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倍性小麦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鹏涛 赵小光 +3 位作者 张耀文 翟周平 关周博 罗红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9-23,共5页
以二倍体节节麦、四倍体硬粒小麦、六倍体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倍性小麦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倍体小麦的各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其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 以二倍体节节麦、四倍体硬粒小麦、六倍体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倍性小麦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倍体小麦的各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其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为倒抛物线,水分利用效率则一直处在下降中;六倍体和八倍体小麦的光合效率、CO_2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比二倍体和四倍体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主要是由气孔导度引起的;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还与空气湿度和自身水分利用效率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倍体 光合参数 日变化 光午休 气体交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垦6号及其姊妹系小麦品种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鹏涛 何振才 罗红炼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6-18,共3页
通过陕垦6号及其姊妹系品种的选育研究,分析探讨小麦育种过程中亲本的选用与搭配,结果表明,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且二者的优缺点可以互补,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越大,后代群体中可供选择的目标材料越广泛,选育出优良新品种的几率越高。因... 通过陕垦6号及其姊妹系品种的选育研究,分析探讨小麦育种过程中亲本的选用与搭配,结果表明,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且二者的优缺点可以互补,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越大,后代群体中可供选择的目标材料越广泛,选育出优良新品种的几率越高。因此,一个好的杂交组合可以导致一系列新品种的产生。利用2006-2009年度陕西关中灌区高肥组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用遗传相关系数法和产量变异系数对陕垦6号及其姊妹品种高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垦6号及其姊妹品种变异系数小于小偃22,且产量与小偃22有极强的相关性,这说明陕垦6号及其姊妹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稳产性。在品质方面,陕垦6号、陕垦01(57)都属于优质强筋小麦,陕垦99(46)属于中筋小麦;蛋白质含量15.0%~16.1%,稳定时间5.0~14.0 min,且品质遗传较广泛。在抗病性方面,除了陕垦6号感条锈病外,但产量相对稳定,表现良好的耐锈性,陕垦99(46)、陕垦01(57)都具有高度慢抗条锈性和高抗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高产稳产 品质优良 抗(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文斌 任向辉 +1 位作者 安德荣 何振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0-933,共4页
为明确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在小麦起身期将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接种于小麦陕恳9740上,喷施杀虫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与病毒抑制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 为明确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在小麦起身期将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接种于小麦陕恳9740上,喷施杀虫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与病毒抑制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和2%菌克毒克水剂300倍液)的不同组合,于小麦开花期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小麦叶片黄化率,结果表明,各组合均能早期预防和防治小麦黄矮病发生和发展,且预防效果优于防治效果,其中病毒必克与吡虫啉组合的平均预防和防治效果最显著,分别为58.08%和53.03%。进一步利用病毒必克在室内进行防治性试验,发现病毒必克能够抑制GAV对叶绿素的破坏,可减轻大麦黄矮病毒对小麦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病毒抑制剂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进化材料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赵鹏涛 苟升学 +5 位作者 赵小光 张耀文 翟周平 关周博 罗红炼 曹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7,共9页
为了解不同小麦近缘材料光合特性,以二倍体节节麦、四倍体硬粒小麦、六倍体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在生育后期测定了其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等光合相关性状,并对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CO_2浓度、温度、湿... 为了解不同小麦近缘材料光合特性,以二倍体节节麦、四倍体硬粒小麦、六倍体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在生育后期测定了其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等光合相关性状,并对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CO_2浓度、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黑麦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比其他三个材料高,六倍体小麦在叶面积上具有明显优势;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而二倍体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对强光的抗性较强;六倍体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对CO_2的利用率和抗逆性都较强;八倍体小黑麦的光合速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的光合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二倍体小麦的光合速率受湿度的影响较大,四倍体小麦的光合速率受湿度的影响较小,六倍体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光合速率在高湿条件下变化较小。这说明不同小麦近缘种具有不同的光合特性,是小麦进行小麦高光合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交换参数 近缘种 环境因子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赵鹏涛 赵小光 +3 位作者 马永强 张耀文 罗红炼 翟周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6-19,共4页
