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十四个苹果品种在陕西洛川的生产表现与发展建议
- 1
-
-
作者
宋辉
陈新宝
王欣
孙海涛
乔虎子
吴超
-
机构
陕西省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陕西省延安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陕西省三原县园艺蚕桑工作站
-
出处
《西北园艺》
2025年第5期81-84,共4页
-
文摘
对14个苹果品种在陕西洛川的生长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每个品种的生长特性以及在洛川产区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
-
关键词
苹果
新优品种
洛川
生长表现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对延安苹果自然灾害防控的思考与建议
- 2
-
-
作者
刘晓燕
兰军利
王欣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西北园艺》
2025年第6期98-100,共3页
-
文摘
当前正是延安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针对延安苹果花期低温、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通过有效栽培技术措施应用,发挥经营实体社会化服务作用,集成高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对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延安苹果模式”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延安
苹果园
花期低温冻害
冰雹灾害
防控
技术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延安塬区矮化苹果更新建园及管理技术规范
- 3
-
-
作者
赵会芳
刘双安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落叶果树》
2025年第2期95-99,共5页
-
文摘
为了抢抓延安市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机遇,全面加快矮化苹果园建设步伐,实现当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有产、五年丰产的高质高效目标,根据作者多年一线生产实践,特制定延安南部塬区老果园更新建园及管理技术规范。
-
关键词
延安
矮化苹果
高质量发展
管理技术
更新建园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延安苹果水烂病发生情况调查与防治建议
- 4
-
-
作者
冯红利
冯延军
陈新宝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陕西省洛川县凤栖街道办经济工作服务站
-
出处
《西北园艺》
2025年第6期87-88,共2页
-
基金
延安市科技重点研发揭榜制项目“延安苹果水烂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23SLJBZ-013)
延安苹果研究院科技重点研发项目。
-
文摘
2018年以来,陕西延安部分产区苹果(主要是富士)在贮藏期发生了一种新的烂果病(“水烂病”),给果库经营者、果商和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基于对陕西延安不同区域的10家果品贮藏企业的调查,结合水烂病发病原因分析,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
-
关键词
延安
苹果
水烂病
调查
原因
防控
建议
-
分类号
S436.6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富士冠军苹果不同砧穗组合生长结果表现研究
- 5
-
-
作者
陈新宝
赵会芳
冯红利
孙广平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西北园艺》
2025年第4期69-71,共3页
-
文摘
为探索富士冠军苹果最佳砧穗组合,以富士冠军/M9T337、M26、G935、G41/楸子、平邑甜茶、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基砧为材料,设置16个组合,观察对比不同砧穗组合生长结果表现。从干径、树高、新梢生长量看,表现最好的是富士冠军/G41/八棱海棠和富士冠军/G935/八棱海棠。从栽后第3~6年的平均产量看,富士冠军/M9T337/八棱海棠亩产量最高,达1882.5 kg;其次是富士冠军/M9T337/新疆野苹果、富士冠军/M9T337/楸子,分别为1754.5 kg、1734.75 kg;产量最低的组合为富士冠军/G935/平邑甜茶、富士冠军/M26/平邑甜茶,产量分别为944.5 kg、798 kg。适宜延安南部塬区矮化密植果园的最佳砧穗组合应为富士冠军/M9T337/八棱海棠。
-
关键词
富士冠军
砧穗组合
生长发育
延安南部塬区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陕西延安旱塬红富士苹果园勿忘防治苹果霉心病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冯红利
高磊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4年第6期25-27,共3页
-
文摘
近几年,随着自然条件、生产栽培措施的变化,陕西省延安市红富士品种苹果霉心病的发病率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201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查,洛川县苹果产区苹果霉心病发病率为7.9%~14.2%,平均发病率为12.39%;白水县苹果产区苹果霉心病平均发病率为27.78%。
-
关键词
苹果霉心病
红富士苹果园
延安市
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防治
旱塬
苹果产区
-
分类号
S436.6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对延安南部三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刘双安
谢志金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10年第6期41-43,共3页
-
文摘
为了认真研究以洛川为主的延安南部苹果产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促使这一兴县富民的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为上级组织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按照延安市农业局、果业管理局2010年春季农(果)业科技下乡活动的安排.我中心于2010年4月19—29日先后对洛川、黄陵、富县3县的苹果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研。
-
关键词
苹果产业
延安市
