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的评估
被引量:
15
1
作者
段武琼
周长怀
罗明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评估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联...
目的:评估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Th17/Treg细胞免疫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h17/Treg细胞免疫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IL)-8、IL-14、IL-23、IL-33的含量低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P<0.05);血清中IL-17的含量低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高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P<0.05)。结论: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有助于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均衡Th17/Treg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孟鲁斯特
氯雷他定
丹参酮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对患儿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郭黎
罗明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98-1700,共3页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7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的实验组,2012年1月~2013年4月期间在陕西省安康...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7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的实验组,2012年1月~2013年4月期间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利巴韦林单药治疗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反应指标、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儿斑丘疹和疱疹的改善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7d时,实验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19^+B细胞、CD14highCD16^+单核细胞、CD14lowCD16^+单核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RP、IL-6、IL-10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胰岛素含量、血糖含量、乳酸含量、D-二聚体含量、降钙素原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改善斑丘疹和疱疹、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匹多莫德
利巴韦林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静
洪岩
段武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70-972,共3页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克洛组)45例和观察组(头孢克肟组)45例,然后将两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克洛组)45例和观察组(头孢克肟组)45例,然后将两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IL-8、PCT及TNF-α含量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综合疗效较好,且其对患儿的血清炎性指标也有较佳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肟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炎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的评估
被引量:
15
1
作者
段武琼
周长怀
罗明海
机构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87-1790,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1024k11-01-01-03)~~
文摘
目的:评估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Th17/Treg细胞免疫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h17/Treg细胞免疫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IL)-8、IL-14、IL-23、IL-33的含量低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P<0.05);血清中IL-17的含量低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高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P<0.05)。结论: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有助于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均衡Th17/Treg细胞免疫。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孟鲁斯特
氯雷他定
丹参酮
免疫应答
Keywords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Montelukast
Loratadine
Tanshinone
Immune response
分类号
R554.6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对患儿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郭黎
罗明海
机构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98-1700,共3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1024k11-01-01-03)~~
文摘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7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的实验组,2012年1月~2013年4月期间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利巴韦林单药治疗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反应指标、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儿斑丘疹和疱疹的改善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7d时,实验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19^+B细胞、CD14highCD16^+单核细胞、CD14lowCD16^+单核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RP、IL-6、IL-10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胰岛素含量、血糖含量、乳酸含量、D-二聚体含量、降钙素原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改善斑丘疹和疱疹、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理想方案。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匹多莫德
利巴韦林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儿童
Key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Pidotimod
Ribavirin
Immune function
Inflammatory reaction
Children
分类号
R512.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静
洪岩
段武琼
机构
陕西省
安康市
汉滨区第三人民
医院
儿一科
陕西省
安康市
中
医院
儿科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70-972,共3页
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112210147)~~
文摘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克洛组)45例和观察组(头孢克肟组)45例,然后将两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IL-8、PCT及TNF-α含量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综合疗效较好,且其对患儿的血清炎性指标也有较佳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头孢克肟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炎性指标
Keywords
Cefixime
Children with acute bacterial enteritis
Inflammatory indexes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的评估
段武琼
周长怀
罗明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对患儿血清指标的影响
郭黎
罗明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
张静
洪岩
段武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