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安康蚕桑产业化建设的思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自余 《北方蚕业》 2007年第1期32-33,45,共3页
关键词 蚕桑产业 产业化建设 安康 陕西 历史进程 经济发展 区域特色 产业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安康蚕业回顾与发展建议
2
作者 孙自余 张义方 《中国蚕业》 2006年第3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蚕业发展 安康市 陕西 贸工农一体化 支柱产业 可持续发展 经营格局 有效措施 产茧量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限性褐圆斑品种实用化研究初报 被引量:3
3
作者 高贵田 朱勇 +1 位作者 张京国 代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6-259,共4页
以优良现行家蚕品种夏芳、871、317、873改良中系限性褐圆斑LC310,回交4代,再用顶交法测定配合力,组配了一对限性褐圆斑实用品种夏芳限×LN010。该品种中系为限性普斑,日系为限性褐圆斑,杂交种为限性褐圆斑,易于进行早期雌雄鉴别。... 以优良现行家蚕品种夏芳、871、317、873改良中系限性褐圆斑LC310,回交4代,再用顶交法测定配合力,组配了一对限性褐圆斑实用品种夏芳限×LN010。该品种中系为限性普斑,日系为限性褐圆斑,杂交种为限性褐圆斑,易于进行早期雌雄鉴别。鉴定结果表明其一代杂交种生产性能良好,雄蚕茧全茧量2.00 g,茧层量0.536 g,茧层率26.77%,万蚕收茧量18.99 kg,万蚕茧层量5.07 kg,死笼率1.47%;茧丝长1 324.58 m,解舒丝长1 018.86 m,解舒率76.92%,鲜茧出丝率2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限性褐圆斑 雌雄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柞蚕产业资源优势与发展对策
4
作者 张京国 《中国蚕业》 2005年第4期65-66,共2页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安康市丰富的栎类资源,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05年春季安康市蚕桑研究所引进柞蚕种,在汉滨区进行放养示范并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现对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发挥本市柞蚕资源优势提出以下拙见,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 资源优势 安康市 发展对策 柞蚕 产业 开发利用 农民增收 研究所 栎类 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蚕品种在安康地区试养简报
5
作者 张京国 《中国蚕业》 2006年第2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安康地区 雄蚕品种 试养 农村经济发展 蚕桑产业 贸工农一体化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发展 蚕业科技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清形势 促进安康蚕业大发展
6
作者 张义方 《北方蚕业》 2003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安康市 蚕业 发展 中国 入世 WTO 产业化经营 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进步 蚕桑副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桑草本式栽培全年条桑收获及饲料价值鉴定 被引量:15
7
作者 崔为正 王彦文 +8 位作者 张升祥 王洪利 牟志美 李度福 王洪江 赵春晓 谢清忠 晁代斌 孙烨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0-432,共13页
为实现桑园的速生丰产以及桑叶收获和养蚕的省力化,探讨北方蚕区实施杂交桑草本式栽培全年条桑收获技术的可行性。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草本式栽植杂交桑品种桂桑优12号和沙2×伦教109,前者栽植密度分别为90 000、120 000、150 000... 为实现桑园的速生丰产以及桑叶收获和养蚕的省力化,探讨北方蚕区实施杂交桑草本式栽培全年条桑收获技术的可行性。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草本式栽植杂交桑品种桂桑优12号和沙2×伦教109,前者栽植密度分别为90 000、120 000、150 000株/hm2,后者为90 000株/hm2,每年收割2~4次,连续3年调查草本桑的生长状况、产叶量及桑叶营养成分和养蚕成绩。草本桑的每株发条数、平均条长、单株总条长及米条长产叶量均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有降低趋势;每hm2桑园总发条数、总条长、条叶总产量及片叶产量,均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尤其是建园第1年的片叶产量增幅最大,最高区的产量达32 744.6 kg/hm2,是对照桑园常规栽植湖桑32号产叶量的3.87倍,建园第3年最高区片叶产量达56 446.1 kg/hm2,其产茧量可达3 700 kg/hm2左右;草本桑园的片叶产量与条叶总产量之比在0.6左右,显著高于普通栽培桑园。草本桑的桑叶含水率略高于对照桑园的桑叶含水率,但干物中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均在30%左右,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分别用草本桑进行秋蚕期大棚条桑育及春蚕期片叶定量育试验,与对照区湖桑32号片叶育相比,5龄幼虫发育经过均缩短12 h,其中:秋蚕期全茧量与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区低11.81%和13.29%,死笼率也低于对照区,茧丝长、洁净等指标略高于对照区,其它茧丝质指标无明显差异;春蚕期的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生命率等指标与对照区无明显差异,小区产茧量、茧层率和饲料效率略低于对照区。分别用草本桑的桑叶粉和条叶粉配制人工饲料全龄饲育家蚕,家蚕的摄食性和发育经过与对照区湖桑32号桑叶粉饲料无显著差异,小区产茧量和茧质指标,以草本桑条叶粉人工饲料育最高,对照区次之,草本桑桑叶粉人工饲料育最低。3年试验结果证明,在山东省气候条件以及优质的土壤和良好的肥水条件下,采用杂交桑草本式栽培不仅可以实现桑园速生丰产,而且能实现全年条桑收获,提高桑叶收获工效6~8倍,是省力化栽桑养蚕的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栽培 草本化桑 产叶量 饲料价值 速生 丰产 省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桑树内生菌发酵产物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叶晶晶 周晓玲 +7 位作者 张升祥 孙凌云 赵春晓 王桂花 张进 李娟 殷浩 崔为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6-1052,共7页
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和糖尿病模型小鼠动物试验,检验桑树内生菌菌株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Y1和Micrococcus luteus Y2发酵产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Y1和Y2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作... 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和糖尿病模型小鼠动物试验,检验桑树内生菌菌株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Y1和Micrococcus luteus Y2发酵产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Y1和Y2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 307.56 mg/L和111.58 mg/L,在试验最大剂量下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9.17%和69.21%,均高于对照药物拜糖平(抑制率为53.06%)。动物试验表明,饲喂Y1菌株发酵液浓缩产物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FBG)值和餐后血糖(PBG)值均低于模型组,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而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也未表现出毒副作用;调查饲喂发酵产物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排尿量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试验结果显示,2株桑树内生菌菌株的发酵液提取物均表现出与1-脱氧野尻霉素(DNJ)相同的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Y1菌株发酵产物表现出与DNJ相同的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及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内生菌 发酵产物 降血糖 Α-葡萄糖苷酶 糖尿病模型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桑“305”栽培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付晓 李永霞 惠波年 《北方蚕业》 2007年第1期58-58,60,共2页
关键词 桑树品种 栽培管理 蚕业生产 示范试验 安康市 多倍体 高产型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