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中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几点建议
- 1
-
-
作者
白立强
辛占良
和军
-
机构
陕西省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中心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8期95-97,共3页
-
文摘
文章通过近30年国内外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实践,简要回顾总结了中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发展历史及其技术特点,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林业生态项目
建设
问题
建议
-
分类号
F31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实施生态化教育 完善新时期林业培训
- 2
-
-
作者
王薇
王娟
-
机构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陕西省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中心
-
出处
《江西农业》
2018年第14期136-136,共1页
-
文摘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倡导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化教育。在林业培训中,生态化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优势,能够进一步明确林业培训的目标,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在林业培训中实施生态化教育的意义,以期能够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更好地做好新时期的林业培训工作。
-
关键词
新时期
生态化
教育
林业培训
-
分类号
S7-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黄土高原刺槐人工中龄林土壤碳汇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张景群
苏印泉
徐喜明
温瑧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中心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日元贷款造林生态环境监测研究项目(14220302)资助
-
文摘
以黄土高原26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为对象,在调查了5个样地和测定125个碳含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与造林对土壤碳增汇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研究的0-80cm土层范围内,26年生刺槐林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4.093 kg.m-2)与荒地(4.533 kg.m-2)相比,减少了0.440 kg.m-2,说明黄土高原荒地刺槐造林不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密度。对土壤分层研究表明:荒山刺槐造林明显改变了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表现为:在0-10 cm土层范围,有机碳密度显著提高(33.4%);在10-30 cm土层范围内,有机碳密度则明显降低(45.5%)。通过土壤层中总有机碳密度的研究显示,由于根系有机碳不断积累,林地总有机碳密度(5.214 kg.m-2)比荒地(4.688 kg.m-2)明显增加,土壤中总碳增汇率为11.2%,说明黄土高原刺槐造林具有显著的碳汇能力。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人工林
植物根系
土壤碳汇
有机碳密度
-
Keywords
Loess plateau
Black locust plantations
Plant roots
Soil carbon sink
Organic carbon density
-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719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有机碳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16
- 4
-
-
作者
张景群
苏印泉
徐喜明
温瑧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省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中心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5,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日元贷款造林项目“生态环境监测研究”(14220302)
-
文摘
生态林建设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内容,探讨生态林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的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生态林恢复的生态效益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黄土高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SOCD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0~80cm土层范围内,无论是刺槐幼林(8a,4.27kg·1TIq)还是中龄林(26a,4.09kg·m^-2)与荒地(4.53kg·m^-2)相比,土壤SOCD均有降低,分别减少了5.74%和9.71%,说明黄土高原刺槐造林不能提高土壤SOCD;刺槐人工荒山造林对土壤SOCD的垂直分布影响明显,表现为在0~10cmSOCD有显著提高,并分别提高了22.88%和33.05%,在10~30cm范围内显著降低,并分别降低了40.69%和45.52%,而在30~80cm的土壤层范围内差异不显著。
-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土壤
有机碳密度
监测研究
-
Keywords
black locust planta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monitoring research
-
分类号
S792.27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利用SSR技术对安康串状核桃亲缘关系分析研究
被引量:6
- 5
-
-
作者
彭少兵
张贝贝
王娟
李生萍
强虹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省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中心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0,16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460)
陕西省农业攻关项目(2015NY12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项目(TGZXTGZX2016-18)
-
文摘
安康串状核桃为2014年陕西审定通过的省级林木良种,结实成串状,平均每串结果6.1个,品质较好,丰产性强,了解安康串状核桃的亲缘关系及推测其起源,对于指导核桃育种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技术对串状核桃亲缘关系分析研究,以核桃幼嫩叶片为材料,用文献所得多态性SSR引物对同为核桃属的10种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上共扩增出96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的DNA条带数为3~16条。遗传分析表明,10种核桃属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74~0.8143,在10种材料中,串状核桃和西洛3号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2575,说明串状核桃与西洛3号的亲缘关系最近。
-
关键词
安康串状核桃
SSR
引物
亲缘关系
-
Keywords
Juglansregia‘Ankangchuan'
SSR
primer
genetic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S664.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浅析在森林体验活动中引导师的作用
- 6
-
-
作者
周媛
王娟
-
机构
陕西省林业信息宣传中心
陕西省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中心
-
出处
《花卉》
2018年第18期278-279,共2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森林体验引导师的职责和技能,分析了目前陕西在开展森林体验活动中引导师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森林体验
引导师
教育
-
分类号
S788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