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柿单宁凝胶固定啤酒酵母菌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肖园
张宝善
+2 位作者
刘莎莎
罗腾
黄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比较游离酵母菌、柿单宁凝胶固定的酵母菌和常用的海藻酸钠PVA复合材料固定的酵母菌对发酵速度的影响,并探究柿单宁凝胶包埋的啤酒酵母菌对麦芽汁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从青牛心柿果中提取的柿单宁与交联剂混合,包埋啤酒酵母菌,用...
目的:比较游离酵母菌、柿单宁凝胶固定的酵母菌和常用的海藻酸钠PVA复合材料固定的酵母菌对发酵速度的影响,并探究柿单宁凝胶包埋的啤酒酵母菌对麦芽汁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从青牛心柿果中提取的柿单宁与交联剂混合,包埋啤酒酵母菌,用柿单宁凝胶固定啤酒酵母菌对麦芽汁进行发酵,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发酵温度、包埋量、p H和初始糖度对固定化酵母菌发酵的影响。结果:柿单宁凝胶固定的啤酒酵母菌与其他材料包埋的酵母菌相比,真实发酵度最高,达96.05%;最佳发酵条件为:包埋量10(包埋剂和酵母菌的体积比),麦芽汁初始糖度14%,p H为4.0,发酵温度30℃,此条件下,真实发酵度可达97.2%。结论:制备柿单宁凝胶条件温和,增大了包埋后酵母菌的活性,而且为这种材料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单宁
凝胶
固定化酵母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苦杏仁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申辉
范学辉
+1 位作者
张清安
李玉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6-10,共5页
以苦杏仁皮为原料,选取NaOH溶液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苦杏仁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对影响其持水性和溶胀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杏仁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
以苦杏仁皮为原料,选取NaOH溶液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苦杏仁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对影响其持水性和溶胀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杏仁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0.70 mol/L、超声时间51 min、超声温度86℃,此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49.73%。在研究范围内,其持水性和溶胀性受葡萄糖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受酸碱度和超声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皮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响应面法
持水性
溶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枣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31
3
作者
刘莎莎
张宝善
+1 位作者
孙肖园
罗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72-76,共5页
研究了6个品种红枣的香味物质,并探索不同品种红枣香味物质的主要差异变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6个不同品种红枣样品的香味物质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离和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6个不同品种红枣样品...
研究了6个品种红枣的香味物质,并探索不同品种红枣香味物质的主要差异变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6个不同品种红枣样品的香味物质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离和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6个不同品种红枣样品香味物质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6个不同品种红枣的主要香味物质共检测出34种,其中酸类物质是其主要的香味物质,共12种,其次是烃类6种、芳香族类4种、酯类2种、醛类3种、醇类2种、酮类2种和杂环类3种。这些香味物质含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品种红枣风味特征。结合感官评定,对红枣香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可得:主成分分析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因此红枣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红枣香气品质潜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香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齐民要术》中食醋酿造的再认识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玮
张宝善
+2 位作者
李亚武
魏冉
李艺伟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8期163-166,共4页
《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著作,书中将"作酢法"独立成章,一共叙述了二十四种酿醋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和实践的珍贵结晶。通过从曲、原料、工艺方法以及"醋衣"入手,结合微生物学、发...
《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著作,书中将"作酢法"独立成章,一共叙述了二十四种酿醋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和实践的珍贵结晶。通过从曲、原料、工艺方法以及"醋衣"入手,结合微生物学、发酵理论知识对《齐民要术》中的酿醋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现代酿造技术角度上,对其原理与科学性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做酢法
酿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冲泡中茶多酚溶出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
被引量:
16
5
作者
魏雪
张清安
黎梅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以紫阳富硒茶为材料,研究冲泡温度、料液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和冲泡水质等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茶多酚的...