对2014~2015年度陕西小麦区域试验13个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小麦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利用稳定参数法可以有效地评价小麦的高产稳产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产量性状中,收获指数... 对2014~2015年度陕西小麦区域试验13个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小麦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利用稳定参数法可以有效地评价小麦的高产稳产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产量性状中,收获指数和穗粒数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大,是增产的主要因素,而穗粒重、千粒重和生物学产量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在农艺性状中,株高构成指数和花期叶面积这2个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而穗长、旗叶夹角和株高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在生理性状中与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单株伤流量。在小麦的高产品种选育中,应对与产量关联度高的性状进行改良,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稳产性 产量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质资源及品种对小麦黄矮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任向辉 张文斌 +1 位作者 何振才 安德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121,共5页
小麦黄矮病是中国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得到抗小麦黄矮病种质资源及品种,2007-2008年,采用诱发行早播的方法鉴定了383份小麦种质资源,并对252种小麦品种使用堆测法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得到182种抗病种质资源和17种抗病品种。经重复... 小麦黄矮病是中国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得到抗小麦黄矮病种质资源及品种,2007-2008年,采用诱发行早播的方法鉴定了383份小麦种质资源,并对252种小麦品种使用堆测法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得到182种抗病种质资源和17种抗病品种。经重复鉴定,从中筛选出抗病种质资源23份,抗病品种15种。小麦感染BYDV后,临203、晋麦47具有一定的恢复现象,并结合受害品种的产量损失来确定其耐病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抗性鉴定 品种 种质资源 堆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瑞拉菌素水乳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振才 赵鹏涛 +1 位作者 李高潮 罗红炼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6-988,共3页
为了解瑞拉菌素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用1.2%瑞拉菌素水乳剂在小麦田间进行不同喷施浓度、时间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1.2%瑞拉菌素水乳剂喷施浓度(稀释600倍、700倍和800倍)中,600倍稀释液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7.6%... 为了解瑞拉菌素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用1.2%瑞拉菌素水乳剂在小麦田间进行不同喷施浓度、时间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1.2%瑞拉菌素水乳剂喷施浓度(稀释600倍、700倍和800倍)中,600倍稀释液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7.6%,保产作用为9.9%。从喷药次数看,用650倍的稀释液在小麦抽穗和扬花期喷施两次的防病效果最好,防效达74.4%,保产作用为10%;若喷施一次时,扬花期喷施的效果优于抽穗期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瑞拉菌素 防治效果 保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粒小麦不同功能叶光合性状差异及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小光 赵鹏涛 +2 位作者 尚毅 翟周平 张耀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9-14,21,共7页
以农艺性状差异明显的3个硬粒小麦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功能叶之间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一日内光合有效辐射的差异。结果表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面积、光合有效辐射高于倒2叶和倒3叶,而叶绿素含... 以农艺性状差异明显的3个硬粒小麦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功能叶之间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一日内光合有效辐射的差异。结果表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面积、光合有效辐射高于倒2叶和倒3叶,而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则无显著性差异;去掉旗叶后,3个材料的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8.66%、18.78%和12.15%,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去掉倒2叶和去掉倒3叶的处理,而不同的功能叶处理后经济系数和每穗粒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传统的硬粒小麦选育方法上,结合高光效育种手段,加强灌浆期旗叶光合性状的筛选,有助于提高硬粒小麦产量,并为进一步开展光合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功能叶 光合性状 千粒重 高光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份硬粒小麦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萍 赵鹏涛 +4 位作者 陈文杰 尚毅 赵兴忠 翟周平 张新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17-22,共6页
