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养殖水产品重金属含量状况调查及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强兵 任惠丽 +1 位作者 侯淑敏 杨元昊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2,共6页
2014年至2015年,在陕西省的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榆林市和铜川市采集草鱼、鲤、鲫、鲢、鳙、罗非鱼、乌鳢、俄罗斯鲟、鲶、虹鳟和大鲵等11个水产品品种共计274份样品,分别检测Zn、Cu、Hg、As、Cd和Pb 6种重金属(含... 2014年至2015年,在陕西省的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榆林市和铜川市采集草鱼、鲤、鲫、鲢、鳙、罗非鱼、乌鳢、俄罗斯鲟、鲶、虹鳟和大鲵等11个水产品品种共计274份样品,分别检测Zn、Cu、Hg、As、Cd和Pb 6种重金属(含类金属As)含量。这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水产品肌肉中残留量分别为2.49~25.15、0.1L^2.15、0.000 15L^0.364 3、0.01L^0.161 9、0.000 1L^0.031 5和0.002 5~0.4 mg/kg(鲜重)。6种重金属在11种水产品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我国限量标准,综合污染指数等级为Ⅳ级,污染程度属无污染,重金属含量总体状况良好。不同养殖品种间重金属的含量水平有一定差异,大鲵体内Zn的含量水平最高,其次为鲤、鲫、鲶及罗非鱼;鲫体内Cu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其它鱼类,其次为鲤;Hg在乌鳢体内含量水平明显较高,其次为大鲵、鲢、鳙和俄罗斯鲟;As在虹鳟体内含量水平最高,其次为俄罗斯鲟和鲢。Cd和Pb的含量在11种水产品间无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养殖水产品重金属含量目前虹鳟、俄罗斯鲟、鲢和鳙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相对较高,潜在污染风险相对较大,重金属指标中As和Hg的潜在污染风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重金属 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产地水产品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食用安全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惠丽 田强兵 +1 位作者 杨元昊 侯淑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81-84,86,共5页
[目的]探讨陕西省产地养殖鱼类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以及食用安全。[方法]以陕西省主要水产品养殖区的主要养殖品种为抽样监测对象,应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陕西省陕南、关中、陕北7个地市随机采集的当地主要... [目的]探讨陕西省产地养殖鱼类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以及食用安全。[方法]以陕西省主要水产品养殖区的主要养殖品种为抽样监测对象,应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陕西省陕南、关中、陕北7个地市随机采集的当地主要养殖水产品肌肉中锌(Zn)、铜(Cu)、汞(Hg)、砷(As)、镉(Cd)、铅(Pb)的含量。并依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和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分析重金属在陕西省养殖水产品中的分布特征和食用安全性。[结果]陕西省养殖水产品肌肉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依次为Zn>Cu>Hg>Pb>As>Cd;其中Zn检出率最高,为100%,As检出率最低,为39.3%;Zn、Cu、As、Hg含量水平在不同食性养殖水产品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b和Cd含量水平无显著差异;陕西省不同地区养殖水产品As和Hg含量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Zn、Cu、Pb、Cd含量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食用安全性评价表明,陕西省主要养殖水产品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0,无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关中地区(0.154)>陕南地区(0.085)>陕北地区(0.061)。[结论]研究可为渔业管理部门了解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开展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重金属 分布特征 食用安全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黑河细鳞鲑生物学研究及资源保护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军严 钟林 +3 位作者 王开锋 张海斌 张晓茜 许涛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67-69,共3页
细鳞鲑是秦岭地区分布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前景,除体长较北方其它产地稍小外,其它性状变异仍在同一区间范围.产卵期在3月下旬至6月初,最小性成熟雌鱼体长185 mm,体重104.5 g,年龄3岁;最小性成熟雄鱼体长150 mm... 细鳞鲑是秦岭地区分布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前景,除体长较北方其它产地稍小外,其它性状变异仍在同一区间范围.产卵期在3月下旬至6月初,最小性成熟雌鱼体长185 mm,体重104.5 g,年龄3岁;最小性成熟雄鱼体长150 mm,体重75 g,年龄2岁.食性肉食性,主要为水生昆虫的幼虫和成虫.鳞长与体长呈直线正相关,其关系式为L=40.139 50+ 172.830 4S;体长与体重相关关系式为:W♀=0.000 008L3.1668,W♂=0.000 056L2.7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 黑河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干流陕西段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贾秋红 李文香 +5 位作者 王博涵 侯淑敏 沈红保 高志 齐喜荣 白海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92-93,97,共3页
于2014年3月对渭河干流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样点调查研究,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该河段的水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有浮游动物4类25个种,其中轮虫在种类组成中占主导地位。浮游动物密度为81.00~499.50 ind/L,均值为249... 于2014年3月对渭河干流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样点调查研究,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该河段的水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有浮游动物4类25个种,其中轮虫在种类组成中占主导地位。浮游动物密度为81.00~499.50 ind/L,均值为249.21ind/L;生物量为0.046 7~0.542 0 mg/L,均值为0.249 3 mg/L。其中,原生动物类群中的绿游仆虫(Strombidium viride)和轮虫类群中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出现频率较高。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73~3.49,平均值为2.69。渭河陕西段水质整体受到中度污染,需要加大流域生态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陕西段河流湿地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海斌 钟林 +4 位作者 杨军严 毛治彦 杨甘霖 李云 许涛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60-66,共7页
