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面聚丙烯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效费比分析
1
作者 高亮 申梦涛 +3 位作者 张风亮 刘祖强 薛建阳 安占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4-244,267,共12页
为研究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变化参数包括有无聚丙烯网、不同加固材料、有无黏结构造和加固面数。获得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 为研究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变化参数包括有无聚丙烯网、不同加固材料、有无黏结构造和加固面数。获得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是剪摩破坏+弯曲破坏,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优于单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加固砖墙;聚丙烯网在加固中作用显著,能够极大提升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与传统加固方法相比,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方法对砖墙耗能能力改善最显著,对延性和初始刚度提高较大;未采用黏结构造的加固砖墙尽管没有发生加固面层与砖墙之间的黏结破坏,但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效费比分析,与传统加固方法相比,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方法基于砖墙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极限位移角的效费比均较高,可推广应用于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砖墙 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 抗震加固 效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石山M_(S)6.2级地震青海灾区村镇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胡鹏春 薛建阳 +3 位作者 张风亮 毛景琰 张振涛 胡晓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27-338,共12页
积石山MS6.2级地震的震中区紧临青海省,使得青海省内多个市(县)的建筑也遭受了震害,其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尤为显著。调查发现:地震作用下木结构与砖(土)木结构村镇建筑的损伤总体上要重于砖混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村镇建筑;对于木结... 积石山MS6.2级地震的震中区紧临青海省,使得青海省内多个市(县)的建筑也遭受了震害,其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尤为显著。调查发现:地震作用下木结构与砖(土)木结构村镇建筑的损伤总体上要重于砖混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村镇建筑;对于木结构村镇建筑,木构架与其内填充的夯土墙或砖砌墙协同变形能力普遍较差,两者间的碰撞挤压易使得木构架榫卯节点处出现劈裂、拔榫甚至脱榫现象;部分砖(土)木结构村镇建筑的木屋盖与其下部承重墙体间的连接措施不合理,屋盖存在错位坠落的风险;少量砖混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村镇建筑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设计、施工质量差等原因震害损伤也较为严重;此外,村镇建筑选址也需要得到重视,以避开潜在次生灾害的影响。结合此次震害调查结果以及历史地震资料,在标准规范制定、结构体系优化、施工质量提升、非结构构件增强以及房屋选址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青海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村镇建筑的抗震设计与修复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村镇建筑 震害调查 木结构 砖(土)木结构 砖混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荷载箱的自平衡试桩荷载-沉降曲线解析转换方法研究
3
作者 任会明 刘存利 +3 位作者 耿殿栋 魏平平 郅彬 王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70,共8页
桩的承载力是结构安全的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是评估基桩承载特性的有效方法.基于多层荷载箱自平衡试桩法,提出了一种自平衡试桩桩顶荷载-沉降(Q-s)曲线等效转换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提出自... 桩的承载力是结构安全的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是评估基桩承载特性的有效方法.基于多层荷载箱自平衡试桩法,提出了一种自平衡试桩桩顶荷载-沉降(Q-s)曲线等效转换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提出自平衡试桩Q-s曲线等效叠加转换方法,有效还原了顶载下基桩的轴力传递规律,考虑了桩的压缩变形,适用于基桩承载力的检测及分析;通过西宁地区某工程基桩承载力现场试验,测得等效叠加转换方法与锚桩法得出的Q-s曲线相关系数平均可达94.39%,且该方法得到的曲线比传统静载试验更完整、比常规等效转换方法更贴近实际.提出的多层荷载箱自平衡试桩Q-s曲线等效叠加转换方法可为复杂基桩承载力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试桩法 多层荷载箱 超长桩 等效叠加转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定日6.8级地震拉孜县Ⅶ度区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任辰昊 杜一鹏 +4 位作者 史庆轩 柏文 张风亮 张琼 郭栋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及多次余震,经震后初步排查,已经造成约3612户房屋倒塌,约6.15万人受灾。为了掌握此次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情况,对拉孜县范围内地震烈度为Ⅶ度的地区进行震害调查,重点考察了该范围内框...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及多次余震,经震后初步排查,已经造成约3612户房屋倒塌,约6.15万人受灾。为了掌握此次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情况,对拉孜县范围内地震烈度为Ⅶ度的地区进行震害调查,重点考察了该范围内框架结构、砌体结构以及土(石)木结构的震害特征,并对其破坏原因进行分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框架结构在此次地震中受灾较轻,梁、板、柱等主要受力构件基本完好,破坏主要表现在填充墙内及边缘连接处出现裂缝;砌体结构受砌筑砂浆强度影响,在其主要竖向传力构件承重墙内出现较多剪切斜裂缝,此外构造柱与砌体的拉结效应不足,也造成连接处产生裂缝,震损情况略严重于框架结构;传统藏式土(石)木结构发生了较严重破坏,其主要竖向传力构件土坯墙“散”且“脆”的特点造成该结构在地震中很容易开裂并快速解体,致使结构坍塌。基于这些震害现象及破坏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将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地震 建筑结构 藏族民居 震害特征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强夯施工地面振动衰减规律研究
