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晨 闫炀 杨嫣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高压 婴幼儿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与训练伤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栗文彬 王波 +3 位作者 吴秀华 徐德忠 骆军强 李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64-866,共3页
目的了解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人格与训练伤的关系。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某部参加2002年度基础训练的新兵进行测试。结果本年度军训伤累积发生率为9.6%。受伤组(n=58)与未受伤组(n=559)之间训练前各指标... 目的了解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人格与训练伤的关系。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某部参加2002年度基础训练的新兵进行测试。结果本年度军训伤累积发生率为9.6%。受伤组(n=58)与未受伤组(n=559)之间训练前各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受伤组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未受伤组(P<0.01)。训练前受伤组因子分≥2的因子主要为强迫症状(13.79%)、人际关系(10.34%)和抑郁(10.34%),训练后主要为人际关系(13.79%)、强迫症状(12.07%)和精神病性(12.07%)。两组之间总分≥160的人数分布、人格类型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新大纲后训练伤发生率下降,未发现新兵中有心理问题者、人格类型与训练伤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 新兵 训练伤 症状自评量表 艾森克个性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的血管影像学表现及多中心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近期疗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广琪 王执民 +11 位作者 张洪新 杨清峰 李超 赵思源 杨康健 赵斌羽 贺朝 李波 张旭峰 彭建明 张龙虎 冯荣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65-868,共4页
目的总结经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例1151例,探讨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特点,评价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陕西省多个医疗机构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1151例子宫肌瘤介入栓塞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单侧或双侧股动... 目的总结经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例1151例,探讨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特点,评价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陕西省多个医疗机构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1151例子宫肌瘤介入栓塞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单侧或双侧股动脉选择插入子宫肌瘤供血动脉内并行超液态碘化油加平阳霉素混合液栓塞瘤血管床至瘤染色消失。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B超,观察瘤体大小。结果子宫动脉起源于髂内动脉前干、髂内动脉主干、臀下阴部干、阴部内动脉、臀上动脉的比率依次为73.8%、12.6%、7.6%、4.5%、1.6%。子宫动脉起始段成角分别为锐角63.4%、直角22.1%、钝角14.5%。DSA能清楚显示子宫动脉开口及行程的投照体位分别为:正位18.5%、同侧斜位56.2%、对侧斜位71.6%,提示对侧斜位投照为显示子宫动脉开口及行程的最佳体位。子宫肌瘤供血情况:呈双侧优势型约占65.3%、呈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单侧优势型约占24.7%、呈单侧供血型约占10.1%。瘤体染色特点: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主干明显增粗、迂曲,动脉期肿瘤血管增多、增粗、扭曲,形成抱球状血管网,瘤巢内血管增多、紊乱,聚集呈毛线团状结构,称毛线团征;实质期,单发肌瘤瘤体呈浓密均匀染色,轮廓清楚。多发肿瘤呈边缘呈波浪状染色;肿瘤染色清晰显示瘤体的大小、形态、边缘。术后3、6、12个月复查超声瘤体缩小比率:3个月缩小1/2的约31%,6个月缩小1/2的约61%,12个月缩小1/2的约78%,约6.9%瘤体大小无变化。约1.4%无效。结论大样本多中心观察表明,子宫肌瘤是富血供良性肿瘤,大样本子宫动脉栓塞术证明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了解子宫动脉的血管解剖特点、采取合适的投照体位,可以明显提高超选择插管的成功率;认清栓塞后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和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特别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 血液供应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早期预警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3
4
作者 梅润 何乾峰 +5 位作者 徐璐瑶 苑静 何佩瑶 商瑜瑜 卫攀 张俊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7,85,共5页
目的 基于决策树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早期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3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体温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 目的 基于决策树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早期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3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体温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急诊创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作为建模变量;随后以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其中训练集构建决策树模型,验证集用于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决策树模型筛选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排序为入室时休克、修正的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 RTS)、受伤时环境温度和衣物潮湿;决策树模型在训练集中与验证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704、0.681。结论 基于入室时休克、RTS评分、受伤时环境温度和衣物潮湿构建决策树模型,能有效预测急诊创伤低体温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创伤 低体温 决策树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喋呤至腭骨坏死1例
5
作者 王晓琼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1-451,共1页
关键词 氨甲喋呤 腭骨坏死 组织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