南部
科技下乡活动
科学决策
农业局
管理局
洛川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陕西延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赵会芳
刘双安
王文凯
雷延全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延安市洛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年第1期34-36,共3页
-
文摘
1延安苹果产业的现状苹果是陕西省延安市种植业中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效益最好的产业。2017年全市苹果面积366. 1万亩,产量323. 2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陕西省的33. 3%和28. 0%。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烟果羊薯'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只有苹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产业。
-
关键词
洛川县
产业转型升级
苹果产业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陕西延安南部五县苹果产业现状及转型升级建议
- 9
-
-
作者
刘双安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第11期34-38,共5页
-
文摘
为了全面掌握陕西省延安市南部果业发展现状,科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延安果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2020年4月14—17日和5月7—9日,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选派4名业务骨干分别对富县、洛川、黄陵、宜川和黄龙5县苹果全产业链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果业技术人员、贮藏加工企业、家庭农场、果农代表、电商等人员参加)、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现就调研情况报道如下,供参考。
-
关键词
研究发展中心
转型升级
家庭农场
全产业链
对策建议
贮藏加工
苹果产业
陕西延安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延安北部山地苹果新品种性状表现调查与评价
- 10
-
-
作者
任利萍
刘永林
刘根全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西北园艺》
2024年第12期76-80,共5页
-
文摘
基于陕西延安北部山地苹果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品种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陆续引进30多个苹果新优品种,在延安市志丹县进行了品种性状表现调查与评价,为优化山地苹果品种结构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山地苹果
新品种引进
试验示范
延安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延安苹果花期低温冻害发生规律及关键防控技术
- 11
-
-
作者
周坤
陈新宝
刘永林
马永胜
冯红利
-
机构
陕西省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西北园艺》
2024年第12期13-15,共3页
-
文摘
针对陕西延安产区苹果花期和幼果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问题,基于3年专项试验和延安苹果栽植区30年气温数据,分析了延安市苹果花期低温冻害发生规律,集成了苹果花期低温冻害关键防控技术措施。
-
关键词
延安苹果
花期冻害
发生规律
防控技术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不同覆盖材料对苹果园土壤温度及树体生长的影响
- 12
-
-
作者
王欣
刘晓燕
王宏海
杨鹏飞
马永胜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西北园艺》
2025年第5期55-59,共5页
-
文摘
为探究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度及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于延安苹果核心产区设置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毡可降温增湿,耐用、高效、环保、易回收,可在高温干旱区使用。黑、白地膜与地布能使土层升温,可在干旱寒冷区果园使用。
-
关键词
苹果
果园覆盖
土壤温度
生长发育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专用授粉树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 13
-
-
作者
雷博
刘美玉
杜敬斌
魏鸫湘
乔虎子
王欣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25年第4期25-27,共3页
-
文摘
该试验主要研究专用授粉树授粉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论证配套专用授粉树的重要性。作者以‘九月奇迹’为试材,以‘红哨兵’的花粉为专用花粉树对‘九月奇迹’进行授粉,以杂乱花粉对‘九月奇迹’授粉为对照,观察对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花粉对坐果率、果型指数、果形偏斜率、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硬度等方面均有向好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授粉树配置标准,配备与栽培品种物候期相对应的专用授粉树,以提高苹果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
-
关键词
专用授粉树
坐果率
果实品质
-
Keywords
specialized pollination tree
fruit setting rate
fruit quality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陕北小杂粮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刘双安
赵惠芳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11-12,共2页
-
文摘
1陕北历史上就有种植小杂粮的传统习惯。且擅长“粗粮细做”
小杂粮是小宗粮食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在陕北主要包括各种豆类(红小豆、白芸豆、绿豆、黑豆、豇豆)、荞麦、谷子、糜子等。陕北历史上就有种植小杂粮的习惯,且分布广泛,
-
