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被引量:
12
1
作者
薛文艳
张文辉
+1 位作者
杨斌
叶权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2-250,共9页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实现其综合开发,以桥山林区麻栎橡子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对影响单宁脱除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选择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并测定单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实现其综合开发,以桥山林区麻栎橡子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对影响单宁脱除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选择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并测定单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以探索麻栎橡子单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脱除温度、超声功率对单宁脱除率影响显著,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最优脱除工艺为液料比42∶1(mL/g)、乙醇体积分数53%、脱除温度65℃、超声功率240 W,单宁脱除率为37.27%。麻栎橡子单宁抗氧化性与其质量浓度呈线性正相关,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5.56%,对·OH的清除率可达62.74%,可作为新型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橡子
单宁脱除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旱胁迫下PGPR对红枣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敏
王迎
+3 位作者
杨琳
郝汝倩
白晓雄
余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5,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T1(Pseudomonas koreensis)、T2(Bacillus filamentosus)和T3混合菌剂(T1∶T2=1∶1)对红枣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任何水分条件下,接种3种菌剂均能显著提...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T1(Pseudomonas koreensis)、T2(Bacillus filamentosus)和T3混合菌剂(T1∶T2=1∶1)对红枣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任何水分条件下,接种3种菌剂均能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P<0.05);叶片中丙二醛(MDA)和脱落酸(AB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则表现出相反趋势;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接种效应越明显;尤其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种T1、T2、T3菌剂后,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了25.2%、20.9%、43.1%,脱落酸含量分别下降了14.5%、12.2%、27.1%;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和吲哚乙酸(IAA)含量较未接种植株分别上升22.0%~39.4%、19.5%~30.5%、14.0%~17.7%、59.7%~104.8%(P<0.05)。由此可见,接种3种菌剂均能通过调节红枣植株光合作用、体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物的积累,从而提高红枣植株的耐旱性;混合菌剂的接种效应明显优于单菌剂;菌株P.koreensis和B.filamentosus在干旱地区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
抗氧化酶类
激素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桥山林区3种麻栎群落类型的种群动态与幼苗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维伟
赵忠
+1 位作者
刘金良
邓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共10页
【目的】对比分析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3种林分类型麻栎群落的种群结构与幼苗生长过程,阐明麻栎种群在不同群落类型下的数量和结构动态,为该地区麻栎林科学经营和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12块样地(麻栎阔叶混交林、...
【目的】对比分析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3种林分类型麻栎群落的种群结构与幼苗生长过程,阐明麻栎种群在不同群落类型下的数量和结构动态,为该地区麻栎林科学经营和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12块样地(麻栎阔叶混交林、麻栎油松混交林和麻栎纯林3种林分类型,每种林分类型设置4块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4 cm个体的胸径(幼苗地径)、树高和冠幅等特征;在每块样地采集幼苗或幼树标准株,测定各器官生物量。以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不同林分类型麻栎种群静态生命表,根据各径级麻栎种群存活量绘制存活曲线,并分析3种林分类型中1~10年生麻栎实生幼苗的高度、基径、冠幅及生物量分配差异。【结果】3种林分类型麻栎种群均呈现出随年龄增加个体数减小趋势,低龄级个体具有绝对数量优势,桥山地区麻栎种群年龄结构呈进展型。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麻栎种群存活量随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低龄级死亡最高,为生活史脆弱期;Ⅲ、Ⅳ龄级期望寿命最高;在Ⅲ~Ⅶ龄级,麻栎阔叶混交林和麻栎油松混交林中的麻栎种群死亡率远远低于麻栎纯林。不同林分类型麻栎种群的存活曲线皆呈Deevey-Ⅲ型。实生苗基径在1~5年表现为麻栎纯林>混交林,随着年龄增加,麻栎油松混交林实生苗基径略高于其他2种林分类型,但3种林分类型间差异不显著;实生苗冠幅在2~10年表现为混交林>纯林,且3种林分类型间实生苗冠幅差异在4年后开始显著(P<0.05);麻栎油松混交林实生苗高度在2~10年均高于其他2种林分类型,3种林分类型间实生苗高度差异在5年后开始显著(P<0.05)。不同林分类型麻栎实生苗叶、干、根、侧枝生物量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3种林分类型间,实生苗叶生物量在1~6年差异不显著,干生物量在1~4年无显著性差异,侧枝生物量在1~2年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增加,3种林分类型间叶、干和侧枝生物量差异越来越显著;根生物量则随年龄变化没有太大差异。【结论】桥山林区3种林分类型麻栎种群发育良好,均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麻栎纯林中大径级麻栎个体数较麻栎油松混交林和麻栎阔叶混交林少,麻栎纯林虽然早期幼苗数量较多,但幼树期死亡率较高,且高年龄幼苗的生长特性和各构件生物量均低于混交林,未来可将发展群落结构更稳定的混交林作为森林培育和经营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种群结构
生境
生长特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被引量:
12
1
作者
薛文艳
张文辉
杨斌