为了解硬粒小麦的品质现状,发掘小麦的有益基因,对106份硬粒小麦的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弱化度>沉降值>湿面筋>硬度>蛋白质>淀粉>容重;6个品质性状(蛋白质、... 为了解硬粒小麦的品质现状,发掘小麦的有益基因,对106份硬粒小麦的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弱化度>沉降值>湿面筋>硬度>蛋白质>淀粉>容重;6个品质性状(蛋白质、湿面筋、容重、弱化度、沉降值和淀粉)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硬度性状倾向于服从负偏态分布。硬粒小麦品系遗传多样性丰富,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硬度含量达到强筋水平占比分别为29%、21%、71%和77%,容重全部达到强筋小麦要求,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沉降值同时达到强筋小麦要求的硬粒小麦占19%。综合来看,硬粒小麦品质改良应以提高材料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为主要目标。在聚类分析中,当遗传距离为50.11时,可将106份材料分为5大类。不同类中的优良株系YL131、YL133、YL163号作可作为骨干亲本用于小麦品质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垦6号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鹏涛 赵小光 +1 位作者 罗红炼 翟周平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54-55,70,共3页
为了研究陕垦6号小麦品种在关中灌区的适应性,以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小偃22为对照,研究了2013-2015年度适播期和晚播期对陕垦6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陕垦6号在不同播期下,各年度的产量都比对照增产,适播期的增... 为了研究陕垦6号小麦品种在关中灌区的适应性,以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小偃22为对照,研究了2013-2015年度适播期和晚播期对陕垦6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陕垦6号在不同播期下,各年度的产量都比对照增产,适播期的增产幅度较大,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在适播期,增产的主要因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在晚播期,增产的主要因素是穗粒数。所以陕垦6号和小偃22一样可以在关中灌区大面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播期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质面包小麦的选育、鉴评与开发问题
11
作者 赵鹏涛 罗红炼 +1 位作者 何振才 李高潮 《陕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6期64-66,共3页
根据制作优质面包的品质要求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综述了小麦优质亚基、沉淀值以及面团流变学特性与面包小麦的品质的关系。优质面包小麦品种除了对其物化进行测试之外 ,还应对其品种的烘烤品质进行实验评价。此外 。
关键词 面包小麦 选育 麦谷蛋白 育种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地区“陕垦224”小麦品种推广现状及效益分析
12
作者 刘丽君 马永强 +1 位作者 赵鹏涛 党莉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5期178-179,共2页
基于渭南市农业部门对渭南地区2019~2021年度推广的“陕垦224”小麦示范品种推广的调研数据和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高产高抗小麦新品种‘陕垦224’的示范推广”的项目数据,对渭南地区推广“陕垦224”小麦生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基于渭南市农业部门对渭南地区2019~2021年度推广的“陕垦224”小麦示范品种推广的调研数据和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高产高抗小麦新品种‘陕垦224’的示范推广”的项目数据,对渭南地区推广“陕垦224”小麦生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渭南地区2019~2021年三年累计推广“陕垦224”8.68万公顷,亩增效益97.25元,“陕垦224”每投入1元可为社会创造11.75元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渭南地区小麦产量和小麦生产收益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垦224 小麦品种 推广效益 渭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垦224在黄淮南部麦区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小光 赵鹏涛 +2 位作者 翟周平 商毅 张雅蕾 《作物研究》 202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为了研究陕垦224在黄淮南部麦区的适应性,提高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市场竞争力,使优良品种得到推广应用,分别在安徽、江苏、河南3省的小麦主产区进行多点引种试验。结果显示:陕垦224在黄淮地区3省的各试验点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与对照相... 为了研究陕垦224在黄淮南部麦区的适应性,提高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市场竞争力,使优良品种得到推广应用,分别在安徽、江苏、河南3省的小麦主产区进行多点引种试验。结果显示:陕垦224在黄淮地区3省的各试验点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与对照相差较小或者优于对照品种。江苏省平均产量为7 174.9 kg/hm^(2),增产幅度最大,较平均对照增产6.3%;河南省10个试验点均增产,平均产量为6 841.1 kg/hm^(2),较平均对照增产4.8%;安徽省5个试验点增产,2个试验点减产,平均产量为6 672.0 kg/hm^(2),较平均对照增产1.7%。因此,陕垦224适合在河南和江苏北部地区大范围种植,其应用和推广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引种 产量 适应性 陕垦2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