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肌肉活动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桥 郑晓鸿 +4 位作者 毕学翠 石宏杰 黄小平 张英平 隋伟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2,共7页
运用表面肌电测试和同步摄像方法,结合功能解剖学知识,对优秀男子单人双桨赛艇运动员水上与测功仪2 000 m测试中主要肌肉的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内在规律和机理并比较两者之间肌肉活动的差异。结果显示:1)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 运用表面肌电测试和同步摄像方法,结合功能解剖学知识,对优秀男子单人双桨赛艇运动员水上与测功仪2 000 m测试中主要肌肉的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内在规律和机理并比较两者之间肌肉活动的差异。结果显示:1)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激活时序存在差异,水上拉桨时大部分做功肌肉的激活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前,而躯干竖脊肌激活时间有所延迟。2)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活动的峰值时序一致,与测功仪相比,水上拉桨阶段主要做功肌肉峰值时值均提前,推桨阶段的做功肌肉峰值时值有所延后;水上拉桨开始阶段的蹬腿、躯干倒体环节的做功肌肉从激活到峰值的用时和持续时间比例均减少,而拉桨后段以及推桨阶段大部分做功肌肉从激活到峰值的用时和持续时间比例均增加。3)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的放电量和贡献率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水上拉桨时背部肌肉的作用更加明显,而测功仪拉桨时躯干和手臂肌肉的作用更加明显,提示两者肌肉活动不一致,协调模式不同。结论:水上和测功仪拉桨的运动模式基本一致,但两者之间肌肉协调模式存在差别,水上拉桨时肌肉用力方式更为复杂,而测功仪训练作为重要的陆上专项模拟训练手段,应更加强调技术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测功仪 划桨技术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赛艇运动员男子单人艇关键技术指标比较及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英平 郑晓鸿 +5 位作者 毕学翠 苏辉 李小华 华凌军 李佳莉 刘扬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6-56,共11页
目的:比较分析我国不同水平男子单人艇(M1x)关键技术指标差异,研究优化策略和方法,促进M1x技术发展。方法:运用赛艇实船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我国25名不同水平男子M1x运动员进行测试,采集不同桨频下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功率和效率三... 目的:比较分析我国不同水平男子单人艇(M1x)关键技术指标差异,研究优化策略和方法,促进M1x技术发展。方法:运用赛艇实船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我国25名不同水平男子M1x运动员进行测试,采集不同桨频下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功率和效率三方面关键技术指标数据,对比赛桨频下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我国赛艇国际级运动健将在M1x项目中桨力偏小,蹬腿速度(V_(legs))慢,出水打滑(β_(slip))大,一桨功率(P_(oar))和一桨做功(W_(oar))偏低;2)赛艇运动健将在M1x项目中的主要问题是拉桨幅度(φ_(oar))、桨力和最大桨力70%维持幅度(F_(max)70%维持幅度)偏小,入水打滑(α_(slip))和β_(slip)较大,船速波动变化大,P_(oar)和W_(oar)偏低;3)赛艇一级运动员在M1x项目中,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功率和效率三方面关键技术指标中存在问题较多。结论:1)我国赛艇国际级运动健将的优化策略应注重提高专项最大力量水平,提升M1x后弧有效幅度,并逐步发展爆发力,提升M1x拉桨速度和功率;2)赛艇运动健将的优化策略应注重提高M1x比赛桨频下的φ_(oar)和有效幅度,减小回桨负作用力,逐步提高专项最大力量、爆发力,以提升M1x桨力;3)赛艇一级运动员的优化策略应注重运动素质和技术的全面发展,优先发展专项最大力量、爆发力,M1x的技术优化应贯穿全年,逐步建立良好的技术规范;4)赛艇M1x划桨的关键技术指标优化方法应遵循身体发育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及训练发展规律,针对性采用分解、完整、增加负荷、视觉及时反馈、专项力量、核心力量和表象等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声反馈系统等新科技手段和方法优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男子单人艇 关键技术 技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艇运动员准备期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的量化安排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英平 郑晓鸿 +4 位作者 黄小平 毕学翠 苏辉 李小华 唐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6,共9页
依据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测试评定结果,探究赛艇运动员准备期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的量化安排,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不同供能能力的变化及对2000 m成绩的影响。方法:以17名陕西省赛艇男子运动员(11名公开级、6名轻量级)为测试对... 依据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测试评定结果,探究赛艇运动员准备期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的量化安排,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不同供能能力的变化及对2000 m成绩的影响。方法:以17名陕西省赛艇男子运动员(11名公开级、6名轻量级)为测试对象,在2018赛季准备期(12周)的起、止各1周用赛艇测功仪测试体现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100 m、500 m、2000 m、6000 m,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依据“黄金标准”和“时间-功率”拟合曲线及相关算法评定运动员供能能力水平,根据第1次测试结果对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进行量化安排。结果:1)2次测试“时间-功率”拟合幂函数曲线分别是y=1146x^(-0.188),R^(2)=0.9939;y=1052x^(-0.172),R^(2)=0.9925,根据函数式推算“黄金标准”中的10 s、60 s划行的平均功率。2)最大无氧非乳酸训练占比为0.003%,最大无氧训练占比为0.020%,最大有氧训练占比为0.120%,最大无氧阈训练占比为2.627%,有氧耐力训练占比为80.569%,力量训练占比为16.662%。3)运动员第2次测试10 s,6000 m,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与2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的比值更为接近“黄金标准”,60 s划行的平均功率偏离“黄金标准”。4)运动员测功仪2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1.98%(p<0.01),1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下降了5.14%(p<0.01),6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2.54%(p<0.01),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3.52%(p<0.01)。结论:准备期针对性量化安排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发展方案,能有效调控样本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促进赛艇2000 m成绩提高。“黄金标准”“时间-功率”函数曲线对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评定和训练调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有氧训练 无氧训练 训练比例 量化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赛艇优秀运动员运动素质与2000m测功仪成绩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郑晓鸿 黄晓平 路华丽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99,共4页
为揭示赛艇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与2 000 m测功仪成绩的关系。根据训练计划安排,定期、多次对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的相关运动素质及专项2 000 m测功仪成绩进行系统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在第1次测试时,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5 000 m(r=... 为揭示赛艇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与2 000 m测功仪成绩的关系。根据训练计划安排,定期、多次对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的相关运动素质及专项2 000 m测功仪成绩进行系统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在第1次测试时,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5 000 m(r=0.94)、全力500 m测功仪(r=0.74)和最大力量卧拉(r=-0.66)、最大力量深蹲(r=-0.56)、最大力量卧推(r=-0.54)成绩高度相关;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100 m测功仪成绩不呈显著性相关(r=0.46,P>0.05)。在第2次测试时,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5 000 m(r=0.93)、全力500 m(r=0.87)、全力100 m测功仪(r=0.73)和最大力量卧拉(r=-0.68)成绩高度相关。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最大力量卧推(r=-0.48,P>0.05)、最大力量深蹲(r=-0.18,P>0.05)成绩不呈显著性相关。在第3次测试时,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500 m(r=0.92)、全力5 000 m测功仪(r=0.85)和最大力量卧拉(r=-0.62)、全力100 m测功仪(r=0.58)成绩高度相关;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最大力量卧推(r=-0.32,P>0.05)和最大力量深蹲(r=-0.38,P>0.05)成绩不呈显著性相关。研究结果说明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与测功仪2 000 m成绩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赛艇 测功仪 运动素质 优秀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