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峁遗址皇城台护墙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秦立科 韦坤 +2 位作者 王磊 庞磊 王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皇城台护墙是石峁皇城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皇城台安全的关键,目前护墙灰缝材料风化严重且存在一定外倾变形,急需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适合皇城台护墙稳定性计算公式,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分析了高... 皇城台护墙是石峁皇城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皇城台安全的关键,目前护墙灰缝材料风化严重且存在一定外倾变形,急需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适合皇城台护墙稳定性计算公式,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分析了高宽比、灰缝强度和竖向外荷载对护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护墙为内部松散的重力式挡墙,存在沿内部灰缝滑移和倾覆两种破坏类型,倾覆破坏时的倾覆角度和墙体高度、灰缝强度等多种因素相关;护墙灰缝强度相同时,在护墙底部稳定性系数最小,最易发生倾覆破坏;护墙稳定性随着高宽比及竖向外荷载增加、灰缝强度减小而降低。研究结果为石峁皇城台护墙的稳定性评估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 护墙 破坏类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陕西大遗址保护利用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2
作者 庞子涛 杨辉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大遗址是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基因的核心文物资源。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历程及陕西在大遗址保护理念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对当前大遗址保护和利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大遗址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完善大遗址保... 大遗址是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基因的核心文物资源。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历程及陕西在大遗址保护理念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对当前大遗址保护和利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大遗址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完善大遗址保护利用支撑体系、拓宽大遗址保护利用资金渠道、探索大遗址保护利用投融资机制、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措施,以期为探索新时代陕西大遗址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的路径及更好地促进大遗址“活起来”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鲜活案例和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陕西 创新发展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有机体视角下的丝绸之路价值新探
3
作者 梁文婷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丝绸之路的价值研究是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价值研究现状的梳理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缺漏,并针对性地从理论视角提升对丝绸之路价值的文化性和系统性认知,将丝绸之路认知为文化景观有机体,并从空间完整性... 丝绸之路的价值研究是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价值研究现状的梳理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缺漏,并针对性地从理论视角提升对丝绸之路价值的文化性和系统性认知,将丝绸之路认知为文化景观有机体,并从空间完整性、时间连续性、遗产类型多样性和文化关联性四个方面论述其价值内涵,从而为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和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价值认知 文化景观有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石峁遗址东门城墙稳定性及加固方法研究
4
作者 秦立科 韦坤 +5 位作者 王磊 庞磊 王霁竹 毛迪 李婉茹 陈立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城墙出现了严重的外倾变形,面临倒塌风险,为对其进行科学保护,进行了城墙稳定性及加固方法的研究。提出风化折减系数表征灰缝的风化程度,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城墙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通过强度折减法研究在风化作用下城...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城墙出现了严重的外倾变形,面临倒塌风险,为对其进行科学保护,进行了城墙稳定性及加固方法的研究。提出风化折减系数表征灰缝的风化程度,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城墙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通过强度折减法研究在风化作用下城墙的变形及稳定性,通过反演分析法确定城墙的风化程度和灰缝的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灰缝强度降低是城墙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在土压力作用下,城墙破坏呈滑移-倾覆模式;城墙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风化系数为0.45~0.48,灰缝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21 kPa和14°。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灰缝灌浆和外侧支撑两种加固方法并进行了比选,最终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石峁城墙的后续的加固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城墙 离散元法 强度折减法 稳定性 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古城人居环境的解构与案例分析——以陕西省米脂窑洞古城为例
5
