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蛋氨酸在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1
作者 李冰 江自成 +2 位作者 黄辉红 朱凤 王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757-758,共2页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在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1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年限在2009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3.=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多...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在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1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年限在2009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3.=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分析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10%)、血清丙转氨酶(44.37±20.47)U/L及门冬氨酸转氨酶(55.54±35.54)U/L明显优于对照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在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可作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蛋氨酸 酒精性肝硬化 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冉仁玉 李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546-2550,共5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相关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血常规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及...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相关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血常规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及细菌学4个方面的信息。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免疫功能低下组和正常组。单因素筛选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免疫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肺外结核、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蛋白、a1球蛋白和β1球蛋白与CD4+T淋巴细胞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OR=1.094,95%CI:1.041~1.151,P<0.001)和β1球蛋白水平(OR=1.508,95%CI:1.013~2.244,P=0.043)是CD4+T淋巴细胞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白蛋白和β1球蛋白可预测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9.62 g/L、82.50%、47.18%和3.81 g/L、53.75%、68.72%。结论白蛋白和β1球蛋白降低是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最大使用价值可能是支持性的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CD4+T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奎 范传奇 +3 位作者 江自成 杨才勇 刘胜昔 方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40-745,共6页
目的 探讨初治肺结核患者早期应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106例进入胸腺肽α1组(化疗加胸腺肽α1,简... 目的 探讨初治肺结核患者早期应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106例进入胸腺肽α1组(化疗加胸腺肽α1,简称“α1组”),109例进入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治疗,其中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有2例失访.治疗前α1组和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450(318~535)个/“l、420(326~508)个/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599.00,P=0.696),化疗1个月后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上升,α1组上升的幅度[262(163~376)个/μ1]高于对照组[189(100~282)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19.50,P<0.01).治疗第3、6个月末时,α1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9.8%(74/106)、99.0%(103/104),均高于对照组同期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5.0%(60/109)、91.6%(98/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25;χ^2=6.48,P=0.011).治疗第3、6个月末时,α1组胸部影像学表现有效率分别为77.4%(82/106)、87.5%(91/104),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1%(71/109)、73.8%(79/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48;χ^2=5.18,P=0.023);α1组空洞缩小率分别为76.1%(35/46)、89.1%(41/46),均优于对照组同期的空洞缩小率[分别为53.5%(23/43)、69.8%(3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25;χ^2=5.17,P=0.023);6个月疗程结束时,α1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69.6%,32/46)明显高于对照组(48.8%,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46).6个月疗程结束时,α1组治疗成功率为97.1%(101/104),失败率为2.9%(3/104);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9.7%(96/107),失败率为10.3%(11/107),两组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272.00,P=0.435).结论 初治肺结核患者早期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胸腺肽α1有助于痰菌阴转、肺内病变的吸收好转和免疫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腺生成素类 抗生素类 抗结核 药物疗法 联合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