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对改善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投诉及医疗纠纷的效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星 戴玉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1期157-160,共4页
目的 探讨智能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对减少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投诉及医疗纠纷情况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在智能静脉输液监控系统输液室输液的学龄期患儿192例为智能监护组,同期在普通输... 目的 探讨智能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对减少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投诉及医疗纠纷情况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在智能静脉输液监控系统输液室输液的学龄期患儿192例为智能监护组,同期在普通输液室输液的180例学龄期患儿为普通输液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输液室,每个输液室设立10个监控点,对静脉输液实行全程监控管理。分析两组的投诉因素,比较两组的投诉及纠纷情况、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以及护士工作效率。结果 智能监护组的投诉率为7.81%,普通输液组的投诉率为25.56%,智能监护组明显低于普通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60%、8.8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2.22%,智能监护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智能监护组的满意度评分为(9.25±1.25)分,普通输液组的满意度评分为(6.74±1.83)分,智能监护组明显高于普通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监护组护士输液操作时间为(5.6±2.1)min,输液室工作时间为(2.4±1.3)h,护士进出次数为(24.0±0.2)次/d;普通输液组的护士输液操作时间为(8.5±2.4)min,输液室工作时间为(6.5±1.8)h,护士进出次数为(74.0±0.1)次/d,智能监护组显著少于普通输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可显著减少患者投诉,改善医疗纠纷,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监控管理 投诉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对低体重先心病患儿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娟 白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体重患儿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体重患儿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脏病患儿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儿采用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36 h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连续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家庭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6 h,试验组患儿疼痛FLA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领域(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评分更高(P<0.01)。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术后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低体重 先天性心脏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小儿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周金芳 张延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7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小儿肺炎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肺炎患儿均行抗炎、雾化、...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小儿肺炎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肺炎患儿均行抗炎、雾化、止咳平喘等基础性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部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肺炎患儿治疗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部阴影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肺炎,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 小儿肺炎 总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