作者 郑建栋 陈稳亮 《文博》 2016年第5期96-101,共6页
根据历史古城人居环境的内容和特性,指出要在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状况及古城人居环境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从城市设计和支撑体系两方面对其进行解构。其中城市设计包括山水格局、聚居形态、建筑形态等方面,支撑体系包括... 根据历史古城人居环境的内容和特性,指出要在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状况及古城人居环境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从城市设计和支撑体系两方面对其进行解构。其中城市设计包括山水格局、聚居形态、建筑形态等方面,支撑体系包括防御体系、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防洪体系等方面。并结合米脂窑洞古城这一具体案例,对陕北地区历史古城人居环境特色进行了探讨,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我国历史古城人居环境的研究及保护和当代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有所助益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古城 人居环境 解构 米脂窑洞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古城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及文化研究
6
作者 张基伟 贺林 张峰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69,共6页
韩城古城民居依托古城为背景,成为关中地区民居最为集中的片区,同时也成为关中地区城镇传统民居的典范。本文通过对韩城古城及其民居的历史沿革的分析,重点对民居院落的形态、结构与构造、细部与装饰等特征分析,探索建筑本身所蕴含的建... 韩城古城民居依托古城为背景,成为关中地区民居最为集中的片区,同时也成为关中地区城镇传统民居的典范。本文通过对韩城古城及其民居的历史沿革的分析,重点对民居院落的形态、结构与构造、细部与装饰等特征分析,探索建筑本身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和哲学观念,为下一阶段韩城古城的整体复兴和民居的可持续性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 古城民居 特征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卫城南城墙夯土改性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平 杨瑜瑞 +1 位作者 郝宏伟 宋泽维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0-436,共7页
榆林城墙为第6批(2006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对城墙土样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一种产于华北、西北黄土地带及石灰岩古风化层中的建筑材料——料姜石;为改善城墙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耐水性、耐盐侵蚀性、抗冻及抗... 榆林城墙为第6批(2006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对城墙土样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一种产于华北、西北黄土地带及石灰岩古风化层中的建筑材料——料姜石;为改善城墙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耐水性、耐盐侵蚀性、抗冻及抗风蚀等性能,在城墙土样里加入了少量掺和料(料姜石、水泥、熟石灰).结果表明,按照5%(质量分数,下同)水泥、5%石灰、10%料姜石、80%土进行配比的夯土城墙体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卫城 改性土 城墙 料姜石 加固 掺和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质文物腐蚀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强 张宏志 +1 位作者 钱润玲 牛文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52,共13页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文物保护是中华儿女传承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铁质文物在中国拥有漫长的历史,但由于铁作为金属的活泼性较强,易腐蚀,现存的铁质文物面临保存现状差且防护难度大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文物保护是中华儿女传承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铁质文物在中国拥有漫长的历史,但由于铁作为金属的活泼性较强,易腐蚀,现存的铁质文物面临保存现状差且防护难度大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对铁质文物进行系统性防护成为研究工作的重点。鉴于目前铁质文物腐蚀防护技术受到国内学者和文物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长期对国内外腐蚀防护技术研究动态的跟踪,对铁质文物腐蚀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首先,结合铁质文物具体保护实例简介了铁质文物的腐蚀机理。其次,讨论了铁质文物传统的腐蚀防护技术,主要包括除锈技术、脱盐技术、缓蚀技术和封护技术。除锈技术主要分为物理除锈技术和化学除锈技术,对比了两者的技术优势和劣势,重点阐述了激光清洗的作用机理以及除锈效果;脱盐技术的方法众多,主要通过实例介绍了索氏提取法和碱性溶液浸泡法的脱盐机理;缓蚀技术的核心为缓蚀剂,阐述了多种缓蚀剂对不同铁质文物的缓蚀效果;封护技术主要介绍了微晶石蜡、丙烯酸树脂和氟碳涂料3种材料在铁质文物上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在铁质文物表面制备防护性涂层可实现对基体的有效保护,但由于金属涂层制备技术多以激光束、等离子束、电子束等高能量密度束为热源,导致涂层制备过程热输入过大,对铁质文物基体的损伤较大。根据铁质文物的防护性要求——“不改变文物原状”与“最小干预”原则,介绍了一种基于低温环境下将微米级金属粉末或复合粉末加速至超音速状态并沉积于基体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新型表面防护技术——冷喷涂技术,重点介绍了几种不同金属基材料在铁碳合金表面形成涂层的实际性能,主要表现为显微组织均匀致密,且与基体之间形成了较好的界面结合,有望应用于铁质文物的修复与防护领域。最后,指出了铁质文物腐蚀防护研究进展尚存的关键问题,并对铁质文物腐蚀防护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研究实践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文物 腐蚀机理 防护技术 激光清洗 冷喷涂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明长城沿线居民认知水平及提升策略研究
9
作者 郑建栋 刘军民 周萍 《文博》 2014年第6期86-89,共4页