5
作者 任会明 姚毅 +2 位作者 朱武卫 魏平平 李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3-590,共8页
【目的】旨在探究黄土地区强夯施工地面振动影响。【方法】开展有、无空沟下地面三向振动衰减现场测试,分析夯点距离、夯击次数、隔振沟尺寸等参数对不同方向振动速度影响,并与振动衰减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实测条件... 【目的】旨在探究黄土地区强夯施工地面振动影响。【方法】开展有、无空沟下地面三向振动衰减现场测试,分析夯点距离、夯击次数、隔振沟尺寸等参数对不同方向振动速度影响,并与振动衰减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实测条件下x向和z向振动速度均远大于y向,其中x向振动速度最大,根据典型振动波形峰值振幅换算,勒夫波能量(y向)仅为瑞利波(x和z向)的7.8%。无空沟下,地面三向振动均服从指数衰减,其中z向衰减最快,x向稍次之,y向衰减最慢。同一夯点振动速度随夯击次数增加而增大,但三个方向对夯击次数的敏感性不同,夯击次数对z向振动速度影响最大。空沟隔振下,测线一、二在沟后的各测点x向振速平均减小33.9%和6.4%,其机理在于沟壁拐点位置的能量衰减和面波沿沟壁传播时的路径增长;沟前各测点x向振速平均分别增大34.6%和15.8%,这是由于沟壁反射能量与夯击点传递能量相叠加。空沟尺寸增大对瑞利波(x向和z向)隔振效果提升明显,但对勒夫波(y向)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强夯施工 地面三向振动 隔振沟 瑞利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张鹏 罗冬 +2 位作者 豆桐 沈林凤 郭丽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通过正交试验法开展了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HSF-BFRAC)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HSF-BFRAC的破坏形态和增强机制,分析了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掺量对HSF-BFRAC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 通过正交试验法开展了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HSF-BFRAC)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HSF-BFRAC的破坏形态和增强机制,分析了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掺量对HSF-BFRAC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胶比由0.40增大至0.55,HSF-BFRAC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33.2%、29.1%和26.0%;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大,抗折强度降低,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HSF-BFRAC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较基准混凝土分别提高4.9%和1.7%;掺入端钩钢纤维可以提高HSF-BFRAC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1.3%、27.9%和25.1%;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由0增大至0.30%,HSF-BFRAC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各强度最大增幅分别为1.2%、6.5%和1.4%。基于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端钩钢纤维 玄武岩纤维 力学性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直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谢启芳 郑培君 +2 位作者 崔雅珍 钱春宇 张风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形式直榫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参照《营造法式》及相关文献的构造要求,考虑不同榫头形式、不同模型比例、不同榫头伸出长度及不同材料对直榫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14个T型直榫榫卯节点。通过直榫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 为了研究不同形式直榫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参照《营造法式》及相关文献的构造要求,考虑不同榫头形式、不同模型比例、不同榫头伸出长度及不同材料对直榫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14个T型直榫榫卯节点。通过直榫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不同形式直榫节点的破坏特征、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转动刚度及其退化规律和耗能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直榫节点的破坏形态主要是卯口、榫头的挤压变形和榫头部分拔出,梁、柱无明显破坏;直榫节点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形状呈反‘S’型,单向直榫节点的滞回环对称且饱满度较好,透榫节点、半榫节点的正向和反向滞回曲线呈现不对称性且饱满度较差,半榫节点尤为明显;单向直榫节点、透榫节点的承载力和转动刚度较大且相差不多,半榫节点较小;单向直榫节点的承载力大致与模型比例的平方成正比,但不符合模型相似关系;单向直榫节点增加榫头长度有助于提高其转动刚度,但当榫头长度大于柱径时,其提高幅度减小;透榫节点的耗能能力好于单向直榫节点和半榫节点;不同木材种类对直榫节点的承载力、转动刚度等性能有明显影响;直榫节点的转角可以达到1/8rad,表现出良好的变形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不同形式 直榫节点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大型体育场馆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邢国华 陈思锦 +3 位作者 苗鹏勇 张雯 武艳如 柳明亮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0,共12页
为高效、准确地对大型体育场馆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根据其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非支配重组遗传算法(MP-RGA)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引入二重编码解决离散优化问题,通过多种群策略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通过非支配重组解决以往遗传... 为高效、准确地对大型体育场馆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根据其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非支配重组遗传算法(MP-RGA)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引入二重编码解决离散优化问题,通过多种群策略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通过非支配重组解决以往遗传算法优化后期的多样性丧失问题,最后采用自适应化交叉、变异策略改善算法前期的收敛速度和后期的寻优能力。