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红单端孢霉发酵产物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二萜
1
作者 郝珂冉 黄德森 +1 位作者 吴怡婷 邢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3-797,共5页
为寻找结构多样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真菌代谢物,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固体发酵代谢产物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HR-ESI-MS、1H NMR和13 C NMR等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确定为mel... 为寻找结构多样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真菌代谢物,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固体发酵代谢产物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HR-ESI-MS、1H NMR和13 C NMR等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确定为melanocane F(1)、rosenonolactone(2)、desoxyrosenonolactone(3)、rosonolactone(4)与2α-hydroxyisocupressic acid(5),均为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乳腺癌MCF-7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5抑制MCF-7生长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霉 次级代谢产物 海松烷型二萜 细胞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羟基-γ-丁内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植物病毒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贺宏伟 徐丹 徐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1269,共9页
为寻找具有高活性抗病毒化合物,开发绿色抗植物病毒剂,设计合成了21个α-羟基-γ-丁内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认,并初步测定了它们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钝化活性、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结果表明:该... 为寻找具有高活性抗病毒化合物,开发绿色抗植物病毒剂,设计合成了21个α-羟基-γ-丁内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认,并初步测定了它们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钝化活性、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TMV活性,其中化合物8o表现出显著的钝化活性,其EC_(50)值为226.2μg/mL,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EC_(50)值308.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Γ-丁内酯 合成 抗植物病毒活性 烟草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杀虫活性筛选 被引量:14
3
作者 沈静 周玉 +3 位作者 李琰 马志卿 张秀云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110,共10页
【目的】对秦岭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共47科129种植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筛选,以期发现杀虫活性较强的植物,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29种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以粘虫3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麦长管蚜... 【目的】对秦岭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共47科129种植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筛选,以期发现杀虫活性较强的植物,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29种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以粘虫3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麦长管蚜无翅成蚜为靶标,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改进浸叶法、浸虫浸液法对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0.5g/mL的供试剂量下,苍耳七、狭叶青海大戟、北芸香、竹灵消、蓼子朴、草地风毛菊等6种植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48,72h拒食率均在90%以上;苍耳七和狭叶青海大戟2种植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72h校正死亡率在75%以上;乳浆大戟、狭叶青海大戟、北芸香、草地风毛菊、毛裂蜂斗菜、蒲儿根、竹灵消和苍耳七等8种植物样品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72h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毛细辛、大叶金丝桃、白毛山梅花、蒲儿根、山竹花等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的24h校正死亡率均在50%以上。在0.3g/mL的供试剂量下,秦岭冷杉、兴安胡枝子、骆驼蓬、田旋花、毛莲菜等5种植物提取物对麦长管蚜无翅成蚜的24h校正死亡率均大于95%。【结论】蒲儿根、苍耳七、狭叶青海大戟等植物对不同供试昆虫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或拒食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杀虫活性 丙酮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德佳 徐勇前 +1 位作者 孙世国 李红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共20页
荧光探针凭借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易于操作和检测限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激发态光物理过程,其显著的光物理性质是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及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对于荧光... 荧光探针凭借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易于操作和检测限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激发态光物理过程,其显著的光物理性质是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及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对于荧光分子而言,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可以减少自吸收和由内滤效应产生的干扰,增强分子的耐光性,有利于荧光的发射。本文对ESIPT荧光探针检测离子(包括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中性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ESIPT荧光分子的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金属阳离子 阴离子 中性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酸菁荧光探针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石伟宁 徐勇前 +1 位作者 孙世国 李红娟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3-1449,共17页
功能性方酸菁染料具有独特的D-A-D共轭结构,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有强烈的吸收和荧光发射。方酸菁染料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母体被应用于蛋白质、氨基酸、一些生物小分子、环境污染物及金属离子等的检测。本文结合课题组近几年工作综述... 功能性方酸菁染料具有独特的D-A-D共轭结构,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有强烈的吸收和荧光发射。方酸菁染料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母体被应用于蛋白质、氨基酸、一些生物小分子、环境污染物及金属离子等的检测。本文结合课题组近几年工作综述了方酸菁染料在蛋白质、氨基酸、生物小分子、阳离子和其它物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酸菁染料 近红外荧光探针 生物检测 聚集-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