以紫阳富硒茶为材料,研究冲泡温度、料液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和冲泡水质等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茶多酚的溶出量与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并不呈现紧密相关性(0.020 8~0.653 4),也即茶汤的抗氧化能力并不完全由茶多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茶
茶多酚
冲泡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菊芋酒酿酒酵母的选择及发酵工艺
被引量:
3
6
作者
罗腾
张宝善
+2 位作者
崔田田
刘莎莎
孙肖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8,共8页
以菊芋为原料对菊芋酒的酿造工艺及香气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通过3种酵母菌对菊粉液体发酵的比较实验,确定菊芋酒最佳的酿造菌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菊芋酒的最佳生产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
以菊芋为原料对菊芋酒的酿造工艺及香气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通过3种酵母菌对菊粉液体发酵的比较实验,确定菊芋酒最佳的酿造菌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菊芋酒的最佳生产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菊芋酒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菊芋酒的最佳酿造酵母为实验室筛选的产菊粉酶酵母K.marxianus X2;2)当以产品的酒精度为衡量指标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30℃,酵母接种体积分数5%,菊芋汁糖度22°Bx;当以产品的感官品质为衡量指标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体积分数为6%,菊芋汁糖度20°Bx;3)从菊芋酒中共鉴定出40种香味物质,含量相对较多的主体香气物质是乙酸戊酯、己酸乙酯及辛酸乙酯。选出了一株可以直接用于菊芋酿酒发酵的酵母菌种,获得色、香、味俱佳的菊芋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酒
酵母菌
发酵工艺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燥时间对枣多酚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泽炎
张海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156,共6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法研究了50℃热风干燥对狗头枣和冬枣多酚得率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检测了粗多酚得率,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芦丁、肉桂酸和槲皮素含量,以及粗多酚清除DPPH...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法研究了50℃热风干燥对狗头枣和冬枣多酚得率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检测了粗多酚得率,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芦丁、肉桂酸和槲皮素含量,以及粗多酚清除DPPH·能力和总还原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狗头枣多酚得率从9.205 mg/g(干燥0 h)下降到8.833 mg/g(干燥48 h),对应条件下新鲜冬枣多酚得率从32.188 mg/g下降到26.315 mg/g。干燥处理过程中,狗头枣中的9种单体酚总量随干燥时间延长而减少;冬枣中对应的单体酚总量随干燥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体外抗氧化试验中,狗头枣和冬枣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分别在干燥24、12 h时高于各自组别中其他处理组,并且冬枣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狗头枣。最终确定市面干制的狗头枣(干物质量为70.19%)直接用于多酚的提取,冬枣经50℃热风干燥(干物质量为80.36%)12 h后用于提取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时间
枣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柿单宁凝胶固定啤酒酵母菌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肖园
张宝善
刘莎莎
罗腾
黄雯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发展专项项目资助(GK201405006)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SF1234-2)
文摘
目的:比较游离酵母菌、柿单宁凝胶固定的酵母菌和常用的海藻酸钠PVA复合材料固定的酵母菌对发酵速度的影响,并探究柿单宁凝胶包埋的啤酒酵母菌对麦芽汁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从青牛心柿果中提取的柿单宁与交联剂混合,包埋啤酒酵母菌,用柿单宁凝胶固定啤酒酵母菌对麦芽汁进行发酵,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发酵温度、包埋量、p H和初始糖度对固定化酵母菌发酵的影响。结果:柿单宁凝胶固定的啤酒酵母菌与其他材料包埋的酵母菌相比,真实发酵度最高,达96.05%;最佳发酵条件为:包埋量10(包埋剂和酵母菌的体积比),麦芽汁初始糖度14%,p H为4.0,发酵温度30℃,此条件下,真实发酵度可达97.2%。结论:制备柿单宁凝胶条件温和,增大了包埋后酵母菌的活性,而且为这种材料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柿单宁
凝胶
固定化酵母菌
发酵
Keywords
persimmon tannin
gel
immobiliz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杏仁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申辉
范学辉
张清安
李玉梅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10132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Q2003)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GK201302039
GK201404006)
文摘
以苦杏仁皮为原料,选取NaOH溶液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苦杏仁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对影响其持水性和溶胀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杏仁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0.70 mol/L、超声时间51 min、超声温度86℃,此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49.73%。在研究范围内,其持水性和溶胀性受葡萄糖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受酸碱度和超声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
苦杏仁皮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响应面法
持水性
溶胀性
Keywords
apricot kernel skin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ter-holding capacity
swelling capacity
分类号
TS209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枣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31
3
作者
刘莎莎
张宝善
孙肖园
罗腾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管乔科学学院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72-7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31301526)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3600017)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发展专项项目资助(GK201405006)
文摘
