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东部棉区棉花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 易永华 刘生荣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87-90,共4页
在陕西东部特定气候条件下 ,对与棉花优质、高产影响较大的密度、肥料、化控及播期几个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在土壤肥力一致的条件下 ,播期及密度是影响地膜棉产量及质量的关键因素 ,此二因素与 N、P、K的... 在陕西东部特定气候条件下 ,对与棉花优质、高产影响较大的密度、肥料、化控及播期几个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在土壤肥力一致的条件下 ,播期及密度是影响地膜棉产量及质量的关键因素 ,此二因素与 N、P、K的平衡施肥及化学调控有机结合是棉花优质、高产的可靠保证 ;筛选出了皮棉产量≥ 1 50 0 kg/hm2最佳农艺措施 ,并进行了反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规范化栽培技术 陕西 配套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中熟棉品种改良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景忆莲 刘耀斌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7,共3页
对1986~1991年三轮次省中熟棉区试参试品种分析结果表明,近6年来我省中熟棉育种的品质改良已取得了明显进展,并具有一定优势,但产量水平偏低,枯、黄萎抗性也明显下降。单株铃数较少、衣分偏低是产量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三轮试验,衣分... 对1986~1991年三轮次省中熟棉区试参试品种分析结果表明,近6年来我省中熟棉育种的品质改良已取得了明显进展,并具有一定优势,但产量水平偏低,枯、黄萎抗性也明显下降。单株铃数较少、衣分偏低是产量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三轮试验,衣分在退步提高,但单株铃数未得到改良。结合品种高产特性分析,提出了我省中熟棉品种产量改良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中熟品种 品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棉花生产与科研
3
作者 薛德贵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8,共3页
一、棉花生产现状及由此引起的矛盾陕西关中是全国著名的产棉区,有悠久的植棉历史。1951年全省平均亩产皮棉21.1公斤,居全国首位。1956年以前每年平均调出原棉50万担以上。
关键词 棉花生产 棉田面积 棉区 中早熟品种 绒长 陕西关中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及其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景忆莲 刘耀斌 +1 位作者 范万法 校百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以加速抗病育种工作进程,提高育种工作成效为目的,综述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棉花对黄萎病抗病性以及抗病育种工作取得的研究进展;认为黄萎病抗源严重短缺和抗性遗传规律不清是抗病育种工作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麦垅移栽优化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海潮 郭学农 +1 位作者 唐保善 李雅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4-57,共4页
通过对棉花麦垅移栽优化技术组合的纵向比较及其与不同种植方式效益质量的横向比较和复硝钠缩短缓苗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小麦产量6000kg/hm2,皮棉产量1200kg/hm2的技术组合为:带型80~70cm,苗龄... 通过对棉花麦垅移栽优化技术组合的纵向比较及其与不同种植方式效益质量的横向比较和复硝钠缩短缓苗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小麦产量6000kg/hm2,皮棉产量1200kg/hm2的技术组合为:带型80~70cm,苗龄35~40d,移栽日期5月20~25日,密度75000~80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移栽 麦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株杂交法选育棉花优质兼抗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克明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16,共3页
研究结果说明纤维品质与枯、黄色抗性间无明显相关,兼抗品种可具优质性;同品种异株间纤维主体长度、单强、细度及断裂长度均有一定差异;亲子间纤维主体长度、单强、细度、断裂长度为弱至强正相关:母本株与F_1间纤维品质的关系密切,主体... 研究结果说明纤维品质与枯、黄色抗性间无明显相关,兼抗品种可具优质性;同品种异株间纤维主体长度、单强、细度及断裂长度均有一定差异;亲子间纤维主体长度、单强、细度、断裂长度为弱至强正相关:母本株与F_1间纤维品质的关系密切,主体长度、单强、细度及断裂长度等主要指标均为正相关,采用定株杂交法易于创造优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棉花 兼抗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棉花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海 易永华 +1 位作者 左田夫 邢宏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共3页
研究了棉株不同节位、低温预处理、激素等条件对50个棉花品种(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8果枝上1~2果的花药做材料,低温(2~4℃)处理6d后在附加1.5mg/L2,4-D+0.5mg/LZT的M... 研究了棉株不同节位、低温预处理、激素等条件对50个棉花品种(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8果枝上1~2果的花药做材料,低温(2~4℃)处理6d后在附加1.5mg/L2,4-D+0.5mg/LZT的MS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发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钾在棉花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安民 刘漫道 +1 位作者 唐保善 夏志明 《中国棉花》 1999年第7期12-14,共3页
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最优设计方法,对腐植酸钾(HA-K)在棉花上叶面喷施、灌根与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皮棉增产2.44%~39.02%,投入产出效率为0.41~... 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最优设计方法,对腐植酸钾(HA-K)在棉花上叶面喷施、灌根与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皮棉增产2.44%~39.02%,投入产出效率为0.41~15.49元。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叶面喷施>灌根效应,≥1800kg·hm-2皮棉产量的腐植酸钾使用浓度是:叶面喷施415.3~1084.7mg·kg-1,灌根747.0~1253.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腐植酸钾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灌区棉花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俊峰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24,共3页
