.5%,降低了堰塞湖的溃决风险;当提前预警时间超过2 h后,及时疏散下游淹没范围内的居民可使生命损失率降低为0。研究方法可实现堰塞湖应急处置时的快速定量风险评估,并为其应急处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稳定性 溃决过程 生命损失 风险评估 唐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陕西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20
作者 许晓会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47-149,共3页
总结了陕西省大型灌区"十一五"前节水改造的经验,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节水改造规划以及节水改造的技术措施。节水改造后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得到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同时对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也... 总结了陕西省大型灌区"十一五"前节水改造的经验,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节水改造规划以及节水改造的技术措施。节水改造后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得到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同时对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节水改造 管理体制 用水安全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