叶权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林业综合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2-250,共9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文摘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实现其综合开发,以桥山林区麻栎橡子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对影响单宁脱除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选择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并测定单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以探索麻栎橡子单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脱除温度、超声功率对单宁脱除率影响显著,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最优脱除工艺为液料比42∶1(mL/g)、乙醇体积分数53%、脱除温度65℃、超声功率240 W,单宁脱除率为37.27%。麻栎橡子单宁抗氧化性与其质量浓度呈线性正相关,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5.56%,对·OH的清除率可达62.74%,可作为新型抗氧化剂。
关键词
麻栎橡子
单宁脱除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Quercus acutissima acorn
tannin extraction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3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胁迫下PGPR对红枣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敏
王迎
杨琳
郝汝倩
白晓雄
余旋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国家
林业
局黄土高原林木培育
重点
实验室
陕西省林业综合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5,共8页
基金
陕西省农业攻关计划项目(2016NY-169)资助。
文摘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T1(Pseudomonas koreensis)、T2(Bacillus filamentosus)和T3混合菌剂(T1∶T2=1∶1)对红枣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任何水分条件下,接种3种菌剂均能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P<0.05);叶片中丙二醛(MDA)和脱落酸(AB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则表现出相反趋势;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接种效应越明显;尤其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种T1、T2、T3菌剂后,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了25.2%、20.9%、43.1%,脱落酸含量分别下降了14.5%、12.2%、27.1%;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和吲哚乙酸(IAA)含量较未接种植株分别上升22.0%~39.4%、19.5%~30.5%、14.0%~17.7%、59.7%~104.8%(P<0.05)。由此可见,接种3种菌剂均能通过调节红枣植株光合作用、体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物的积累,从而提高红枣植株的耐旱性;混合菌剂的接种效应明显优于单菌剂;菌株P.koreensis和B.filamentosus在干旱地区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红枣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
抗氧化酶类
激素
光合特性
Keywords
Zizyphus jujuba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
antioxidant enzymes
hormon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桥山林区3种麻栎群落类型的种群动态与幼苗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维伟
赵忠
刘金良
邓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YFC0504605)。
文摘
【目的】对比分析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3种林分类型麻栎群落的种群结构与幼苗生长过程,阐明麻栎种群在不同群落类型下的数量和结构动态,为该地区麻栎林科学经营和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12块样地(麻栎阔叶混交林、麻栎油松混交林和麻栎纯林3种林分类型,每种林分类型设置4块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4 cm个体的胸径(幼苗地径)、树高和冠幅等特征;在每块样地采集幼苗或幼树标准株,测定各器官生物量。以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不同林分类型麻栎种群静态生命表,根据各径级麻栎种群存活量绘制存活曲线,并分析3种林分类型中1~10年生麻栎实生幼苗的高度、基径、冠幅及生物量分配差异。【结果】3种林分类型麻栎种群均呈现出随年龄增加个体数减小趋势,低龄级个体具有绝对数量优势,桥山地区麻栎种群年龄结构呈进展型。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麻栎种群存活量随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低龄级死亡最高,为生活史脆弱期;Ⅲ、Ⅳ龄级期望寿命最高;在Ⅲ~Ⅶ龄级,麻栎阔叶混交林和麻栎油松混交林中的麻栎种群死亡率远远低于麻栎纯林。不同林分类型麻栎种群的存活曲线皆呈Deevey-Ⅲ型。实生苗基径在1~5年表现为麻栎纯林>混交林,随着年龄增加,麻栎油松混交林实生苗基径略高于其他2种林分类型,但3种林分类型间差异不显著;实生苗冠幅在2~10年表现为混交林>纯林,且3种林分类型间实生苗冠幅差异在4年后开始显著(P<0.05);麻栎油松混交林实生苗高度在2~10年均高于其他2种林分类型,3种林分类型间实生苗高度差异在5年后开始显著(P<0.05)。不同林分类型麻栎实生苗叶、干、根、侧枝生物量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3种林分类型间,实生苗叶生物量在1~6年差异不显著,干生物量在1~4年无显著性差异,侧枝生物量在1~2年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增加,3种林分类型间叶、干和侧枝生物量差异越来越显著;根生物量则随年龄变化没有太大差异。【结论】桥山林区3种林分类型麻栎种群发育良好,均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麻栎纯林中大径级麻栎个体数较麻栎油松混交林和麻栎阔叶混交林少,麻栎纯林虽然早期幼苗数量较多,但幼树期死亡率较高,且高年龄幼苗的生长特性和各构件生物量均低于混交林,未来可将发展群落结构更稳定的混交林作为森林培育和经营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麻栎
种群结构
生境
生长特性
生物量
Keywords
Quercus acutissima
population structure
habitat
growth characteristics
biomass
分类号
S754.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薛文艳
张文辉
杨斌
叶权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干旱胁迫下PGPR对红枣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敏
王迎
杨琳
郝汝倩
白晓雄
余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桥山林区3种麻栎群落类型的种群动态与幼苗特征
张维伟
赵忠
刘金良
邓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