本试验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高产优化数学模型,各因素作用效果依次为密度>缩节安>尿素>硫酸钾>二铵。亩产皮棉≥125kg的优化方案:密度65... 本试验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高产优化数学模型,各因素作用效果依次为密度>缩节安>尿素>硫酸钾>二铵。亩产皮棉≥125kg的优化方案:密度6510~7090株/亩,尿素31.5~35.8kg/亩,二铵16.7~19.3kg/亩,硫酸钾15.5~20.9kg/亩,缩节安3.8~5.lg/亩。,说明不但模型(1)与实测值拟合较好,而且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间存在着明显的函数关系,进行预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2模型的解析2.2.1主因素效应分析由于回归设计中各处理均经过无量纲性编码,偏回归系数(bi)已经标准化,所以,bi值的大小,直接反应映量Xi对产量的影响。试验中一次项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x1>X5>X2>X4>X3。表明在当前地膜棉栽培中,提高单产要特别重视密度的影响,其次是缩节安和尿素的作用。2.2.2各因素对产量影响对产量数学模型采用降维法,可求得单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将其中4个自变量固定在0水平,可得到以下5个一元降维偏子回归模型:将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值代入(2),可获得各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产量趋势图。从图可看出,密度、尿素、二铵、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关中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品种的丰产性、品质与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田夫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通过对10年来黄河流域棉花抗病品比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新选育的抗病品种丰产性明显增强,纤维品质逐渐提高,赶上或超过同期的常规品种。虽然棉花抗病育种水平有了提高,抗病性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仍说明了棉花品种的产量、品质与抗性之... 本文通过对10年来黄河流域棉花抗病品比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新选育的抗病品种丰产性明显增强,纤维品质逐渐提高,赶上或超过同期的常规品种。虽然棉花抗病育种水平有了提高,抗病性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仍说明了棉花品种的产量、品质与抗性之间矛盾并非绝对对立,是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 品质 抗性 棉花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种棉田麦后恢复期生态因素变化及棉花生长发育研究
11
作者 刘漫道 袁宝祥 刘淑惠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3,共3页
麦棉套种棉田麦收后恢复期的土壤水分和田间光照明显优于单作棉田,棉株横向吸收水分的范围扩大40cm,水分条件优越,宽行中间位置透光率均在50%左右,提供了较好的光照条件。棉株的生长发育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赶上单作棉花... 麦棉套种棉田麦收后恢复期的土壤水分和田间光照明显优于单作棉田,棉株横向吸收水分的范围扩大40cm,水分条件优越,宽行中间位置透光率均在50%左右,提供了较好的光照条件。棉株的生长发育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赶上单作棉花的生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棉花 套作 生长发育 生态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1959年棉花大面积丰产技术经验
12
《陕西农业科学》 1960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的巨大威力,生产技术方面的不断革命,因地制宜地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特别是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群众普遍开展了反右倾,鼓干劲,大搞超产运动,我省1959年的棉花丰产,虽... 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的巨大威力,生产技术方面的不断革命,因地制宜地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特别是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群众普遍开展了反右倾,鼓干劲,大搞超产运动,我省1959年的棉花丰产,虽在二十年来未有的干旱情况下,仍然获得了又一次的大丰收。全省450万亩棉田,平均亩产棉皮59.6斤。据在12个县市的棉花大面积丰产调查,水地丰产田块由50亩至2600多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水地 耕地 高产田 丰产田 棉田 丰产技术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种间杂种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对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增信 党银侠 +3 位作者 梁理民 梁正兰 姜茹琴 钟文南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60,共5页
用对应分析法对8个棉花野生种的杂种后代共83份材料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应分析不但揭示了材料间、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揭示了性状与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把83份材料划分为19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群,可揭... 用对应分析法对8个棉花野生种的杂种后代共83份材料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应分析不但揭示了材料间、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揭示了性状与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把83份材料划分为19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群,可揭示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单株成铃和衣分,影响品质的主要因子是纤维强度和断裂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对应分析 种间杂种 遗传差异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秦远四号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理民 王增信 +3 位作者 党银侠 梁正兰 姜茹琴 钟文南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48-48,共1页
棉花新品种—秦远四号梁理民王增信党银侠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三原713800)(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秦远四号原名秦91406,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等单位协作攻关,1... 棉花新品种—秦远四号梁理民王增信党银侠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三原713800)(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秦远四号原名秦91406,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等单位协作攻关,1982年采用国内创新的棉花远缘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秦运四号 性状 性能 抗逆力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第一果枝第一果节长度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增信 党银侠 +2 位作者 梁理民 梁正兰 姜茹芹 《陕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5期5-6,共2页
