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鸡市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牛兴旺 余建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3年第2期24-25,共2页
分析了宝鸡市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宝鸡市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山区 农机化发展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李会新 王静 王晓琼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年第5期110-111,共2页
根据宝鸡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工作对策。为宝鸡市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整体推进宝鸡市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职业 鉴定 问题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机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会新 胡军政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06X期58-58,60,共2页
阐述了农机推广在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村容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农机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农机推广 新农村建设 农民收入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综合效应研究——Ⅱ.对两季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4
作者 朱琳 张炜 +2 位作者 党小选 刘永利 黄耀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7,共7页
针对陕西关中一年两熟地区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冬小麦传统翻耕技术为对照,研究了5种类型10种耕作关键技术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裸地深松间隔年限三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隔年深松的生长发育状况... 针对陕西关中一年两熟地区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冬小麦传统翻耕技术为对照,研究了5种类型10种耕作关键技术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裸地深松间隔年限三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隔年深松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3位;(2)在裸地与秸秆覆盖旋耕两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秸秆覆盖旋耕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6位;(3)在秸秆覆盖深松深度两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秸秆覆盖深松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1位;(4)在裸地与秸秆覆盖免耕两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裸地免耕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7位;(5)在翻耕两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秸秆还田翻耕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2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一年两熟 保护性耕作 关键技术 生长发育 产量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玲 李会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4期77-77,80,共2页
针对近几年来宝鸡市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为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职业 鉴定 问题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高原区油菜机械化收获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耀明 余建国 闫小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7-212,共6页
【目的】对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适应性、作业质量进行研究,为该机械的改进和完善及油菜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菜"甘杂1号"为供试品种,在渭北高原油菜大面积种植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设... 【目的】对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适应性、作业质量进行研究,为该机械的改进和完善及油菜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菜"甘杂1号"为供试品种,在渭北高原油菜大面积种植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成熟度的单因素试验及大田收获试验,对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最佳收获条件和作业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油菜机械收获的最佳成熟度为9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3.0万株/hm2。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收获时的平均含杂率为7.3%,平均破碎率为0.2%。收获的主要损失部位为割台,其收获损失占总损失的64.4%;割台的立刀部位损失最大,占割台总损失的47.2%,其次是排草口和排糠口的损失,分别占割台总损失的32.6%和20.2%。【结论】除含杂率略高外,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其余各项作业性能均符合农业部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 油菜 机械化收获 渭北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原区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耀明 余建国 闫小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8-234,共7页
【目的】对气吸式、窝眼式和海绵式3种具有不同排种器形式的油菜播种机的作业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关中原区油菜大面积种植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大田试验,对3种播种机的作业质量和可靠性等进行检测,并... 【目的】对气吸式、窝眼式和海绵式3种具有不同排种器形式的油菜播种机的作业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关中原区油菜大面积种植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大田试验,对3种播种机的作业质量和可靠性等进行检测,并对机械播种和人工撒播的作业成本进行经济核算。【结果】油菜机播的适宜土壤含水率为20%~30%,适宜播深为1cm。气吸式播种机的最佳播量为1.5~2.0kg/hm2,窝眼式播种机的最佳播量为3.0~3.5kg/hm2,海绵式播种机的最佳播量为4.5~5.0kg/hm2。气吸式播种机的作业质量最好,最节约种子;其次是窝眼式和海绵式。油菜机播较人工撒播节约种子,降低成本达50%以上。【结论】建议小规模的农户选用窝眼式油菜播种机,合作社、种植大户适宜选用气吸式油菜播种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原区 油菜 机械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余建国 黄耀明 《农机科技推广》 2009年第5期46-46,共1页
一、技术特点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此项技术将常规的播种机行距由15cm扩大到30cm,采用了组合弯刀和切草甩刀,只对种床进行旋耕处理,且利用宽幅排种器,使籽粒均匀分布在12c... 一、技术特点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此项技术将常规的播种机行距由15cm扩大到30cm,采用了组合弯刀和切草甩刀,只对种床进行旋耕处理,且利用宽幅排种器,使籽粒均匀分布在12cm的种床上,保证了种子着床的技术要求,避免了播种作业时由于秸秆覆盖量大而产生的壅堵,解决了渭北“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小麦播种的技术难题。播种后的地表为沟、垄相间,作物生长于沟部,形成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了节水保墒、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小麦 带状 玉米秸秆还田 机械化技术 保护性耕作 均匀分布 播种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生产机械化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建国 《农机科技推广》 2010年第2期32-32,共1页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农机管理推广中心开展了油菜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的引进、试验与研究。制定了《宝鸡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核心试验田和示范推广田严格按规范组织实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取得了第一手技术...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农机管理推广中心开展了油菜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的引进、试验与研究。制定了《宝鸡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核心试验田和示范推广田严格按规范组织实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取得了第一手技术数据和资料,为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生产机械化 试验田 收获技术 技术示范 机械化播种 机械化作业 农机管理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双沟施肥播种技术
10
作者 牛兴旺 余建国 陈晶 《农机科技推广》 2012年第10期51-51,50,共2页
一、技术特点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双沟施肥播种技术有别于普通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其技术特点是:选用1.2m的宽幅地膜,播种后地表地膜基本全覆盖,最大程度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显著提高地表温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并能有效抑制杂... 一、技术特点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双沟施肥播种技术有别于普通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其技术特点是:选用1.2m的宽幅地膜,播种后地表地膜基本全覆盖,最大程度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显著提高地表温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并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播种机开沟起垄,地表形成双垄双沟,玉米生长于沟部,有效利用了天然降水;播种作业时播种机提土装置取土、输土和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技术 普通玉米 全膜覆盖 施肥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蒸发 地表温度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抗旱保墒机理探析
11
作者 余建国 高培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06X期61-61,63,共2页
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干旱年份所表现出的突出效果,分别对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和深松的抗旱保墒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粮食丰产的关键技术的论断。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抗旱保墒 机理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