以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屋盖为例,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不同传感器布置数量下利用该算法确定传感器布置方案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量子遗传算法(QGA)和粒子群算法(PSO)相比,多种群非支配重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更快,以模态置信度准则为目标的优化效果分别提升了41.88%和91.27%;依据所提算法优化得到的传感器布置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表明该算法适用于大型体育场馆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场馆 健康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改进遗传算法 网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风亮 高宗祺 +4 位作者 薛建阳 朱武卫 陆建勇 戴军 田鹏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9-35,共7页
为了科学合理的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修缮保护,根据古建筑木结构独特的营造技术,系统总结了古建筑木结构不同于现代建筑结构的优良的抗震构造特点;结合四川雅安地震后对古建筑木结构的震害调查,通过系统归纳和分类统计,对古建筑木结构的... 为了科学合理的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修缮保护,根据古建筑木结构独特的营造技术,系统总结了古建筑木结构不同于现代建筑结构的优良的抗震构造特点;结合四川雅安地震后对古建筑木结构的震害调查,通过系统归纳和分类统计,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地基基础、梁柱和枓栱等构件、榫卯节点、整体稳定性以及围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及破坏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结构不同的破坏情况,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法。分析结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破坏分析 加固方法 抗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木材提取物微胶囊防腐剂对杨木耐腐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静 闫泽耀 +1 位作者 闫丽 雷亚芳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2,42,共7页
在不同pH值的反应条件下,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缩合得到二氧化硅;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几种热处理木材提取物/二氧化硅微胶囊,并采用真空-加压浸渍改性杨木。通过流失试验和耐腐试验,研究微胶囊对改性杨木耐腐性的影响;通过酶活性试验... 在不同pH值的反应条件下,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缩合得到二氧化硅;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几种热处理木材提取物/二氧化硅微胶囊,并采用真空-加压浸渍改性杨木。通过流失试验和耐腐试验,研究微胶囊对改性杨木耐腐性的影响;通过酶活性试验探究了微胶囊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木材提取物/二氧化硅微胶囊木材防腐剂可以提高木材的抗流失性和耐腐性;微胶囊抑菌成分主要通过影响白腐菌中木质素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纤维素酶(外切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阻碍白腐菌生长的目的;微胶囊仅对褐腐菌中纤维素酶(内切纤维素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木材提取物 微胶囊 抗流失性 耐腐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亚峰 尹文哲 +3 位作者 侯亚鹏 曹小杉 师俊平 梁兴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7,共12页
通过对1片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和4片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预制板-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其滞回性能、抗弯承载力、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等指标,分析了高宽比、聚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e, ... 通过对1片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和4片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预制板-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其滞回性能、抗弯承载力、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等指标,分析了高宽比、聚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e, EPS)芯模置换和竖向钢筋连接方式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相比,UHPC预制板-叠合墙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最大受弯承载力增大;UHPC预制板和钢筋桁架可较好地与空腔内现浇混凝土协同工作;UHPC叠合墙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趋势基本一致;在本试验剪力墙的高宽比范围内,高宽比越小,UHPC预制板-叠合墙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越大,耗能越差;EPS芯模置换可提高叠合剪力墙屈服后的耗能能力,降低了UHPC叠合墙的延性;仅采用暗柱竖向钢筋与底座进行连接,对UHPC叠合墙的受弯承载力和耗能影响较小,但却可以很大程度方便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预制板 叠合剪力墙 抗震性能 置换芯模 连接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主流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宝玉 朱武卫 +3 位作者 付文震 鹿琳睿 鞠恺 万琼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具有低能耗、低产泥量、高脱氮性能等特点,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泥消化液等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尽管如此,受制于氨氮浓度低、有机物与水量波动大、低温等问题,影响了其在城市污水主流工艺的应用。... 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具有低能耗、低产泥量、高脱氮性能等特点,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泥消化液等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尽管如此,受制于氨氮浓度低、有机物与水量波动大、低温等问题,影响了其在城市污水主流工艺的应用。