陕北明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居民对其认知水平关系到长城保护的效果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目前居民对陕北明长城的认知水平很低,这不利于长城安全及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本文分析了居民认知水平低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加强... 陕北明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居民对其认知水平关系到长城保护的效果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目前居民对陕北明长城的认知水平很低,这不利于长城安全及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本文分析了居民认知水平低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加强长城调查研究与宣传教育、促进长城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开展长城遗址保护与展示和建立奖惩制度等措施来提高当地居民的认知水平,以期对推进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进程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明长城 居民 认知水平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典型案例分析--以党家村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磊 王如冰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党家村是中国明清时期北方黄河流域传承下来传统村落的杰出范例。在对其遗存概况、保护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体系制约、规划的宏观指导、技术工作体系完善、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学术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对历年来... 党家村是中国明清时期北方黄河流域传承下来传统村落的杰出范例。在对其遗存概况、保护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体系制约、规划的宏观指导、技术工作体系完善、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学术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对历年来党家村的保护利用策略进行总结,并探讨其保护利用工作的启示,以期对陕西乃至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家村 传统村落 整体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元代建筑价值与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林 贾梅 《文博》 201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至现在,经过两代文物工作者长期不懈地挖掘与研究,比较全面的认识了韩城元代建筑的价值,为今后研究其形制、结构、工艺及与山西晋南地区元代建筑的关系等提供了依据;由于各种缘故,韩城元代建筑保存状况很差,有些已...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至现在,经过两代文物工作者长期不懈地挖掘与研究,比较全面的认识了韩城元代建筑的价值,为今后研究其形制、结构、工艺及与山西晋南地区元代建筑的关系等提供了依据;由于各种缘故,韩城元代建筑保存状况很差,有些已濒临倒塌;本世纪初在国家和省上文物部门支持下,一直对其实施保护修缮,截至目前,基本解决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或隐患;作者认为:整个保护工程思路正确,保护对策科学合理,因而韩城元代建筑修缮后均达到了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 元代建筑 价值 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木构建筑保护实践与探索——以韩城城隍庙维修保护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林 《文博》 2011年第5期65-69,共5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陕西现存木构建筑分布与概况,进而重点介绍了韩城早期建筑的基本特征。并以韩城城隍庙维修为例,将近些年来在维修保护中,如何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少干预的"原则,如何保持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及... 本文首先介绍了陕西现存木构建筑分布与概况,进而重点介绍了韩城早期建筑的基本特征。并以韩城城隍庙维修为例,将近些年来在维修保护中,如何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少干预的"原则,如何保持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及传统做法,再现中国古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文章认为:古建筑维修不仅需要好的设计方案,而且还必须有一支具备较高文物保护意识的施工单位队承担施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建筑 城隍庙 保护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在快速城镇化发展中古村名镇的保护利用研究
13
作者 周萍 杨辉 《文博》 2015年第4期99-102,共4页
本文从西安古村名镇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出发,研究了其历史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古村名镇的价值,指出了在保护古村名镇过程中应处理好三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快速城镇化 西安 古村名镇 保护利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名镇保护利用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林 贾梅 《文博》 2017年第5期106-110,共5页
陕西省保存下来古镇,既有悠久历史,又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地域优势与时代特征均比较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给古镇带来不利影响,省上有关部门确定了文化旅游名镇,目的是为了保护古镇的文化根脉,并加以利用。作者认为应进一步挖掘... 陕西省保存下来古镇,既有悠久历史,又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地域优势与时代特征均比较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给古镇带来不利影响,省上有关部门确定了文化旅游名镇,目的是为了保护古镇的文化根脉,并加以利用。作者认为应进一步挖掘古镇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秉承正确的保护理念,科学规划,适度建设,防止在保护利用中又给古镇造成新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古镇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墙永宁门(南门)箭楼复建研究
15
作者 张基伟 贺林 《文博》 2012年第2期71-75,40,共6页