依据作者历年研究资料,结合近3年调查结果,初步整理出汉江陕西段鱼类物种多样性 107种,隶属7目17科.其中鲤科鱼类63种,占物种多样性的59.43%.其次为鲿科13种.结果表明,由于湿地环境日趋恶化、功能日渐衰退,鱼类物种多样性面临极大... 依据作者历年研究资料,结合近3年调查结果,初步整理出汉江陕西段鱼类物种多样性 107种,隶属7目17科.其中鲤科鱼类63种,占物种多样性的59.43%.其次为鲿科13种.结果表明,由于湿地环境日趋恶化、功能日渐衰退,鱼类物种多样性面临极大威胁,由绝迹至易危的物种多达19种,占整个物种数的17.75%,汉江鱼类物种多样性前途令人堪忧.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即尽快建设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恢复湿地功能,保护鱼类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陕西段 鱼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渭河陕西段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宏伟 李文香 +4 位作者 侯淑敏 王博涵 沈红保 白海锋 袁永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3期210-211,213,共3页
通过采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渭河陕西段水质进行调查评价,结果表明,渭河陕西段秋季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种(属),隶属4个大类;浮游动物数量变幅在7.5~10.5ind./L之间,平均数量9.0ind./L。结合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 通过采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渭河陕西段水质进行调查评价,结果表明,渭河陕西段秋季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种(属),隶属4个大类;浮游动物数量变幅在7.5~10.5ind./L之间,平均数量9.0ind./L。结合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标准,分析发现渭河陕西段秋季调查区域水环境质量为中污染,需加大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多样性指数 渭河陕西段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渔业模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问思恩 侯淑敏 +3 位作者 李维平 贾秋红 齐喜荣 武金星 《河北渔业》 2009年第6期21-22,共2页
通过对陕西黄河湿地进行不同生态渔业模式比对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宜的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平均每公顷净收入5 445元,投入产出比为1∶2.28,同时对湿地养殖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真正实现科学管... 通过对陕西黄河湿地进行不同生态渔业模式比对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宜的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平均每公顷净收入5 445元,投入产出比为1∶2.28,同时对湿地养殖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真正实现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湿地,达到了保护黄河湿地渔业资源、维护了湿地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黄河湿地 生态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媛媛 王益昌 +4 位作者 沈红保 余斌 张军燕 李瑞娇 刘婷婷 《河北渔业》 2016年第8期29-31,共3页
于2013年5月对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的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化特征。调查共获取浮游动物4个大类,12个种,在种类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类群是轮虫。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6.6个/L... 于2013年5月对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的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化特征。调查共获取浮游动物4个大类,12个种,在种类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类群是轮虫。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6.6个/L,变化范围为0.2~21.0个/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4.8μg/L,变化范围为0.1~56.3μg/L。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优势种类。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48,变化范围为1.00~2.12。浮游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水质受污染程度为中等,河流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陕西段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麻醉剂在水产品中的研究现状及措施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亚菲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66-67,77,共3页
麻醉剂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和长途运输过程中对鱼体的伤害,有效降低伤亡率,而国内对鱼类麻醉剂的使用管理尚不明确。本文主要通过对鱼类麻醉剂作用原理、常见种类及毒理学特征、麻醉剂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鱼类麻醉剂在... 麻醉剂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和长途运输过程中对鱼体的伤害,有效降低伤亡率,而国内对鱼类麻醉剂的使用管理尚不明确。本文主要通过对鱼类麻醉剂作用原理、常见种类及毒理学特征、麻醉剂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鱼类麻醉剂在科研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与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剂 作用原理 毒理学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环境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小愿 金卫荣 +2 位作者 高宏伟 韩亚慧 高志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环境中氮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由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应用实践方面发展迅速。文章总结了水产养殖中该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环境中氮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由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应用实践方面发展迅速。文章总结了水产养殖中该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生物除氮脱氮技术 环境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技术总结
