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发展与调适——基于陕西省中小学课后服务调研结果的研判
被引量:
24
1
作者
龙宝新
李莎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4,共10页
“双减”政策实施满周年后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正进入质变升级期,品质待提升、机构待参与、课程待融合、标准待建设是其显著特征。基于陕西访谈调研成果,本着“用数据说话”精神,构建学校课后服务效能分析框架与优质课后服务形成链,并...
“双减”政策实施满周年后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正进入质变升级期,品质待提升、机构待参与、课程待融合、标准待建设是其显著特征。基于陕西访谈调研成果,本着“用数据说话”精神,构建学校课后服务效能分析框架与优质课后服务形成链,并据此对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研判。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面临三大问题亟待解决,即专业化与现实化的纠结、主体性与主导性的模糊、赋权赋能与制度嵌入的滞后等问题。从目标定位、主体参与、宏观治理角度入手开展系统调适,是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持续、健康、优质发展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校课后服务
质变期
面临问题
系统性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生理论下全科教师培养共同体的建构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海英
龙宝新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52-57,共6页
全科教师培养共同体关注全科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养成与培养生态系统中主体间互惠共生关系的建构。在目前的全科教师培养实践中存在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参与主体协作式微、协同培养模式衍化慢、环境建设薄弱等堵点,通过明...
全科教师培养共同体关注全科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养成与培养生态系统中主体间互惠共生关系的建构。在目前的全科教师培养实践中存在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参与主体协作式微、协同培养模式衍化慢、环境建设薄弱等堵点,通过明晰共生理论的要素与要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凝聚共生单元合力;重构全科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协同共生模式;培育正向发展共生环境,内外保障提升质量,以建构全科教师培养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全科教师
卓越教师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减”政策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困境的机理与路向
被引量:
21
3
作者
龙宝新
赵婧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9,共10页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现象是义务教育内卷化的外在表现,而教育目标收缩效应、教学活动模板效应、学校功能外溢效应则是这一内卷化状况的内在体现。“双减”政策为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难题而生,其运转机理是:借助教育聚魂、教学深改、学校升...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现象是义务教育内卷化的外在表现,而教育目标收缩效应、教学活动模板效应、学校功能外溢效应则是这一内卷化状况的内在体现。“双减”政策为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难题而生,其运转机理是:借助教育聚魂、教学深改、学校升级等手段,带动义务教育内核层面上的调整运动,最终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目的。据此,“双减”政策理应从教育观念系统修复、高品质教学创造、新学校建设等方面强化内涵建设,助推义务教育如期突破内卷、回归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育内卷化
学校功能外溢
教学改革
新学校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减”政策背景下生态化作业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海英
邱灿
龙宝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
作业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再延伸。“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减负、提质、增效”成为了大家关切的话题,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保证作业设计质量,是落实政策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业设计片面、学生负担感...
作业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再延伸。“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减负、提质、增效”成为了大家关切的话题,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保证作业设计质量,是落实政策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业设计片面、学生负担感过重、作业质量较低等问题使得作业设计的生态位困境凸显,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结合实际问题,提供教育给养、社交给养、环境给养,可以打造提质增效的生态化作业设计路径,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切实为学生提供“减负增质”服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生态化
作业设计
教育给养
社交给养
环境给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思维的转变与落地
被引量:
44
5
作者
龙宝新
李海英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7,共9页
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是教育生态系统失调,推进家校共育思维转变是从根本上修复教育生态,彻底减轻各方教育主体负担的关键之举。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家校共育思维转变的基本路向是:由家校“合作牟利”走向“协同育...
