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的预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海雁
张瑜
+5 位作者
刘键
魏家芳
朱海涛
张恩娣
薛京华
张红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 探讨扫描电镜技术在预测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 4 0例葡萄胎进行观察 ,其中良性 30例 ,侵蚀性 10例 ,同时以 10例正常早期胎盘绒毛和 5例早期胎盘绒毛水肿变性作对照。将患者血、尿HCG(绒毛...
目的 探讨扫描电镜技术在预测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 4 0例葡萄胎进行观察 ,其中良性 30例 ,侵蚀性 10例 ,同时以 10例正常早期胎盘绒毛和 5例早期胎盘绒毛水肿变性作对照。将患者血、尿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测定作为监测指标 ,当葡萄胎后 12周内血尿HCG不下降至正常时视为恶性。结果 (1) 30例良性葡萄胎的血、尿HCG于葡萄胎 12周内降至正常 ,10例侵蚀性葡萄胎中的 9例于葡萄胎后 12周内超过正常 ,1例转变为子宫绒毛膜癌。 (2 )良性葡萄胎滋养叶细胞微绒毛扫描电镜图像呈细长 ,或形成“网状” ,或“杵状” ,或“小撮”。侵蚀性葡萄胎滋养叶细胞微绒毛融合形成“斑块状” ,或“球状”、“杆状” ,或“棉花团样”。结论 扫描电镜技术可用于预测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
侵蚀性
葡萄胎
预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1
2
作者
谭宏伟
李小娟
+3 位作者
胡春艳
楚光华
刘晨
张恩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0-612,615,共4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120例,患者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其中单孔腹腔镜组66例,传统三孔腹腔镜组5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120例,患者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其中单孔腹腔镜组66例,传统三孔腹腔镜组5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0.6±6.3)min,明显长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20.1±6.9)min(t=8.701,P=0.000)。单孔腹腔镜组和传统三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手术费用和术后患者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组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2±0.8)、(1.5±0.7)分,显著低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3.9±0.8)、(2.3±0.6)分(t=-4.769,P=0.000;t=-6.636,P=0.000)。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是安全可行的,且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并能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异位妊娠
单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的预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海雁
张瑜
刘键
魏家芳
朱海涛
张恩娣
薛京华
张红丽
机构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
病理科
第四军医大学电镜室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01-603,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扫描电镜技术在预测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 4 0例葡萄胎进行观察 ,其中良性 30例 ,侵蚀性 10例 ,同时以 10例正常早期胎盘绒毛和 5例早期胎盘绒毛水肿变性作对照。将患者血、尿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测定作为监测指标 ,当葡萄胎后 12周内血尿HCG不下降至正常时视为恶性。结果 (1) 30例良性葡萄胎的血、尿HCG于葡萄胎 12周内降至正常 ,10例侵蚀性葡萄胎中的 9例于葡萄胎后 12周内超过正常 ,1例转变为子宫绒毛膜癌。 (2 )良性葡萄胎滋养叶细胞微绒毛扫描电镜图像呈细长 ,或形成“网状” ,或“杵状” ,或“小撮”。侵蚀性葡萄胎滋养叶细胞微绒毛融合形成“斑块状” ,或“球状”、“杆状” ,或“棉花团样”。结论 扫描电镜技术可用于预测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
关键词
良性
侵蚀性
葡萄胎
预测
临床应用
Keywords
hydatidiform mole
prediction
microscop, electron, scanning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1
2
作者
谭宏伟
李小娟
胡春艳
楚光华
刘晨
张恩娣
机构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0-612,615,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卫计委扶持项目(项目编号:2014D88)
文摘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120例,患者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其中单孔腹腔镜组66例,传统三孔腹腔镜组5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0.6±6.3)min,明显长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20.1±6.9)min(t=8.701,P=0.000)。单孔腹腔镜组和传统三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手术费用和术后患者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组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2±0.8)、(1.5±0.7)分,显著低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3.9±0.8)、(2.3±0.6)分(t=-4.769,P=0.000;t=-6.636,P=0.000)。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是安全可行的,且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并能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异位妊娠
单孔
Keywords
Laparoscopy
Ectopic pregnancy
Single port
分类号
R714.22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的预测及临床应用
张海雁
张瑜
刘键
魏家芳
朱海涛
张恩娣
薛京华
张红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对比研究
谭宏伟
李小娟
胡春艳
楚光华
刘晨
张恩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