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1
作者 刘立友 张华 《湖北植保》 2021年第3期67-6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岚皋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并通过实际生产经验重点概括了魔芋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种芋选择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魔芋种芋 选种 调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斐 段佳丽 +4 位作者 罗宝芳 张忠良 刘列平 张小明 薛泉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98,共8页
【目的】研究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的致病菌,通过魔芋球茎、胡萝卜及马铃薯块的侵染试验初步确定其致病性,再利用魔芋球茎侵染致病及盆栽致病性试验确认其致病性;... 【目的】研究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的致病菌,通过魔芋球茎、胡萝卜及马铃薯块的侵染试验初步确定其致病性,再利用魔芋球茎侵染致病及盆栽致病性试验确认其致病性;经菌落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测定确定病原菌的类型。【结果】从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共分离获得16株细菌,侵染试验表明,其中CDS1-B1、CDS1-B2、CDS2-B1、CDS2-B2、CZS-B4和CZS-B6共6株细菌可使魔芋球茎表现软腐症状,并导致盆栽魔芋发病;6株细菌的菌落与细胞形态均存在差异;在魔芋、胡萝卜及马铃薯块上的侵染能力不同;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CDS1-B1、CDS1-B2、CDS2-B1及CDS2-B2均与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亲缘关系最近,菌株CZS-B4与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8.8%,菌株CZS-B6与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的相似度达99.9%。【结论】导致岚皋县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细菌存在生物多样性,其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其中新发现的魔芋软腐病原菌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致病性最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和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致病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 菊果胶杆菌 菊欧文氏菌 菊欧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林魔芋健康高产的土壤微生态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斐 张忠良 +2 位作者 刘列平 崔鸣 薛泉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372,共9页
通过对刺槐林和农田魔芋健株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养分含量比较,探索刺槐林魔芋健康高产的土壤微生态机制。结果表明:(1)刺槐林魔芋根外和根表土壤细菌数量分别较农田增加11.8%和588.9%,根区土壤真菌数量较农田显著减少7... 通过对刺槐林和农田魔芋健株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养分含量比较,探索刺槐林魔芋健康高产的土壤微生态机制。结果表明:(1)刺槐林魔芋根外和根表土壤细菌数量分别较农田增加11.8%和588.9%,根区土壤真菌数量较农田显著减少74.4%。(2)刺槐林魔芋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中的有益优势微生物数量及其比例远高于农田魔芋,有害微生物数量远低于农田魔芋;在刺槐林魔芋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中,3种优势细菌为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及摩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sselii),其中,根表土壤中放射型根瘤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分别为农田的25.7倍及13.0倍;2种优势真菌为黒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和疣孢青霉(Penicillium verruculosum),1种优势放线菌为绿淀粉酶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diastaticus),其中刺槐林魔芋根表和根外土壤中黒附球菌数量分别较农田高159.2%和120.3%;大量存在于刺槐林下魔芋根外土壤中的疣孢青霉、以及根区、根表、根外土壤中的绿淀粉酶链霉菌在农田魔芋相应部位均未检出。(3)刺槐林下魔芋根外、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农田显著增加167.6%、39.6%,但速效P、K含量较农田分别显著降低85.6%~91.3%、12.4%~13.0%。研究认为,刺槐林魔芋健康高产与其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中特有的有益优势微生物数量多、有害微生物数量少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土壤微生态 微生物区系 刺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山区魔芋无公害基地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立友 蔡芳 《湖北植保》 2016年第4期4-5,7,共3页
魔芋又名蒟蒻,是天然的千年野生植物,后经人工栽培,驯化成蔬菜类作物。现已被广泛用于食品业、医药业及工业等多个领域,魔芋产品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葡甘聚糖和纤维素等多种成分。可谓是小作物山中宝,致富创汇效益高。近几十年来,随着... 魔芋又名蒟蒻,是天然的千年野生植物,后经人工栽培,驯化成蔬菜类作物。现已被广泛用于食品业、医药业及工业等多个领域,魔芋产品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葡甘聚糖和纤维素等多种成分。可谓是小作物山中宝,致富创汇效益高。近几十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无基地、不能上规模,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要使小魔芋变身为大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渠道,打造出口创汇的"魔力"产品,必须进行魔芋无公害基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基地 食品业 出口创汇 医药业 葡甘聚糖 野生植物 种植面积 魔芋种植 岚皋县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