11
作者 沈荣清 鲁振省 +2 位作者 王嘉 李振龙 刘芝兰 《水利渔业》 1998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17个县(区)、206个乡镇和渔场,开展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推广试验。1994—1996年累计试验及推广面积79622hm2,总产鱼5687万kg,总产值4130855万元,新增总产值919688万元,新... 在17个县(区)、206个乡镇和渔场,开展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推广试验。1994—1996年累计试验及推广面积79622hm2,总产鱼5687万kg,总产值4130855万元,新增总产值919688万元,新增效益223361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鱼 高产高效 生产模式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鱼类资源及保护措施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玺章 胡良恩 《淡水渔业》 1981年第6期4-5,11,共3页
为了摸清本省鱼类的种类、分类及其区系组成情况,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资料,我们在1977-1980年进行了鱼类资源的野外调查,采集标本2000余号计90余种,其中省内新记录20余种。本文仅就陕西省鱼类的分布、组成特点及资... 为了摸清本省鱼类的种类、分类及其区系组成情况,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资料,我们在1977-1980年进行了鱼类资源的野外调查,采集标本2000余号计90余种,其中省内新记录20余种。本文仅就陕西省鱼类的分布、组成特点及资源现状,探讨其资源保护和渔业利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渔业利用 资源现状 陕西 组成特点 资源保护 野外调查 初步探讨 采集标本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大宗淡水鱼类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永锋 侯淑敏 白海锋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了解陕西省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大宗淡水鱼流行病学的变化特征,为区域养殖水产品生态防控和自然灾害预警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通过了解和收集陕西省主要水产养殖区的6个地市、11县区、14个渔场的养殖资料,对6种大宗淡水鱼类12个养... 为了解陕西省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大宗淡水鱼流行病学的变化特征,为区域养殖水产品生态防控和自然灾害预警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通过了解和收集陕西省主要水产养殖区的6个地市、11县区、14个渔场的养殖资料,对6种大宗淡水鱼类12个养殖品种的病害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3年,陕西省大宗淡水鱼养殖品种发现病害36种,其中,病毒病4种,细菌性病10种,真菌病2种,寄生虫病13种,非寄生性疾病3种,非生物性疾病4种。检出病原体37种属,其中,病毒3科4种属,细菌3科3属8种,真菌1科2属3种,寄生虫11目13科16属22种。与二十年前比较,陕西省养殖大宗淡水鱼类流行病害种类发生较大变化,流行程度加剧,造成流行规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池塘外源和内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鱼类 养殖 病害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水产种质资源及水生生物保护区渔业环境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强兵 任惠丽 问思恩 《河北渔业》 2013年第12期15-17,共3页
通过对2012年陕西省主要水产种质资源及水生生物保护区渔业水域监测结果的分析,得出陕西省主要保护区渔业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状况良好,营养盐类指标总氮超标较为普遍,部分保护区水域还一定程度受到非离子氨、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的... 通过对2012年陕西省主要水产种质资源及水生生物保护区渔业水域监测结果的分析,得出陕西省主要保护区渔业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状况良好,营养盐类指标总氮超标较为普遍,部分保护区水域还一定程度受到非离子氨、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的污染。笔者建议应进一步加强营养盐类N、P污染物的治理和预防,有效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生长和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环境 质量状况 渔业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眉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现状与发展构想
15
作者 卢玲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83,共2页
陕西眉县是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的示范县之一,该示范县渔业资源“禀赋”较好,大宗淡水鱼类开发空间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眉县渔业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2003年常兴镇杨家村出土的青铜器,证实了先秦... 陕西眉县是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的示范县之一,该示范县渔业资源“禀赋”较好,大宗淡水鱼类开发空间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眉县渔业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2003年常兴镇杨家村出土的青铜器,证实了先秦时期眉县已有负责农牧渔业的官员;清乾隆《眉县志》“明万历年间,教坊河有七星鱼,煮,人可食”,记述了西北地区较早的原始渔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养殖现状 渔业资源 先秦时期 产业技术 发展前景 发展历史 农牧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药物对虹鳟鱼苗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立新 周继术 +1 位作者 邢西谋 王银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92-94,共3页
虹鳟鱼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冷水性鱼类 ,随着养殖的发展 ,虹鳟鱼的病害也日益严重 ,生产上因使用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当而造成虹鳟鱼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乏虹鳟鱼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资料 ,文章对虹鳟鱼苗进行了 4种... 虹鳟鱼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冷水性鱼类 ,随着养殖的发展 ,虹鳟鱼的病害也日益严重 ,生产上因使用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当而造成虹鳟鱼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乏虹鳟鱼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资料 ,文章对虹鳟鱼苗进行了 4种常用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虹鳟鱼苗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孔雀石绿 (现已禁用 ) >高锰酸钾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溴氯海因 ,4种药物对虹鳟鱼苗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0 2 5mg/L,0 .2 1 7mg/L,0 .574mg/L,0 .82 7mg/L。溴氯海因对虹鳟的安全浓度远高于常用治疗浓度 ( 0 .3 mg/L ) ,是虹鳟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对虹鳟的安全浓度为略低于常用治疗浓度 ( 0 .7mg/L) ,是治疗浓度的 82 % ,故使用时要准确掌握用量 ;高锰酸钾和孔雀石绿对虹鳟的安全浓度远低于常用治疗浓度 (分别为 2 mg/L和 0 .1 mg/L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虹鳟鱼苗 毒性 安全浓度 孔雀石绿 高锰酸钾 硫酸铜 硫酸亚铁合剂 溴氯海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人工催产与孵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红星 沈建忠 +2 位作者 赵虎 王启军 王中乾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282-3283,3286,共3页