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是教育生态系统失调,推进家校共育思维转变是从根本上修复教育生态,彻底减轻各方教育主体负担的关键之举。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家校共育思维转变的基本路向是:由家校“合作牟利”走向“协同育人”,由“校强家弱”走向“平等共创”,由“共演剧场”走向“根植现场”,由“外力维系”走向“力系重组”。在这一新思维引领下,当前我国家校共育实践的行进方向是:家校间重构育人共识,共享育人经验,共担育人责任,共建育人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家校共育
思维转变
育人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困境与破解
被引量:
11
6
作者
王甲
龙宝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5,共11页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教学评价可看作微观教育场景中评价主客体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教学评价可看作微观教育场景中评价主客体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过程机制,可以发现一些内隐性问题,即课堂教学评价功能异化导致共同关注的焦点离散,评价主客体“假性”参与导致身体在场不足,评价主客体互动不良导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化导致评价效果难以得到认同。通过聚焦核心功能让评价回归“为了教师的评价”初衷,实现身临其境来营造评价主客体真情参与的环境,加强良性互动以激发评价主客体产生积极的情感能量,内化评价标准来引导评价主客体达成价值共识等路径,有效破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主客体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发展与调适——基于陕西省中小学课后服务调研结果的研判
被引量:
24
1
作者
龙宝新
李莎莎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陕西
师范大学
陕西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4,共10页
基金
陕西省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SJ202208)。
文摘
“双减”政策实施满周年后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正进入质变升级期,品质待提升、机构待参与、课程待融合、标准待建设是其显著特征。基于陕西访谈调研成果,本着“用数据说话”精神,构建学校课后服务效能分析框架与优质课后服务形成链,并据此对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研判。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面临三大问题亟待解决,即专业化与现实化的纠结、主体性与主导性的模糊、赋权赋能与制度嵌入的滞后等问题。从目标定位、主体参与、宏观治理角度入手开展系统调适,是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持续、健康、优质发展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校课后服务
质变期
面临问题
系统性调适
Keywords
the"Double Reduction"policy
after-school service
qualitative change period
facing problems
systematic adaptation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生理论下全科教师培养共同体的建构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海英
龙宝新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陕西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52-57,共6页
基金
陕西省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SJ202208)的研究成果。
文摘
全科教师培养共同体关注全科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养成与培养生态系统中主体间互惠共生关系的建构。在目前的全科教师培养实践中存在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参与主体协作式微、协同培养模式衍化慢、环境建设薄弱等堵点,通过明晰共生理论的要素与要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凝聚共生单元合力;重构全科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协同共生模式;培育正向发展共生环境,内外保障提升质量,以建构全科教师培养共同体。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全科教师
卓越教师
共同体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减”政策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困境的机理与路向
被引量:
21
3
作者
龙宝新
赵婧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陕西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9,共10页
基金
陕西省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SJ2022008)。
文摘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现象是义务教育内卷化的外在表现,而教育目标收缩效应、教学活动模板效应、学校功能外溢效应则是这一内卷化状况的内在体现。“双减”政策为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难题而生,其运转机理是:借助教育聚魂、教学深改、学校升级等手段,带动义务教育内核层面上的调整运动,最终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目的。据此,“双减”政策理应从教育观念系统修复、高品质教学创造、新学校建设等方面强化内涵建设,助推义务教育如期突破内卷、回归新常态。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育内卷化
学校功能外溢
教学改革
新学校建设
Keywords
“double reduction”policy
educational involution
school function spillover
teaching reform
new schoo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522.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减”政策背景下生态化作业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海英
邱灿
龙宝新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陕西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
基金
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思政课适应性研究”(22JDSZKZ05)
陕西省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SJ202208)的研究成果。
文摘
作业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再延伸。“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减负、提质、增效”成为了大家关切的话题,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保证作业设计质量,是落实政策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业设计片面、学生负担感过重、作业质量较低等问题使得作业设计的生态位困境凸显,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结合实际问题,提供教育给养、社交给养、环境给养,可以打造提质增效的生态化作业设计路径,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切实为学生提供“减负增质”服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
生态化
作业设计
教育给养
社交给养
环境给养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思维的转变与落地
被引量:
44
5
作者
龙宝新
李海英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陕西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7,共9页
基金
陕西省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J2022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是教育生态系统失调,推进家校共育思维转变是从根本上修复教育生态,彻底减轻各方教育主体负担的关键之举。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家校共育思维转变的基本路向是:由家校“合作牟利”走向“协同育人”,由“校强家弱”走向“平等共创”,由“共演剧场”走向“根植现场”,由“外力维系”走向“力系重组”。在这一新思维引领下,当前我国家校共育实践的行进方向是:家校间重构育人共识,共享育人经验,共担育人责任,共建育人共同体。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家校共育
思维转变
育人目标
Keywords
“Double Reduction”policy
home-school co-education
idea change
education goal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困境与破解
被引量:
11
6
作者
王甲
龙宝新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陕西
师范大学民族学院
陕西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5,共11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课堂革命背景下县域高中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GH21Y1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教学评价可看作微观教育场景中评价主客体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过程机制,可以发现一些内隐性问题,即课堂教学评价功能异化导致共同关注的焦点离散,评价主客体“假性”参与导致身体在场不足,评价主客体互动不良导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化导致评价效果难以得到认同。通过聚焦核心功能让评价回归“为了教师的评价”初衷,实现身临其境来营造评价主客体真情参与的环境,加强良性互动以激发评价主客体产生积极的情感能量,内化评价标准来引导评价主客体达成价值共识等路径,有效破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困境。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主客体互动
Keywords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subject ob-jeet interaction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发展与调适——基于陕西省中小学课后服务调研结果的研判
龙宝新
李莎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生理论下全科教师培养共同体的建构
李海英
龙宝新
《教学与管理》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减”政策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困境的机理与路向
龙宝新
赵婧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减”政策背景下生态化作业设计研究
李海英
邱灿
龙宝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思维的转变与落地
龙宝新
李海英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困境与破解
王甲
龙宝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