本文在介绍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厌氧氨氧化为基础的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案例,分析了当前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限制性因素以及新型调控手段与策略。进一步展望了厌氧氨氧化应用于城市污水主流工艺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厌氧氨氧化应用到主流污水提供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短程反硝化 主流工艺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震害分析及加固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鹏刚 张风亮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古文物建筑的重视,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修缮保护已越来越有必要。主要根据四川雅安地震后,笔者对古建筑木结构的现场震害调查,通过系统归纳和分类统计,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地基基础、梁柱和枓栱等构件、榫卯节点、整体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古文物建筑的重视,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修缮保护已越来越有必要。主要根据四川雅安地震后,笔者对古建筑木结构的现场震害调查,通过系统归纳和分类统计,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地基基础、梁柱和枓栱等构件、榫卯节点、整体稳定性以及围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及破坏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结构不同的破坏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分析结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震害分析 加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建筑垃圾再生粉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宁 张凯峰 +3 位作者 姚源 崔庆怡 黄培增 邓天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77-279,共3页
应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时会产生粒径小于0.075 mm的再生粉料。系统研究了粒径为0.045 mm、0.075mm的再生粉料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活性指数及制备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粉料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活性指数均... 应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时会产生粒径小于0.075 mm的再生粉料。系统研究了粒径为0.045 mm、0.075mm的再生粉料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活性指数及制备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粉料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活性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制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当再生粉料掺量为10%,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粉料 流动度 活性指数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湿陷特性及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华 刘瑞阳 +1 位作者 刘笑笑 柳明亮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为了减小黄土湿陷性引起的一系列地质灾害方面的危害,对现阶段黄土湿陷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黄土湿陷微观研究中3种主流研究方法取得的部分重要成果,剖析了国内外黄土湿陷的评价方法及其侧重差异,归纳了湿陷性黄土的改... 为了减小黄土湿陷性引起的一系列地质灾害方面的危害,对现阶段黄土湿陷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黄土湿陷微观研究中3种主流研究方法取得的部分重要成果,剖析了国内外黄土湿陷的评价方法及其侧重差异,归纳了湿陷性黄土的改性方法,并对未来黄土湿陷微观机理和湿陷性评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黄土湿陷的根本原因是其本身具有独特的架空结构,黄土遇水后架空结构中的部分黏粒发生水化膨胀导致颗粒滑移且随着含水率达到阈值,黄土结构中连接薄弱处将首先发生破坏,因此其稳定性受含水率的影响显著;目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建立了许多关于黄土湿陷性和各项物理指标、土层埋深以及微观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湿陷性评价理论;针对黄土湿陷量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学者提出了修正系数、湿陷性土不连续分布效应系数等参数进行修正;湿陷性黄土的改性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类,浸水法、深层强夯法等物理改性方法通过使土的孔隙结构和颗粒排列方式发生改变进而实现改性,而化学改性加固中添加的各类固化剂会同黄土中的水和可溶性盐类发生一系列反应,增加黄土中的黏粒和胶结物含量,进而实现对黄土各项性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湿陷性 湿陷微观机理 湿陷性评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压拔荷载作用下桩基础模型试验研究
16
作者 朱武卫 张树筱 +5 位作者 刘彤 刘义 李哲 刘路路 邵登峰 马锡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3,共9页
随着大型建筑物不断兴起,桩基础作为西部地区基础常用形式之一,在承受上拔力作用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探明桩基础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在黄土高原区某典型黄土地基上,对单桩进行抗拔试验、循环压拔试验和循环抗拔试验。... 随着大型建筑物不断兴起,桩基础作为西部地区基础常用形式之一,在承受上拔力作用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探明桩基础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在黄土高原区某典型黄土地基上,对单桩进行抗拔试验、循环压拔试验和循环抗拔试验。重点分析循环压拔加载路径下桩顶轴向位移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阐述桩基承载力在不同循环次数以及循环荷载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循环荷载和循环次数都是影响桩顶轴向位移变化的重要因素,并引入弱化因子来定量描述循环次数的影响;荷载越大,桩侧摩阻力越大,循环荷载下桩侧摩阻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压拔循环加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桩土之间接触的破坏,桩基承载力的损失也会更少,试验对竖向循环压拔荷载作用下的桩基础承载能力研究具有深刻的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循环荷载 轴向位移 侧摩阻力 桩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蠕变模型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高贴坡变形预测