永宁门(南门)位居西安城墙的重要位置,该门瓮城上复建箭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了解箭楼原貌,作者根据收集到的箭楼历史照片、文献史料、现存遗迹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东、西、北三门箭楼现状做对比分析,基本推出永宁门(南门)... 永宁门(南门)位居西安城墙的重要位置,该门瓮城上复建箭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了解箭楼原貌,作者根据收集到的箭楼历史照片、文献史料、现存遗迹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东、西、北三门箭楼现状做对比分析,基本推出永宁门(南门)箭楼平面、梁架结构、外形特征等。作者认为:永宁门(南门)箭楼复建的前提,一是要有依据;二是要做深入研究,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再现箭楼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永宁门 箭楼 复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洗砚池晋墓病害研究
16
作者 张炜 田增涛 +2 位作者 雒咸 王瑾 郑晓轩 《文博》 2014年第2期86-91,共6页
2003年4月30日,山东省临沂市洗砚池街王羲之故居扩建工程施工中,先后发现两座大型砖室墓,市文化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前往现场勘察保护,并将发现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山东省文化厅文物事业管理处即派人前往指导,并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3年4月30日,山东省临沂市洗砚池街王羲之故居扩建工程施工中,先后发现两座大型砖室墓,市文化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前往现场勘察保护,并将发现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山东省文化厅文物事业管理处即派人前往指导,并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临沂市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于当年5月初至6月底对两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于2012年6月2日开始,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共同合作开展了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洗砚池晋基保护监测研究工作。在此项研究工作中对晋墓材料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晋墓内环境潮湿以及墓室开裂、砖破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墓 病害 监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游憩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公园生态产业化的难点及其破解思路——新质生产力视角 被引量:9
17
作者 梁文婷 王蕾 苏杨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一、国家公园的社会-生态福祉需要依托生态产业化来实现中国国家公园的三大理念是“国家代表性、生态保护第一、全民公益性”(2),分别反映了国家公园的资源价值和其兼具生态、社会效益的特点。但要实现国家公园的社会-生态福祉,不能直... 一、国家公园的社会-生态福祉需要依托生态产业化来实现中国国家公园的三大理念是“国家代表性、生态保护第一、全民公益性”(2),分别反映了国家公园的资源价值和其兼具生态、社会效益的特点。但要实现国家公园的社会-生态福祉,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区域的发展方式(如乡村振兴中的以产业兴旺带动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这是因为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国家公园首先意味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公园 生态福祉 生态宜居 生态保护 乡村振兴 用途管制 三大理念 国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在龙门石窟奉先寺渗水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方云 张俊建 +2 位作者 夏国正 周伟强 苏美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0-754,共5页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石窟岩性为碳酸盐岩,渗水病害严重威胁着岩体和雕刻品的完整性。准确探测出渗水部位和渗水来源等是奉先寺渗水治理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对奉先寺崖壁渗水进行现...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石窟岩性为碳酸盐岩,渗水病害严重威胁着岩体和雕刻品的完整性。准确探测出渗水部位和渗水来源等是奉先寺渗水治理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对奉先寺崖壁渗水进行现场探测。结果表明,使用热成像仪可以准确有效地探测出崖壁岩体的渗水部位,判断出渗水来源、分布及其活动规律。与以往依靠人工观察相比,红外热成像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该技术可在石窟渗水勘察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水 红外热成像 奉先寺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骞墓考古记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卜琳 白海峰 +1 位作者 田旭东 梁文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记述了1938年西北联大对张骞墓及墓前石兽的调查发掘,通过发掘出土的汉代石兽、似封泥印字纹陶片、五铢钱等文物,证实了传说中张骞墓的真实性,同时也基本了解了张骞墓的墓葬形制。
关键词 张骞墓 石兽 考古 记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府文庙大成殿复原研究
20
作者 张基伟 贾梅 贺林 《文博》 2025年第4期121-128,114,共9页
本文通过对西安碑林的碑石和文献收集,梳理了西安府文庙建置沿革和修缮历史。并基于2004年大成殿遗址展示平面尺度和历史照片中尺度关系分析,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图像资料和同时期木构建筑实例的比较,对文庙大成殿的木构架形制和... 本文通过对西安碑林的碑石和文献收集,梳理了西安府文庙建置沿革和修缮历史。并基于2004年大成殿遗址展示平面尺度和历史照片中尺度关系分析,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图像资料和同时期木构建筑实例的比较,对文庙大成殿的木构架形制和瓦石作进行了复原研究,为全面重现和展示大成殿原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府 文庙 大成殿 复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