关键词
小杂粮
陕北
发展前景
种植面积
产业
粮食作物
种植方法
生育期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陕西洛川苹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技术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刘双安
赵会芳
王文凯
霍百全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洛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8年第3期27-29,共3页
-
文摘
1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的实施背景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亩苹果园纯氮用量已经由2008年的24.00千克增加到2014年的32.67千克,其中苹果产量较高的山东省胶东半岛产区施氮量高达55.8千克;陕西省苹果产区的施氮量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37.20千克。世界上苹果生产发达国家的施肥量较低,如第二大苹果生产国美国每亩苹果园氮、
-
关键词
化肥项目
苹果园
有机肥
陕西省
技术
应用
洛川
苹果产区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延安市南五县苹果产业现状、问题与转型升级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刘双安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20年第6期42-45,共4页
-
文摘
2020年4月14-17日和5月7-9日,延安市果研中心选派4名业务骨干分别对延安南部五县(富县、洛川、黄陵、宜川和黄龙)苹果产业链进行深入调研。主要采取座谈会(果业技术人员、贮藏加工企业、家庭农场、果农代表、电商等人员参加)、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
-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贮藏加工
转型升级
产业现状
延安市
调研情况报告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延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赵会芳
刘双安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山西果树》
2019年第2期25-26,共2页
-
文摘
苹果产业是延安市的主导产业,面对当前苹果价格下滑,卖难的现象,分析了延安苹果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对延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关键词
延安
苹果
转型升级
-
Keywords
Yan’an
Apple
Upgrading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延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刘双安
赵会芳
王文凯
雷延全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陕西省洛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19年第1期49-50,共2页
-
文摘
1延安苹果产业现状与问题1.1现状苹果是延安市种植业中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效益最好的产业。2017年全市苹果栽植面积24.461万hm^2,产量323.2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苹果的33.3%和28.0%。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烟果羊薯四大主导产业,现在看只有苹果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产业。全市13个县(区)都有苹果栽植,且均为陕西省苹果生产基地县。苹果成为真正的“金蛋蛋”“摇钱树”,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
关键词
产业转型
延安市
苹果
栽植面积
主导产业
产业现状
生产基地
种植业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延安山地苹果生产的自然条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刘根全
谢志金
冯红利
刘永林
马岩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山地苹果试验站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北方果树》
2014年第6期21-23,共3页
-
文摘
2007年延安实施“苹果基地北扩”战略以来,全市山地苹果面积迅速扩大,2012年栽植面积达10.5万hm2,其中以土地资源优越的志丹县发展最快,2007-2013年,全县苹果面积从533.3 hm2扩大到1.34万hm2.但是,由于志丹县位于白于山区,海拔高(1 300~1 450m),气候寒冷,土壤瘠薄,干旱少雨,积温不足,晚霜冻害相对严重,对苹果生产影响较大.2011年以来,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以志丹县为例,对山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应对自然灾害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山地苹果产区广大干部和果农参考.
-
关键词
苹果生产
自然灾害
山地
技术
延安
栽植面积
志丹县
土地资源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延安山地苹果园应对不利自然因素的关键技术
- 20
-
-
作者
冯红利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4年第8期5-6,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陕西省延安市苹果产业落实“苹果北扩”的战略布局,山地苹果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达157.8万亩,其中地理位置独特、土地资源优越、产业基础稳固的志丹县,2013年全县苹果面积达到18.05万亩,苹果幼龄园面积13.12万亩。然而山地土壤瘠薄、干旱少雨、积温不足、晚霜灾害多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苹果的发展,因此研究山地苹果栽培技术,趋利避害,推动山地苹果产业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
关键词
山地土壤
苹果园
延安市
自然因素
技术
苹果产业
产业规模
地理位置
-
分类号
S155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