研究了6个品种红枣的香味物质,并探索不同品种红枣香味物质的主要差异变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6个不同品种红枣样品的香味物质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离和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6个不同品种红枣样品香味物质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6个不同品种红枣的主要香味物质共检测出34种,其中酸类物质是其主要的香味物质,共12种,其次是烃类6种、芳香族类4种、酯类2种、醛类3种、醇类2种、酮类2种和杂环类3种。这些香味物质含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品种红枣风味特征。结合感官评定,对红枣香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可得:主成分分析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因此红枣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红枣香气品质潜在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红枣
香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感官评价
Keywords
Zizyphus jujuba
flavor composition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ensory evaluation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齐民要术》中食醋酿造的再认识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玮
张宝善
李亚武
魏冉
李艺伟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8期163-166,共4页
基金
科技部农业成果推广项目(2011GB23600017)
西安市工业攻关项目(CYX1129)
文摘
《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著作,书中将"作酢法"独立成章,一共叙述了二十四种酿醋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和实践的珍贵结晶。通过从曲、原料、工艺方法以及"醋衣"入手,结合微生物学、发酵理论知识对《齐民要术》中的酿醋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现代酿造技术角度上,对其原理与科学性再认识。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做酢法
酿醋工艺
Keywords
‘Qimin Yaoshu'
vinegar producing methods
vinegar brew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冲泡中茶多酚溶出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
被引量:
16
5
作者
魏雪
张清安
黎梅雨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资助(3110132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M3097)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GK201505128
GK201404006)
文摘
以紫阳富硒茶为材料,研究冲泡温度、料液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和冲泡水质等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茶多酚的溶出量与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并不呈现紧密相关性(0.020 8~0.653 4),也即茶汤的抗氧化能力并不完全由茶多酚贡献。
关键词
富硒茶
茶多酚
冲泡
DPPH自由基
Keywords
Selenium-enriched tea
tea polyphenols
brewing
DPPH free radical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菊芋酒酿酒酵母的选择及发酵工艺
被引量:
3
6
作者
罗腾
张宝善
崔田田
刘莎莎
孙肖园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8,共8页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发展专项项目(GK201405006)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SF1234-2)
文摘
以菊芋为原料对菊芋酒的酿造工艺及香气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通过3种酵母菌对菊粉液体发酵的比较实验,确定菊芋酒最佳的酿造菌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菊芋酒的最佳生产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菊芋酒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菊芋酒的最佳酿造酵母为实验室筛选的产菊粉酶酵母K.marxianus X2;2)当以产品的酒精度为衡量指标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30℃,酵母接种体积分数5%,菊芋汁糖度22°Bx;当以产品的感官品质为衡量指标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体积分数为6%,菊芋汁糖度20°Bx;3)从菊芋酒中共鉴定出40种香味物质,含量相对较多的主体香气物质是乙酸戊酯、己酸乙酯及辛酸乙酯。选出了一株可以直接用于菊芋酿酒发酵的酵母菌种,获得色、香、味俱佳的菊芋酒。
关键词
菊芋酒
酵母菌
发酵工艺
香气成分
Keywords
Jerusalem artichoke wine
yeast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aroma-active components
分类号
TS26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燥时间对枣多酚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泽炎
张海生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15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1678)
文摘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法研究了50℃热风干燥对狗头枣和冬枣多酚得率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检测了粗多酚得率,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芦丁、肉桂酸和槲皮素含量,以及粗多酚清除DPPH·能力和总还原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狗头枣多酚得率从9.205 mg/g(干燥0 h)下降到8.833 mg/g(干燥48 h),对应条件下新鲜冬枣多酚得率从32.188 mg/g下降到26.315 mg/g。干燥处理过程中,狗头枣中的9种单体酚总量随干燥时间延长而减少;冬枣中对应的单体酚总量随干燥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体外抗氧化试验中,狗头枣和冬枣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分别在干燥24、12 h时高于各自组别中其他处理组,并且冬枣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狗头枣。最终确定市面干制的狗头枣(干物质量为70.19%)直接用于多酚的提取,冬枣经50℃热风干燥(干物质量为80.36%)12 h后用于提取多酚。
关键词
干燥时间
枣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drying time
jujube polyphenols
HPLC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柿单宁凝胶固定啤酒酵母菌发酵工艺研究
孙肖园
张宝善
刘莎莎
罗腾
黄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苦杏仁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
申辉
范学辉
张清安
李玉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枣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刘莎莎
张宝善
孙肖园
罗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齐民要术》中食醋酿造的再认识
王玮
张宝善
李亚武
魏冉
李艺伟
《中国酿造》
CAS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叶冲泡中茶多酚溶出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
魏雪
张清安
黎梅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菊芋酒酿酒酵母的选择及发酵工艺
罗腾
张宝善
崔田田
刘莎莎
孙肖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干燥时间对枣多酚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张泽炎
张海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