17
作者 胡长明 田明辉 +4 位作者 朱武卫 袁一力 杨晓 柳明亮 侯旭辉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0-859,共10页
针对现有边坡变形预测中较少考虑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贴坡变形随机性预测方法。通过分析黄土一维固结蠕变特性,构造了描述其变形特性的半理论半经验蠕变模型,根据重复性试验下的黄土固结蠕变变异性,使用K-L级数展开... 针对现有边坡变形预测中较少考虑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贴坡变形随机性预测方法。通过分析黄土一维固结蠕变特性,构造了描述其变形特性的半理论半经验蠕变模型,根据重复性试验下的黄土固结蠕变变异性,使用K-L级数展开法建立了蠕变模型参数的互相关高斯随机场模型,并结合ABAQUS二次开发,使用MCS-SFEM进行变形预测。对某高贴坡进行变形预测,监测点实测变形的89.06%都在预测变形范围内,预测均值曲线的RMSE、MAPE和R 2与双曲线法接近,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差不大,预测方法比之双曲线法能考虑施工期重力变化引起的非线性变形,并以变形限值的方式将工后非线性变形考虑在内,其外延预测也更符合主变形趋势,证明了预测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贴坡 蠕变模型 空间变异性 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围压路径下中溶盐对结构性黄土强度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郅彬 王尚杰 +2 位作者 王成 李睿妮 白鹤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6-874,共9页
为研究特定应力路径下含盐量对结构性黄土强度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含盐量(0,0.1%,0.2%和0.5%)的原状黄土进行了室内土体减压三轴(RTC)试验和微观电子显微镜(SEM)试验。通过分析微观孔隙结构变化和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结构性黄... 为研究特定应力路径下含盐量对结构性黄土强度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含盐量(0,0.1%,0.2%和0.5%)的原状黄土进行了室内土体减压三轴(RTC)试验和微观电子显微镜(SEM)试验。通过分析微观孔隙结构变化和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结构性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溶盐含量会对结构性黄土土体内部结构重分布造成一定影响。在围压较低时,围压降低至0所需时间较短,应力-应变曲线只表现出上升段,而在100 kPa和200 kPa围压条件下,试样表现出应变软化的特性,达到400 kPa的中高围压时,试样又表现出应变硬化,并且随着含盐量的增大软化效果逐渐减弱。基于二元介质理论,修正了结构性黄土的强度准则,提出适用于减围压路径下中溶盐含量作用的结构性黄土强度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减围压三轴试验 中溶盐 二元介质 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史庆轩 王朋 +1 位作者 田园 王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共8页
通过6个复合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在高轴压比下的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研究了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抗剪性能以及各个受力阶段箍筋应力的变化,并通过与普通强度箍筋混凝土短柱试件对比,分析了箍筋强度、箍筋间距、配箍率等因素对短... 通过6个复合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在高轴压比下的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研究了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抗剪性能以及各个受力阶段箍筋应力的变化,并通过与普通强度箍筋混凝土短柱试件对比,分析了箍筋强度、箍筋间距、配箍率等因素对短柱受剪承载力、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延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高强箍筋对短柱受剪承载力的影响不显著,但明显提高和改善了其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高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具有较普通箍筋混凝土短柱的滞回曲线"饱满",循环次数多,刚度衰减慢等特点;在配箍率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强箍筋混凝土短柱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明显优于普通箍筋混凝土短柱;达到峰值水平荷载时,普通箍筋达到或接近于屈服,而高强箍筋仍具有较高的应力储备,当达到极限水平荷载时,部分高强箍筋接近于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箍筋 高强混凝土短柱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钢筋应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高压电气设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涛 王社良 +1 位作者 刘伟 李彬彬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是高压配电装置常见型式,以GIS高压开关设备为研究对象,基于拟合标准反应谱的人工地震动合成理论,生成符合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要求的人工地震波。同时以实震记录El-centro地震波作为试验配合波形,进行了...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是高压配电装置常见型式,以GIS高压开关设备为研究对象,基于拟合标准反应谱的人工地震动合成理论,生成符合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要求的人工地震波。同时以实震记录El-centro地震波作为试验配合波形,进行了GIS高压开关设备原型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寻找设备抗震薄弱点,为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试验表明:GIS高压电气设备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0.4g地震激励下该设备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其套管处加速度综合放大系数及位移值均大于设备主体,为该电气设备的薄弱点,设计时应在套管处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防止在地震激励下高压电气产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气设备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