对棉花无限果枝类型第一果枝第一果节长度(以下简称L值)与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认为,在α=0.01水平上L值与单株皮棉产量、铃重、衣分的遗传相关为显著正相关;在α=0.05水平上,L值与单株皮棉产量、单株成铃、铃重... 对棉花无限果枝类型第一果枝第一果节长度(以下简称L值)与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认为,在α=0.01水平上L值与单株皮棉产量、铃重、衣分的遗传相关为显著正相关;在α=0.05水平上,L值与单株皮棉产量、单株成铃、铃重、衣分、强度均为显著正相关,与细度为显著负相关。初步认为,L值是选育棉花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纤维品质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皮棉产量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李胄 刘有良 刘党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4-49,共6页
研究了棉花皮棉产量与其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衣分等12个性状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子棉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之极显著相关,衣分与之显著相关;伏前桃等5个性状与之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皮棉产量可直接选择的性状有衣... 研究了棉花皮棉产量与其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衣分等12个性状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子棉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之极显著相关,衣分与之显著相关;伏前桃等5个性状与之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皮棉产量可直接选择的性状有衣分、株高、伏前桃、果枝数、侧根重、总秆重、总根重、秋桃、伏桃和果枝重;不能直接选择的性状有子棉产量、经济系数、主茎重、主根长度、单铃重、主根重和10月10日前收获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率。在所研究的17个性状中,对选择皮棉产量最有效的是衣分,其次是株高、侧根重和果枝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皮棉产量 植株性状 相关 选择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校百才 景忆莲 +1 位作者 刘耀斌 范万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5-58,共4页
4个陆地棉品种分做3个抗×感杂交组合,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黄萎病抗性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抗黄萎病性状适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抗黄萎病基因之间既有累加作用,也有乘积性作用。3个组合基因的加性效应[d]值均明... 4个陆地棉品种分做3个抗×感杂交组合,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黄萎病抗性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抗黄萎病性状适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抗黄萎病基因之间既有累加作用,也有乘积性作用。3个组合基因的加性效应[d]值均明显大于基因的显性效应[h]值;组合间抗黄萎病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黄萎病 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杂优利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耀斌 景忆莲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6个陆地棉品种(系)为亲本,采用GriffingⅡ完全双列杂交法,对陆地棉8个重要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皮棉产量、铃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强力及断长在多数杂种F_1中均具有一... 以6个陆地棉品种(系)为亲本,采用GriffingⅡ完全双列杂交法,对陆地棉8个重要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皮棉产量、铃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强力及断长在多数杂种F_1中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杂种优势;而纤维细度则主要表现负向优势;②杂种F_1的性状表现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共同作用,两种配合力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独立遗传;③中亲优势的高低主要依赖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是形成超标杂种的基础,而特殊配合力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关键;④由亲本性状表现可间接预测其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与亲本表现无显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产量性状 纤维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芝麻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易永华 张海 左田夫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29,共4页
以黑芝麻无菌苗的下胚轴、幼根、子叶为外植体,以MS+2,4-D1.5mg/L+ZT0.5mg/L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2mg/L-IAA0.5mg/L为分化培养基;1/2MS+0.5mg/LNAA+IA... 以黑芝麻无菌苗的下胚轴、幼根、子叶为外植体,以MS+2,4-D1.5mg/L+ZT0.5mg/L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2mg/L-IAA0.5mg/L为分化培养基;1/2MS+0.5mg/LNAA+IAA0.25mg/L为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幼根能产生少量愈伤组织,尚未分化出苗;子叶愈伤组织能分化出苗,但分化率低;下胚轴愈伤组织不仅可分化出苗(分化率为36%),而且可形成大量具有分化潜力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绿苗的频率可达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外植体 离体培养 芝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10个经济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校百才 景忆莲 顾海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中棉12、中棉11、陕6115、PD6520和PD111,5个陆地棉品种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到杂交方法4对10个经济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的结果表明:①单株成铃数、单铃子棉重、单株子棉产量、衣分率、单株皮棉产量、纤维强度和断裂长度等7个性状的一般配... 以中棉12、中棉11、陕6115、PD6520和PD111,5个陆地棉品种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到杂交方法4对10个经济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的结果表明:①单株成铃数、单铃子棉重、单株子棉产量、衣分率、单株皮棉产量、纤维强度和断裂长度等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明显高于其特殊配合力方差;绒长、纤维细度和成熟度3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其一般配合力方差为高;②一般配合力偏高的性状,反映了基因的加性效应占的比重较大,可有效的向后代遗传传递;特殊配合力偏高的性状,反映出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向后代遗传传递能力较小;③衣分率、单纤维强度和断裂长度3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较高,绒长和单株皮棉产量两性状的遗传力中等;单株成铃数、铃重、单株子棉产量、纤维细度和成熟度等5性状的遗传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经济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