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RH-A2和HCG催产效果较好,经人为调控可使大鲵性腺成熟度状态良好;人工孵化时通过严格控制水温18~21℃、溶氧保持在5 mg/L以上、光照度300 lx以下,给予适当的流... 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RH-A2和HCG催产效果较好,经人为调控可使大鲵性腺成熟度状态良好;人工孵化时通过严格控制水温18~21℃、溶氧保持在5 mg/L以上、光照度300 lx以下,给予适当的流水刺激,孵化率可达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催产 受精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大面积低洼盐碱荒水养鱼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兴连 管薇 +4 位作者 陈复兴 王中乾 延文济 张晓明 明东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17,共3页
沿黄大面积低洼盐碱荒水养鱼技术研究刘兴连,管 薇,陈复兴,王中乾,延文济,张晓明,明东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河水产研究所,西安710086)(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黄河从西向东流经九省区350多个县、市、区,为世界含沙... 沿黄大面积低洼盐碱荒水养鱼技术研究刘兴连,管 薇,陈复兴,王中乾,延文济,张晓明,明东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河水产研究所,西安710086)(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黄河从西向东流经九省区350多个县、市、区,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平均含沙量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洼盐碱水 鱼类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湑水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慧 张建新 +4 位作者 田翊霏 陈君 耿硕 杨元昊 王立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9,共6页
为了解湑水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鱼类资源现状,为保护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2017-2019年对该区域鱼类资源的组成、结构和生态功能区进行了6次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鱼类27种,隶属于4目9科26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 为了解湑水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鱼类资源现状,为保护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2017-2019年对该区域鱼类资源的组成、结构和生态功能区进行了6次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鱼类27种,隶属于4目9科26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17种,鳅科(Cobitidae)3种;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ae)、鲿科(Bagridae)各1属1种;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鳢科(Channaidae)、塘鳢科(Eleotridae)、虾虎鱼科(Gobiidae)各1属1种;合鳃鱼目(Synbranchiformes)合鳃鱼科(Synobranchidae)1属1种。鲤科鱼类占总种类数的63.0%。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显示,保护区鲫(Carassius auratus)为绝对优势种,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鳜(Siniperca chuatsi)为偶见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示,保护区鱼类资源丰富、多样性较高,且分布较为均匀。鱼类小型化趋势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湑水河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均匀度指数 物种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鲇及草鱼肌肉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蕾 周继术 +4 位作者 贺玉良 杨元昊 王绿洲 杨娟宁 卢玲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杂食性的鲤(Cyprinus carpio)、肉食性的鲇(Silurus asotus)和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龄鱼的背部、胸部、腹部和尾部肌肉的pH值、滴水损失、熟肉率、失水率、胶原蛋白含量及剪切值等理化指标,对3... 以杂食性的鲤(Cyprinus carpio)、肉食性的鲇(Silurus asotus)和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龄鱼的背部、胸部、腹部和尾部肌肉的pH值、滴水损失、熟肉率、失水率、胶原蛋白含量及剪切值等理化指标,对3种鱼不同部位的肌肉理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鱼肉理化特性与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鲤、鲇及草鱼肌肉的pH值为6.2~6.7,3种鱼肌肉间pH值无显著差异(P>0.05);鲤、鲇及草鱼各个部位肌肉之间以及3种鱼之间的肌肉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种鱼各部位肌肉之间的熟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熟肉率表现为:草鱼>鲤>鲇(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肌肉的失水率无显著差异(P>0.05),3种鱼之间的失水率表现为:鲇>鲤>草鱼(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肌肉的胶原蛋白差异显著(P<0.05),3种鱼之间差异也显著,鲇>鲤>草鱼(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之间的剪切值差异显著(P<0.05),3种鱼之间的剪切值表现为:鲇>鲤>草鱼(P<0.05)。综合比较可见,淡水经济鱼类的肌肉理化特性与其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肉食性鱼的嫩度偏低,剪切值大,胶原蛋白含量高,失水率和滴水损失较大,保水能力也相对较差,且同一种鱼各个部位间的肉质理化特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肌肉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