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南油菜区防治菌核病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卫东 何剑 苗桂芳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0-40,共1页
陕南油菜区防治菌核病的有效途径余卫东,何剑,苗桂芳(陕西省城固县植保站723200)(陕西省城固县农技站723200)陕南稻油两熟区温度、湿度、光照既有利于油菜发育生长,又给菌核病的侵染提供了环境与条件。近年来,油菜... 陕南油菜区防治菌核病的有效途径余卫东,何剑,苗桂芳(陕西省城固县植保站723200)(陕西省城固县农技站723200)陕南稻油两熟区温度、湿度、光照既有利于油菜发育生长,又给菌核病的侵染提供了环境与条件。近年来,油菜菌核病已成为陕南油菜区生产上的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防治 陕南油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恒 王岚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5年第8期34-36,共3页
附子( 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Daughter Root)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 L)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侧根,是我国中医常用的中草药。种植区分布在我国贵州、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湖北、江... 附子( 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Daughter Root)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 L)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侧根,是我国中医常用的中草药。种植区分布在我国贵州、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湖北、江西、河北及湖南等省。这些省区栽培的附子品种,其最初种质来源均是野生乌头。乌头属植物最重要的分布和分化中心是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据记载有104种,37变种,并且大多数为该地区特有种。该属中的乌头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种,自川藏高原东缘起向东至长江中、下游以及珠江流域上游各省区的丘陵地区,从江苏向北经过山东到达辽宁南部均有分布,但由于附子的栽培地集中在四川、陕西等省区,这些地区的野生乌头既是极为重要的种质资源,又是栽培用种的一个来源,部分地方还直接入药。附子中含有大量可用生物碱,如乌头碱、北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20余种,其中许多生物碱可用于抗炎和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附子还有逐风通痹、补火回阳、心腹冷痛、脾泄冷痢、散寒去痛、温阳逐寒等药效,经常用于治疗阳痿、宫冷、阴寒、水肿、畏寒肢冷、阳痿尿频及寒湿偏盛等症状,在确保人类健康和增加附子种植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开展了附子基因组DNA提取、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研究,为深入研究该传统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调控以及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附子 乌头属植物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基因组DNA提取 次乌头碱 种质资源 种植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