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病理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3
1
作者 屈雷 杨学义 +2 位作者 王馨 赵明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5,共5页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定位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的源泉并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理论。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将角膜缘上皮全周或半周板层手术切除,或用1mol/LNaOH直接擦除等方法破坏角膜缘干细胞,探索制作...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定位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的源泉并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理论。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将角膜缘上皮全周或半周板层手术切除,或用1mol/LNaOH直接擦除等方法破坏角膜缘干细胞,探索制作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失病理模型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处理后4周,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1mol/LNaOH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全部血管化、结膜化,未发生睑球粘连,角膜基质胶原纤维完整未见溃疡、穿孔等病变,细胞印迹学检查为结膜表型,可作为实验性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病理模型;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有2只为结膜表型,另3只为角膜表型,观察期内结果不稳定;半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透明,全部为角膜表型;直接用1mol/LNaOH擦除角膜缘和中央角膜上皮的试验家兔,有4只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断裂、溶解,并伴有严重的溃疡、穿孔、睑球粘连等病变,不能用于移植试验,另1只角膜表面透明,未见结膜和新生血管长入,细胞印迹学检查为角膜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缘干细胞缺失 病理模型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治疗合并双神经根变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柳根哲 李春根 +2 位作者 徐林 魏苏雄 Munehito Yoshida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变异 镜下治疗 内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兔素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文龙 梁惠 刘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1-1205,1249,共6页
本文阐述了海兔素(Aplysin)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不同剂量海兔素对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以Western blot测定SK... 本文阐述了海兔素(Aplysin)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不同剂量海兔素对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以Western blot测定SK-BR-3细胞中EGFR、Akt及ERK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20、30、40、45、50、55、60 mg/L海兔素处理SK-BR-3细胞24 h后,细胞的生长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量效依赖性,其IC25和IC50值为分别为29.4和33.7 mg/L;IC25和IC50剂量海兔素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并下调SK-BR-3细胞EGFR、Akt及ERK的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但是不影响总蛋白表达水平。表明海兔素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海兔素抑制细胞中EGFR蛋白磷酸化,进而阻断下游效应分子Akt和ERK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兔素 SK-BR-3细胞 CCK-8 凋亡 细胞信号通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激酶B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0
4
作者 伊立 董志坚 +1 位作者 王锁良 张培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之间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67例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其中31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之间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67例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其中31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36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每组病例均评估病人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直腿抬高角度,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短期随访,两种入路对于病人疼痛症状的减轻均显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入路对于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可行,但是经椎板间入路可以更充分切除钙化灶、分离神经根,进行充分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经椎板间入路 经椎间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前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对术后眼表恢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阜蕾 朱海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2-775,共4页
目的评价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术前干预对小梁切除术后眼表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拟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63眼,随机分... 目的评价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术前干预对小梁切除术后眼表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拟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63眼,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术前1周开始给予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从术后1 d开始给予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均于术后1个月停药。术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匹配,比较两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干眼症状和体征。术后1周两组患者干眼症状均较术前加重,且以对照组症状加重更为显著,表现为OSDI评分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较术前增加,BUT较术前缩短(均为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和BUT分别为(14.43±5.33)分、(0.71±0.56)分、(8.65±3.01)s,均优于对照组的(22.08±6.71)分、(1.38±0.88)分、(7.12±2.9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前应用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术后眼表损伤,缩短眼表恢复时间,改善患者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玻璃酸钠 干眼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病理模型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6
作者 赵明 杨学义 +2 位作者 屈雷 王馨 窦忠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7期88-90,共3页
为探索一种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采用“一刀法”、“一剪法”和“刀剪结合法”制作家兔和山羊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用植床外观特征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表明,“一刀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但植床表... 为探索一种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采用“一刀法”、“一剪法”和“刀剪结合法”制作家兔和山羊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用植床外观特征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表明,“一刀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但植床表面的切痕深浅不一;“一剪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痕迹不显且不规整,而植床表面平整;说明“刀剪结合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且植床表面平整。说明“刀剪结合法”是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病理模型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